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南京体育名城的路径研究

2022-01-10 13:26范田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名城体育设施南京市

范田

(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江苏 南京 210000)

目前,众多学者已对体育名城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肖焕禹点出美国体育的评价标准是基于体育竞赛的功能以及体育与生活、环境的融合。而“欧洲体育之都”评价标准,他注重体育运动在带给人们生活积极意义,但这一评价标准过于抽象。宋忠良在充分调研后,建立了8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和6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张玉超则认为要建设一流体育城市,竞技体育综合实力、需要从群众体育发展水平、体育事业发展的综合环境、国际竞赛综合承接能力、体育设施布局水平等方面加以提高。虽然体育名城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评价标准,但是群众体育的参与程度、体育活动的影响力、竞技体育的强弱、体育产业的水平、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体育赛事的举办程度等都是评价体育名城的关键因素,这些也应当是南京建设体育名城的突破口和前进的方向。

1、南京建设体育名城的条件分析

1.1、南京群众体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竞技体育发展位列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体育人口是—项重要的群众体育指标。“十二五”期间,南京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7.3%,市民体质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3%以上。根据规划,截至2019年年底,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75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80万。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15m2,比“十二五”增加0.17m2。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得到完善。市区体育部门和社团组织每年举办1500项(次)以上全民健身活动,比“十二五”增加了300项(次)。体育社团总数达400个以上,各类体育俱乐部1200个,团体注册会员2000个,个人注册会员超过25万人。南京群众体育的大发展,将为建设南京体育名城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竞技体育方面,南京为国家培养了34位世界冠军,培养出了中国女子排球队的三位队长,孙悦、赵瑞瑞和惠若琪,并提供了主要选手张长宁和龚相宇,培养出了获得男子柔道铜牌的程训钊,这是中国男子参加1984年奥运会32年来首次获得奥运奖牌。

1.2、南京城市充满体育活力,体育影响力持续扩大

2018年5月,人民体育与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密切合作,连续第三年联合发布了“2017最具体育活力城市”榜单,其中包括了国内4个直辖市,334个地级行政单位,通过对全民健身、体育活力、城市赛事、城市场馆等四个子榜单、综合了百余项指标量化得出。见表1所示。相较于北京、上海,南京在综合评价上相差较大,但相比于成都、广州、深圳而言,差距不是很明显,稳稳地挤进国内体育发展第二集团。2018年,英国体育市场情报研究和数据服务机构SPORTCAL在世界体育大会上发布了2017年度全球体育影响力百强城市的排行榜,南京的排名第十,比2016年又上升了九位,仅次于北京,位列全国第二。

表1 “2017最具体育活力城市排行榜”前8名各项指标排名情况

1.3、南京市的体育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自2015年以来,南京市体育产业规模的发展规模喜人,预计到2022年,南京市的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300亿元左右,人均体育消费水平达到3500元,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南京市体育产业单位共有7996家,在这其中,规模以下单位有7676家,规模以上单位有320家。南京市的全部体育产业单位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有571.55亿,这其中,规模以下单位实现营业收入114.33亿元,规模以上单位实现营业收入457.22亿元。见表2所示。体育产业规模发展态势的持续扩大,将为南京体育名城的建设提供便捷的配套服务,对提高产业联动效应具有重大影响。

2、南京建设体育名城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南京体育产业结构发展的失衡,缺乏代表性的龙头体育企业

根据2018年南京市统计局发布数据,南京体育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失衡。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体育产业应该涵盖二三产业的多个部门,但南京市体育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占全市体育产业单位的91.43%,营业收入占体育产业总收入达到80.4%。第三产业体育产业主要以体育服务业和体育贸易业为主,产业发展畸形。南京市在体育产业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上发展有限。同时,南京市体育产业缺乏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龙头企业。2018年,全市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6家,6家单位均不是单一经营体育业务的代表性企业。22家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的企业只有一家江苏威克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主营体育产品。南京市的体育产业结构的关联效应较低,体育产业各部门之间联系较为松散,相互利用的产品较少,一些部门甚至近乎封闭式发展,违背基本的市场良性发展规律。如体育竞赛行业的一些俱乐部赛事活动,仅仅带动体育经纪代理广告业,体育传媒与信息业等几个行业的发展,对体育健身休闲行业,体育金融业等效应不大。

表3 “2018年南京市第三产业体育产业占总产业规模比例”

2.2、南京市体育设施空间建设的失衡

据统计,南京市的城市化率已达80%以上,但老城新城、江南江北、城市农村、主城郊区之间依然存在不小差距;在一些现代化水平发展比较高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基础配套缺失的严重情况,这表现出了南京市南北“不平衡”发展、东西存在“发展差”的特殊的发展现象。南京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直接导致了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在空间发展上的不均衡,江北、江宁、仙林、龙江、浦口、六合、莲花湖等区域体育设施建设不足,在群众体育、休闲体育、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建设上相对封闭式的独立发展,无法形成有效的区域联动。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体育需求呈现着多元化、多层次的状态下,南京体育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二者矛盾突出。同时,全市存在着学校体育设施场地利用效率不足以及体育设施建设内容趋同、类型单一等问题,因此对全市体育设施进行专项规划迫在眉睫。

