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锁平,孟泽祖,侯晓进,郭 峰,顾世勤,岳贤峰,张 阳
拇外翻是足部常见畸形疾病之一,多选择手术治疗,然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却高达10%~55%,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拇外翻术后畸形复发[1]。拇外翻术后畸形复发需进行翻修,其翻修手术方案很多,但疗效不一[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0月我科采用Scarf截骨术治疗的14例拇外翻术后畸形复发患者资料,评估其疗效,报道如下。
1.1 病例资料本组14例,男2例,女12例,年龄43~54(48.3±2.1)岁。左侧8例,右侧6例。病程12~25(12.1±1.3)个月。主要临床症状为日常行走或活动时患足疼痛不适。翻修术前均摄患足正、侧位X线片以评估畸形程度。初次手术距此次手术时间13~32(24.5±1.0)个月。所有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
1.2 手术方法全身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患者仰卧位,大腿根部上气囊止血带。取患足第1跖趾关节内侧弧形切口或原切口,逐层切开,显露跖趾关节囊,切除初次手术残留的关节囊、缝合线等异物。观察初次手术是否松解外侧软组织,若未松解,则于第1、2跖骨背侧做4 mm切口,松解籽骨外侧悬韧带,切断拇收肌联合腱的止点,再充分暴露第1跖骨干,注意保护血管和皮神经,取出初次手术的置入物;若已松解,则充分暴露第1跖骨干,注意保护血管和皮神经,取出初次手术的置入物。再于第1跖骨干行Z形截骨,截骨后向外旋转跖骨头,纠正畸形,用2枚导针固定截骨块,C臂机透视确认位置无误后,2枚全螺纹空心钉或双头加压螺钉加压固定,截去因初次手术未处理的旋转突出的骨质。手法复位跖趾关节,将内侧切口向远端延伸1~2 cm,显露第1趾骨基底,行第1跖骨基底闭合楔形截骨,保留对侧皮质。对合截骨面后用1枚全螺纹空心钉加压固定。在手法复位的帮助下,紧缩内侧关节囊,逐层缝合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3 术后处理2周后拆线,主动活动趾关节,复查X线片显示畸形矫正和内固定良好后可在前足免负荷鞋的帮助下部分负重行走。待截骨完全愈合后可开始逐渐完全负重行走。
1.4 评价指标测量患足拇外翻角(HVA)和第1、2跖骨间角(IMA);采用AOFAS前足评分评价临床疗效。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8个月。截骨均一期愈合,时间3~4个月。无切口并发症发生,术后疼痛症状均明显改善,未出现转移性跖痛及跖骨头坏死。末次随访时,HVA和 IMA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01);AOFAS前足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P<0.001);见表1。
典型病例见图1、2。
表1 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评价指标比较
术后畸形复发是拇外翻手术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3]。目前关于拇外翻术后畸形复发的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第 1 跖趾关节融合术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其是一种终极手术,以牺牲关节活动度为代价,术后常出现关节僵硬,不应作为首选方案[4]。
图1 患者,女,54岁,左足拇外翻术后畸形复发,采用Scarf截骨术治疗 A.术前外观照;B.术前X线片,显示拇外翻术后畸形复发; C.术中截骨;D.术后外观照;E.术后X线片,显示畸形矫正良好;F.术后1年X线片,显示截骨处愈合良好 图2 患者,男,47岁,右足拇外翻术后畸形复发,采用Scarf截骨术治疗 A.初次手术前X线片,显示拇外翻畸形;B.初次手术后X线片,显示拇外翻畸形未得到矫正;C.翻修术前X线片,显示拇外翻畸形复发 ;D.翻修术后X线片 ,显示拇外翻畸形矫正明显;E.翻修术后1个月X线片,显示畸形矫正良好;F.翻修术后1年X线片,显示截骨处愈合良好
Scarf截骨术属于第1跖骨干截骨,经过多次改良,具有稳定性良好、矫形力度大等优势[5]。采用Scarf截骨术治疗拇外翻术后畸形复发,不仅能有效纠正畸形,还可保留第1跖趾关节活动度,并能为融合手术留有操作余地。本研究结果显示,末次随访时AOFAS前足评分、HVA和IMA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Scarf截骨术是治疗拇外翻术后畸形复发的一种有效方法,能纠正畸形,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