后疫情时代高校就业工作效能提升的因应之策

2022-01-13 09:13李晨希操琳琳
山西青年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涯用人单位协同

李晨希 刘 珣 操琳琳

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数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李克强总理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新增就业人口的主力军,作为国家繁荣发展的生力军,其就业质量与就业满意度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不断提升就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适应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高校是国家优质人力资源的“能量站”和“发电机”,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职责。高校作为提供大学生就业服务的最直接主体,作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更应顺应后疫情时代的新要求,守正创新、优质高效地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帮助每位学生顺利地迈入职场,走向社会。

一、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的特殊性

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强烈的短期冲击,而且有可能产生较为长远的影响[1]。随着具有高传染性的变异病毒的出现,全球抗疫形势严峻,疫情持续反复。新挑战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疫情带来的特殊影响也凸显了高校就业工作效能提升的紧迫性。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不确定性持续存在

此次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超我们的初始想象。我国经过积极抗疫,疫情得到较好控制,但国际疫情的蔓延仍然可能给国内带来输入性风险,人和物的流动均难以在短期内恢复正常[2]。疫情的反复也使得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受到疫情的冲击较大,部分企业出现招聘计划搁置、裁员等情况。目前疫情仍处于防控之中,且不时出现局部反弹,结束时间尚未可知,学生择业过程中多因素交织,不确定性持续存在,暂时无法科学而准确地定论疫情对高校学生求职就业的影响程度和时长。

(二)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竞争加剧

人才供需匹配度不佳的问题一直存在,在疫情背景下则更为凸显。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递增,2021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同比增加35万,达到909万,再加上海归“归国潮”和疫情后的留学生“回归潮”,大量的人才供给导致求职竞争白热化、学生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人才招聘两极分化,东部地区供需两旺,中西部地区招不到、留不住合适的人才。此外,不同单位性质、行业、岗位间的供需情况也极不均衡。互联网、金融、教育等行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类型的用人单位深受学生热捧,供不应求、竞争激烈;而制造业等传统行业供大于求,招聘困难。

(三)学生择业观发生变化,趋于求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发现,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及其原生家庭对于个人的生涯规划和择业方向发生变化,“求稳”心态日益凸显,趋于选择相对保险而稳定的单位性质和工作岗位,而非结合个人特质及匹配程度理性择业,从而导致学生个体求职进展缓慢、用人单位的招聘情况冷热不均[3]。对没有经验的高校毕业生而言,疫情让他们失去了大量身临其境寻找工作的机会,加上工作经验的缺乏,就业不安全感更为明显[4]。就业前景和行业机会不甚明朗,部分原计划求职的学生,转向选择继续深造,延长就业准备期,以期规避当前复杂局势下滋生的负向影响,从而催生了一批坚定考研、出国的高校毕业生。

(四)就业指导与招聘工作在线化、智能化

社区隔离和社交隔离作为遏制疫情的主要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也促成了在线开展就业相关工作的新业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就业部门、毕业生、用人单位、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均成了线上就业工作的常驻主体。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线上求职优势凸显,并将带动整个线上就业业务的发展,比如在线直播课、线上职业咨询、网上签约、网上办理报到证、云笔试、云面试、云实习等一系列线上业务。此外,以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撑的诸如行业与岗位人才画像、专业与职业关系图谱、AI简历可信度评估、AI简历指导及人岗匹配、AI面试等新兴方式也应运而生。不过由于线上业务各方还处在探索和磨合期,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地区和单位思想较为保守,对线上业务的开展不够积极主动,线上业务存在形式主义、教条主义[3]。

二、高校就业工作之新困境、新挑战

对于一所大学而言,毕业生就业不仅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更对其长远发展、社会美誉度起着关键作用。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就业服务质量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求职竞争力、职场适应力和职业满意度。在充满变化与不确定性的后疫情时代,在提升就业工作效能的实践过程中,高校也正面临一些新的困境与挑战。

