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婆山复式岩体西南接触带成矿特征探讨

2022-01-12 05:23庞年祥
南方自然资源 2021年12期
关键词:姑婆大理岩磁铁矿

● 庞年祥

(广西自然资源档案博物馆,广西 南宁 530022)

研究区位于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境内,姑婆山复式岩体西南缘,跨越望高镇、黄田镇,东西宽约14 km,南北约20 km,属中低山侵蚀地貌,地势东高西低,冲沟、小型冲积盆地发育,为淋滤再沉积Au、Sn、残积铅锌矿、磁铁矿提供成矿空间。前人对岩体外接触带的含矿性研究较多,笔者在对茅禾洞金矿矿床、将军山锡矿矿床勘查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利用详尽的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资料和数据,对姑婆山复式岩体西南接触带围岩蚀变矿化机制进行对比剖析,并对姑婆山岩体与Au、Sn、铅锌、磁铁矿、大理岩矿产的成矿作用关系进行探讨,总结成矿规律,分析矿床成因。

1 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研究区位于扬子与华夏板块交汇部位,桂中—桂东台陷、大瑶山北东部、姑婆山复式岩体的西南接触带与水岩坝—川岩断裂构造的复合部位。由于经受了加里东、印支、燕山、喜山等多期构造运动,区域内构造复杂并交织叠加在一起。(1)西南部主要为沉积岩,出露地层有泥盆系中统信都组、东岗岭组、唐家湾组,泥盆系上统桂林组、东村组、额头村组、融县组;石炭系巴平组、大埔组;侏罗系大岭组、石梯组、天堂组;第三系及第四系等。(2)东部为姑婆山复式岩体,出露面积约为622 km2。(3)西侧与金子岭、乌羊山等岩体相连,呈EW 向哑铃形分布。(4)东侧与桂岭、大宁、连阳等岩体连在一起,呈NW 向长条带状分布[1]。

姑婆山复式岩体自加里东期,经海西—印支期至燕山早、晚期,为多期次活动的复式岩体[1]。根据侵入时代可将姑婆山复式岩体划分为:(1)侏罗世里松岩体、姑婆山岩体(即姑婆山复式岩体的主体),岩性主要为细粒斑状黑云正长花岗岩、中—粗、中—细粒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2)早白垩世新路岩体(西体),岩性主要为细粒钾长、二长花岗岩,细—中、粗—中粒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岩体接触带附近岩脉主要有细粒花岗岩脉、石英斑岩脉、细晶岩脉、伟晶岩脉等,中性的闪长岩、闪长玢岩等。

中泥盆统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夹少量泥质砂岩、泥岩、泥灰岩、白云岩、少量白云质灰岩,与岩浆气液接触交代常形成矽卡岩类,与Au、Sn、W、磁铁矿等成矿密切相关。

研究区的蚀变大理岩的构造裂隙、接触带断裂破碎带、泥盆系褶皱构造、大断裂旁侧次级断裂对成矿、控矿起主导作用,伴有硅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等。研究区内岩溶洼地及第四系风化残积、冲坡积、洪积、堆积层是砂锡矿体赋矿层位。

2 矿床地质特征

研究区内矿床数量较多,据不完全统计,约为15 个,主要矿种为锡、钨、铅、锌、铜、金、银、铁、煤及碳酸盐岩等,其中具有较大社会经济价值的矿床为金矿、锡矿、铅锌矿、磁铁矿、大理岩矿。笔者从中选取了7 个典型矿床,分析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

2.1 茅禾洞金矿矿床

矿区位于姑婆山复式岩体的西南接触带与水岩坝—川岩断裂构造的复合部位。出露中泥盆统信都组、唐家湾组,上泥盆统桂林组地层。岩浆岩为早白垩世中粒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和时代不明的石英斑岩、细粒花岗岩岩脉。变质岩有角岩、矽卡岩、大理岩等。在接触带上赋存有与褐铁矿化、透辉石化、阳起石化矽卡岩有关的接触热液交代矽卡岩型金矿床。

