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传《诗》之家,《汉书·艺文志》著录为鲁、齐、韩、毛四家,鲁、齐、韩三家著录为二十八卷,《毛诗》著录为二十九卷,又著录《毛诗诂训传》三十卷。《汉书·艺文志》于“诗经二十八卷”下注谓鲁、齐、韩三家,是以三家为一种,而将《毛诗》著录在三家后,则是以《毛诗》与三家诗区别。《汉书·艺文志》说:“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为近之。三家皆列于学官。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而河间献王好之,未得立。”区别的根据是三家诗立于学官,《毛诗》则是河间王所献,未得立于学官。立于学官,当时称为今文经学,《毛诗》未得立,被视为古文经学。这四家诗的缘起和特征如何呢?今略以《鲁诗》和《毛诗》为例,梳理其材料加以说明。
《鲁诗》
汉代经学发达,尤以《诗》学显著。申培公在汉文帝时已经立为博士,据《汉书·楚元王传》:“楚元王既至楚,以穆生、白生、申公为中大夫。文帝时,闻申公为诗最精,以为博士。元王好《诗》,诸子皆读《诗》。申公始为《诗》传,号《鲁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八《经学》曰:“后汉翟酺曰:‘文帝始置一经博士。’考之汉史,文帝时,申公、韩婴以《诗》为博士。《五经》列于学官者,唯《诗》而已。景帝以辕固为博士,而余经未立。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春,初置《五经》博士。”据此,三家诗以鲁、韩最早立,齐诗至景帝始立。故《鲁诗》是汉代经学最早昌达者,又据《汉书·艺文志》说三家诗“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为近之”。这皆说明《鲁诗》在西汉时的影响。《鲁诗》兴于鲁国,申培与楚元王刘交同学,共事浮丘伯,而申公又为刘交之子刘郢客太子刘戊的老师,故汉时楚地的《诗》学深受《鲁诗》的影响。《鲁诗》亡于西晋,后人多有辑佚,著名者为清陈寿祺、陈乔枞父子的《三家诗遗说考》以及后出转精的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使《鲁诗》特征略可窥一二。今拾取有关史料,略对《鲁诗》做梳理,以觇其概貌,知其经学特征,亦推动汉代楚地文化研究的发展。
1.《鲁诗》缘起与传授
据《史记》《汉书》,都说《鲁诗》出自申培公。《史记》说“言《诗》,于鲁则申培公”是也。《史记》所记事迹曰:
申公者,鲁人也。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高祖于鲁南宫。吕太后时,申公游学长安,与刘郢同师,已而郢为楚王,令申公傅其太子戊。戊不好学,疾申公,及王郢卒,戊立为楚王,胥靡申公,申公耻之。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复谢绝宾客,独王命召之乃往。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百余人。申公独以《诗经》为训,以教无传,疑疑者则阙不传。兰陵王臧既受《诗》以事孝景帝,为太子少傅,免去。今上初即位,臧乃上书宿卫,上累迁,一岁中为郎中令。及代赵绾亦尝受《诗》申公,绾为御史大夫。绾、臧请天子欲立明堂,以朝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師申公。于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弟子二人,乘轺传,从至见天子。天子问治乱之事,申公时已八十余,老,对曰: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是时,天子方好文词,见申公对,黙然。然已招致,则以为太中大夫,舍鲁邸,议明堂事。太皇窦太后好老子言,不说儒术,得赵绾、王臧之过以让上。上因废明堂事,尽下赵绾、王臧吏,后皆自杀。申公亦疾免以归,数年卒。弟子为博士者十余人。
是申公弟子颇显达,《儒林传》说:“孔安国至临淮太守,周霸至胶西内史,夏宽至城阳内史,砀鲁赐至东海太守,兰陵缪生至长沙内史,徐偃为胶西中尉,邹人阙门庆忌为胶东内史。其治官民皆有廉节,称其好学。学官弟子行虽不备,而至于大夫、郎中、掌故以百数。言《诗》虽殊,多本于申公。”《史记》列申公事颇详,然于其师承则未说明。《汉书·儒林传》云:
申公,鲁人也。少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丘伯受《诗》。汉兴,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于鲁南宫。吕太后时,浮丘伯在长安,楚元王遣子郢与申公俱卒学。元王薨,郢嗣立为楚王,令申公傅太子戊。戊不好学,病申公。及戊立为王,胥靡申公。
《汉书》与《史记》所记略有不同,其一,《史记》未记申公师是何人,《汉书》则云浮丘伯。其二,《史记》记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高祖于鲁南宫,《资治通鉴》系在高祖十二年十一月,当是高祖还沛后回长安路过鲁都时事。《汉书》则说申公少与刘交俱事浮丘伯学《诗》,及秦焚书各别去,故其学《诗》在秦时。《史记》似不知申公学《诗》在秦时,故仅能记其在高祖过鲁时事,二书在时间上有大不同。其三,《史记》仅称申培与刘交之子刘郢客同从浮丘伯学,《汉书》则称申培先与刘交事浮丘伯学《诗》,及吕太后时,刘交又遣其子刘郢客与申公赴长安从浮丘伯卒学。这个意思似指当初刘交与申培从浮丘伯学,但未卒业,及吕太后时,刘交复遣其子与申培从浮丘伯学且卒业。既卒业,元王薨,刘郢客嗣为楚王,遂令申公傅太子戊。太子戊不好学,遂胥靡申公。“胥靡”,《索隐》引徐广说是腐刑,颜师古则说是“相系而作役”,当以颜师古说为是。
