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几点探索

2022-01-08 17:13李培娟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学认知与方法来促进学生对自我心理认识与提高心理健康的一门课;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倡导个人、家庭、社会甚至与天地和谐,优秀传统中深蕴调谐人内在心灵的大智慧,由于缺少对传统文化认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面对部分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西化的情况下,有必要适度在几乎全西化的课程中呈现中国悠久醇厚的传统文化,帮助塑造大学生更完整的健康人格与心理素质。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现代人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学生渴望通过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拓展”课后能提升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由于心理健康课教学内容比较贴近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困扰与问题点,比较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需求。再加上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比较贴近学生认知与体验层面,受到学生认可、喜欢程度较高,对学生影响的程度也是比较大的。心理学是从在西方哲学中分支出来,发展一百多年一门学科,是站在个体层面来理解认知、情感、意识构成的思维体系。促进个体对自我内在世界的认识、理解、接纳与尊重有不小的支持、帮助,特别是对个体内心痛苦、社会与人际适应困难有较好的解决方法与出路。再加上近百年来国人,几乎完全西学的前提下,似乎只有从心理健康教学中才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随着上心理健康课的进展,特别面对学生在上课中提出的述求:如何能在心理健康课的学习中更好认识自已?能确立自己的三观,这让教师不得不思考,关于对自我的认识,三观的建立,中西方文化是有差别的,学生是中国家庭文化养育中成长起来的,如果只讲授西方的认知、思维模式及价值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中渐渐潜移默化中只知道西方的价值观并逐渐倾向西方的价值化而完全不自知;让学生渐行渐远的背离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从而成为黄皮肤白香蕉的人。其二,个体是生活中国文化的土壤里,这或多或少也会引发学生内在与外在的价值观冲突和心理冲突。譬如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体幸福的重要性高于他人,而中国文化强调个体幸福与父母、家庭、国家甚至是人与自然和谐是有相当紧密的关系!┄┄  这是值得我们教育政策制定者和教育者需要思考的。

造成这样完全以西方思维为主导的教学形式,是原于百多年前中国经历,第一次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几次战争的惨败和签定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经历,几乎让国人丧失了自信,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开始变革维新,踏上中华民族救亡之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等一系列运动,一直到新文化运动,中国开始几乎完全向西方学习历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几乎绝大多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基本上都采用西方的模式,这样模式教学近百年下来,中国的科学技术是有了长足进步,但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西方人习惯于依靠一己力量去独立奋斗,求生存,谋发展。这种个人本位有利于个体潜力的充分发挥,但也容易导致个人对家庭、甚至国家的职责和义务的淡漠。引发受此教育模式的学生在人生目标的追求上仅仅只局限于个人的视野角度,从而限制学生人生格局与境界的打开,缺少更大的情怀和担当。使得我国现今不在少数的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较为个人主义,同时也给部分学生的造成不小的困扰甚至是内部心理的冲突。中国学生深受西方的思维及价值观影响!

遵从时代脉动,从中华民族复兴需要来看,今天的中国正在习近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着建设中华民族复兴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中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个人、民族和国家层面来讲, 如何将当今时代学生在认知上回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核,是需要在相应教学内容上呈现中国文化,让学生在对比中看到中国文化的高深,才有可能吸引和感染学生。

百年来,几乎完全西学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在上几代和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几乎断绝,随着近年来民族文化复兴掀起的国学热,才开始接触了部分传统文化,学之深深感受、体悟和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唤醒了内心深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知道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有着比西方哲学还高的智慧和启迪、教化作用。 “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也让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自己渐渐意识到肩上承担着的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如何在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拓展”课中,适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生、人性、人心的调整,让学生学习西方文化同时,也能补充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拓展学生本民族文化视野与民族文化自信,也是近年来我在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的一些思考与尝试。

能传承几千年绵延不绝的文化,一定有其博大精深之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人心理的调节相较西方心理学不仅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还较西方心理学调整的更为彻低,具有更大的优势。所以学生在学习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及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人的心理困扰是如何切入与调整方法。不仅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中的中西方价值文化差异,同时还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如何进行调整、调节心理的视角与方法。打开和拓展了调整人的心理状态的知识、能力的广度与心理调节维度,又能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价值信念,还有助于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完成国家文化复兴的需要,于是我尝试着在心理素能训练课中将传统文化在一些地方呈现进行了探索。

关于“认知自我,接纳自我—自我意识的调整”篇章:譬如,学生在学习该部分时,会让学生做心理健康教科书中二十个“我”练习,学生在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三个维度中来进行自我认知,从这几个层面认识自己。如果学习这门课只到此为止,则给学生一种潜在的观念,认为生命的世界里只需要关注重自我!这也是从全盘西学以来,我们的学生视角越来越追求个人利益的角度,而不知生命还有大我存在。于是我将中国有名的钱氏家训呈现给同学看,并问同学们看后有什么感触?学生一下意识到人生的格局与境界的不同,学生体悟到中国文化首先在对自我认识的境界上有着更大的角度,强调自己做人做事的那份家国情怀价值理念,甚至是天人合一的存在。譬如:周总理在说“我要为中华起而读书”时,那个“我”是谁?那个“我”就不是一般人认为小“我”,而是大“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张载说的“我”也是大我。这样文化视角的带入,让学生从而能够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认识自我,认识的层次更高,他不是意识的我,是无相的“我”,是超意識的“我”,是处于“一”中的我,而不是二分中的“我”。这部分的开讲,让学生在更大境界来认识“自我”中的“小我”与 “大我”,甚至是能彻低破除强调个人、强调“我”而形成的我执与局限!学生能在中国文化的视角中,看到不一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从中来学习和选择和建立自己的三观,不仅拓展眼界、格局也更有可能树立更大的境界。 还能更深理解习主席在讲的“小我”融入“大我”的生命格局大境界。