矿体特征:矿床按其产出特征分为2 种成矿类型。(1)接触破碎带矽卡岩风化富集型金矿体产于断裂破碎带及矽卡岩残留体中,呈NW 向脉状分布,与花岗岩侵入界线基本一致,倾向NE、局部SW,倾角为65°~85°,含矿带长度>750 m,宽度为1.0~7.0 m,延深为80 m,平均品位为2.49×10-6[2]。矿石均为氧化矿石,呈土黄色、黑褐色、红棕色,松散状,主要由石英、褐铁矿、粘土矿物组成。笔者结合前人普查报告及岩矿鉴定资料,原生矿石:矿石矿物为自然金、黄铁矿、雌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褐铁矿等,矿石伴生银等;脉石矿物主要为透辉石、钙铝榴石、绿泥石、绢云母、黑云母、方解石、粘土矿物等[2]。赋矿围岩为褐铁矿化、透辉石化、阳起石化矽卡岩及压碎岩、蚀变花岗岩。

(2)不规则的透镜状、似层状矽卡岩风化富集型金矿产于泥盆系信都组上段的矽卡岩中,产状与地层基本一致[2]。原岩为黄铁矿化斜黝帘石矽卡岩,含矿岩性为风化矽卡岩,呈土状,主要由褐铁矿及粘土矿物组成。

2.2 水声肚砂锡矿矿床

姑婆山花岗岩体出露于矿区北东侧,岩性为早白垩世粗—中粒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出露地层有泥盆系中统东岗岭组,上统桂林组、融县组,与姑婆山岩体接触的蚀变地段是该矿区含锡矿脉主要地层。区域上褶皱、断裂构造发育,伴随褶皱运动变形,在断层交错切割的地段,小岩体和岩脉侵入,接触带附近的张性裂隙是含锡石矿脉的容矿构造[3]。蚀变大理岩常沿构造裂隙溶蚀形成溶洞,原生锡矿石淋滤富集于溶洞、第四系更新统和全新统低洼地带及地下河床上,从而形成砂锡矿床。

矿体特征:矿床规模小,品位高,矿体形态复杂,随溶洞形态变化而变化。含矿地下溶洞长达2 km 以上,溶洞高4~10 m,宽3~15.4 m,冲积层厚2.8~7.58 m。冲积层以细砂—中砂为主,夹砾石及少量鹅卵石,粒径<3 cm,砂石以石英为主,有少量长石、硅化灰岩及褐铁矿,矿砂以锡石为主。冲积层普遍含砂锡矿,由上往下锡石品位逐渐变高[3]。

矿区接触带附近的张性裂隙是含锡石矿脉的容矿构造,原生锡矿石淋滤富集于溶洞和洼地形成砂锡矿。原生锡矿脉中硅化、矽卡岩化、黄铁矿化与锡矿化关系密切。

2.3 石羊山铅锌矿矿床

矿区内出露的大部分为早白垩世斑状中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和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少量花岗斑岩,沉积岩有泥盆系上统桂林组(以捕虏体的方式分布在岩体中)以及第四系。矿区的中部发育断裂,呈NEE 向,铅锌矿体赋存于其构造破碎带中。次级的断裂亦发育,但矿化程度较低。岩体与围岩接触带矽卡岩化,常见有透辉石矽卡岩、阳起石矽卡岩、石榴石矽卡岩、石榴石钙铁辉石矽卡岩等。

矿体特征:矿区发现3 条大致平行展布的矿(化)体,其中主矿体位于勘查区中部,初步推测矿体与物探异常对应,受断裂控制。矿体氧化程度低,剖面上呈透镜状或脉状产出,局部见分枝复合现象。矿体赋矿岩性为蚀变花岗岩,矿体与围岩渐变过渡,总体呈NE 70°走向,倾角较陡。矿体厚度为1.57~15.52 m,平均厚度6.35 m,矿石Pb 平均品位为2.15%,Zn 平均品位为1.72%,有用组分均匀分布[4]。矿石的颜色主要有灰黑色、灰绿色,矿石矿物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在矿石中呈星点状不均匀分布[4]。围岩蚀变主要见于外接触带的碳酸盐岩中,普遍已大理岩化,仅在西南部见少量矽卡岩化。

