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聪聪
原广西羽毛球队队员,曾入选国家羽毛球二队。退役后一直从事执教工作,作为羽毛球原创作者及赛事评论员,其作品深受广大业余爱好者的认可与喜爱。现为专业队教练。
“从训练现状看,尽管实施了分项训练,但是因为国内羽毛球界对“单双分化”特征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而且羽毛球项目的学术研究方面也很少关注这一专题,研究成果极其匮乏,再加上“单打是双打的基础”观念的根深蒂固,因而在训练内容、方法、手段上,单双分化并不是很清晰,单打式套路训练仍然占据主导。所以,在双打比赛中仍然能够看到较浓的单打色彩,从而对比赛结果造成不利影响……”
广州市羽毛球队高级教练员孔丽娜在去年杂志12月号上发表的专业论文《论青少年羽毛球女双比赛中常见的单打意识表现及其负面影响》中有以上叙述,孔指导属于中生代教练的年纪,具有深厚的实际教学经验,她所讲的几乎是我们整个羽毛球体系的痼疾。
我国羽毛球的手法体系渊源深远,从启蒙一直到整个青少年时代将近15年的时间里,会形成牢固的旋臂和翻转动作习惯。这种动作模式很繁琐,难于掌握,即便它是一种相对合理的存在,但在几十年时间里一点变化都没有,似乎也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那就是说——没有人希望它有改变。
很多人都跟我反映过传统握拍出手慢的问题,说这种握拍在引拍、导拍过程中,手腕手臂的翻转动作幅度大,拍面也会一起跟着转,打到球的那一下很难保证拍面转准确。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基础比较弱的,难以接受这么复杂的动作,慢了就会切球,做过头了就会翻拍,出界下网一大堆。我总结为:业余爱好者没有启蒙基础——童子功,而现有的所有教学信息,其源头一定都是专业队,专业队教的都是有童子功的人,是能把这么复杂的动作做到高质量的人。所以,当这样的教学思维释放到广泛的市场中时,显然就对中鸟以下者非常不友好了。
對比林丹前后期的手法形态变化(以2005年为界线),后期的林丹看上去动作变小,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动作变小,反而是变大了,他用每一个关节共同平均分担动作的模式,取代了过去那种手腕默默扛下一切——又管发力又管变向,还要控制球速快慢和飞行弧度,所有工作集中于末梢的老旧模式,大大提高了出球效率,所以“显得动作小”。因为业内只要看到这种很难理解的“好”,就会教条主义上身地归结为动作小。
以林丹后期为代表的现代手法模式得到全世界男单球员的模仿和学习。在引拍导拍过程中,他基本没有太多翻转动作,主要以手臂的摆动为主,这样从迎球、对球开始一直到击球,拍面都是正对球,同时也正对出球方向。这种手法将过去的“尽量靠近球再决定出球方向”的模式改变为“提前对好方向,打的时候只管发力”模式,提高了技术的安全性。因为传统思想中的一致性和突变性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得分的致命因素,甚至不是主要因素——因为现在的球员即使二次起动也照样能接得很好,而减少失误却是第一刚需,因此,这种改变是一种市场倒逼行为。
由此可见,传统手法体系已经在高水平层面判了死刑,却仍然在基础教学领域大行其道,谈何学以致用?再说回孔丽娜教练所讲的“单打是双打的基础”这一观念根深蒂固的问题。就过往的经验看,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越是单打好的人双打越不好,这难道不是手法模式造成的?试问,在双打这么快的情况下,你如何运用回环手法快速封网,而且还要连续快速回环封网。如果单打是双打的基础,为什么到了双打不能实现软硬件匹配?可见,单打绝不是双打的基础。
回环动作和推挡动作本身就是两个体系,用摆动代替或减少回环动作的成分,已经在单打项目中成为提高平均速度的核心要点。不认识到这一点,却依然要抱死在“单打是双打的基础”这一老旧观念之中,从启蒙阶段就决定了之后难以进入双打。不是意识上不想进入,而是自身业已形成多年的综合习惯阻止我们进入,这是学习者的悲哀。而明知如此却不作为者,也是教学本身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