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霈 高西旺 宋静
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济南 250001;2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252600;3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济南 25000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但是PCI并不能终止疾病病程的进展,长期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及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1〕。调查显示,冠心病患者普遍缺乏心血管疾病相关的饮食、运动保健等知识〔2〕,健康教育在冠心病PCI患者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跨理论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TTM)是一种健康行为改变理论,该模式根据患者行为改变的意愿以及所处时间将整个行为变化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进而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行为干预策略以促进患者行为的改变〔3〕。本研究将跨理论模式健康教育应用于冠心病PCI治疗的患者,探讨其对患者术后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冠心病的相关诊断标准〔4〕,且经冠脉造影证实左主干狭窄≥50%,其他冠脉狭窄≥70%;②接受PCI术治疗并置入支架;③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恶性心律失常、肝肾功能衰竭及恶性肿瘤患者;②近期有消化道出血或者颅内出血以及严重创伤、大手术史者;③合并精神障碍性疾病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66.3 ± 7.2)岁。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5.1 ± 6.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由专科医师根据PCI指南规范行PCI支架置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冠心病健康教育,形式主要为口头宣教,内容涉及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情志、用药及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TTM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当天以及出院当天、出院后14 d及出院后第3个月进行干预,在院期间以面谈的形式进行,出院后访谈则以电话随访的形式进行,每次干预时间为30 min左右,具体内容:首先在访谈前收集患者的病情、行为等基本资料,判断患者行为所处阶段,然后开始正式访谈。
1.2.1前意向阶段 ①饮食方面:了解患者目前饮食的疾病情况,增强患者健康饮食的意识,告知患者低盐、低脂饮食的益处;②规律运动:告知患者冠心病的顺利康复离不开适量的规律运动,强调不进行运动会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激发患者改变运动行为的动机;③戒烟教育:针对吸烟的患者,这一阶段主要是介绍戒烟的益处,唤醒戒烟意愿。
1.2.2意向阶段 ①饮食方面:着重介绍健康饮食的知识、高盐高脂饮食的危害,加强患者对健康饮食的认同;②规律运动:介绍规律运动后给冠心病所带来的益处,使患者意识到改善运动行为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帮助患者树立规律运动的信心;③戒烟教育:使患者充分认识到烟草对冠心病的危害,了解患者未及时戒烟的原因,通过给患者介绍吸烟的正反案例,树立患者戒烟的决心。
1.2.3准备阶段 ①饮食方面:教育低盐、低脂饮食的具体方法,可发放定制的盐勺(3 g)及油勺(5 g),使患者对其有明确的概念;发放饮食指导手册,列出食品中含盐量及胆固醇的含量;②规律运动:这一此阶段可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运动计划、运动强度及运动目标;③戒烟教育:患者已有了戒烟的想法,与患者共同制定戒烟计划,并可邀请家属等共同支持和参与监督。
1.2.4行动阶段 ①饮食方面:检查患者的饮食情况,给患者提供适合患者饮食习惯的菜谱及烹饪技巧,指出患者目前饮食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行积极的改进;②规律运动,这一阶段主要是帮助、监督患者既定运动计划的实施,邀请患者家属对患者的运动进行陪伴或监督;③戒烟教育:患者此时已经开始戒烟,要肯定患者的戒烟行动,并引导患者感受戒烟后的有益改变。
1.2.5维持阶段 ①饮食方面:了解患者的饮食情况,对患者的坚持健康饮食的行为予以肯定,嘱患者将高盐、高脂饮食的危害情况的宣传贴画贴在厨房墙壁,防止阶段退回的出现;②规律运动,提供多种运动方案供患者选择以进行交替运动,避免单一的运动方式带来的枯燥感导致的阶段退回;③戒烟教育:这一阶段的患者戒烟行为比较稳定,加强对患者的教育,使其坚持戒烟避免复吸。
1.3.1生活方式指标 术后3个月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5〕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评分,该量表的组成部分包括健康责任、自我实现、营养、人际关系、运动、压力等,共有6个维度、52个条目,均采用4 分制,总分>126分则表示患者的生活方式健康,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生活方式越健康。
1.3.2生活质量评价 术后3个月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由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状态(AS)、心绞痛发作情况(AF)、治疗满意程度(TS)、疾病认知程度(DP)等5大项目共19个条目组成,每一项得分转换为标准分100 分,评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生活质 量越好
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评分(分,
术后3个月,观察组SAQ量表中PL、AF、TS、AS、DP等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AQ评分(分,
冠心病是我国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心血管疾病,随着PCI 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本病的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PCI治疗只是通过机械的方式开通狭窄或闭塞的冠脉,动脉粥样硬化这一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患者术后仍有可能出现再发心绞痛、再发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等一系列问题〔7〕。有研究表明,不合理饮食及作息时间紊乱、吸烟、酗酒、缺少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均是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8〕。健康教育作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重要干预手段,对促进PCI术后的康复及预防复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临床护理中常规的健康教育形式主要以口头宣教以及发放宣传画册为主,对于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及变化特征并不重视,因而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仍然不理想〔9〕,探讨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也是当前临床护理研究的重点。跨理论模式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健康行为促进理论,该模式将患者行为的改变分成为5个阶段即意图前期、意图期、准备期、行动期、维持期,目前该模式在脑卒中、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健康教育中已经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具有好的应用价值〔10-11〕。本研究对冠心病PCI患者实施跨理论模式的健康教育,主要教育的内容包括戒烟、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根据TTM划分患者所处的阶段,并且针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案。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TTM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SAQ量表中PL、AS、AF、TS、DP等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应用TTM健康教育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其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TTM健康教育应用过程中,本研究根据TTM患者所处阶段应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如在前意向及意向阶段的患者,其对冠心病及不不良生活方式危害认识度较低,这一阶段主要是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增强患者的认知;在准备阶段则着重帮助患者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强化患者自我管理的信心;对行为阶段的患者,和患者一起设立健康目标,并帮助患者逐步达到目标;维持阶段的患者由于其自我管理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一阶段主要是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鼓励病监督患者维持健康行为。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应用跨理论模式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PCI术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