2.4 将军山—马塘山大理岩矿床

矿区位于姑婆山花岗岩体的西南缘,在北部和东西两侧三面受到花岗岩的包围,为矿区大理岩的形成提供具备了充裕的热力条件,在接触面附近可见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呈岩枝插入外接触带大理岩内。矿区西侧包好上泥盆统桂林组,原岩岩性为浅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泥晶灰岩夹少量透镜体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上泥盆东村组原岩岩性为浅灰—瓷白色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球粒微晶灰岩、细晶白云岩。地层接触变质形成的大理岩和少量矽卡岩。矿区处于钟山—沙田向斜的北东翼,总体上区为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局部岩层发生挠曲。矿区内发育2 组裂隙,走向为NEE、NNW 相交呈“X”型产出时,易形成溶洞。

矿体特征:矿区的主要矿体为白色方解石大理岩,规模最大,少部分出露,多数地段呈隐伏状产出。矿体的围岩主要有灰色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其次有矽卡岩和蚀变花岗岩。矿体呈似层状产出,NW—SE 走向,总体倾向240°~250°,部分地段反倾,倾角低缓,具有明显的分支复合现象,平均厚度为44.43 m,厚度稳定,顶板为1 层灰色白云质大理岩[5]。矿石以白色、浅灰白色中细粒、粗粒大理岩为主。矿石CaO 中含量稳定,平均品位为55.0%,有害组分MgO 平均品位为0.56%,Fe2O3平均品位为0.031%,Al2O3平均品位为0.34%[5]。矿石呈粗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晶体大小一般为2~3 mm,方解石含量为95%~99%,白云石含量为1%~4%,铁质含量≤1%。矿区内蚀变作用十分强烈,最常见的有角岩化、大理岩化、矽卡岩化、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云英岩化等,与成矿关系最密切的是矽卡岩化和大理岩化[5]。

2.5 将军山锡矿矿床

矿区内大面积分布着姑婆山岩体的花岗岩,岩性主要有晚侏罗世细粒斑状黑云正长花岗岩、早白垩世细—中、粗—中粒斑状黑云二长岩。沉积岩有上泥盆统东村组,岩性为浅灰—瓷白色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球粒微晶灰岩、细晶白云岩,矿区内已基本蚀变成大理岩,局部蚀变残留为矽卡岩;上泥盆统桂林组,岩性为厚层灰岩夹薄层状灰岩、角砾状灰岩、泥晶灰岩夹透镜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已基本蚀变成大理岩[6]。花岗岩与锡成矿关系密切,可视为成矿母岩[7]。成矿物质锡石、富锡硫化物与矽卡岩同期形成,并在风化淋滤过程中进一步富集。

矿体特征:将军山锡矿区内共圈定2 个矽卡岩型锡矿体,3 个砂锡矿段(石羊山、牛道、光明),2 个大理石矿体,均分布于矿区西面。

矿体赋存于山间洼地、喀斯特狭窄河谷的冲坡积层、残坡积层中,呈不规则长片状、不规则囊状、长带状,近SN 向沿山间洼地分布,往花岗岩体接触带方向矿体收拢汇合,厚度增大,远离接触面矿体分散尖灭,矿体与围岩界线靠采样分析确定。赋矿岩性主要为上部为黄褐色、灰褐色夹砾石石子砂土层,偶夹花岗岩、大理岩滚石,下部为灰黄色、红褐色夹卵石砂土层;山坡残积层为黄褐色夹小石子砂质粘土;碎屑成分为少量巨砾花岗岩、云英岩、脉石英、矽卡岩、褐铁矿等的残积物[6]。工业矿体的厚度为0.50~36.00 m,平均厚度为5.85 m,Sn 品位为0.039%~0.290%,平均品位为0.109%。砂锡矿体围岩主要是泥皮、砂土、粘土等,不存在围岩蚀变。

西北部、西南部的矽卡岩型锡矿体为风化残积型矿体,长200~300 m,宽6.80~30 m,矿体分为低品位矿与工业品位矿。工业品位矿呈水平状穿插于低品位矿中,控制厚度为1.00~9.80 m,品位为0.13%~0.65%,矿体赋存于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矽卡岩接触带及矿化矽卡岩中,硅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明显,局部黄铁矿化。