(一)毕业生就业不安全感强烈,生涯发展问题频现,“慢就业”现象明显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不少劳动力就业预期出现了悲观情绪。市场受到一定的冲击,企业的人员需求下降,就业市场低迷;大多招聘在线上开展,部分劳动力无法向心仪公司投递简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企业依然无法恢复正常招聘。以上经济形势引发了劳动力就业的强烈不安全感,即较差的心理预期[4]。在这样的心理预期下,部分毕业生表现为心态不稳,焦虑情绪蔓延,消极对待求职就业,不敢积极主动地参与人才市场竞争;部分毕业生因疫情影响无法及时返校,毕业论文撰写进度滞后,遭遇被动“慢就业”;部分学生应对变化的能力滞后,面对疫情困惑有余、行动不足,面对迅速变化的就业市场,在等待与观望中错失良机;部分学生对于自己和社会环境缺乏正确认识,自我估值过高、定位不准,对于所获offer不满意,拒绝去中小微企业工作;还有部分学生考研失利、出国受阻,在直接就业与继续深造的抉择中反复摇摆。变局之下,传统的、“大锅饭”式的、普适化的就业指导模式已无法有效应对各类交织凸显的个性化生涯问题。

(二)竞争加剧,对在校生的岗位胜任力提出更高要求

2020届毕业生作为直接受疫情影响的群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和政策加持,在“聚光灯”中返校、求职、毕业。而大量非毕业生作为受疫情影响的潜在群体,仍将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行业受挫带来的招聘缩减、国外疫情严重导致的出国受限等影响仍在持续,同时,应届毕业生中有部分学生坚定二战考研、出国、考公、考编,竞争激烈程度加剧。很多高校学生由于中学时期生涯教育的缺失,缺少自我认知、职业探索的方法,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个人价值体系也不够健全。疫情之下,不确定是常态,此时生涯目标与方向是否明确、有无行动力与自我管理能力便显得更为重要,由此而带来的成长差距也因人而异。至就业阶段,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将成为能否在激烈竞争中胜出的关键,这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实效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就业工作的资源有限,协调不足,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线单位,需要在学生就业工作中主动发挥和承担重要作用,同时,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作为就业工作的相关主体,与就业服务效能的提升也有着密切关联。在市场化背景下,高校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其难以成为就业工作体系的强力主体,无法以一己之力去推动政府、用人单位和就业类社会组织发挥应有职能。在就业工作方面的力量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或是重复施力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与学生需求不合拍、不匹配。疫情发生以来,虽然就业相关各主体积极行动,各类就业配套政策、服务、资源涌现,各项就业工作火力全开、高速运转,但部分学生陷入信息焦虑,无所适从。此外,疫情后部分就业工作的开展以线上为主,所使用的线上平台较多较杂,服务水平良莠不齐,使用体验参差不一。

三、协同论视角下的对策研究

面对疫情带来的新形势、新困境和新挑战,高校更应拥抱变局、以变应变,积极调整工作方式,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找寻就业工作效能提升的新方法。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 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协同论认为,一个协同系统可以有多个序参量,序参量之间相互竞争、合作。当众多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处于无序的初始状态时,各子系统独立运动,各行其是,不存在合作关系,不能形成序参量;当外部环境达到一定水平时,子系统之间就会产生协同作用。而当系统运行接近临界点时,子系统间产生关联,形成协同关系,促使序参量形成[5]。以协同论视角关注大学生就业工作可以看出,就业服务的提供主体关涉到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社会组织等多个子系统,各主体既各自独立,又有合作和交集。协同效应使各子系统之间能够按照某种规则自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具有内在性和自生性特点。这种协同合作的作用将超越每一个子系统自身的独立作用,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发生质的飞跃,形成拉动效应[6],从而促使就业服务质量得到最大程度地提升。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双重背景下,对于就业工作效率与质量的追求将是一个长期、全方位、不断调适的过程。效能提升的因应之策在于,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下,在高校不断改进、完善自身工作、协同联动内部各要素的同时,政府、用人单位和各类相关社会组织积极加入,由主要依靠高校和大学生双主体的力量转换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思路,将有助于保障与实现大学生就业工作效能的最优化。

(一)高校思辨求新,以“3+1”协同模式开辟就业工作新局面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之下,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也让我们重新开始审视高校就业工作的方式方法。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下,校方侧重于面向高年级学生给予求职指导,对低年级学生的引导存在缺位与不足;学生在低年级时也惯性地认为生涯规划就是指求职、找工作,离自己太遥远,“变数太多、晚点再说”。等到临近毕业面临求职压力、选择困境时才匆忙开始思考与行动,却发现准备仓促、积累不够、无从下手[7]。新形势下,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面临转型和调整,就业指导环节反映出的各种问题都对这项工作的前置性、系统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过程、全方位的精准化生涯指导模式已逐步成为高校就业工作开展的新方向[8]。

