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胰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

2022-01-08 06:00:26刘媛徐建光陈大军何雪云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胰管括约肌导丝

刘媛,徐建光,陈大军,何雪云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浙江 衢州324000]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胆、胰腺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1]。KRUTSRI等[2]研究显示,ERCP具有恢复快、创伤小、费用低、可控制胆道变形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有研究[3]报道,ERCP 术后并发症最常见的是胰腺炎,大多为轻度,少数为重症,可能危及患者性命。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专家[4]认为,胰蛋白酶的激活可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因此,分析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的影响因素十分关键[5]。本研究旨在分析并发PEP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1年2月本院343 例行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EP将其分为PEP 组(n=51)和非PEP 组(n=292)。PEP 组中,男17 例,女34 例,年龄19~69 岁,平均(44.88±5.41)岁;非PEP 组中,男162 例,女130例,年龄20~70岁,平均(55.18±6.26)岁。

纳入标准[6]:①临床病史资料完整者;②行ERCP者;③年龄18~70岁者;④术前血清淀粉酶水平正常者。排除标准:①严重胆系感染者;②伴有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发作者;③胆道狭窄、排泄障碍者;④不配合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1.2.1 胰腺炎诊断标准诊断标准[7]为:①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4 h,如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②需入院诊疗或入院超过2 d;③腹痛加重或重新出现腹痛;④术后血清淀粉酶>500 u/L。

1.2.2 资料提取方法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胆总管结石、胰腺炎、胆红素、胆总管直径、壶腹部憩室、Oddi 括约肌功能障碍、胰腺显影、ERCP类型、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行Oddi括约肌测压术、操作时长(>1 h)、ERCP手术结局、是否插管困难(>5 次)、是否有导丝多次进胰管等资料。

1.3 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应用Logistic 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胆红素增高、胆总管直径小及壶腹部憩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60 岁、胆总管结石、胰腺炎病史及Oddi 括约肌功能障碍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2.2 并发PEP的影响因素分析

胰腺显影、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行Oddi 括约肌测压术、ERCP 手术结局、插管困难及导丝多次进胰管与PEP 有关(P<0.05);ERCP 类型、行胆道括约肌切开术及操作时长(>1 h) 与PEP 无关(P>0.05)。见表2。

表2 并发PEP的影响因素分析 例(%)Table 2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EP n(%)

2.3 影响PEP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胆总管结石、胰腺炎病史、Oddi 括约肌功能障碍、胰腺显影、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行Oddi 括约肌测压术、ERCP 手术失败、插管困难及导丝多次进胰管是PEP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影响PEP发生的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3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EP

3 讨论

ERCP 是治疗胰胆管系统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因该手术有一定侵袭性,术后易出现相应的并发症[8]。ERCP 常见并发症为胰腺炎,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9]。相关研究[10]显示,PEP 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MENON 等[11]研究显示,乳头插管可导致患者出现乳头水肿和Oddi 括约肌痉挛,引起胰液引流受阻,从而出现胰腺炎。

本研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胆红素增高、胆总管直径小及壶腹部憩室与PEP 无关;性别、年龄<60 岁、胆总管结石、胰腺炎病史及Oddi 括约肌功能障碍与PEP具有一定关系。分析原因可能为:高龄患者PEP发生率低与胰腺分泌能力降低有关。本研究显示,胰腺显影、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行Oddi括约肌测压术、ERCP 手术结局、插管困难及导丝多次进胰管与PEP有关,说明:胰腺造影可造成胰管压力上升,促使胰液反流,致使胰腺炎发生;而ERCP类型、行胆道括约肌切开术及操作时长(>1 h)与PEP无关。与相关文献[12-13]报道一致。

本研究中,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总管结石、胰腺炎病史、Oddi 括约肌功能障碍、胰腺显影、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行Oddi括约肌测压术、ERCP手术失败、插管困难及导丝多次进胰管均是PEP的独立危险因素。自身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胆总管结石、胰腺炎病史和Oddi 括约肌功能障碍,胰腺显影、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行Oddi括约肌测压术、ERCP手术失败、插管困难及导丝多次进胰管为操作因素。因此,要降低PEP 的发生率,需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14]。

根据上述危险因素,笔者认为,预防PEP应从以下几点做好预防措施:①严格掌握ERCP适应证,尽可能使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来替代ERCP 进行诊断,治疗过程需考虑利弊[15];②术前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预防性用药:术前肛门内应用消炎痛100 mg 可明显降低胰腺炎发生率,而应用加贝酯、生长抑素、肝素、硝酸甘油等可减少PEP 发生[16];③精准掌握ERCP 深插管技术,提高插管成功率;④在手术过程中,注入造影剂的用量不宜过多,压力不宜过大,尽量在透视下注射造影剂[17];⑤术后行常规鼻胆管引流时,要减少胆汁逆流入胰管,可使胰腺炎发生率降低,同时观察患者病情,注射抗炎药物治疗胆管炎,了解有无残余结石等[18-19];⑥术后密切患者病情,若患者存在胰腺炎的高危因素,应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减轻或避免胰腺炎的发生[20]。

综上所述,胆总管结石、胰腺炎病史、Oddi 括约肌功能障碍、胰腺显影、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行Oddi括约肌测压术、ERCP手术失败、插管困难及导丝多次进胰管均是PEP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采取相应对策进行预防。

猜你喜欢
胰管括约肌导丝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完整性的临床研究
从胰管改变谈胰腺疾病的诊断
胰管扩张的临床原因及影像学特征
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经皮血管成形术(二)
——导丝概述及导丝通过病变技巧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养生大世界(2019年6期)2019-06-20 18:48:56
排便的奥秘
特别健康(2017年10期)2017-03-07 01:49:04
高频宽带超声在学龄前儿童胰腺主胰管显示中的应用
肿瘤影像学(2015年3期)2015-12-09 02:38:54
外括约肌皮下部离断术治疗肛裂50例临床疗效观察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22
斑马导丝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中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4年2期)2014-02-27 13: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