申公之师是浮丘伯,《汉书·楚元王传》说刘交:“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伯者,孙卿门人也。”则见浮丘伯是荀子学生,而申公之学亦出自荀学。王葆玹《西汉经学源流》第二章《西汉经学流派》三《鲁学的经典和以荀子为关键人物的鲁学传承谱系》说浮丘伯即《盐铁论·毁学》所说“昔李斯与包丘子俱事荀卿”中的包丘子,也即《新语·资质》篇所说的“鲍丘子”,“浮”与“包”“鲍”古音通假。按,此说出自清人陈寿祺,其子陈乔枞《三家诗遗说考·鲁诗叙录》引《盐铁论·毁学篇》材料后说:“先大夫曰:按,包邱伯即浮邱伯也,包、浮音近,古相通假。左氏隐八年《春秋》:‘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榖梁》作‘包来’,《礼记·投壶》:‘若是者浮。’注云:‘浮,或作匏。’是其证也。”胡三省《资治通鉴注》说浮丘是复姓。浮丘伯从荀子游学,秦时为儒生,未如伏生为博士。但高祖过鲁,能够得以召见,亦见其声誉并非一般,故刘向《孙卿书録》说:“浮丘伯……受业为名儒。”浮丘伯亲受荀子之学,于四家诗中最为有据。朱彝尊《经义考》卷一百“诗经鲁齐韩三家”条认为《鲁诗》并不始于浮丘伯,浮丘伯之前还有先师。其曰:“按,《鲁诗》源于浮丘伯,《齐诗》源于辕固生,然如《定之方中》注‘仲梁子曰:初立楚宫也。’《正义》:《郑志》张逸问:‘仲梁子何时人?答曰:先师鲁人,当六国时,在毛公前。’又‘维天之命’注:‘孟仲子曰:大哉,天命之无极,而美周公之礼也。’赵岐云:‘孟仲子,孟子之从昆弟,从学于孟子者。’则鲁之说《诗》者,不始于浮丘伯也。”刚按:仲梁子、孟仲子皆出于《毛传》,孔颖达《正义》引《诗谱》云:“孟仲子者,子思弟子,盖与孟轲共事子思,后学于孟轲,著书论《诗》,毛氏取以为说。”故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便以仲梁子和孟仲子为《毛诗》先师。朱彝尊取《毛传》材料论仲梁子、孟仲子为《鲁诗》先师,举证失当。大概他的所据仅因仲梁子是鲁人,便谓其为《鲁诗》先师,根据不足。若如此,浮丘伯齐人,不当是《齐诗》先师吗?
据《汉书·楚元王传》,申公在文帝时曾为博士,但楚元王薨,申公失博士官,随郢客之楚,郢客用为中大夫。是申公在文帝时已失博士之官,则《鲁诗》在文帝时的官学影响亦未甚巨。申公弟子如《史记·儒林传》所记,颇为显达,《汉书·儒林传》又补充说:
申公卒以《诗》《春秋》授,而瑕丘江公尽能传之,徒眾最盛。及鲁许生、免中徐公,皆守学教授。韦贤治《诗》,事大江公及许生,又治《礼》,至丞相,传子玄成。以淮阳中尉论石渠,后亦至丞相。玄成及兄子赏以《诗》授哀帝,至大司马车骑将军,自有传。由是《鲁诗》有韦氏学。
《鲁诗》在秦亡之后,于汉最先兴,这可能与鲁是孔子故里,其学虽经秦火,弦乐不废有关。陈涉起事,鲁国儒生犹能持孔氏礼器往从,是鲁国儒生犹能于秦火之余保存孔氏礼器。而孔壁能出古文经书,亦恃鲁人存亡继绝之儒学公义之心。故高祖诛项籍,引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弦歌之音不绝。汉兴,亦赖叔孙通能为制礼,鲁国儒生深浸圣人教化,诸儒皆能通礼学也。故《鲁诗》亦以说礼为特征,盖有因也。《史记·儒林传》说鲁是“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又称:“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夫齐鲁之间于文学,自古以来其天性也。”是鲁地之学术文化之兴,固有其原因。
《鲁诗》出于申培,而申培的老师是齐人浮丘伯。浮丘伯从荀卿学,或因荀卿在齐稷下时事。荀子后为兰陵令,兰陵为鲁邑,是齐、鲁之诗学均出于荀子。浮丘伯是齐人,其于诗学的意见,应该被申培公继承,也就是流传在汉世的《鲁诗》,但不知浮丘伯与齐诗是何关系。三家诗在汉初以鲁最显达,《汉书·艺文志》说三家诗“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为近之”。班固比较三家诗之后,以为《鲁诗》最接近《诗》本义。班固《汉书·艺文志》据刘歆《七略》,此种意见或来自刘歆,而刘歆的父亲是刘向,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交与申培一起从浮丘伯学,申培又为楚王刘戊傅,故刘向当习《鲁诗》,而对《鲁诗》多有褒扬。班氏世习齐诗,于三家诗中能够提出《鲁诗》最为接近《诗》本义,虽其《汉书·艺文志》据刘歆《七略》,但也表示他是同意这个说法的。前文说过,鲁人出自孔子故里,虽经秦火而学术不息,《鲁诗》在汉初能够显达是有道理的,这也说明《鲁诗》的确可能较为接近孔子论《诗》的意见。孔子论《诗》,传统的文献如《论语》等,都是总体而言,未论到具体的篇目,但最近出土的楚竹书《孔子诗论》,似乎可以觇孔子关于《诗》的具体看法。最能代表孔子关于《诗》的意见,如他评价《关雎》说:“《关雎》之改也。”又说:“《关雎》以色喻于礼。”前一句,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释文考释·孔子诗论》释“改”为“怡”,是说《关雎》的中和怡乐之声,以色喻于礼,亦从正面论《关雎》的教化作用。