2.6 水岩坝磁铁矿、大理石矿矿床

矿区出露的地层有中泥盆统的信都组、唐家湾组和上泥盆统桂林组,石炭系巴平组和第四系更新统望高组。信都组是磁铁矿、锡多金属矿的赋矿地层,唐家湾组是大理石矿的主要赋矿层位,第四系是砂锡矿的赋矿层位。矿区岩浆岩主要为早白垩世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晚侏罗世正长花岗岩。矿区总体为向WS 倾的单斜构造,北部存在1 个次级向斜构造,断层为NW 向。矽卡岩在矿区中部通常呈长透镜状产出,在地表多风化形成铁帽,常见有透辉石矽卡岩、磁铁矿矽卡岩,其中磁铁矿矽卡岩与磁铁矿体关系密切[8]。大理岩化发生在雷劈窝南坡一带附近。矿区中部岩体在信都组接带附近发生角岩化、硅化,并有较多石英小脉沿岩石裂隙充填[8]。

磁铁矿矿体特征:初步查明,矿区内存在5 条磁铁矿矿体,矿体沿走向控制长度0.46~1.77 km,沿倾向控制的深度则为77.19~156.69 m,产于新路岩体早白垩世正长花岗内残留的中泥盆统信都组地层中以及接触带附近的中泥盆统信都组地层中,矿体受北面向张性正断层控制,总体倾向SW,倾角较陡。矿区矿石的矿物成分如下:金属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地表氧化带内磁铁矿变为假象赤铁矿、极少量的氧化亚铁,并含白钨矿和锡石等;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为绢云母、绿泥石[8]。矿石结构以中—细粒的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为主,其次为星散状构造。围岩蚀变以硅化、角岩化为主,其次为少量的高岭土化、褐铁矿化。

大理石矿体特征:矿区内的大理石矿主要分布在雷劈窝南坡一带,矿体总体上为1 次级的向斜构造,矿体赋存于中泥盆统唐家湾组地层中,呈不完整“飞蝶状”捕虏体,长度为 440 m,平均厚度为42.99 m,矿床规模为中型。矿石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和白云石,两种矿石的总含量为98.18%,其次为少量的白云母、石英、磁铁矿、泥质等。矿石呈白色,半自形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岩浆气液交代围岩接触多产生角岩化、硅化和大理岩化等蚀变[8]。

2.7 路花磁铁矿矿床

矿区内岩浆岩为姑婆山花岗岩体的一部分,岩性为细—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少量石英闪长玢岩、斜长玢岩等。矿区内出露地层有中泥盆统信都组、东岗岭组及第四系,在花岗岩上部零星覆盖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下段的碳酸盐岩。矿区发育2 组断裂构造,1 组走向为NNW,另1 组为NE,后者切割前者。当酸性岩浆侵入时,产生高温、高压,特别是岩浆期后富含发性组分热液运移至碳酸盐岩盖层及成矿构造内,发生矽卡岩化等围岩蚀变,Te、Sn 矿物得以冷凝沉积[9]。

矿体特征:矿区内有矽卡岩型磁铁矿、堆积型砂锡矿2 种矿产类型,堆积型砂锡矿呈零星分布,无规模可言,且多被民采采空[9]。矽卡岩型磁铁矿体分布于矿区范围内的大冲、大岭一带,呈似层状产出,受磁铁矿矽卡岩、透辉石斜长石石英矽卡岩分布控制,呈宽窄不一的透镜状或不规则状。矿体长100~600 m,宽2.84~80 m 不等,厚度2.7~23.12 m,倾向WS,倾角低缓,矿化均匀,TFe 含量为25.10%~30.0%,平均品位为26.4%,Sn 含量为0.03%~0.09%,平均品位为0.06%。矿石所含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见少量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黄铜矿;脉石矿物有透辉石、符山石、石榴子石、方解石、石英[9]。岩体与围岩接触多产生角岩化、硅化和大理岩化、矽卡岩化等蚀变。矽卡岩强烈风化多形成铁帽,岩性有透辉矽卡岩、磁铁矿矽卡岩,其中磁铁矿矽卡岩与磁铁矿关系密切。

