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里旦·土拉江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品格与思想。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仍要自觉成为其践行者、传承者与弘扬者,使得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相融合,迸发出新鲜活力与激情。幼儿教师要意识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幼儿积极健康与成长是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基于此,教师应该设计多种教学策略,带领幼儿真正感受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奇妙,从小培养幼儿积极的文化品格。本文主要围绕着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这个主题展开下文讨论。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幼儿教育;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环境对于幼儿品质、品格、思维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教师要积极营造适合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进而促使幼儿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情感态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生活情境,借助生活情境引领幼儿体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也可以借助诗词名篇,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形式,来为幼儿呈现中华特具的风韵美感。下文列举了几条教学途径以供教师参考借鉴。
一、设置生活情境,引领幼儿加深体验
对于幼兒来说,他们年龄尚小,生活经验缺乏,对于事情和知识都存在着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是需要在别人的引导下才能够逐渐理解。基于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学习特征,教师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来引领幼儿深入体验优秀的传统文化,促使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氛围,在教师的带领下能够实现自主理解和感受。而且,幼儿阶段的孩子大部分的时间处于家庭生活中。在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生活情境,促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体验优良的道德品质,激发幼儿的正能量。比如,教师可以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来创设生活情境。在班级活动中,教师设置“小小卖家与买家”活动,让一半幼儿扮演“买家”角色,另一半幼儿扮演“卖家”角色,两个阵营进行买卖互动,最后,“卖家”阵营中收获金钱最多的幼儿为赢家,“买家”阵营中花钱最少但收获最多的幼儿为赢家。在这个活动中,两方阵营的幼儿都需要秉持诚信买卖的原则。通过此次活动,幼儿能够进一步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了解诚信比金钱更可贵的本质。基于特定的生活情境,教师能够带领幼儿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的理解,并激励幼儿时刻保持诚信。
二、借助古代诗词,丰富教学内容形式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通过古诗词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体验诗人笔下秀丽的河川、潺潺流水、多姿的文人风骨等诸多内容。在幼儿阶段,他们也有必要了解适合自身年龄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以便于形成文化积淀,促使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悯农》这一首诗来引导幼儿学习了解古代人民辛苦耐劳的精神与品格。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悯农》相关动画资源,既能够吸引幼儿集中精力去听教师讲解,又可以提升传统文化的渗透传播效率。随着动画呈现的故事场景不断变化,幼儿仿佛真正看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场景,为农民伯伯感到担忧,同时又十分敬佩农民伯伯吃苦耐劳的精神,基于此,教师要激励幼儿以农民伯伯为榜样,学习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坚持勤俭节约、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借助古诗词,教师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教学课堂中,带领幼儿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保持热情和积极性,促使幼儿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构建交流平台,与家长携手共进
幼儿年龄尚小,需要教师及其家长共同引导成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是同等重要的。家庭文化氛围是幼儿品格的反映。幼儿家长需要正确认识到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基于此,教师要善于与幼儿家长进行合作,构建有效的交流平台,真正发挥交流平台的作用,与家长携手共进。比如,教师可以创建班级群,实时地向家长沟通交流幼儿在校的表现,给家长分享每天或者每周的传统文化主题,促使家长有意识地向相应文化主题靠拢,积极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家长也需要落实家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任务,向教师说明幼儿在家的表现,教师家长齐心协力共同促使幼儿积极提升道德品质、建立文化自信心。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家校交流平台多组织亲子互动游戏,依托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来开展亲子活动,激励幼儿可以通过亲子活动来进一步体验到“孝心”、“父爱”、“母爱”等真正的内涵。
结语:综上所述,在幼儿阶段,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教师要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对幼儿成长的关键作用,促使幼儿能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通过设置生活教学情境、借助古诗词教学、构建家校交流平台等教学途径,真正地将传统文化教学渗透到方方面面,促使幼儿培养优秀的品质,为其后续积极、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岳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资源中的开发与应用探究[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19, 35(2):4.
[2]朱梦婷. 探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幼儿教育中的新模式[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