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虎生
(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武术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武术课程也是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开展大学生武术比赛既是检验高等院校武术课程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大学生学习、教师授课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是安徽省重要的体育赛事之一,也是安徽省各高校进行武术交流展示的重要平台。为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赛”的初心,推动安徽省高校武术的发展,本文以2015—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为例,调查竞赛分组、参赛人数、竞赛设项、竞赛办法、奖项设定等方面情况,对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的竞赛模式进行研究。
以2015—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为例,对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竞赛模式进行研究。
1.2.1 文献资料法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查阅2015—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竞赛规程、秩序册、《武术套路竞赛规则(2012年版)》和《国际武术竞赛规则(2005年版)》,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 专家访谈法对大学生武术比赛竞赛模式相关问题,访谈了2015—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的部分教师和领队。
1.2.3 实地观察法笔者作为教练员和裁判员,参与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获得一手资料和比赛信息。
1.2.4 数理统计法统计、整理了2015—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相关数据和资料。
安徽省具有深厚的武术底蕴,既是武术大省,又是武术强省。但是,安徽省大学生武术赛事活动起步较晚。2014年,由阜阳师范学院为牵头单位,联合安徽省内18所高等师范院校,商讨开启安徽省高校武术赛事的诸多事宜。最终,在安徽省高等院校教师教育合作委员会成员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本着“以武弘文、以武健体、以武会友”的宗旨,2015年成功举办了安徽省第一届高校武术锦标赛,之后形成每年1赛的赛事周期。2017年安徽省高校武术锦标赛成为安徽省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B类项目,2018年高校武术比赛正式进入安徽省十四届运动会,2019年安徽省高校武术锦标赛成为安徽省学生体育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的不断发展也激发了大学生与教师的参与积极性。
从表1可以看出,2015—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武术赛事活动发展较快,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武术锦标赛到省运会再到学生体育联赛,参与院校由最初的10所上升到51所,安徽省大学生武术赛事活动逐步成为安徽省体育赛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主办单位由安徽省高等院校教师教育合作委员会转为安徽省教育厅,也是安徽省大学生武术赛事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表1 2015—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发展历程
2.2.1 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竞赛分组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设有甲、乙、丙3个组别。从表2可以看出,近年来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在竞赛分组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第1届和第3届安徽省高校武术锦标赛上,把高水平运动员(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及享受高水平运动员招收政策的专科学生及研究生)单独列出一组,区分一般体育类运动员(体育类专业本、专科学生及研究生)。在第2届安徽省高校武术锦标赛和第14届安徽省运动会和安徽省体育联赛上,又把高水平运动员和一般体育类运动员合并在一起。此外,将高职高专院校单独列出。表2显示,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在竞赛分组方面逐步细化,但是,为了达到公平公正,应该把高水平运动员单独设一组,与一般体育类运动员区分开来。
表2 2015—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竞赛分组及参赛资格
访谈得知,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巢湖学院拥有武术特长生和武术高水平运动员,这些大学生大部分都有体校和馆校的训练经历,接受过专业化的武术训练,具备二级运动员及以上技术水平。一般体育类运动员主要是通过参加田径4项考试进入高校,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才开始学习武术,其共同特点是基础差、底子薄。将高水平运动员和一般体育类运动员放在同一组别进行比赛有失公允。
2.2.2 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参赛人数表3显示,体育类专业本、专科学生及研究生组别参赛运动员最多。经访谈得知,由于安徽省大学生赛事处于起步阶段,宣传力度以及参与积极性较弱,安徽省高校武术锦标赛参与院校主要是本科院校,并且以本科院校中的体育院系为主,但非体育专业本、专科学生及研究生组别参与人数在急剧上升。表4显示,非体育专业本、专科学生及研究生组别参与人数一跃成为最多组别,而体育类专业本科、专科学生及研究生组别参赛运动员最少,说明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各高校的每个大学生群体。此外,参赛运动员总人数上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表明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正在良性的发展过程中。