3 矿床成因

研究区成矿作用以交代为主,充填次之,当酸性岩浆侵入时,产生高温、高压,岩浆期后,富含挥发性组分的含矿汽水溶液沿构造裂隙运移至上部盖层及成矿构造有利部位交代(或充填)成矿,形成研究区矿床的矽卡岩型Au、铅锌、Te、Sn 等多金属矿体;笔者总结前人的包体测温结果,得出研究区各矿物温度分别是:锡石145℃~271℃,黄铁矿202℃~203℃,铁闪锌矿173℃~306℃,磁黄铁矿223℃~322℃,毒砂238℃~28℃,脆硫锑铅矿103℃~114℃[9]。这表明成矿温度在103℃~322℃之间,成矿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多期多次的中温阶段,是主要成矿段。根据铁闪锌矿、黄铁矿、毒砂、磁黄铁矿、脆硫锑铅矿等14 个样品硫同位测结果得出,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σS34为5.0%~8.6%,平均值为2.35%,S32/S34变化范围为22.031~22.332,平均值为22.157,变化范围较小,接近陨石硫,这表明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自地壳深部[9]。矿体产于接触交代的矽卡岩中,组成矿体的矿物多为典型矽卡岩矿物。综上所述,研究区主要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交代的矽卡岩型铁锡钨多金属矿床,而研究区北部矿床岩浆期后接触破碎带矽卡岩风化富集型金矿、铅锌矿床(见表1)。

表1 姑婆山复式岩体西南接触带典型矿床类型特征表

金矿:产于早白垩世姑婆山花岗岩体与中泥盆统信都组泥灰岩、泥岩的外接触带上。相关资料显示,目前茅禾洞矿区褐铁矿化、黄铁矿化、毒砂矿化、磁铁矿化矽卡岩中,主要发现有接触热液交代矽卡岩型金矿床。笔者通过分析1 ∶20万化探资料,发现Au、Ag、Sn、As 等元素异常主要分布于姑婆山岩体与围岩的矽卡岩化带上,其次是花岗岩体内,说明Au、Ag 等元素的物质来源部分来自花岗岩,经后期构造作用、变质作用使有中用的金元素富集而形成矿床。以上资料说明研究区金矿是早白垩世姑婆山花岗岩体侵入形成的矽卡岩蚀变带,经风化富集形成的金矿床,为含金矽卡岩风化富集型金矿床。

铅锌矿:研究区铅锌矿体受构造断裂破碎带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出于花岗岩体中的NE 向断裂破碎带中,区内构造运动多期,成矿作用多阶段,成矿物质来源不是单一的。姑婆山岩体沿基底断裂构造的侵入,可能在花岗岩化的作用下,使围岩中Pb、Zn 等成矿元素发生活化、迁移,形成初步富集。区域内成矿前期为韧性断裂活动,构造处于相对封闭系统。成矿期及成矿后期则为张性断裂活动,含矿溶液沿张性断裂破碎带中进行热液蚀变交代、聚集成矿。根据区域内成矿作用、矿体形态以及地质特征,铅锌矿床类型应属于花岗岩中的中低温热破碎带蚀变岩型铅锌矿床。

锡矿:燕山早期花岗岩与锡成矿关系密切,可视为成矿母岩,钨、锡矿产主要分布于姑婆山复式岩体的西南部,形成锡矿床的成矿带。外接触带的泥盆系信都组、东岗岭组、唐家湾组、东村组、桂林组等与花岗岩的接触带附近,常形成十余米至数十米厚的似层状含钨锡矽卡岩,是主要的赋矿层位。空间分布上由岩体内部往外,有气化—高温热液型(包括石英脉型、含锡石英脉型),冲积、残坡积型,接触交代型,矽卡岩—锡石、硫化物型,锡石碳酸盐型等几种类型。第四系残积堆积层及河流冲积层是砂锡矿的赋矿层位。原生锡矿脉经过地表风化、破碎,经雨水淋滤、搬运,最后富集堆积到平缓的河沟冲积层中,形成现代河流冲积型砂锡矿床。

磁铁矿:在早白垩世细—中粒斑状黑云母长花岗体与碳酸岩接触带附近,在矽卡岩化、大理岩化、角岩化、硅化带内常形成铁富集,铁原地风化形成褐铁矿,褐铁矿下部多为磁铁矿。信都组赤铁矿层是磁铁矿矿源层,当铁矿层受热液作用变质后形成磁铁矿体,早白垩世细—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与信都组接触带附近的NW向断层构造,通常为热力作用后磁铁矿再次富集的容矿构造。

