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经济体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升级机制研究
———基于OFDI 的研究视角

2022-01-12 07:57邵宇佳潘浩然陈红
江苏商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母国低端东道国

邵宇佳,潘浩然,陈红

(1.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北京100710;2.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山东济南271000;3.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深化,出现了新的国际分工格局(Baldwin and Lopez-Gonzalez,2015)。这种新型的分工模式实现了从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再到产品内分工的递进,核心特征主要表现在一国在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过程中,发挥比较优势,成为全球商品生产链中的一个环节。例如,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经济体自21世纪初以来,凭借廉价的生产要素占据全球生产链中的加工组装环节,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而“中国制造”更是新时代全球化的代名词。但是,大多数后发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都面临“低端锁定”的困局,这在微观上将造成国内企业难以实现技术功能升级,难以参与高端价值链分工,导致企业国内以及国际竞争优势难以提升,造成价值链知识流动效率降低(郝凤霞和张璘,2016),导致国内产业结构的固化,抑制现代产业体系的升级与发展(刘志彪、张杰,2009)。

综上,深入分析后发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面临“低端锁定”困局的原因,进而针对性研究具体解决方案具有迫切性。鉴于此,本文将首先厘清“低端困局”的原因,并从对外直接投资视角出发,通过深入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效应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影响机制,提出后发经济体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同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可行路径。

二、“低端锁定”困境原因剖析

现有研究表明,过度依赖全球价值链、企业吸收能力较弱以及“俘获效应”是解释中国等后发经济体处于“低端锁定”的主要根源(吕越和盛斌,2018)。其中过度依赖全球价值链导致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企业陷入以低成本享受高质量高技术的进口中间品的舒适区中,削弱了自主研发动力,导致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处于停滞状态。企业吸收能力较弱导致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时难以将产业内的技术外溢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减缓了技术进步。而当产业内企业整体技术竞争优势处于低位,企业的生产技术难以达到吸收高端技术的有效门槛,将进一步导致企业无法将外溢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形成“低端锁定”的恶性循环。“俘获效应”是指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升级阶段中进行的阻击和控制行为。当发展中国家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就会面临与发达国家的互补合作转向同台竞争的局面,发达国家受到竞争威胁,可能会对发展中国家采取技术封锁、市场打压等行动,例如华为事件和中兴事件等,发展中国家被迫锁定在“低端”环节,难以实现价值链或产业结构的升级。

图1 “低端锁定”困境原因传导路径示意图

以上三大根源从不同维度解释了后发经济体处于“低端锁定”困局难以突破的原因,本文接下来在探索对外直接投资在产业升级中的角色基础上,试图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效应两个方面,探讨后发经济体突破“低端锁定”困局,实现产业升级的路径。

三、OFDI助力产业升级机制分析

解决后发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低端锁定”难题,有赖于破除过度依赖全球价值链、企业吸收能力较弱以及“俘获效应”三大障碍,有赖于引入竞争机制、强化企业危机意识、增强吸收能力和提升企业技术能力。

(一)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现产业升级的机制分析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能否借助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国际技术外溢三大途径中,包括OFDI逆向技术溢出、外商直接投资(FDI)和进口贸易,FDI和进口主要是依赖于外资企业在国内的研发活动和高技术产品进口等渠道让国内企业参与和学习从而实现技术外溢,但OFDI正好相反,是母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技术发达国家,如高端技术产业集聚地,然后通过与东道国企业进行研发合作和交流互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研发、设计等高端环节。同时,凭借当地的研发环境和高端技术人才获取并掌握前沿技术和要素资源,最后通过转化吸收依赖母国企业内部渠道转移至国内。

这一影响机制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前期准备阶段,国内企业以绿地投资、跨国并购以及联合研发等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跻身于技术先进东道国的高端技术产业集聚地或全球领先技术研发中心,通过模仿、跟随和学习等行为获取新技术,借助当地研发设施、研发制度和成果转化条件实现新技术的吸收,吸引当地高技术人才提升跨国子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而且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可以更加快捷地跟踪东道国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并主动寻求技术创新。然后是转移阶段,跨国母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子公司在前期准备阶段获取东道国先进技术资源后,通过企业内部研发人员的国际流动等渠道将技术资源转移至国内母公司,实现OFDI外溢技术的国际转移。之后是母公司技术改造阶段,结合母公司的技术优势完成技术升级。最后是国内产业升级阶段,完成技术升级的母公司通过和同一产业内企业合作研发、并购等方式促使先进技术在产业内外溢,带动整个产业在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上的提升,同时通过产业间关联效应和转移效应进一步将技术扩散至产业间,最终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升级。

