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丽芳,夏宝怡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广东清远51151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严峻的老年人口增长形势给养老事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近年来,由于清远市政府对养老事业的重视,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取得较快发展,基本实现90%的老年人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持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可由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3%的老年人可入住养老机构的目标任务。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是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要求,有充分的必要性和现实依据[1]。由于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起步比较晚,没有形成较完善的体系;各地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养老需求的日益增加与养老服务体系人才匮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为了解清远市居家养老护理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政府等有关部门结合清远市居家养老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合理配置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相关资源,提高居家养老护理服务水平提供参考,笔者于2020年11-12月对清远市居家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11-12月选取清远市五县两市两区居家老年人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老年人均在60岁以上;②知情同意,愿意参与本次调查者。排除标准:因有严重的躯体、精神疾病无法完成调研者。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调查志愿员进行统一培训,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和问卷填写注意事项,征得调查对象同意后,以问卷星的方式,发放自行设计的匿名自填式调查问卷,由其自行填写或由调查志愿员问答方式填写后提交。
1.3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地等。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身体健康状况、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内容三部分。
1.4 统计方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40份,回收有效问卷840份,有效率为100%。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编号,采用Excel 2019进行录入,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资料
840 名调查对象中男性389(46.31%)人,女性451(53.69%)人,其他一般资料具体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n=840,例(%)]
2.2 清远市居家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具体见表2)
表2 清远市居家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n=840)
2.3 清远市居家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意愿需求。(具体见表3)
表3 清远市居家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意愿需求(n=840)
3.1 清远市居家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比较分析清远市居家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认知状况得分在不同性别、年龄、个人健康状况、居住环境、收入等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显示在性别、年龄、居住环境之间无差异,在个人收入、个人身体健康状况之间有差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慢性病和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数量也在逐年上升;而这些失能失智的老年人缺乏自我照顾能力,除需要急性医疗服务以外,也需要各种长期居家养老照顾服务[3]。老龄化导致护理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急剧上升,长期照护需求人数快速增长;总生育率近年来逐步下降,家庭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使家庭老人照护的传统模式受到挑战[4]。
3.2 清远市居家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状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调查对象中,都存在着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较大的情况。在国内,居家养老服务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在应对目前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居家养老服务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相适应,适合我国基本国情[6]。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为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护理服务作为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符合我国的传统养老观念。居家养老有利于丰富老年生活,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有利于老年人的全面发展。
至今已发展成熟的居家养老护理服务模式在西方国家起源较早,在解决具体的养老问题上具有良好作用。在国外,居家养老无论是在制度还是服务内容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及多样性[7],社会组织参与度较高,居家养老呈现多元化发展。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是我国当前养老事业发展的主流趋势[8]。居家养老护理服务作为整个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探索实践符合本地具体实际情况并具有本地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老龄化社会来临,光靠政府单一的普惠式投入和子女的照顾,都不能解决养老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加,加快居家养老产业建设迫在眉睫。
目前,总体上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清远市养老护理服务体系,在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与养老护理服务的供给方面还存在十分突出的矛盾。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提供的养老护理服务存在总量不足、资金投入较低,参与度不高,结构配置不均衡,服务质量水平不高,运营效益较差等问题。因此,提高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积极性;加大养老扶持政策落实,增强地方扶持力度;健全医养结合机制,完善基本养老与长照护理保险的有序衔接,加强院内医疗护理资源对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的技术支撑;实现养老护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职业化和建设信息化人才队伍是以后我们需要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