2.3、南京体育赛事品质较低,赛事项目不够新颖

SPORTCAL的全球体育影响力(Global Sports Impact,GSI)研究表明,能否经常举办国际顶级赛事,是成为世界体育名城的决定性因素。以南京马拉松为例,人民网主办的“2020中国马拉松风云会”上发布了“2019最具影响力马拉松赛事排行榜”。该榜单围绕“赛事专业度”、“媒体辨识度”、“公众认可度”三个一级指标。评选结果中,南京仅仅排在19位。一般而言,一场马拉松的影响力,和城市的影响力是成正比的。在马拉松成为中国各地区建设体育城市的首选赛事项目的今天,马拉松已然成为了城市的一张重要名片,但南京马拉松的举办不尽人意。除开政府过度干预以外,专业人才的缺少也是南京马拉松闹出众多笑话的原因之一。同时,在项目设置的数量上,仍显得不足,缺乏更多新颖的、吸引群众的项目,无法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吸引更多的参赛者加入。

3、促进南京体育名城建设的发展路径思考

3.1、加强对建设南京体育名城的战略认识

体育与城市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可以树立城市的形象,城市也可以给体育带来更多的活力。体育只有更好地融入到城市发展的大循环中,才能和城市有良好的互动。一方面,城市是体育的重要支撑,可以促进体育多元化的快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城市通过体育可以打造城市品牌,推介城市资源。体育城市的建设不仅可以激发和建设城市文化,体现城市活力,而且可以丰富城市经济结构,促进城市扩张发展。切实认知建设体育名城,是新形势下的南京市委、市政府,扩大南京城市影响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是促进南京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加大社会宣传,引导更多市民对建设南京体育名城的认同与支持,扩大对支持南京体育名城建设的群众基础。

3.2、加快培育南京本土的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体育企业

面对南京本土缺乏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体育企业的发展状况,我们应当坚持做好以下工作。一方面,促进国有体育企业的发展壮大,打造出一批具有特色发展的、与市场契合度高的、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在国内具有先进水平的的综合性体育企业。扶持竞技体育企业,采用连锁经营、管理、输出等方法,提高企业发展的竞争力,向有利于产业链和利润链良性发展方向的延伸,培育一批规模大、创新能力强、有竞争力、综合实力雄厚的重点体育企业,大力扶持“独角兽”民营体育企业;另一方面,要加强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大力扶持中小体育企业并引导各类中小体育企业的专项发展;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体育创业;推动体育组织与体育企业合作的进展,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体育企业落户南京,设立区域总部、技术研究机构、研发中心等机构,注重培养南京本土符合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人才。

3.3、发展先进体育制造业,促进产业间融合与协调发展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作用。南京面对产业结构的失衡的困境,应当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先进体育制造业,形成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支持专业设计公司走入体育制造,以工业设计撬动体育制造业发展;支持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体育器材研发,引领新型体育消费发展;打造数字体育,大力推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参与体育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体育装备制造转型升级;支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方式,推动体育器材装备的国产化发展及其知名度;支持体育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培训和指导;支持引导体育制造业企业申报省级科研项目,推动企业的专业化发展。

3.4、加强南京地区的体育设施的规模化建设,促进城市体育空间的改造与扩大

通过对南京城市落后地区以及危险区域的规模化拆除重建,部分改造为体育场馆或者是体育休闲场所,并加以结合区域发展要求进行综合治理,达到提高生活质量、优化城市功能、增加体育相关行业的从业者以及地区福利,进而促进城市效益的增长与体育空间的改造与扩大。不断增加城市体育场地配套设施设备供给,加大城市体育设施向广大社会公众开放力度以及完善体育设施的使用规章,健全保障城市居民体育健身的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城市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逐步提升市民的体育参与度,引导体育及其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与完善,加大社会资本的引入,善用南京的体育遗产,进行合理的规划细分,做到统筹发展。

3.5、塑造体育城市视觉形象,打造“南京体育城市名片”

“体育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美国威斯康辛州,十万人的小城,却因美式橄榄球NFN的传统豪门绿湾包装工队而闻名;考纳斯,立陶宛中部地区的古老小城,涌现出了大批篮球明星而闻名于世;克利夫兰,因为詹姆斯的回归而显得非常的热闹。南京作为体育新兴城市,其发展基础薄弱。体育赛事是提供竞赛产品及相关服务产品的特殊事件,能够满足不同参与者的经验分享需求,实现多种目的和目标,影响社会文化、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旅游等领域的发展,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综合效益。近年来,通过大量国际体育赛事的引进,不仅满足了南京市民观看精彩体育赛事的需求,还以高端体育赛事为媒介,向世界展示南京重视体育、热爱体育的一面,南京已成为世界体育赛事举办的重要中心。因此,南京可以把体育作为建设城市发展的重要名片,通过顶层设计的优化,营造城市体育的优美氛围,以举办国际赛事为重要载体,向世界展示南京城市的体育魅力。

猜你喜欢
名城体育设施南京市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刘辉
比亚迪集团扶贫
顽皮的云
“防护纺织名城”新名片
我国公共体育设施供需矛盾与解决路径
首届侨商经贸合作暨创新名城推介会在宁举行
北威州名城名展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南京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