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

2022-01-07 08:10陈结霞冯志君谷晓霞吴运军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化学

王 慧,胡 磊,陈结霞,尉 艳,冯志君,谷晓霞,吴运军

(皖南医学院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据《资治通鉴》记载,春秋末年晋国大夫智宣子不顾族人反对,错误地选择了多才少德的智伯为其继承人,致使强大的智氏家族遭遇灭族之灾。据此,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提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的著名论断。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曾借用上述论断来强调“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相关文件都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让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导双轨并行,形成“三全育人”大格局。《基础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医药学专业基础课,本课程通常是在新生入校后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内容上注重化学知识与医药学相关内容的结合,为后续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考虑到大一新生思想单纯、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还没有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担当和使命,这就需要作为第一任专业基础课的教师主动担负起指路人的职责,结合基础化学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2-4]。

1 《基础化学》课程思政设计理念与实施目标

自2016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我国高等院校正式开启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征程[4]。结合前人的教研成果[5]和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心得体会,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绝非“1+1=2”即“课程”和“思政”的简单加和。因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思想状态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如果将未经筛选和加工的思政元素生硬地搬入课堂教学,可能会有不少学生想当然地认为老师在“洗脑”或“喂鸡汤”,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取得的效果也必然是“1+1<2”。故而,本文在设计《基础化学》课程思政时,不仅结合了本学科的专业特色和优势,还深入研究了医药学专业的育人目标,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挖掘和建立以“热爱祖国、以人为本的家国情怀,医者仁心、生命至上的职业道德,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科学素养,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的品格意志力”为思政目标且可以共享的思政元素资源库,结合信息化技术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对分课堂”等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选择和优化融入方式以期实现“1+1>2”的协同育人效应。

2 《基础化学》思政元素资源库的建立

建设课程思政的第一步就是要挖掘和建立思政元素资源库(表1)。目前,《基础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较少,仍需不断扩充和完善。具体选择什么样的思政元素将直接决定着后续实施效果。这就像我们日常做饭,至于选用什么样的食材,首先要清楚饭菜做给谁吃及他们的饮食喜好,然后再有的放矢的去筛选。《基础化学》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就像一个“丰富的食材库”,我们需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饮食喜好”来选择“食材”,这样加工出来的“食物”学生才“喜欢吃”,吃起来也更容易“消化吸收”。例如,笔者在给医药学专业的学生讲解相似相溶原理时,融入的思政元素是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提取青蒿素的故事。一方面,这个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尤其是医务工作者的骄傲,学生听起来自然很投入;另一方面,利用此事件既可以向学生阐释相似相溶原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又可以向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递艰苦探索、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专注事业、淡泊名利的科学素养和使命担当。再如,讲解配位化学这一章内容时,可以融合的思政元素有我国配位化学界的泰斗戴安邦院士和游效曾院士的奋斗史,而笔者选择的是后者。因为游效曾院士是笔者研究生导师的博导,笔者和讲台下的学生都算是游院士的“徒孙”,这样便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感,学生自然洗耳恭听。从而使游院士身上所散发的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严谨求实、无私敬业的精神品质,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基础化学》各章节“课程思政”元素与融入点

3 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方式的优化

对于前文建立的思政元素资源库,如果能采用学生青睐的供给方式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这就像对于学生“爱吃的食材”只有通过合适的“加工”和“包装”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美食”。

3.1 巧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在介绍分子的空间构型时,利用PPT向学生展示20世纪60年代曾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相关图片和视频,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看到一个又一个“海豹畸形儿”,很容易被带入到事故发生时的情景之中,自然很想知道导致事故的原因。藉此,可以向学生阐述结构对性质和功能的决定作用,如反应停药物分子在空间构型上互为手性对映体,其中R-构型化合物可有效缓解妊娠反应,具有镇定作用,而S-构型化合物表现出强烈致畸性。紧接着带着同学们一起了解事件的背后既暴露出该药品生产商和代理商利欲熏心、不负责任及监管部门的失职,又反映出一些医务工作者过度追名逐利,违背职业道德及不严谨的科研态度。随后,告知学生在危急关头,有医生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反应停”正是婴儿致畸的元凶并挺身而出将该药物生产商告上法庭,这种药物随即被禁止销售,及时遏制了悲剧的延续[6]。最后,让学生反思,进入21世纪,科学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是否会重蹈覆辙呢?借助上述情景的设置,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分子空间构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还能够培育医者仁心、人民至上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和严谨求实、敢于批判质疑的科学素养。

3.2 借用案例,践行学以致用在讲解渗透压这一节内容之前,通过雨课堂向学生推送一些水体污染的典型案例,如太湖蓝藻爆发、湘江遭遇镉污染等(同时,笔者在实际授课时还附加了我校观景池塘水污染情况),让学生结合实际或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水体污染的原因、危害及如何利用所学知识模拟设计出解决方案?告知学生讲解完本节内容后,会让大家分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发言。这样学生便会带着问题去预习,可有效提高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效果。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查阅文献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对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目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交流、组织协调的能力;另一方面这些真实的案例,无形之中会感染学生,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避免学生在以后做化学及其他实验时,对有毒有害实验废料有正确的处置态度和处理手段。

3.3 借助对分课堂,调动学生主动性《基础化学》绪论是介绍该书主旨和主要内容的一章,讲解本章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同时,绪论中还蕴藏了丰富的思政元素,故而可以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7]。首先借助雨课堂给学生推送预习任务,明确对分内容是围绕“我们为什么要学化学”,收集化学在医药领域应用的案例。预习报告内容包括“亮闪闪(列出自己预习中最大的收获或心得体会)”、“帮帮我(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或疑问,课堂讨论时求助别人)”、“考考你(列出自己懂而其他同学可能不知道的问题,挑战别人)”,上课时让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主动发言或随机抽取一组,推选代表发言,再请其他组的学生对前一组的表述进行评价和补充。学生讨论完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从学生收集的案例中提炼出思政元素。例如,不少学生收集到急救学鼻祖葛洪的故事、青蒿素的提取、镇痛药阿司匹林的发现、麻醉剂一氧化二氮的开发等案例,从这些案例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内心感知化学对医学、药学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从这些化学家、医药学家身上学到顽强拼搏、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的高贵品质。

4 总结与反思

本次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因学生而易、因时势而新,挖掘和建立可共享的医用《基础化学》思政元素资源库,采用灵活多样的融入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切感知化学对医药学的重要作用,还能够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观引导和能力培养,有效发挥了该课程的育人功能。当然,从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和反思总结,真正实现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化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