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峰
句容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江苏句容 21240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常见慢性病之一,且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健康均造成不良影响。 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腹胀、乏力、恶心、肝区疼痛等,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脾脏肿大、肝纤维化等问题。 据统计, 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患病率高达10%,且近几年乙肝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目前临床治疗乙肝疾病多采取药物方式, 常用药物包括核苷酸类、干扰素等,其中恩替卡韦为核苷酸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HBV 多聚酶,近期研究发现,核苷酸类药物与干扰素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具有良好安全性[2]。 该文针对2017 年8 月—2021 年8 月该院收治60 例慢性乙型病毒性感染患者进行研究,简要分析恩替卡韦、干扰素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原理,探讨对患者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择该院收诊治疗60 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双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共30 例, 男14 例, 女16 例; 年龄20~70 岁, 平均年龄(45.14±1.65) 岁; 病程范围6 个月~3 年, 平均病程(1.45±0.33)年;其中14 例患者诊断为轻型乙肝,11 例患者诊断为中型乙肝,5 例患者诊断为重型乙肝。 观察组患者共30 例,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年龄范围21~70 岁,平均年龄(45.16±1.64)岁;病程范围7 个月~3年,平均病程(1.47±0.32)年;其中13 例患者诊断为轻型乙肝,12 例患者诊断为中型乙肝,5 例患者诊断为重型乙肝。 纳入标准[3]:①患者均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②均签署该次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对所用治疗药物存在过敏情况者; ②不愿参与研究者。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恩替卡韦 (国药准字H20100019;规格:0.5 mg×28)治疗,用量用法具体为:0.5 mg/次,1 次/d。 持续治疗2 个月。
观察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干扰素联合治疗,恩替卡韦用量用法与对照组一致,干扰素选择因特芬(国药准字S20010049;规格:500 万U/支)治疗,用量用法为:皮下注射40~50 U,2 次/周,持续治疗2 个月。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划分为显效:患者症状消失,HBV-DNA、HBeAg 检测结果均转阴;有效:患者症状明显好转,HBeAg 检测结果转阴,但HBV-DNA 为阳性;无效:患者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 包括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进行检测, 包括CD3+、CD4+、CD8+、CD4+/CD8+。 利用核酸扩增仪对各组患者治疗后2 周、4周、8 周HBV-DNA 进行检测。 观察统计各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两组患者治疗前检测肝功能指标结果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ALT(U/L)治疗前 治疗后AST(U/L)治疗前 治疗后TBIL(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121.89±11.05 121.90±11.04 0.004 0.997 34.49±5.95 50.02±5.98 10.083<0.001 122.81±11.14 122.82±11.13 0.003 0.997 25.03±5.58 50.15±5.57 17.451<0.001 18.52±2.01 18.53±2.02 0.019 0.985 17.10±0.33 17.89±0.35 8.995<0.001
治疗前, 两组患者检测外周T 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T 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T 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对比(±s)
