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喜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新课标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结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师生建立平等的关系,重视学生主体性。基于先进性语文课程理念的指引,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致力于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提升,还给学生时间与主动权。下面我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做法和思考。
一、教学内容分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的一首游仙诗,这一单元主题为“生命的诗意”,要求学生在掌握诗歌内容与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感悟、欣赏诗歌意境。李白这首诗由三部分内容构成,分别为梦游、梦境、梦醒,如何帮助学生把握意象特点,分析与探究诗歌的意境、真挚情感、作者情感变化是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以“把握生成的机会,让课堂变得灵动”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预习,以此为基础让学生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处理并集中解决,从而高效地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为课堂教学生成性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一)本课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深层次欣赏、感悟古诗意境,细细品味古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深层意蕴。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准确认读字音,理解诗歌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②有节奏地诵读诗歌,从整体上感知诗歌,深刻领悟诗歌传达的情感。
③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梦境的构建对诗歌主旨发挥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时代背景客观评价诗人,学习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蔑视权贵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①分析欣赏李白的“梦境”,培养学生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②感悟李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事权贵的优秀品格。
2.难点
帮助学生明确“梦游天姥”与诗歌主题存在的内在联系,透彻地理解诗歌主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
高中生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但对于诗歌的理解与记忆大多停留于死记硬背层面,尚未养成深层次挖掘诗歌意境、内涵的习惯,这也是导致学生高考分数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我侧重于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生成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成效。
四、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说出李白创作的或者与李白有关的唐诗,简述自己对李白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的看法。
[设计说明]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在课堂中保持积极性,强调日常积累,有效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二)了解诗人与解题
1.为学习小组布置不同任务,由一个小组专门负责课下搜集李白的资料并设计板书,其余小组主要负责补充。
2.安排一个小组解答以下两个问题:
①梦游天姥:诗歌描述的主要内容;
②留别:诗歌创作的动机。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动手搜集与整理,并设计板书内容,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了解诗人的前提下解读诗歌题目,初步掌握诗歌内容,同时做到知人论世。
(三)初读诗歌
1.自由朗读,掌握正确读音、了解字义;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包括赛读、合读以及轮读等,保证每位学生都真正参与进来;
3.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参加不同小组之间的赛读。
[设计说明]阅读是置身诗境最有效的方式,通过多样化阅读方式,有助于学生细细品味诗歌意境,更好地掌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四)再读诗歌
1.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记录归纳诗歌阅读中产生的疑难点,最终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
2.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探讨设计的问题,最终整理出具有讨论与研究价值的问题,以及解决不了的疑难点。
[设计说明]注重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与解决,有效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五)课堂巩固练习
利用多媒体展示诗歌中重点语句的解释。
[设计说明]巩固学生知识基础,有效落实堂堂清。
(六)作业布置
结合自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完成配乐朗诵的任务。
[设计说明]调动学生朗读诗歌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测
利用多媒体设备出示文学常识、字音、字义等知识练习题。
[设计说明]练习题设计、检测的工作由小组轮流负责,以温故知新为目的,夯实学生知识基础。
(二)问题展示
利用多媒体呈现第一课时中小组的问题。
1.共同的难题:
作者写梦境的原因是什么?梦境中为什么要描写仙人?梦境如此美好,为什么作者又写自己梦醒?
2.个性问题:
①诗歌中梦游的地点是天姥山,为何开头写的却是瀛洲?
②诗歌首段提到了五岳、赤城、天台山,起到了什么作用?
③诗歌中出现了谢公,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什么?
④猿猴哀啼營造了怎样的氛围,与作者梦境中的情境一致吗?
[设计说明]小组整合的共同难题与教学难点相契合,当成重点解决与讲解的问题,整合的几个个性问题涉及到诗歌意境、手法等方面的鉴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几乎可以囊括对整个诗歌的解析。
(三)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精读诗歌,先尝试自主解决问题。
2.小组相互交流探讨。
3.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展示研究成果。
[设计说明]解决自己的疑惑与问题,学生往往有更大的动力与兴趣,教师主要是启发学生思维,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当的点拨。
(四)课堂小结
1.诗歌主题:作者通过对梦境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天姥山优美景色的憧憬,体现出作者憎恶现实、勇于反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蔑视权贵的精神,以及追求与向往个性自由的美好愿望。
2.学生收获
[设计说明]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保证“颗粒归仓”。
(五)布置作业
请赏析这两句古诗:
①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良好的诗歌语言鉴赏能力。
五、教学评价
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师评、学生自评、互评等,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展开综合性评价。
六、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机会与空间,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生成问题的形式,可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参与度。同时,注重一课一得,体现层次性,能有效地突出重点内容。
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学生阅读水平具有局限性,所以在鉴赏诗歌艺术手法时往往停留于表面,难以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在后续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促使学生鉴赏水平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