情绪调节,西方心理学关于个体的尊重与理解,首先体现在对个体情绪的深刻理解与尊重,和细腻的分析与关注,这对个体的情绪处理,却实在一定程度相当有用,因为人的情绪是需要被看到、尊重、理解甚至于是体贴与安抚。这非常有助于个体情绪情节的释怀而放下。对个体情绪尊重的方面,西方心理学却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助于我们关注到某些个体在成长中缺失关爱而构成的创伤情节,得到社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支持与关爱。中国文化在调节情绪时有不一样的做法,直接在思想观念上入手,譬如:孔子教导做人:“孝悌忠信仁义理智”,当一个人遵行圣人之道,敦伦尽份时在关系中就自然形成和谐。王凤仪先生的性理调病,就是从人伦本份做起,这种教育首先强调在关系中的角色职责,当一个人尽职责时,关系就自然改变。处理情绪就是转变观念,直接按圣人教育去做,在认知上调整。还有更大的调整情绪的方法,如果一个最经典的做法就譬如苏东坡与佛印的两次对话,一次是佛印禅师与苏东坡经常一起打坐参禅。佛印沉稳内敛,苏东坡才思智敏,两人问答之间禅意浓厚。佛印对苏东坡说:“观君坐姿,酷似佛祖。”苏东坡大喜,他见佛印褐色袈裟拖地,便说:“观上人坐姿,类牛粪也。”佛印听了,微微一笑道:“你像一尊佛”。苏东坡暗自得意,回家后便把此事告诉了苏小妹。苏小妹听后道:“心有所想,目有所见,见心见性者也。禅师观你像佛,是心中有佛。你看禅师像牛粪,是心中有牛粪啊。”东坡一时赧然,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动。这样故事的呈现,对学生在认识、理解、掌控自己情绪时,有完全不同认识视角与觉察,从只会面对外境作应对,到转向自己内心世界来看待和调整自己内在心态┄,从而建立情绪的自我负责任。通过这样故事呈现让学生来了解人对个人内在心性的觉知与把握重要性,情绪产生是由于自己内心视角和解释的原因,个人情绪变化由自已掌控,是个人实现自我负责任的开始,也是实现人生自我掌握的最究竟和彻低的方法。

这两则故事,和西方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人强调内心状态的建构,强调内心强大到所见的境界不一样,更注重在遇事时怎样回到内心。当内心强大到一定程度时,达到《道德经》上说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凡人心随境转,圣人心能转境”境界。上述的故事强调用中国文化在进行情绪的调节时,强调对内心状态的觉知,强调内心调整的巨大空间和巨大的力量,这是西方心理调节程度完全没办法比较的。

人际关系这一部分时,心理学强调平等互利原则,强调对人的理解及应对方法。而中国儒家文化直接提倡自我责任、强调做好自我的本份,仁义理智信。即一个人建立四维八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当在这部分呈现中国文化的是如何修通人际关系时,有助于学生看到中华文化的思维观念与西方文化的差距。由于中国文化直接强调“行有不得,反求诸已”这样的思维方式,会有助于学生在遇到人际关系困擾时,直接找自己原因。向西方学,西方文化强调的是对自我认知、需要、情感等关系层面来梳理解决外在冲突之事,虽然也是殊途同归。而中国文化起步点高,直接是进入自我负责,找内在原因,从自己的能做到事情切入,更显得直截了当和快捷得多。中国一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时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在人际关系里,凭良知做事,问心无愧,从而承担责任,那人际关系还是问题么?西方则强调双方关系规则, 譬如:公平、尊重的人际规则来处理人际关系,中国强调自我负责、包容,厚德载物,有容乃大,所以境界怎会一样呢?

讲两性情感,树立良好爱情观,掌握异性交往原则,学会应对爱情挫折这部分时,过去上课我们持西方理念基本保持价值中立,以尊重学生的选择,可传统家庭文化中关于性部分是基本不提或很少提的,当在教学中讲这一部分,为避免学生误解认为学校公开讲是学校默许他们随意恋爱和发生性关系的标志,于是在讲述联合国关于“性健康的标准”后,同时也将中国文化对“性”有禁忌做法的文化背景呈现给他们,譬如,中国中医学彭鑫博士讲述的中医文化中身体健康与道德行为关系。这样让学生从多种文化视角中看待中国文化,而不再认为中国的“性”的观念是保守与封建。我也将《弟子规》中几句话呈现给学生,“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让学生不只是从个体的需要及动因来看待自己的“性”行为,也需要从父母家庭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行为,从而让自己在处理两性情感时行事谨慎稳重,也比较付合中国人的内在价值观。这样教学的呈现从而让学生在做人生重大选择时,能从多角度思考,从而慎重而行,作为老师我认为这才是中国人关于两性教育理念,也较为安心!

我认为在学习西方先进的人文理念和教育理念,但我们也要立足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让我们的学生西学同时也知道自己文化的博大深遂,从而建立起自己民族文化自信,又能海纳百川,这才是真正文化大国民的风范,也才能在中华民族复兴路上添砖加瓦。

作者简介:李培娟,1965年11月,女,佤族昆明人,大学本科,副高,运用心理学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高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
高等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融入“三观”教育初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