这个评价与《鲁诗》是不同的h。《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关雎》“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又在《儒林传》中说:“周室衰而《关雎》作。”很明显是以《关雎》为刺诗,与孔子所论不同。司马迁习《鲁诗》,故所引为《鲁诗》,而与《孔子诗论》不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引《鲁诗》论《关雎》,说是刺周康王晏起,显然与《诗论》不同。然以《孔子诗论》与《毛诗序》比较,则总体相符。此说可见曹道衡师《读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及程元敏教授《诗序新考》,此则说明孔子之后,儒学分裂为八派,荀子是一宗派,《鲁诗》从荀学出,或与孔子本论有所区分。如据上博简《孔子诗论》似很难说最近孔子,不过,班固此说本来是就三家诗而论,而非比较《毛诗》。也就是说,在三家诗中,《鲁诗》是最为接近《诗》本义的。据《汉书·儒林传》,申公以《诗》《春秋》教授,则见申公不仅精于《诗》,亦精于《春秋》,这也是《汉书·艺文志》说三家诗“或取《春秋》,采杂说”的意思。
2.《鲁诗》特征
汉初,《鲁诗》最显,其渊源有自,是其他三家所不可比拟者。申培的老师是浮丘伯,浮丘伯是荀子学生,故陈寿祺、陈乔枞父子及王先谦均以《荀子》一书所论诗视为《鲁诗》。但荀子至申培,传授已历数代,《鲁诗》是否与《荀子》完全契合,恐难指实。《毛诗》亦出荀卿,其与《鲁诗》已有较大不同可证。但以司马迁《史记》所论为《鲁诗》说,当为可信。《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看来这三千余篇的说法,也来自《鲁诗》。又称《诗》始于袵席,则亦以《关雎》为房中乐。
根据清人的辑佚,约略可以见出《鲁诗》的一些特点。如《鲁诗》多用正字,不如《毛诗》多用假借。又如《鲁诗》较多用刺说,即如《关雎》,被《毛诗》奉为四始之一,《鲁诗》却称其为刺诗。《鹿鸣》,《毛诗》谓宴群臣嘉宾,且为《小雅》之始,然鲁以为刺。然《鲁诗》已佚,后人所辑,亦未必是《鲁诗》原文,故若总结其特点,恐难契合。原《鲁诗》在汉初之兴,班固称其最近《诗》本义,当有其优长。如台湾赵制阳教授《诗经名著评介》第三集《〈鲁诗故〉评介》举《召南·驺虞》例,《驺虞》:“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毛传》说:“驺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将驺虞训为义兽,以牵强文王有仁爱之心。《鲁诗》(《鲁诗故》)则解为:“驺虞,天子掌鸟兽之官。”又《新书·礼篇》:“驺者,天子之囿也,虞者,囿之司兽者也。”又曰:“古有梁驺,梁驺者,天子猎之田曲也。”(《文选》李善注引《鲁诗传》)赵制阳教授以为《毛传》误而《鲁诗》解较合理。按:《毛》《鲁》两家所释不同,然未可定是非,据李善《文选注》,驺虞见《山海经》,不能说于古无征,缺乏佐证。二家所释意义不同,故训释不同。于此可见二家之别,未可强下判断。要而言之,《鲁诗》与齐、韩诗不同,《汉书·艺文志》说:“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为近之。”这是说《鲁诗》是训诂,而齐、韩诗则是作传。训诂者,以今言训释古字,现存《毛诗诂训传》是其代表。传则不同,秦汉以来关于“传”有多种解释,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引前人的话说是:“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于后,实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也。”此则重在转受经旨上,《汉书·儒林传》说韩婴“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推诗人之意”,正是“传”之本义。清人赵翼《陔余丛考》说:“古书凡记事立论及解经者,皆谓之传。”正谓“传”者乃为解经而设,其特征是记事立论,即有事有论,如《韩诗外传》是。孔颖达又说:“凡书非正经者谓之传。”是以传为经之辅。故申公只为训诂,当与《毛传》略近。宋段文昌《毛诗集解》卷首引曹氏曰:“申公诗口说训诂,未尝立传,以训诂相授,是为《鲁诗》。”也强调《鲁诗》未尝立传,仅口说训诂而已,而书之竹帛,亦非申公所为。
据《史记·儒林传》,申培注《诗》,颇得之于孔子“多闻阙疑”之义。如说:“申公独以《诗经》为训,以教无传,疑疑者则阙不传。”是申培于所疑者阙而不传。又据此说,申培公似乎并没有形成注《诗》的文本,所谓“以教无传”也。则后世所传《鲁诗》,或为其门人所记。又《史记》所说“以《诗经》为训”,而《汉书·艺文志》有《鲁诗故》二十五卷,《鲁说》二十八卷,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目·经编诗类·鲁诗故序》说:“诂、训通名,或称传者,殆如《毛诗》之《诂训传》乎?”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毛诗诂训传名义考》说:“盖诂训本为故言,由今通古皆曰诂训,亦曰训诂。而单词则为诂,重语则为训。诂第就其字之义旨而证明之,训则兼其言之比兴而训导之,此诂与训之辨也。”又说:“训诂不可以该传,而传可以统训诂。”是《鲁诗》称“传”者,亦包括其“诂”与“说”之内容。《史记》所说“独以《诗经》为训”,似指申培公颇重诂训,臧庸《拜经日记》说“《尔雅》,《鲁诗》之学”,似指《鲁诗》据《尔雅》注《诗》,则其重诂训亦有据,就这一点说,其实与《毛诗》有许多相同之处。《关雎》“寤寐思服”句,《毛传》释“服”为“思”,但郑玄训为“事”。郑玄此注从《鲁诗》来,《鲁诗》则据《尔雅》。《尔雅·释故》:“服,事也。”故汉初注《诗》诸家,其实都用《爾雅》,不独《毛诗》。唯字词训诂旨在释义,取《尔雅》有助于释其理解之《诗》义耳。即如此诗“君子好逑”句,“逑”字,《毛传》解为“匹”,但郑玄《笺》解:“怨耦曰仇。”郑亦改“逑”为“仇”。《毛传》解为
