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所致感染性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研究

2022-01-07 07:29:00钱珉珉董可欣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1年24期
关键词:流感病毒感染性证候

钱珉珉,吴 蔚,董可欣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100102)

病毒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最常见诱因,约50%的AECOPD 患者有明确的病毒感染[1,2]。流感病毒是引起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合并流感病毒感染的AECOPD 病人病情更严重,且持续时间长,易反复发作[2]。临床中病原常难以快速准确获取,且既往检测方法阳性率较低,因此无法及时为抗病毒感染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从而造成治疗的延误,也可能造成抗菌素的滥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流感病毒所致感染性AECOPD 的临床特征,通过统计学方法总结其规律,并探讨流感病毒所致感染性AECOPD 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早期经验性抗病毒感染治疗提供循证依据,从而缩短病程,减少抗菌素滥用,降低死亡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也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参考,发挥中医药抗病毒治疗的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2020 年12 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呼吸科住院的感染性AECOPD 患者66 例,根据其是否感染流感病毒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阳性组病例36 例,阴性组病例30 例。

1.2 研究设计

(1)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感染性AECOPD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感染流感病毒进行分组。采集患者入院早期(≤3 d)是否发热、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 秒率(FEV1/FVC%)]等信息,利用Spearman 相关分析分析流感病毒感染与各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总结流感病毒所致感染性AECOPD的临床特征。

(2)采集患者的中医症状、舌象及脉象,归纳其证候类型,探讨两组感染性AECOPD 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1.3 病例选择标准

1.3.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采用“AECOPD 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 年更新版)”[1]的相关标准。中医诊断标准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 版)”[3]的相关标准。

1.3.2 纳入标准 (1)符合AECOPD 诊断标准;(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a.痰液性状为脓性;b.发热(腋下体温≥37.3 ℃);c.炎症指标(血常规、PCT、CRP、白介素-6、淀粉样蛋白A 等)存在异常,并除外其他系统感染所致;(3)病原学检测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呼吸道病原IgM 抗体、Vitek-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药敏鉴定仪进行合格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痰)培养及菌种鉴定、恒温扩增芯片法检测合格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痰)病原学核酸、采用HRV 通用引物进行荧光定量PCR 检测上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咽拭子)病原学核酸等)均为阴性或流感病毒感染阳性。

1.3.3 排除标准 (1)影像学检查提示合并肺炎、严重支气管扩张症、肺间质纤维化、肺栓塞、恶性肿瘤者;(2)合并其他系统感染、免疫系统疾病活动期患者。

1.3.4 剔除标准 (1)违背纳入或排除标准者;(2)资料不完整,影响数据统计者。

1.4 观察指标

采集患者入院早期(≤3 d)的下列指标:(1)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本次是否发热等;(2)理化检查指标:炎症指标(PCT、CRP、WBC 计数、NEUT% 、MONO% 、LYM%)、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肺功能指标(VC% 、FVC% 、FEV1%、FEV1/FVC%)等。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中符合正态分布的用±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用中位数/四分位区间表示;组间比较时,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者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最后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分析流感病毒感染与各临床特征的相关性。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在一般临床资料方面,阳性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发热比例显著高于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COPD 病程及AECOPD 病程无显著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clinical data

2.2 感染指标比较

在感染指标方面,阳性组患者CRP、PCT 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LYM%明显低于阴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WBC 计数、NEUT%、MONO%等水平无显著差异(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感染指标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inflammation indexes

2.3 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在动脉血气分析方面,阳性组患者PaO2水平低于阴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PaCO2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Tab 3 Comparison of indexes of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2.4 肺功能指标比较

在肺功能指标方面,两组患者VC%、FVC%、FEV1%、FEV1/FVC% 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Tab 4 Comparison of indexes of lung function

2.5 Spearman 相关分析

采用Spearman 分析流感病毒所致感染性AECOPD 临床特征,结果显示高龄、发热、PCT、CRP水平升高与流感病毒感染相关(P均<0.05),LYM%、PaO2水平降低与流感病毒感染无明显相关(P>0.05)。见表5。

表5 Spearman 分析结果Tab 5 Spearman analysis result

2.6 中医证候分析

2.6.1 中医症状、体征分布结果 对66 例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会出现咳嗽、喘息气促,其他主要症状包括痰色黄或白黏、痰量或多或少、难以咯出、痰量或多或少、夜寐欠安、自汗出、纳呆或食少、大便干结。与阳性组患者相比,阴性组患者较少出现口干、咽干、神疲倦怠、气短乏力、发热等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6。

表6 两组中医症状、体征分布[n(%)]Tab 6 Distribution of syndromes and symptoms[n(%)]

2.6.2 舌象分布结果 对两组患者舌象进行描述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舌象无显著差异(P均>0.05),舌色以舌红为主,淡舌及暗舌少见;舌苔以苔黄、苔腻、苔厚为主,薄苔、花剥苔及白苔等少见。见表7。

表7 舌象分布[n(%)]Tab 7 Distribution of tongue characteristics[n(%)]

2.6.3 脉象分布结果 对两组患者脉象进行描述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脉象无显著差异(P均>0.05),脉象均以滑脉、数脉为主,细脉、沉脉、涩脉少见。见表8。

表8 脉象分布[n(%)]Tab 8 Distribution of pulse characteristics[n(%)]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舌脉可得出:两组患者所致感染性AECOPD 患者中医证候均属本虚标实,标实为主;临床常见证均以痰热壅肺证为主,常兼气虚、阴虚、气阴两虚及血瘀证;病变涉及脏腑以肺、脾、肾为主。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位,近年来呈不断上升的趋势[4,5]。作为慢阻肺进程中的重要事件,AECOPD 不仅会加重原有的症状,引起肺功能恶化,更是导致医疗支出显著增加及死亡升高的最主要原因[6]。病毒感染是AECOPD 最早出现、最常见的诱因,其中流感病毒感染约占12.1%,国内多项研究发现,病毒感染所致AECOPD 患者中,流感病毒分离率最高[7-9]。

本研究发现流感病毒所致的感染性AECOPD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在年龄、发热患者比例、PCT、CRP、LYM%、PaO2等指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与阴性组患者相比,阳性组患者年龄偏大,发热比例显著升高,PCT、CRP 水平更高,而LYM%、PaO2水平更低。经Spearma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流感病毒感染与患者年龄、发热、PCT、CRP 水平升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LYM%、PaO2水平降低无显著相关性。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无显著差异,均以痰热壅肺证为主,常兼肺肾阴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及血瘀证。

综上所述,当感染性AECOPD 患者高龄,伴有发热,PCT、CRP 水平偏高时,临床医生应考虑到流感病毒感染可能性,及时进行针对性检测,获取流感病毒感染证据,尽早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可早期给予中药干预,充分发挥中药抗病毒的优势,从而控制病情进展,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但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且样本量较小,部分患者数据不完整,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倚。未来将通过增加研究中心、扩大样本数量、完善前瞻性研究设计等方法,使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作者贡献度说明:

钱珉珉:实施研究方案,搜集数据,撰写论文;吴蔚:提出研究方案,提供技术支持,指导文章撰写;董可欣:搜集数据。

猜你喜欢
流感病毒感染性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传染病信息(2022年6期)2023-01-12 08:59:04
感染性肺炎如何选药治疗
抗甲型流感病毒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
小儿咳嗽也要提防非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眼睛也会感染性病
高原地区流感病毒培养的条件优化
流感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基于HRP直接标记的流感病毒H1N1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