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综合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及疾病知晓率的影响分析

2022-01-09 11:33徐丽缄
中外医疗 2021年32期
关键词:双相知晓率社区

徐丽缄

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防治科,广东汕头 515021

近年来,双相情感障碍属于一种常见的精神科疾病,该疾病已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 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抑郁、躁狂及混合发作,该疾病具有反复率高、病程迁延、治疗难度大、致残率高等特征[2]。 一旦患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就会下降, 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目前,有研究指出,社区综合干预将有助于对该疾病患者的院外康复[3]。 社区综合干预已不仅限于患者的精神症状本身,还从疾病的健康教育、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方面进行康复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为患者的康复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4]。 该院将2018 年12月—2019 年12 月诊治的80 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进一步探讨该干预措施在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诊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均分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 例。 观察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30~59 岁,平均(33.65±1.71)岁;病程2~6 年,平均(3.96±1.53)年。 对照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31~58岁,平均(32.93±1.64)岁;病程2~7 年,平均(4.12±1.65)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属均对该研究知情并同意,且均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ICD10)诊断标准;②患者的年龄均为16~60 岁;③同意并参加严重精神障碍社区管理治疗服务。

排除标准:①伴有对该研究有影响的脑器质性、躯体疾病等疾病者;②具有药物及酒精依赖性患者;③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女性;④无任何文化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下开展疾病的干预措施。 统计并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相关疾病情况。

对照组给予维持药物治疗及常规知识宣教: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卫部门通过指导患者进行维持药物治疗,还通过PPT、网络视频、宣传手册等方式定期开展专题讲座, 促进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及用药的依从性,使患者能够正确意识到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疾病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日常防治等相关知识。 1 次/月,1 h/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上再给予社区综合干预:①由社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项量表进行测评。 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干预方案。 ②社区医护人员指导家属对患者关于叠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等日常生活技能进行训练,促进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并进一步融入到家庭生活中。 ③社区医护人员通过设计告别、会面、家庭沟通、接打电话等生活情境,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社区康复活动中,提升社交技能。 ④社区医护人员通过分享相关康复经验, 开展家属联谊会及解答患者心中的疑问,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间相互沟通,达到心理治疗目的。 ⑤社区医护人员多对患者进行家庭随访,指导家属对患者的支持及护理。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SDSS 评分:依据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5](SDSS)对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评定,该量表共含有子女者父母职能、已婚者婚姻职能、工作等10 条项目,每项内容0~2 分,满分20 分。 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分≥2 分即判定存在功能缺陷,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功能缺陷程度越严重。

②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率:依据社区自制的关于疾病家庭护理教育、 心理治疗必要性、功能锻炼必要性、服药注意事项、预防复发、疾病症状、病因与诱因的知识调查问卷,对患者疾病进行问答调查,试卷回收率100%。 Cronbach’sα=0.794。

③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GQOLI-74 评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6](GQOLI-74)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问卷共含有74 个条目,包括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物质生活、社会功能4 个维度,每个条目得分为1~5 分,得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S 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半年末及1 年末,两组患者的SDS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半年末及1 年末SD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S 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S 评分对比[(±s),分]

注:a 为同干预前比较,P<0.05;b 为干预半年末比较,P<0.05

组别干预前干预半年末 干预1 年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9.11±1.41 9.09±1.27 0.067 0.947(6.31±1.15)a(8.42±0.86)a 9.293<0.001(5.37±0.76)ab(7.74±0.92)ab 12.561<0.00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对疾病知识知晓率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对疾病家庭护理措施、 心理治疗必要性、功能锻炼必要性、服药注意事项、预防复发、疾病症状、病因与诱因疾病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对疾病知识知晓率对比[n(%)]

续表2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QOLI-74 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QOLI-74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半年末及1 年末,两组患者的SQOLI-74 评分均提高,观察组患者干预半年末时心理健康、躯体健康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1 年末时除躯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QOLI-74 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QOLI-74 评分对比[(±s),分]

组别物质生活干预前 干预半年末 干预1 年末社会功能干预前 干预半年末 干预1 年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30.93±2.76 30.76±3.35 0.248 0.805(35.17±3.68)a 32.18±3.71 3.619 0.001(43.17±5.41)ab(37.23±6.15)ab 4.587<0.001 55.49±5.75 55.28±6.13 0.158 0.875(61.41±6.47)a(58.54±5.82)a 2.086 0.040(69.23±7.15)ab(61.42±6.87)ab 4.982<0.001

3 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是指为该疾病患者存在情感认知障碍,是一种精神科常见疾病。 鉴于精神科疾病患者在治疗康复上大多采取封闭式管理, 特别是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以躁狂、抑郁情绪为主,患者的疾病发作与环境因素呈较强的正相关性[7-8]。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大部分并发其他躯体疾病及精神障碍,经治疗后,部分患者还存在残留症状。 由于患者长时间受精神疾病的折磨,大部分时间会产生抑郁心理,还可能形成自杀、自残的现象,且特别容易受到社会歧视,使患者形成对疾病保密、自我封闭、消极对待生活的态度,因此在疾病康复上仅通过药物维持及患者自身努力,效果不理想[9-10]。通过日常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患者的社区综合能力进行改善主要体现在通过制订合理的干预措施,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及社会功能, 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1]。 该研究主要对患者采取指导维持药物治疗,专题宣教知识讲座,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社交技能训练,心理治疗,家庭护理教育等社区综合干预,降低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续表3

续表3

经社区综合干预取得理想康复效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通过给予患者维持药物治疗及疾病知识宣教,使患者对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 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12]。 ②患者通过家务活动训练,能促进其生活能力的提高, 有助于患者的日常自我照顾, 减轻家属负担,利于患者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降低其社会功能缺陷[13]。 ③通过日常情境角色扮演训练,能提高患者的自我表达及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 学会控制情绪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端正患者的自我行为[14]。 ④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及家庭随访, 为患者提供一定的心理及社会支持, 有助于其不良情绪的疏导, 帮助控制不良情绪,减少抑郁、躁狂的发作率,重拾回归社会的信心与勇气[15]。

该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经干预半年及1 年后,两组患者的SDSS 评分均明显降低, 且观察组患者SD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齐俊茹[16]研究同样表明社区综合干预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SDSS 评分低于常规干预,两研究结论相一致,进一步说明社区综合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 另外该研究数据中,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家庭护理教育、心理治疗必要性、功能锻炼必要性、服药注意事项、预防复发、疾病症状、病因与诱因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0.00%、60.00%、65.00%、72.50% 、67.50% 、82.50% 、60.00% 均 高 于 对 照 组 的47.50% 、35.00% 、32.50% 、50.00% 、45.00% 、60.00% 、37.50%(P<0.05);朱文波[17]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家庭护理措施、心理治疗必要性、功能锻炼必要性、服药注意事项、预防复发、疾病症状、病因与诱因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8.00%、47.00%、63.00%、67.00%、61.00%、78.00%、54.00%均高于对照组的49.50%、25.74%、33.66%、50.50%、45.54%、62.38%、30.69%;两者结果均证实, 社区综合干预可提高患者疾病的知晓率。 最后,该研究指出,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均提高,观察组患者干预1 年末时,心理健康、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邓良华等[18]关于社区综合干预后GQOLI-74 评分结果相符,两研究均表明社区综合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社区综合干预可明显降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双相知晓率社区
热轧双相钢HR450/780DP的开发与生产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S32760超级双相不锈钢棒材的生产实践
DP600冷轧双相钢的激光焊接性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LDX2404双相不锈钢FCAW焊接及存在问题
社区全科医师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