匹,释此句说:“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郑玄既用“仇”字,又以“怨耦”训之,则此句解释为:“言后妃之德和谐,则幽闲处深宫贞专之善女,能为君子和好众妾之怨者。”此句分歧在“逑”字上,毛用“逑”,郑则用“仇”,用“仇”者,《鲁诗》也,故郑此解从《鲁诗》。
《鲁诗》所据为《尔雅》,《尔雅·释故》:“仇、雠、敌、妃、知、仪,匹也。”郭璞注:“《诗》云:君子好仇。”此《鲁诗》所从。郑玄字从《鲁诗》,其释义亦当据《鲁诗》。刘向《列女传·汤妃有㜪》云:“《诗》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言贤女能为君子和好众妾也。”刘向此用《鲁诗》,可见《鲁诗》解此诗与郑玄所述相合。
《鲁诗》早亡,第人有所辑佚,如马国翰所辑《鲁诗故》,然所辑是否为《鲁诗》原文,后人亦颇怀疑。清陈寿祺撰、陈乔枞续成五十卷本的《三家诗遗说考》,是搜辑三家诗遗说的著作,后颇为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所参用。清人辑佚,多据汉人引《经》,据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序例》,可以参稽考证者有六:一、《仪礼·士昏礼》郑注所引《鲁诗说》、《公羊传》何注引《鲁诗传》及《汉书·文三王传》、《杜钦谷永传》注、《续汉书·舆服志》注、《后汉书·班固传》注所引《鲁训》《鲁传》(此为宋王应麟《诗考》所据)。二、《荀子》书中所说《诗》,当亦是《鲁诗》所本。三、《史记·儒林传》所载《孔安国传》,因孔安国从申公受诗,又以教司马迁,皆是《鲁诗》;又刘向父子世习《鲁诗》(向为元王子休侯富曾孙,汉人传经,最重家学,知向世习其业),故当参《说苑》《新序》《列女传》诸书。四、《白虎通》引《诗》,王先谦亦定为《鲁诗》:“以当时会议诸儒如鲁恭、魏应,皆习《鲁诗》,而承制专掌问难,又出于魏应也。”五、王先谦谓《尔雅》亦《鲁诗》之学,称:“汉儒谓《尔雅》为叔孙通所传,叔孙通,鲁人也。”又说:“臧镛堂《拜经日记》,以《尔雅》所释《诗》字训义皆为《鲁诗》,允而有征。”六、郭璞不见《鲁诗》,然其注《尔雅》,多袭汉人旧义,若犍为舍人、刘歆、樊光、李巡诸家注解征引《诗经》,皆鲁家今文,往往与毛殊。七、熹平石经《鲁诗》,虽残石,亦可证《鲁诗》字句。又,臧庸《拜经日记》亦称王逸《楚辞章句》所引多《鲁诗》,亦可参据。王先谦后出转精,然所立言及所取据,皆依陈氏;且陈氏三家分论,又与王氏合并三家讨论,易于混淆者,又自有其优点,是陈氏之书不可废也。《鲁诗》亡于西晋,《隋书·经籍志·诗类序》说:“《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于西晋,《韩诗》虽存,无传之者。”此论三家诗之亡,鲁亡于齐后,然究在晋之何时,《隋志》未明言。台湾程元敏教授考证说,《经典释文·序録》称:“《鲁诗》不过江东。”是《释文》以《鲁诗》亡在西晋末怀、愍帝永嘉之乱时。程氏据《文选·魏都赋》刘逵注:“《〈鲁诗〉传》曰:‘古有梁驺。梁驺,天子猎之田曲也。’”刘逵是西晋武帝时人,故及见《鲁诗》。
《毛诗》
1.《毛诗》缘起与传授
《毛诗》始于毛公,毛公有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然《史记·儒林传》无一字及《毛诗》,则见《毛诗》的确晚出。《汉书·儒林传》有传曰:“毛公,赵人也。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授同国贯长卿,长卿授解延年。延年为阿武令,授徐敖,敖授九江陈侠,为王莽讲学大夫。由是言《毛诗》者,本之徐敖。”这个传记如此之短,也确见《毛诗》在班固时尚没有大的影响。据此传我们知道毛公是赵人,为河间献王博士。但其人只知姓毛,尊称毛公,名字却不知道。在《汉书·艺文志》中,亦仅有一简短介绍:“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而河间献王好之,未得立。”这有可能是刘歆《七略》的文字,则见《毛诗》在西汉的确存在。刘歆尚古文,其《移书让太常博士》开篇说:“歆亲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是刘歆知《毛诗》,且欲建立学官。但观其《移书》,主要讨论《左传》《尚书》等,于《诗》未多论。盖三家诗为今文,已立学官,《毛诗》为古文,刘歆原本可以说得更详细一些,而所以未能如此者,可能是《毛诗》在当时影响不大,而刘歆亦所知不多。据上引材料,可知毛公曾为河间献王博士。但《艺文志》说其“未得立”,是指其未得立于朝廷学官也。河间献王所立,仅是河间国,未得称为官学。程元敏说:“汉家经学博士官职,帝廷设太学立学官,《诗》如鲁、齐、韩三家,是为官学,博士为其学官。诸侯国经学,各自立博士,不属官学。”《毛诗》平帝时立为学官,《汉书·儒林传