组别CD3+(%)治疗前 治疗后CD4+(%)治疗前 治疗后CD8+(%)治疗前 治疗后CD4+/CD8+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62.89±4.24 62.88±4.25 0.010 0.993 68.15±3.97 63.62±3.98 4.414<0.001 38.15±2.98 38.17±2.97 0.026 0.979 43.45±1.11 40.13±1.13 11.480<0.001 23.51±1.75 23.53±1.78 0.044 0.965 20.15±1.04 22.23±1.05 7.709<0.001 1.62±0.13 1.62±0.14 0.000 1.000 2.16±0.14 1.81±0.15 9.343<0.001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 周、4 周、8 周HBV-DNA 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HBV-DNA 转阴率对比[n(%)]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乙型肝炎是由于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所导致的急性或慢性肝脏炎症, 并且随着病情发展最终均会导致慢性乙肝。 乙肝病毒不仅对外界拥有较强的抵御能力,且自身传染性极强,可通过唾液、血液等多途径完成传染[4-5]。 根据近几年大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乙肝的感染率已经接近7%, 截止2020 年底确诊携带乙肝病毒的群体已接近1 亿人,其中超过2 800 万人处于发病阶段,其余群体虽未发病但仍具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6-7]。目前临床针对该病变的治疗仍推荐通过药物控制,可以达到完全治愈或高度抑制病情的效果, 但实际干预时由于部分患者病情进展速度较快或自身忽略病情导致延误,使得部分炎性病变转归为肝硬化、肝癌等,导致无法治愈, 进一步增加了家庭的医疗成本和心理负担。 根据现代病毒学研究显示,乙肝属于免疫相关性肝炎,即在乙肝病毒感染肝脏后,其所产生的病毒活动并不会对肝脏细胞本身造成直接伤害, 而是过度激活肝脏内的免疫功能,引发各类炎性反应,使肝脏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采用药物治疗时不仅在于对病毒的清除,还同时消退已经被激活的免疫系统,此时患者可能会处于免疫功能失调状态。 由此可见,乙肝治疗后的整体效果不仅在于病毒的清除或抑制率, 还在于有效控制免疫激活给肝脏带来的损伤[8-10]。
恩替卡韦是治疗乙肝方案中常用的药物之一,其本质上属于鸟嘌呤核苷的类似物, 且具有高选择性的特征,可以针对性的和乙肝病毒结合,抵抗活性相对较高,且患者使用后的耐受度普遍较高[11-12]。 该药物通常选择口服方式, 待其进入人体后会和磷酸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转化成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这种三磷酸盐类物质能够发挥竞争作用, 抑制乙肝病毒细胞内的多聚酶活性, 最终针对性的导致乙肝病毒遗传物质无法自我复制,抑制其分裂和传染功能,并使其逐渐消亡殆尽[13-15]。 根据临床试验研究表明,恩替卡尔的临床疗效相比于利巴韦林更明显, 但其缺点在于患者需长时间遵医服用药物, 如中途擅自停止用药则有较高几率导致病情复发。 因此当前恩替卡韦仅作为治疗方案中的基础,不能单独用于乙肝的临床治疗,但可明显优化联合用药方案的整体效果[16]。
干扰素属于糖蛋白的类似物, 且该药物具有种属方面的特异性, 因此利用动物体合成的干扰素无法用于人体治疗, 因而只能通过人体重组型干扰素给予人类治疗。 干扰素本身可用于病毒感染治疗,还能抑制细胞的异常增殖,对免疫系统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且近几年临床也将其应用在抗肿瘤治疗当中[17-18]。 临床大数据验证下干扰素可用于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 且效果相对较好。 因特芬即为重组人α2a 干扰素,该药物可用于多种病毒和肿瘤类疾病的治疗,包括成人慢性乙肝、儿童病毒性肺炎、慢性宫颈炎、丁肝、多发性骨髓瘤、肾脏肿瘤、慢性白血病、黑色素瘤、膀胱癌等。 因特芬属于广谱抗病毒、抗肿瘤类药物,且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功能,药物通过血液注射的方式进入人体,经过循环系统的运输到达病灶所在位置, 并和乙肝病毒细胞表面的α2a 相关受体结合, 改变病毒细胞内物质合成的途径,从而在细胞内合成数种具有抗病毒效果的蛋白类物质, 抑制其繁殖和传播的同时, 可起到杀灭病毒的作用。 同时因特芬还可进一步激活巨噬细胞的功能,增强其吞噬乙肝病毒的效率,并提升淋巴细胞的功能,抑制乙肝病毒产生的毒性物质影响[19-20]。
从该次研究中可以看出, 利用联合用药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 该研究结果与谢竟全等[20]发表文章结果一致: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73.08%。
综上所述, 利用恩替卡韦联合因特芬的方案可以有效提升乙肝的治疗效果, 且不会增加额外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实践应用中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