疫情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带来就业困境的同时,也助推了高校就业工作的加速转型。在充满变数与不确定性的后疫情时代,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涯方向、路径并积极为之付诸行动,让具有多元需求的不同个体都能发掘潜能、获得自我实现的机会,成了高校就业工作的新方向、新使命。高校应坚持思辨求新,始终以学生为核心,协同“前端--生涯规划意识唤醒、中端--职业能力提升训练、后端--生涯发展实战进阶”等各阶段重点,融合先进教育理念,实践精准指导模式,开展全程化、可持续的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并积极培养内外联动、优势互补的师资团队作为支撑和保障。新形势下的就业工作“3+1”协同模式将有助于灵活配置资源,应对各类变化,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图1 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的“3+1”协同模式

1.开展多维度覆盖的生涯规划意识唤醒与启蒙

低年级作为高校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的前端节点,是“高中-高校衔接”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生涯意识与规划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在此时对学生开展职业发展的启蒙教育,将有助于挖掘个体原动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外界变迁。现代人的一个重要生涯能力,是具备应变的能力。生涯辅导的重要课题,在于使当事人对这种变动不居的社会特性与需求,养成因应的观念与做法,以未来的眼光决定现在的方向[9]。高校要引导学生尽早开展自我探索,可配套建设新生生涯规划电子档案及反馈系统,记录学生成长、学涯发展、职业愿景、能力水平等发展情况,并提供评价和指导;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开展生涯规划大赛等各类观摩活动;通过就业去向数据分析、与学长学姐交流、毕业校友返校日等活动,帮助学生看到未来的各种可能性,使学生找到吸引自己、适合自己的方向和目标[10];建设生涯咨询室、团体辅导室、生涯体验馆、职业体验馆,为学生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生涯指导。

2.打造多层次推进的职业能力提升训练活动

职业能力的锻造是高校学子生涯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但又容易被忽视的重要环节。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作为需要持续关注的系统工程,贯彻于整体人才培养进程中。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迈克利兰所提出的人的素质“冰山”模型[11]——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要关注水面上冰山显性的部分,即基本知识和技能,也应关注水面下隐性的部分,如职业意识、职业素养、职业品质、职业心理等潜能的培养。高校应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精准定位,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前以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协调、相匹配;针对不同年级和特点,有计划、递进式地开展综合素养训练,提升学生的沟通表达、目标与时间管理、领导力、团队合作、逻辑与思维能力等职场通用能力,独立自主地开展多样化的职业探索与能力提升活动;引导学生按照职业人的要求塑造自我,以实践行动巩固认知和能力,不断提升求职竞争力、生涯胜任力和职场软实力。

3.推动多路径选择的生涯发展实战进阶

助力学生由“校园人”顺利转变为“职场人”,实现与职场的“无缝对接”,是高校就业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要职能。在无法准确预估疫情影响可持续性的背景下,高校更应提前为学生就业工作做准备,全力支持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拓宽路径、精准施策、分类指导、适时引导。持续跟进求职有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资讯和实践机会,必要时设立专项措施加以引导和支持;为学生提供各类就业信息,强化入职前的笔试面试、政策、技巧、心理适应训练;提升校内一线师资的专业化水平,为学生提供即时、快捷、有效的职业生涯辅导;聘请行业精英担任生涯导师,提供生涯咨询、行业研究、就业实习、就业推荐等帮助;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获得对于职场的深度了解和认知。

4.培养内外联动、优势互补的五型师资团队

人才始终是组织内的核心要素,高校就业工作所面临的新动态、新挑战,进一步凸显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高校应积极探索团队联合指导模式,由校外行业内精英、职业指导机构专家、校内专职教师、就业指导老师、辅导员五种类型组成,形成结构稳固、相互补充的师资组合。行业内精英可以为高校学子提供最前沿、最实用的行业解读与人才需求;职业指导机构专家可以兼顾宏观与微观视角,指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提升职业能力;专职教师在从事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将生涯教育的理念融入授课,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就业指导老师可以联动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及不同行业的岗位需求,因时因地制宜,提炼重点明确的培养方案及建议;辅导员作为学生最亲近、最信任的“贴身导师”,则可以承前启后,融会贯通,推动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方案有效执行,同时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需求和建议[12]。