赞》说:“平帝时,又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毛诗》之立,在刘歆写作《移书让太常博士》之后了。但古文经立于学官,既借莽、歆之力,而随着莽、歆之败亦废,不过,西汉王朝亦随之崩溃了。
《毛诗》在东汉的发展,由于汉末郑玄治《毛诗》,为之作《笺》,而最终取代三家诗,成为唯一的《诗》学流派。而《毛诗》的传承,在这个时候也有了不同的说法。孔颖达《正义》引郑玄《诗谱》说:
鲁人大毛公为《诂训传》于其家,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小毛公为博士。
郑玄此说,于《汉书·儒林传》所记之小毛公外又多出一大毛公,谓大毛公作《诂训传》,河间献王得而献于朝廷,而以小毛公为博士。这个材料中的大毛公叫什么,郑玄没有说,小毛公和大毛公是什么关系也没有说。但既然能传大毛公之《传》,应该是大毛公的学生吧。郑玄提出了大毛公,关于大毛公的师传,却没有讲,三国吴陆玑于其《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论《毛诗》之传授说:
孔子删《诗》授卜商,商为之序,以授鲁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鲁人孟仲子,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赵人荀卿,荀卿授鲁国毛亨,亨作《诂训传》以授赵国毛苌。时人谓享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以其所传,故名其诗曰《毛诗》。苌为河间献王博士,授同国贯长卿,长卿授阿武令解延年,延年授徐敖,敖授九江陈侠,为新莽讲学大夫。由是言《毛诗》者本之徐敖。时九江谢曼卿亦善《毛诗》,乃为其训。东海卫宏从曼卿受学,因作《毛诗序》,得风雅之旨,世祖(光武帝刘秀)以为议郎。济南徐廵师事宏,亦以儒显。其后郑众、贾逵传《毛诗》,马融作《毛诗传》、郑玄作《毛诗笺》,然鲁、齐、韩诗,三氏皆立博士,惟《毛诗》不立博士耳。
此说《毛诗》授受源流甚详,攻《毛诗》者对此颇有疑问:《史记》《汉书》于《毛诗》授受均不能详,汉末陆玑为何如此清楚?此外,与陆玑同时的吴人徐整所说与陆玑又不同,《经典释文叙録》引徐整曰:
子夏授高行子,高行子授薛仓子,薛仓子授帛妙子,帛妙子授河间人大毛公,毛公为《诗诂训传》于家,以授赵人小毛公,小毛公为河间献王博士,以不在汉朝,故不列于学官。
陆玑与徐整所叙《毛诗》之授受,于子夏之后授受多所不同,这也是攻《毛诗》之人的一个依据。魏源《诗古微·齐鲁韩毛异同论上》说:“同一《毛诗》传授源流,而姓名无一同,且一以为出荀卿,一以为不出荀卿,一以为河间人,一以为鲁人,展转傅会,安所据依?岂非《汉书》‘自言子夏所传’一语,已发其覆乎?”魏源此论,颇多意气,即此而言,所谓河间人、鲁人,盖《毛诗》晚出,且于河间一地,不为中朝大夫所熟习,故于大小毛公,容或有不甚了解,不可据以驳《毛诗》源流不正也。汉人讲究家法、师法,陆玑和徐整所说,应该是从其师传而来,并不敢胡乱说的。或谓徐整师从郑玄,则其说当亦本郑玄。徐整提到的先师中有高行子,有学者考订,以为此高行子即《孟子》中的高子,亦即《诗·周颂·丝衣》所谓“续序”中的高子。孔颖达《疏》引郑玄《郑志·答张逸》说高子是子夏之后、毛公之前人,未言是毛公先师。至于陆玑所提到的孟仲子,《毛诗·清庙》:“维天之命,于穆不已。”《毛传》引孟仲子曰:“大哉天命之无极,而美周之礼也。”又《閟宫》:“閟宫有侐,实实枚枚。”《毛传》亦引孟仲子曰:“是禖宫也。侐,清净也。实实,广大也。枚枚,砻密也。”据此看来,陆玑所称毛公先师中有孟仲子是有依据的。陆德明《经典释文》从徐整之说,但列陆玑为一说。其云:
毛诗者,出自毛公,河间献王好之。徐整云:子夏授高行子,高行子授薛仓子,薛仓子授帛妙子,帛妙子授河间人大毛公。毛公为诗故训传于家,以授赵人小毛公。小毛公为河间献王博士,以不在汉朝,故不列于学。一云子夏传曾申,申传魏人李克,克传鲁人孟仲子,孟仲子传根牟子,根牟子传赵人孙卿子,孙卿子传鲁人大毛公。《汉书·儒林传》云:毛公,赵人,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授同国贯长卿,长卿授解延年,延年授虢徐敖,敖授九江陈侠。或云陈侠传谢曼卿,元始五年公车征说诗,后汉郑众、贾逵传《毛诗》,马融作《毛诗注》,郑玄作《毛诗笺》,申明毛义难三家,于是三家遂废。
陆德明的主观倾向是明显的,但也并不反对陆玑之说。关于“毛诗”之由来,孔颖达在《国风》下《疏》云:
《毛诗》,“诗”是此书之名,“毛”者,传《诗》人姓。既有齐、鲁、韩三家,故题姓以别之。或云小毛公加“毛诗”二字,又云河间献王所加,故大题在下。案马融、卢植、郑玄注《三礼》,并大题在下。
此解“毛”字,或云小毛公所加,或云河间献王所加。所谓大题在下,即指古书以篇名置前,书名置后。如《毛诗》,日本古钞本(杨守敬过录本)格式为:
周南关雎诂训传第一 毛诗国风郑氏笺
此所谓大题在下也者,古书格式均如此。孔颖达又云:
《诗·国风》,旧题也,“毛”字,汉世加之。《六艺论》云:“河间献王好学,其博士毛公善说《诗》,献王号之曰‘毛诗’。”是献王始加“毛”也。
