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数学读题能力的多元化策略初探

2022-01-10 13:55童明兵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童明兵

摘要:读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解答数学习题的必经之路,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读题能力,方可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从而拓展自身的数学思维。但是当前小学生的数学读题能力普遍不高,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是过度依赖教师、家长,一旦独立解决问题就会出现诸多错误,从这一现象中反馈出来的问题则是学生数学信息加工整理能力薄弱。因此,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读题技巧,提高学生数学读题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读题能力;多元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注意力无法长时间的集中在一起,解决数学问题常常出错,学科成绩的进步空间十分有限。学生读题一扫而过的现象非常普遍,没有厘清思路,尚未明确题意就提前下笔,学习质量的提高难度相对较大,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降低了课堂的教学实效。如果数学教师始终认识不到学生读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那么后续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还是会困难重重、阻碍重重,从根本上限制着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双向进步,数学教学毫无特色,研究价值越来越低。

一、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数学读题能力现状

(一)题目读不懂

这类学生因为数学基础比较差,对数学已经产生比较厌倦和抵触的情绪,学生读不懂题目是没有用心去看题,对题目不了解,也就无法正确完成习题,学生在一、二年级没有培养出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正确的题目阅读能力,到三年级数学分水岭时就很容易出现数学成绩下降的现象。

(二)审题不仔细

这类学生是题目都会做,但是因为审题不清导致后面的题目出错,可能是因为算式错误导致最终的结果出错,家长更多地会将这类型的错题归因于学生的粗心、不仔细,可事实上粗心、不仔细都是不好的学习习惯,并非只是一两次出错,而是在后期都会出错,因此,审题不仔细并不是可以被一带而过的小问题,必须由家长和教师加以重视并及时纠正。

二、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重视读题,正确把握题意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养成耐心审题、细心读题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为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小学生在浏览习题时通常会采用默读的方式,对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落实到笔上,用笔勾画出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隐藏信息、已知条件、未知条件等,在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时可通过查阅资料、请教教师的方式解决。如果审题时,题干条件中文字和图片同时出现,教师则要指导学生按照“阅读文字——观察图片”的步骤进行。

(二)细心观察,挖掘隐藏信息

题干中的隐藏信息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答题准确率的有效途径。但是对于一些类型复杂、条件较多的习题来说,则需要学生善于发现题干中的隐藏信息,如果没有提炼出隐含条件,将会导致学生的解题思路受限,从而出现判断不准、结果错误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阅读题干,找出题干中的隐藏信息,分析现有条件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

例如:“張妈妈要给文文做衣服,现在扣子盒中共有扣子41颗,每6颗扣子可做一件衣服,请问张妈妈可以给文文做多少件衣服?”这一习题中,隐藏信息为“每做好1件衣服需要6颗扣子”,可以列式“41÷6=6……5”,通过计算可知,张妈妈还余下5颗扣子,但是每件衣服上必须要有6颗扣子,所以张妈妈只能给文文做6件衣服。由此可见,学生只要把握题干中的隐藏信息就可以快速解答问题,这对学生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作用。

(三)加强对比,建立数学概念

小学生在解题时常会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较为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包括“三角形分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因数和倍数”等。因此,教师要重视数学概念教学,利用概念教学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为学生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打下坚实稳固的基础。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概念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对比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模型,围绕概念中的重点字词加以分析,促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寻数学概念的内在规律。

例如,在“小数加减法”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大屏幕为学生展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运算方法、性质定义等方面的异同点,借助对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迁移能力。再如,在“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三者间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实现数学知识的正向迁移,加深学生理解,打破学生解题时的思维定式。

(四)做好铺垫,理顺读题思维

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差与其长期受定式思维干扰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在数学问题解决前,学生脑海中已经形成既定的解题思维方式,同一题型或者类似题型的解答仅靠同样的方法、步骤进行解决,一旦习题的细节变化,如果学生读题时不注意细心观察,就会出现解题错误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推理论证、创新创造等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师要做好教学铺垫,帮助学生理顺读题思维,引导学生分析新旧知识点的异同点,在提高学生数学解题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这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良好作用。

例如:在“甲、乙两个自然数,如果甲数的恰好是乙数的,那么甲、乙两数和的最小值是多少?”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题干已知条件,即“求甲、乙两数和的最小值是多少,首先要尝试寻找什么?”“根据甲数的恰好是乙数的可推论出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可帮助学生减缓思维坡度,降低学生的思考难度。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读题是高效率解决问题的基础及向导,它不是教学的全部,但却是关键的环节。小学数学教师应真正认识到学生读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应放弃传统的授课方式,通过引导、鼓励、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读题技巧,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并且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启发学生的自学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体优势,告诉他们只有保持着怀疑的态度,自己发现有用的信息,独立思考,持之以恒,真正学好数学才指日可待,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双向发展目标的实现才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杜英.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中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J].家长,2021(1):71-72.

[2]张冠华.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度”读题能力的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5):43.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