大理石矿:区域内矿床成因类型属热力接触变质大理岩矿床。成矿控制因素是岩岩条件:一是规模较大的岩浆岩侵入活动;二是有较纯的碳酸盐岩地层。沿姑婆山花岗岩体南西接触带,南起贺州市八步区笔架山、狮子岩,北至富川县茶盘园一带,形成NW 向长约20 km,NE—SW 宽约0.2~2 km 的大理岩带。

4 圈定找矿靶区

笔者依据研究区的岩浆岩与地层接触带关系、控矿构造特征、赋矿条件等地质背景圈定以下4个找矿靶区:

(1)金竹冲—茅禾洞—石羊山,接触破碎带矽卡岩风化富集型金矿床、破碎带蚀变岩型铅锌矿床集中区;(2)川岩—水声肚—将军山—水岩坝,与岩溶发育区相关的现代河流冲积型砂锡矿床集中区;(3)将军山—水岩坝—路花,产于内外接触带高一中温热液交代的矽卡岩型铁锡钨多金属矿床集中区;(4)乌羊山—川岩—将军山—水岩坝,产于外接触带的热力接触变质大理岩矿床集中区。

5 结 语

笔者以早白垩世姑婆山复式岩体西南接触带典型矿床为研究对象,对岩体不同围岩接触带的含矿性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在茅禾洞金矿矿床的勘查、将军山锡矿矿床勘查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研究区内典型矿床勘查资料和数据,对姑婆山复式岩体西南接触带围岩蚀变矿化机制进行对比剖析,并对姑婆山岩体与Au、Sn、铅锌、磁铁矿、大理岩矿产的成矿作用关系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

(1)研究区主要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交代的矽卡岩型铁锡钨多金属矿床,而研究区北部矿床岩浆期后接触破碎带矽卡岩风化富集型金矿、破碎带蚀变岩型铅锌矿床,接触带及其外围为热力接触变质大理岩矿床,第四系中赋存现代河流冲积型砂锡矿床。

(2)姑婆山复式岩体西南接触带成矿与岩浆期后接触变质作用密切相关,成矿过程伴随矽卡岩化、大理岩化、角岩化、硅化蚀变,Au、Su、铅锌、磁铁矿、大理岩等矿产亦伴随矽卡岩、蚀变花岗岩产出并受构造控制。

(3)姑婆山复式岩体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与大理岩接触带中的矽卡岩是研究区Sn 主要的赋矿岩性,伴有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等蚀变,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岩体接触带山间洼地、喀斯特狭窄河谷的冲坡积层、残坡积层是砂锡矿床主要赋矿层位,亦是其找矿的有利地段。

(4)构造对铅锌成矿起主导作用,深大断裂旁侧次级断裂具有很好的找矿意义,特别是NEE向断裂破碎蚀变带控制铅锌矿体的产出、形态,断裂破碎蚀变带及其硅化、褐铁矿化的铁帽是铅锌矿的重要找矿标志。

(5)金矿床较为明显的找矿标志有以下3 个:一是花岗岩体与信都组上段泥灰岩侵入接触形成的矽卡岩化地带;二是有明显的Au、Ag、As 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地带;三是在矽卡岩中明显的褐铁矿化、黄铁矿化、毒砂矿化、磁铁矿化地带。

(6)磁铁矿床的找矿标志有以下5 个:一是褐铁矿铁帽;二是信都组赤铁矿层;三是花岗岩体与沉积岩接触内带或外带;四是磁化物探异常;五是大理岩化、角岩化、硅化、褐铁矿化蚀变带。

(7)姑婆山花岗岩体与较纯的碳酸盐岩地层外接触带是大理石矿找矿的有利地段。

猜你喜欢
姑婆大理岩磁铁矿
磁铁矿对废水中U(Ⅵ)的固定途径与机理
新疆某超贫钒钛磁铁矿工业指标探讨
高温热循环作用下大理岩三轴压缩力学特性
猫壶
预先抛废技术在低品位磁铁矿中的工业应用
中国典型钒钛磁铁矿的工艺矿物学特征与矿石价值
山谷狂欢夜
安徽省宿松县小岗饰面用大理岩矿床特征
失心疯
高精度磁测对寻找矽卡岩型矿床的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