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燕
摘要: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和支持学生的思考,不同的问题具有不同的教育效果,不同的问题可以训练不同的思考质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问题驱动可以触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基于问题驱动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期望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问题驱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数学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数学思考训练的效果。传统的数学问题是为了寻找答案,是为了得到知识的结论,指向思考质量的培养的问题很多是为了寻找理由,是为了寻找方法,是为了走向不同的思考特征的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考质量数学教育基于问题的驱动,设计不同的问题,转换提问方式,启发学生的思考,拓宽学生的思路。我结合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谈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有效训练学生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质量的提高。
一、设计连环问题训练逻辑思考
逻辑思考是抽象的思考,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考类型来反映事物本质和法则的认知过程,是将思考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起来的高级思考形式,逻辑思考是有条理的,是有根据的思考。思考的逻辑性表现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是否条理清晰,形成了一个环。问题是思考的主线,我们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用问题训练学生的逻辑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我们可以设计连续问题,通过追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在一些相关问题上展开思考,用问题链连接学生的思考链,培养学生的思考的连续性和条理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类与整理》一课中,给学生一堆混乱的数学元素,让学生根据元素特点进行分类,并引导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同时依次提出几个问题。“哪种元素好分类?”“好在哪里?”“分类有何好处?”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依次感受分類的特点,认识分类的价值,尤其是通过分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得到进一步发展。连环式提问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搭桥,为学生思考指引了方向,问题环环紧扣,思维层层推进,严谨而有逻辑。
二、设计开放问题训练发散思维
不同的问题会引起不同的思考,不同的问题会催促不同的思考方式,开放的问题的回答不是唯一的,不能给学生以“是”或“否”这样简单的回答。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考,发散人的思考。开放性的问题可以使想象空间更宽,有利于学生的联想,可以让学生打破通常思考的定势,从框架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让学生产生新的构想和新的方法。在数学教育中,可以设计开放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展开多方面的思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分析理解提高学生思考的发散性。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中,在教学“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时,教师提问学生:“可以怎样比较?”在学生展示了“化成分数比较”后,教师提问:“还可以怎样比较?”这些开放性问题,给了学生自由思考的余地,拓宽了学生思路,让学生思维更加发散,结果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比较方法,通过把封闭提问转化为开放提问,使学生的思维从封闭走向多向,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设计转换问题训练逆向思维
逆思考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反过来想的话,可能会变成柳暗花明,能够解决问题。现在,很多学生在喜欢“人云亦云”的环境下,求异思考意识值得提倡,我们要鼓励求异思考,提倡反向思考,提出不同的观点,培养学生独创的思考方式。训练逆思考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可以解决问题,分析推理,在判断阀析等活动过程中重点训练,采用逆应用算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对一些导出过程进行逆思考对概念的结论可以进行相反的判断。此外,我们可以利用提问方法训练思考方式,提高思考能力,通过设计转换问题,转换提问方式,通过反问引导学生求异的思考方式,训练学生的反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学“求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时,我们经常会这样提问:“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一般会寻找与阴影部分图形相关的条件,设法直接利用一些公式去计算出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而该题直接计算阴影部分面积相当困难,因此,我们可以变一种思路,换一种方法,通过求空白部分图形的面积,用整个图形面积减去空白图形面积,间接求出阴影部分图形面积。我换了一种方式提问:“阴影部分与空白部分哪个图形面积比较容易计算?”启发学生转换问题,变换思路,不仅较好地解决了问题,而且训练了学生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转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逆向性。
四、结论
总之,问题设计的层次与好坏决定了学生思维品质优劣,好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有助于催生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潜能,教学实践证明问题驱动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倪雅云. 以核心问题驱动学生数学高阶思维发展的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2021,(85):98-100.
[2]史功山. “问题驱动”引领深度数学学习[J]. 基础教育论坛,2021,(30):98-99.
[3]苏怀清. 小学数学问题驱动下的说理课堂探索[J]. 读写算,2021,(29):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