《汉书·儒林传》云:“毛公,赵人也,为河间献王博士,不言其名。”范晔《后汉书》云:“赵人毛长传《诗》。是为《毛诗》。”然则赵人毛公名为长也。鄭玄《诗谱》云:“鲁人大毛公为《训诂传》于其家,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小毛公为博士。”是大毛公为其《传》,由小毛公而题“毛”也。按,汉人传《诗》,各家自有家法,故本门学者不需特别标明某者之《诗》,引《诗》注《诗》,径称《诗》即可。但传至后来,各家并出,学者亦需有选择,故称某家以区别。汉文帝时立鲁、韩二家为博士,既同以《诗》立博士,自然需要标鲁、标韩。《毛诗》晚出,且未立于学官,其初当亦不称“毛”,但随着流传开来,需要加“毛”字以示区别,《汉书·艺文志》已称“毛诗”,则见在西汉末已经加“毛”字了,孔颖达引前人言称为河间献王所加,当属可信。
孔颖达是弥缝旧说,虽仍有疑惑,但基本于毛公、毛诗都算清楚了。其后攻《毛诗》者虽抓住这一点不放,但学者还是愿意相信其学渊源有自。明人季本《诗说解颐·总论》说:
或谓子夏四传至荀卿,传大毛公,此传闻之未有定据者也。毛氏之名,传亦不的。或谓大毛公名亨,小毛公名苌,或谓苌不知其大毛公歟、小毛公欤?窃意二毛公必各有名,《儒林传》亦不明指,然世有大毛公名亨,小毛公名苌之说,必非无因者,今当从之。盖大毛公乃为《传》之人,而小毛公则受其《传》而为河间博士者也。毛公作《传》之后,则有郑玄之《笺》、孔颖逹之《䟽》,以至于宋,皆祖《毛诗》,今之《章句》是也。至朱子始辩毛说之非,于是《集传》行而《诗》遂不以毛称矣。嗟夫,《诗》学之失传久矣!所幸遗经尚存,是非具列,即其辞而紬绎之,以意逆志,当自跃然于心目之间,岂待《传》注而后明哉。
以为大、小毛公之说,必非无因,这也就是后代宗毛的学者的基本态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意见最有权威性,其云:
《汉书·艺文志》: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然但称毛公,不著其名。《后汉书·儒林传》始云赵人毛长传《诗》,是为毛诗。其“长”字不从“艹”。《隋书·经籍志》载:毛诗二十卷,汉河间太守毛苌传、郑氏笺。于是《诗传》始称毛苌。然郑玄《诗谱》曰:“鲁人大毛公为《训诂传》于其家,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小毛公为博士。”陆玑《毛诗草木虫鱼疏》亦云:“孔子删《诗》授卜商,商为之《序》,以授鲁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鲁人孟仲子,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赵人荀卿,荀卿授鲁国毛亨,毛亨作《训诂传》以授赵国毛苌,时人谓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据是,二书则作《传》者乃毛亨,非毛苌。故孔氏《正义》亦云:“大毛公为其《传》,由小毛公而题毛也,”《隋志》所云,殊为舛误,而流俗沿袭,莫之能更。朱彝尊《经义考》乃以“毛诗二十九卷”题毛亨撰,注曰:佚。“毛诗训故传三十巻”,题毛苌撰,注曰:存。意主调停,尤为于古无据。今参稽众说,定作《传》者为毛亨,以郑氏后汉人、陆氏三国吴人,并传授《毛诗》,渊源有自,所言必不诬也。
其实在没有更多证据的情况下,《四库提要》采取相信郑玄和陆玑的话,以为其皆传授《毛诗》,渊源有自,可以采信,这是比较稳妥也比较客观的态度。《后汉书》卷五十五《鲁恭传附弟丕传》载鲁丕上疏曰:“臣闻说经者,传先师之言,非从己出,不得相让;相让,则道不明,若规矩权衡之不可枉也。难者必明其据,说者务立其义,浮华无用之言,不陈于前。故精思不劳而道术愈章,法异者,各令自说师法,博观其义。览诗人之旨意,察《雅》《颂》之终始,明舜、禹、皋陶之相戒,显周公、箕子之所陈,观乎人文,化成天下。”据鲁丕此言,汉代传经各家,最重师法,其传先师之言不苟,所说均有据,不敢以己言乱师法,故所述其家法,均渊源有自,不像后人敢于造伪,敢于诋毁。《毛诗》所言其师承,当然是应该相信的。故《汉书·儒林传·孟喜》记有人荐孟喜于宣帝中,宣帝闻其变易师法,因而不用,可见汉人对师法之看重。
如上所言,毛诗在西汉最晚出,《史记》不载,是因为其时《毛诗》未显,司马迁不知的原因。其后至于元、成间,《毛诗》仍然不显,故《史记·三代世表》载张夫子问禇先生曰:“《诗》言契、后稷皆无父而生,今按诸传记,咸言有父,父皆黄帝子也,得无与《诗》谬乎?”据张夫子所称《诗》皆言契、后稷无父而生,可见当时《毛诗》未行,故张夫子不知,因为《毛诗·生民》明言后稷有父,是为帝喾,而张夫子所见《诗》皆谓后稷无父,是不见《毛诗》也。此后至于东汉初,《毛诗》仍然未显,其于西汉末平帝时虽因刘歆而得以立为官学,但影响仍然不大,故班固《汉书》亦所知不多,所记仅称有毛公这么一个人,自称其《诗》传自子夏。班固的态度,当然不如对待《鲁诗》和《韩诗》,故其记载不详,亦不可作为《毛诗》不可信的依据。今观《毛诗》系统完整,释词析义前后一贯,所主美刺比兴之说,与《序》相合,亦与出土之《孔子诗论》合,其称出于子夏并无非无据。
子夏是孔子四门学生中以“文学”知名者,其对诸经的精熟,当是无疑义的。故其授学西河,学生众多,《诗》从子夏出,应该有所依据。宋人郑樵《六经奥论》说:
至武帝时,《毛诗》始出,自以源流出于子夏。其书贯穿先秦古书,惟河间献王好古,博见异书,深知其精。时齐、鲁、韩三家,皆列于学官,独毛氏不得立。中兴后,谢曼卿、卫宏、贾逵、马融、郑众、康成之徒皆宗毛公,学者翕然称之。今观其书,所释《鸱鸮》与《金縢》合,释《北山》《烝民》与《孟子》合,释《昊天有成命》与《国语》合,释《硕人》《清人》《皇矣》《黄鸟》与《左氏》合,而序《由庚》六篇,与《仪礼》合,当毛公之时,《左氏传》未出,《孟子》《国语》《仪礼》未甚行,而毛氏之说先与之合,不谓之源流子夏可乎?汉兴,三家盛行,毛最后出,世人未知毛氏之密,其说多从齐、鲁、韩氏,迨至魏晋,有《左氏》《国语》《孟子》诸书证之,然后学者舍三家而从《毛氏》。故《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虽存,无传之者。从韩氏之说,则《二南》《商颂》皆非治世音,从毛氏之说,则《礼记》《左氏》无往而不合,此所以《毛诗》独存于世也。