表3 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各组参赛人数统计
表4 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各组参赛人数统计
2.2.3 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竞赛设项大学生武术竞赛项目的设置,不但影响大学生的参赛积极性,而且制约着高校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项目设置,可以促进大学生武术比赛的健康发展。表5显示,2015—2017年安徽省高校武术锦标赛中,甲组、乙组、丙组项目设置基本相同,以初级拳械为主,附加一些竞技项目。表6显示,2018年第14届安徽省运动会和2019年安徽省学生体育联赛中,武术竞赛项目设置基本没有变化,甲、乙、丙3组项目都是男子10项和女子10项,唯一的变化是男子设置南棍、女子设置南刀,所设项目都是竞技武术项目,没有设置传统武术项目。
表5 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竞赛设项情况
表6 安徽省高校武术锦标赛竞赛分组和设项情况
高校是武术发展的重要阵地,武术比赛是教师和大学生展示教学成果的最佳舞台,应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向,武术竞赛项目应该覆盖所有拳种,特别是传统武术项目,如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等。但是,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中,传统武术项目未被列入竞赛项目。(表6)
2.2.4 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竞赛办法表7显示,2015—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采用《武术套路竞赛规则(2012年版)》和《国际武术竞赛规则(2005年版)》。参赛队数方面,由于2015—2017年的比赛没有高职院校参加,所以1个院校可以同时参加甲、乙、丙3组;2018年和2019年有高职院校参赛后,每个学校最多参加2个组别的比赛。参赛人数方面,2018年和2019年有所缩减,每队男、女运动员各4人。报项方面,2018—2019年趋于稳定,每人限报3项。
表7 2015—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竞赛办法
2.2.5 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奖项设定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奖项设定分个人单项、集体项目和团体奖项,各个奖项录取原则基本相同。表8显示,2018年和2019年只有个人单项和集体项目。个人单项,前3名颁发金、银、铜牌;集体项目分设一、二、三等奖;团体奖项按组内总积分排序,分设一、二、三等奖,各组别团体名次的评定,以各队男、女运动员所在组别的所有单项、集体项目中的积分之和计算,总分多者名次列前,如得分相等,则以获第1名多者名次列前,如仍然相等,则以获第2名多者名次列前,以此类推。
表8 2015—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奖项设定
3.1.1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发展迅速,已经被列入安徽省运动会和安徽省学生体育联赛,成为安徽省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参与院校和参与人数呈上升趋势。但是,2015—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的竞赛模式变化较大,说明大学生武术比赛的竞赛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
3.1.2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竞赛分组不够细化,将高水平运动员和一般体育类运动员放在同一组别进行比赛有失公允。
3.1.3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竞赛设项不够全面,所设项目都是竞技武术项目,没有设置传统武术项目。
3.1.4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竞赛办法基本合理,采用《国际武术竞赛规则(2005年版)》,参赛队伍和项目申报控制合理,但是,参赛人数方面,2018年和2019年有所缩减。
3.1.5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奖项设定涵盖个人单项、集体项目和团体奖项,但是2018年和2019年中取消了团体奖项。
3.2.1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的竞赛模式应充分考虑武术项目在安徽省高校中的开展情况,统筹兼顾竞赛分组、参赛人数、项目设置、竞赛办法、奖项设定等方面。
3.2.2竞赛分组应进一步细化,把一般体育类专业学生与以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对口招生、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等身份进入高校的学生区分,将高水平和中低水平运动员分类细化,加强各组别运动员参赛的积极性,提高同一组别竞技的观赏性和竞争性。
3.2.3项目设置合理化,大学生武术比赛对高校武术发展具有推动和引领作用,因此,应增设传统拳术、传承器械项目,挖掘具有安徽地方特色的传统武术,如亳州晰扬掌、淮南永京拳、安庆东乡武术等,借助大学生武术比赛舞台,展现武术拳械的多样性。
3.2.4竞赛办法灵活化,参赛人数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一些人数,适时增加武术散打项目,提升安徽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的观赏性和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2.5奖项设定实用化,增加团体奖项,促进各高校的积极性;获得优秀名次的大学生应当授予相应的段位或运动员级别,对大学生未来在武术的道路上有很大的帮助,增强大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