(二)就业工作各主体多元协同、资源联动、通力合作

高校就业工作开展过程中,除了做好内部各要素的统合协调,不断提升自身就业工作水平,还应充分发挥好桥梁与纽带作用,联动政府部门、用人单位、相关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做好就业工作,推动“学生-政策”“学生-岗位”“学生-就业资源”双向互通,实现信息和资源及时共享。

图2 就业工作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型

1.统筹协调,实现多元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引导、监督的职能,出台配套政策,强力支持就业,将有助于最大程度地激活人才需求。疫情发生后,教育部陆续推出各项重要举措,搭建平台、集聚资源,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全年365全天24小时的网上招聘服务平台,并出台文件,明确要求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在政府部门的带领和引导下,各方通力合作,将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贯通和适配。同时,高校可将人才培养理论及育人实践经验作为政府政策制定的先行依据和参考,共创健康、有序的就业环境,匹配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2.良性循环,打通学生成长成才的一站式通道

用人单位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国家的战略需求,紧跟行业发展态势,不断调整人才需求结构,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短期实习实践机会和全职就业岗位,不仅有助于将青年学子的新思维、新动力引入企业发展的浪潮当中,也可助力大学生就业工作效能的不断提升。疫情防控期间,很多用人单位灵活应对,迅速调整招聘形式,学生求职更为便捷和高效;部分单位的人才需求不减反增,也增强了学生的求职信心。后疫情时代,高校与用人单位作为学生就业的上下游主体,应紧密联系,寻求共赢,如合作开设“云”微课、直播课、企业讲堂,共建行业训练营、人才基地等,前置人才储备,打通求职渠道。

3.灵活高效,探索质效兼备的就业服务方式

在求职信息瞬息万变、就业市场趋于内卷的形势下,与就业有关的社会组织不仅可以补充政府、高校以及用人单位尚未涉及的领域,而且可以第一时间适应社会发展的态势、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有用的服务与信息。就业相关的社会组织不仅可以了解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还可以获取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从而为人才市场和毕业生提供精准匹配的有效平台。社会组织还可以收集整理各类重要的求职就业信息,包括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毕业生就业去向、求职环境的发展趋势等。因此,社会组织可以便捷高效地为高校和用人单位提供精准求职就业信息,辅助政府部门、高校、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之间进行深度交流合作,使其达成有效匹配,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效率与质量。

4.集聚资源,搭建多主体共享的线上线下互促平台

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网络成为就业工作开展的新阵地,覆盖面广、灵活度高,有助于资源互通与共享;在低风险地区,传统的线下就业工作模式也逐渐恢复,互动性好、参与感强,便于面对面深入交流。建设多主体共享的线上线下互促平台,将有助于实现两种就业工作模式的效用最大化,双管齐下、有机融合。高校应积极搭建线上线下平台,面向学生及各就业服务主体开放窗口,引入政府部门、用人单位、社会组织为学生提供的就业服务资源,确保就业工作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线下,高校可与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就业相关社会组织协同举办各类招聘会、双选会;线上,采用“互联网+”的协同模式,引入新媒体资源,建设全面、精准、多功能的就业信息网站与平台,配套移动服务系统,合力开展“云招聘”“云走访”“云签约”等工作。

疫情防控之中,变局之下,就业工作重任在肩。提升就业服务效能,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是意义深远的事业。面对疫情带来的新形势、新动向、新挑战,更应开拓思路、以变应变,积极探索就业工作的新方式。全方位、高质量的就业工作,除了能在“出口”处把好关,也需要提前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去,针对学生发展的各阶段特点,提供相应的指导与服务。对内建立和健全就业服务机制,深入开展精准化生涯教育,提升学生的求职内驱力、岗位胜任力和职场适应力,对外与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协同合作,对接好各方资源,共同建设多元并举、稳定有序的就业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生涯用人单位协同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的教书生涯
16 Years in the Mines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关于与特殊岗位劳动者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的责任分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这32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京津冀协同发展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