郑樵此论应该是十分精审而公平的意见了。且以《诗·大雅·生民》论之,《毛传》解姜嫄为帝喾后妃,《史记·周本纪》所载亦是“姜嫄为帝喾元妃”,司马迁未见《毛诗》,故《史记·儒林传》不记毛公事迹,亦不列《毛诗》,其称“姜嫄为帝喾元妃”,显然是据先秦所传《诗》说而论之。
洪湛侯《诗经学史》引清孙志祖《读书脞录》云:“西汉经训之存于今者,惟《诗》《毛传》最为宝贵,其所征引古书逸典,孔颖达作《正义》已不能详。”孙志祖所引如《丘中有麻》,《传》云:“子国,子嗟父。”《正义》云:“毛时书籍犹多,或有所据,未详毛氏何以知之。”又如《载驱》,《传》云:“诸侯之路车有朱革之质而羽饰。”《正义》云:“《经》《传》不言诸侯路车有翟饰,《传》必当有所案据,不知出何书也。”于此可见《毛诗》师传当自汉以前,是渊源有自的。
2.《毛诗》的特征
与《三家诗》比,《毛诗》属古文经。所谓古文经,一般本指用秦以前六国文字所书写之经书,但《毛诗》晚出,不可能是古文字,而应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讲授传习。但它也被称为古文经,可能与其为古学,与三家诗不同有关。《隋书·经籍志》说:“汉初,又有赵人毛苌善《诗》,自云子夏所传,作《诂训传》,是为毛诗古学,而未得立。”《隋志》也是从古学的角度论。王国维《史记所谓古文说》认为汉初古文尚多存世,识古文者亦不在少数,自武、昭后,先秦古书传世盖少,其存者往往归于秘府,于是古文之名渐为壁中书所专有。又在《汉书所谓古文说》中说,所谓古文,本专指孔子壁中书,但到后来,遂由书体之名而变为学派之名。则古文经学,在西汉时已不限在文字上,而指学派。王国维举《汉书·艺文志》所著录之经籍,冠以古字者,如《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礼古经》五十六卷、《春秋古经十二篇》等,“所以别其家数,非徒以其文字也”。他说:“六艺于
书籍中为最尊,而古文于六艺中又自为一派,于是古文二字,遂由书体之名而变为学派之名。”职是之故,王国维认为这就是《毛詩》被称为古文的原因。他说:“《汉书·艺文志》:毛诗二十九卷,不言其为古文,《河间献王传》列举其所得古文旧书,亦无《毛诗》,至后汉始以《毛诗》与《古文尚书》《春秋左氏传》并称。其所以并称者,当以三者同为未列学官之学,非以其同为古文也。惟卢子干言‘古文科斗,近于为实’,而下列举《毛诗》《左传》《周礼》三目,盖因《周礼》《左传》而牵连之。其实《毛诗》当小毛公、贯长卿之时,已不复有古文本矣。”王国维所说卢子干,即卢植,他和郑玄一起从马融学,能通古今学。熹平年间太学立石经五经,以正文字,卢植上书称:“古文科斗,近于为实,而厌抑流俗,降在小学。中兴以来,通儒达士:班固、贾逵、郑兴父子,并敦悦之。今《毛诗》《左氏》《周礼》各有传记,其与《春秋》共相表里,宜置博士,为立学官,以助后来,以广圣意。”王国维以为卢植所说的古文科斗,是指古文字,所举例有《毛诗》,并不代表《毛诗》也是古文,只是举《左传》《周礼》时连带及之。虽然如此,但已经说明东汉末,古文经的确已经将文字和学派混同了,而《毛诗》之古文经地位亦牢不可破。
《毛诗》虽非用古文书写,但其经文却多用假借,与今文不同。据马瑞辰《毛诗古文多假借考》说,今文多用正字,经传引《诗》说《诗》,亦多用正字。马氏举例说:“《毛诗·汝坟》‘惄如调饥’,《传》:‘调,朝也。’据《韩诗》作‘愵如朝饥’,知‘调’即‘朝’之假借也。”又如《诗·芄兰》“能不我甲”,《传》:“甲,狎也。”据《韩诗》作“能不我狎”,知“甲”即“狎”之假借也。古人一字多义,故多通假,《毛诗》独能保留古文之貌,故宜称古文也。
《毛诗》传《诗》有什么特征,与三家诗的区别在哪里呢?
《汉书·艺文志》载《毛诗诂训传》三十卷,就名称看,三家或谓《鲁故》《韩故》《齐后氏故》《孙氏故》,或谓《齐后氏传》《孙氏传》《韩内传》《外传》,唯《毛诗》兼名“诂训传”。诚如马瑞辰所说“传可以统训诂”,是《毛诗》有诂、训,亦有传。“传”者,乃推《诗》意以广之,马瑞辰举例说:“‘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之类,诂之体也。‘关关,和声也’之类,训之体也。若‘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则传之体也。”《毛诗》以诂训与传合一,而以诂训为主,诂训则用古文古义,此与三家不同也。然三家均有诂、有说,是三家亦主诂训,《葛蕈》“维叶萋萋”,《韩诗章句》注:“惟,辞也。萋萋,盛也。”又“是刈是濩”句,《韩诗》:“刈,取也。濩,瀹也。”陆德明《经典释文》即用《韩诗》所释,亦见其可采处不少。据马瑞辰说,郑笺宗毛,然于毛之外,用三家处不少,其间本于《韩诗》者尤伙。故知三家均有诂训,唯《毛诗》用古文古义处多耳。
