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飞
摘要:历史是现行高中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尤其是新高考后,历史学科的地位尤显重要。常言道:以史为鉴。从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更准确的看清社会的发展,看清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立住自己的脚跟,做好自己的工作。笔者尝试从历史发展规律,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视角来予以分析,希望有益“教”与“学”。
关键词:生产力,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商品经济,工业化,市场经济,计划经济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高中历史教材,内容涵盖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发展历史,跨度大,内容多,语言精凝练,概念多。用这样的教材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该如何抓住并把握好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内容?
一、把握历史发展规律
1.社会经济的发展:以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基础。
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社会主要经济形态也不断发生变化。按照恩格斯的观点,从本原看,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产生的改造自然的能力。所以,生产力就是人实际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构成基本要素是:①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②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③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④科学技术也属于生产力。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它是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劳动者掌握的生产经验和技能知识水平越高(主要体现在社会教育水平),劳动者生产自主权(人身自由)越高,生产力越发达;劳动工具越先进,生产力水平越高;科学与技术越发达,生产力发展越快。
2. 社会经济形态由自然经济为主逐渐发展为商品经济为主。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形态也由自然经济发展为商品经济 。
自然经济,它指生产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该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是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生产力落后的农村也存在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带有闭塞性和迟滞性。在社会生产力较低的社会,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要地位。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进取性。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最重要标志。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有这种经济形态的存在。只不过历史进入近代社会,商品经济才成为社会主要经济形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
3.近现代工业化道路:先轻工业,然后重工业。
从西方正常的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先发展轻工业,再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发展以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为例,可以从市场,资本,技术,劳动力四要素予以分析。第一,轻工业生产的产品是大众迫切需要的生活资料。在社会经济不发达的前提下,人们的生活用品是最迫切的,纺织产品,面粉等等。由于轻工业相对重工业规模较小,投资不多,见效快,许多资本家乐于投资轻工业。第三,轻工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水平不是很高。而重工业是国家立国之本,是其他工业成分发展的基础。轻工业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就是重工业提供。重工业还是国防的重要成分,尤其是近现代国防装备发展,必须由重工业提供。重工业具备的特征:第一,主要生产的是生产资料,为社会生产服务的;第二,投资多,规模大;第三,技术要求高;第四,劳动力素质要求高。只有在轻工业发展基础上,社会才能提供更雄厚的资本,积累更丰富的技术(科学研究提供),通过加大培训和教育的发展来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
二、用比较方法:从世界看中国
中国历史是世界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有着辉煌灿烂,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不管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亦或是文化思想,影响了世界以及世界的未来。
1.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历史的发展
世界潮流浩浩汤汤,以一定的规律向前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十四十五世纪,西方地中海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与此同时,在中国江南地区工场手工业发展迅速,纺织冶金采矿等领域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然而,由于两者所处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的不同,它们的发展呈现不一样的结果。随着新航路开辟,通过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并不断拓展,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建立了由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广大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成为工业强国的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成为资本输出的主要目的地。而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并没有随郑和下西洋的远洋航行得到发展,反而不断萎缩。原因在于环境制约。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封建制度逐步完善,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成为基本国策,在统治者眼中不容改变,导致明清科学发展的滞后。为此,近代的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推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发展。中国在经历同西方发达国家对峙之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逐渐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比较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看世界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生产资料基本私有制。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市场经济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时期,英国凭借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确立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原则:自由主义,即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不可否认,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充满竞争与活力,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可缺点亦明显,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生,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与破坏。计划经济是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较短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前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就是有力说明。缺点就是经济僵化缺乏活力,压制经济主体积极性,从长远看制约经济发展。超级大国苏联解体重要原因与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