图2 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现产业升级的机制图

基于以上的机制分析,可以有效解决“低端锁定”的前两大根源,即全球价值链嵌入导致的自主研发动力不足和技术吸收能力弱。首先,母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先进技术后,一方面通过合作研发或并购等方式可以降低嵌入全球价值链企业的研发成本,提高研发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参与母公司技术扩散的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竞争效应的激励下,非参与企业将不得不提高自主研发创新的投入,自主研发动力由此得到增强。其次,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获取的先进技术已经实现了母公司内部的转化和吸收,本土企业可以获得母公司的指导和协助,大大缩减了自主转化和吸收的时间成本和投入成本,从而有效降低本土企业吸收新技术的有效门槛值,有利于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的企业实现吸收和转化。因此,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可以通过增强企业研发动力和降低企业吸收门槛来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局。

(二)OFDI产业转移效应实现产业升级的机制分析

市场寻求型OFDI、资源寻求型OFDI和效率寻求型OFDI是实现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其中市场寻求型OFDI是母国为了满足东道国消费者的需求,以巩固、扩大和开辟东道国市场为目的而采取的投资形式;资源寻求型OFDI是母国公司为获取东道国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采取的投资形式;效率寻求型OFDI则是母国公司利用东道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为目的而采取的投资形式。以上三种对外直接投资促成的产业转移可以分为两种转移策略,其中市场寻求型OFDI是“市场换市场”的扩张型转移策略,而资源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OFDI是“成本换市场”的衰退型转移策略,因此两者的转移动机具有显著的区别。

针对市场寻求型OFDI产业转移效应,由于投资动机主要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但受到部分贸易成本上升等经营压力,母国企业就会选择在市场容量较大的东道国投资设厂,通常是发达国家,就近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导致母国出口至该东道国的商品规模下降,产生出口替代效应。随着对东道国投资设厂的规模增大,东道国当地的前后产业链逐渐完善,又会进一步吸引母国相关产业的投资,从而形成了对母国制造业的生产替代效应,OFDI产业转移由此产生。针对资源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OFDI产业转移效应,两种对外直接投资亦称作“顺梯度”OFDI(隋月红,2010),因为均是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向具有廉价生产要素和优惠政策的欠发达东道国进行投资。由于东道国廉价的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无法进行跨国转移,在母国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下,企业利润由此遭到侵蚀,企业就不得不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向这些东道国逐渐转移母国的生产线以维持市场竞争力,从而形成OFDI产业转移效应。以上两类OFDI产业转移,将分别通过市场扩张效应和产业分离效应促使母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其中市场扩张效应主要体现在市场寻求型OFDI的产业转移会促进相关新兴产业在东道国先行发展,然后通过逆进口的方式向母国传输,从而带动新兴产业在母国的发展。产业分离效应主要体现在具有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从母国生产链分离出去,不仅降低母国留存劣势产业的负担,并且释放母国稀缺的生产要素,并投入到母国具有更高附加值、更高技术的产业,为其提供新的发展空间,进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基于以上OFDI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的机制分析,可以有效解决“低端锁定”的第三大根源,即发达国家的“俘获效应”。通过向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较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在东道国和当地企业展开竞争,可以通过并购或直接设厂等方式利用东道国较大的市场发展自身,同时可以规避发达国家对母国产业的技术封锁。通过将价值链低端的生产线进行对外投资转移,一方面可以利用东道国丰富的资源、生产成本等优势,扭转母国低端产业发展困境,同时舒缓了母国其他新兴及优势产业的资源、成本困境。另一方面,把母国低端产业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发达国家“俘获效应”的负面影响,进而使得母国低端产业获得发展机会。综上可以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产业转移效应可以通过规避发达国家的“俘获效应”来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困局。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从OFDI视角研究后发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升级机制,本文发现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效应能够形成某种推力或拉力,将处于“微笑曲线”底部的国家向两端攀升,从而突破后发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低端锁定”困境,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为此,本文提出战略性建议:一是鼓励国内企业进行直接投资。助力母国企业提升自身实力以及各东道国市场、资源、效率等各方面优势的研判,进而助力母国结合产业特点和企业自身竞争实力现状,选择市场寻求型、战略资源寻求型等方式进行直接投资。二是鼓励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效技术吸收能力的企业走出去,通过和东道国企业合作研发、战略并购等方式吸收东道国企业高端技术,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和自主研发能力,进而提升母国企业的技术能力。三是紧抓中国“一带一路”发展契机,把国内部分过剩或劣势的“边际产业”向一带一路国家转移,以获取市场和竞争优势。同时通过引入外部竞争机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进而助力产业良性发展。四是推进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直接投资,为母国初级产业创造良好的经营条件,在带动东道国相关产业发展升级的同时,通过逆进口方式带动母国产业升级,形成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母国低端东道国
母国环境规制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
论投资者——东道国仲裁中法庭之友陈述的采纳
国际投资仲裁庭对东道国反请求的管辖权探析
浅议中职学校“低端”学生的教育
SILICON SAGA
任正非要求华为重视低端机
私营军事安保公司人员责任追究之困境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ODI逆向技术溢出的母国区域吸收能力分析与评价
海王集团:医药品牌扎根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