《毛诗》虽然晚出,其源自谓出自子夏,汉代今文家虽不信,亦不甚疑,盖汉人说诗,各有家法,《毛诗》所释字词,要皆有来历,尤于古有据,“其语言文字名物训诂已有后汉人所不能尽通者”。孔颖达《正义》解“诂训传”说:“‘诂训传’者,注解之别名。毛以《尔雅》之作多为释《诗》,而篇有《释诂》《释训》,故依《尔雅》训而为《诗》立《传》。《传》者,传通其义也。《尔雅》所释十有九篇,独云‘诂训’者,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释言》则释诂之别,故《尔雅》序篇云:释诂、释言,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释训,言形貌也。然则‘诂训’者,释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释亲》已下,皆指体而释其别,亦是诂训之义,故唯言诂训,足总众篇之目。今定本作‘故’,以《诗》云古训是式,《毛传》云古故也。则‘故训’者,故昔典训,依故昔典训而为《传》义。”孔氏以《毛诗》据《尔雅》诂训,故于古多合。按《尔雅》一书,或以为周公所作,或以为汉人叔孙通所作。张揖说:“昔在周公,缵述唐、虞,宗翼文、武,克定四海,勤相成王,六年制礼以导天下,著《尔雅》一篇,以释其义。今俗所传三篇,或言仲尼所增,或言子夏所益,或言叔孙通所补,或言沛郡梁文所考,皆解家所说先师口传,疑莫能明也。”又葛洪说:“史佚教其子以《尔雅》,《尔雅》,小学也。又孔子教鲁哀公学《尔雅》,《尔雅》之出远矣。”又,扬雄说:“孔子门徒,游、夏之俦所记以解释《六经》者也。”是《尔雅》所出,传说不一,然其出于先秦,应该不成问题。盖古人不空立言,《经》成则须读诵讲解,故《尔雅》为解经而作,王
充曰:“《尔雅》之书,《五经》之训诂。”当最精实。据此,亦知《尔雅》当出于《经》成之后。周祖谟先生《尔雅校笺序》说:“从这部书的内容看,有解释经传文字的,也有解释先秦子书的,其中还有战国秦汉之间的地理名称。这样看来,《尔雅》这部书大约是战国至西汉之间的学者累积编写而成的。”《尔雅》成书既早,又为解《经》而作,故汉代传《诗》家若毛、鲁,其用《尔雅》为《诗》诂训应该是不错的。《毛诗》以《尔雅》为《诗》诂训,古代学者研究已经证实。陈启源《毛诗稽古编·尔雅毛传异同》说:“《尔雅》与《诂训传》皆说诗之最古者也。《尔雅》始于周公,为子夏之徒述而成之。《诂训传》作于大毛公,而渊源实出于子夏。故此二书之释《诗》,往往相合,然其中亦不无小异。或《诗》之所有,而《雅》无文;或《雅》之所释而毛无传;或《雅》《传》并有释训而义趣逈不相谋。窃尝推其故:二书皆出子夏,而弟子各述其师说,则不尽同。传《尔雅》之学者,虽稍增益其文,而未必取资于《诗》《传》。毛公之传诗,亦自述其师说,著之于书,而未尝规摹于《尔雅》。是其同者由于所出同,而非剿袭其异者。由于述者之殊而非有意于立异也。”陈氏以为《毛传》与《尔雅》相合,其不合处,是因为弟子各述其师说,则不尽同,是以著之于书,而未尝规摹于《尔雅》。秦汉人治经,经自经,传自传,故《汉书·艺文志》著录“毛诗二十九卷”者,经也;著录《毛诗诂训传》三十卷者,传也。师传师授,皆凭口传,不著竹帛,故经、传字、词之异,是可以想见的。又古代字多通假,一字多义,或取假字以代本字,故须知本字、通假之义方可明《诗》。而《毛诗》独于此特征鲜明。
《毛传》长于古字古音之训诂,又由于当汉之时,《毛诗》独未立学官,未染时习,未羼纬书之说,故平实之说,甚合古意。如《大雅·生民》“履帝武敏歆”句,《毛传》曰:“履,践也。帝,高辛氏之帝也。武,迹,敏,疾也。从于帝而见于天,将事齐敏也。歆,飨。”此谓姜嫄随夫祭祀,践其夫高辛氏足迹,从其夫而向上天致飨。这个解释与三家诗的附会应该是较为平实了。据《史记·周本纪》说,姜嫄于野外践巨人之迹而身动,如有孕者,遂诞后稷,明显是不可信的神话。故孔颖达《正义》说:“诸书传言姜嫄履大迹生稷,简狄吞鳦卵生契者,皆毛所不信,故以帝为高辛氏帝,盖以二章卒章皆言上帝,此独言帝,不言上,故以为高辛氏帝也。”《毛传》不信诸书传之说,而以诂训字词解之,为得其实。按,此句“敏”字,《尔雅·释训》解为“拇”,拇指也。故郑《笺》从之,而解说:“帝,上帝也。敏,拇也。介,左右也。夙之言肃也。祀郊禖之时,时则有大神之迹。姜嫄履之,足不能满,履其拇指之处,心体歆歆然。”此处郑与毛异,信从《尔雅》,毛之所以不用《尔雅》,孔颖达解为“毛意盖谓《尔雅》不可尽从故也”。郑玄笺《毛诗》,但《郑志》答张逸云:“注《诗》宗毛为主,毛义隐略,则更表明。”此句有两义,孔颖达以为是毛、郑之异,马瑞辰则说是笺《诗》改读,非尽易《传》。其实孔、马所说各得其实,郑与毛异义颇多,是不争的事实,而亦有非尽易《传》而被认为与毛异者。陈启源《毛诗稽古编·尔雅毛传异同》说:“孔《疏》申毛,于其同者,则云毛依用《尔雅》为说;于其异者,则云毛谓《尔雅》未可尽从。殆未必然也。”
《毛传》的优点一般都认为在训诂之上,前人多所总结,大要有:訓诂渊源有自、多存古文、训诂平实、少传说不实之辞、独标兴体等。但其实《毛诗》完整的教化体系才是它最重要的特征。《毛诗》有《大序》,也有《小序》,《大序》系统地阐述了《诗》的教化作用,以及在国家礼乐教化中的地位;《小序》则详述各篇题旨及所涉之史事。十三国风之序与各国史事相配,以符合各治世、乱世、亡国诸国的社会政治面貌,以此具体阐释正风、变风的诗教作用。此点将另文申述。
作者:傅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文选》学研究会会长。曾任日本东京大学外国人教师,台湾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早稻田大学访问教授。代表著作有《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昭明文选研究》、《文选版本研究》、《萧统评传》(合作)、《〈玉台新咏〉与南朝文学》、《汉魏六朝文学与文献论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