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华:积极倡导民生观念 获得广泛国际援助

2022-01-07 03:09:30刘国忠
国际人才交流 2021年12期
关键词:晏阳初委员会工作

文/刘国忠

1939年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在香港成立,时任香港圣公会会督何明华(Ronald Owen Hall)出任委员会主席。作为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的主席,何明华积极向世界宣传中国工合运动,为工合合作社募集发展资金、物资,招募合作社所需技术人才,支持战后工合和教育事业,为工合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中共领导人的肯定。

支持乡村建设、关注民生改善

何明华,1895年7月22日出生在英国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少年时期的简朴生活让何明华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所以他尤其同情处于困苦环境中的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作为青年学生,何明华应征入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让他深切体悟到战争的罪恶,这对他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战争结束后,何明华于1919年1月复员回到英国,并继续在牛津大学攻读古典学专业,后来他又进入英国古狄斯顿神学院(Cuddesdon Theological College)学习。青年时代的何明华热衷于参加学生传教运动。1919年夏,他被选为英国基督教学生运动理事会成员,并于1920年春开始担任校园海外事工部干事。

1922年4月,何明华出席了在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举行的世界基督教学生运动大会,与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领袖顾子仁等建立了友谊。从此,何明华受中国朋友的影响,尝试从中国人的角度和立场去理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1925年,何明华应邀赴上海担任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在上海一年的工作,加深了何明华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也逐渐改变了他对中国的态度和看法。1932年,他被任命为香港圣公会会督和华南教区主教。当时,华南教区下辖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四个省份,地域广阔,人口达7700万。

青年时代的何明华

何明华上任后,非常重视华人教会自治,关注乡村工作,认为当时中国社会最重要的是乡村重建。为此,华南教区成立了农村发展、重建委员会,派遣青年牧师屈定伯负责广州以东30里的增城地区的农村工作,并开展一个旨在减少愚昧、贫穷和疾病的乡村教育项目。该项目以晏阳初在华北进行的工作为模式进行推进。

晏阳初是享誉世界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1920年,在完成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学习后,晏阳初回到中国,首先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智育部主持平民教育工作,从1923年起担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总干事。为探索乡村教育的途径,1926年起,晏阳初在河北定县进行乡村建设的实验,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综合的农村改造方案。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愚贫弱私”四大病,为此提出以“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通过“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四大教育连环并进的农村改造方案。晏阳初的实验得到当局的肯定,并在20世纪30年代初向全国推广。何明华对晏阳初的做法十分欣赏,不仅派专人去晏阳初的华北实验基地学习,而且还成立农村事业委员会,建立“主教合作信托社”(The Bishop’s Cooperative trust),筹款资助贫困农民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来改善生计。此外,何明华还邀请广东省的政府官员一起召开会议,讨论广东乡村的经济问题,提出他对改善生计的看法和主张。

何明华(1895—1975),出生于英国,曾任香港圣公会会督、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

支持抗战、领导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工作

随着工作不断开展,中国工业合作协会需要成立一个中央联络委员会来负责国际促进活动的全面工作。于是,在宋庆龄等人的推动下,中国工业合作社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Chinese Industrial Cooperatives Productive Relief Fund,简称“工合国际委员会”“工合国际”)于1939年7月在香港成立,其任务是代表中国工合协会接受各国、各团体以及各界对工合运动所给予的借款、赠款和物资、技术等援助,是一个独立注册的社会团体。年轻、开明的何明华担任主席,领导工合国际委员会的工作。何明华担任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也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支持。

1932年来到中国后,何明华就马不停蹄地了解中国国情,指出中国需要推进乡村建设和民生改善。1939年1月,为了使香港的社会人士了解中国工业合作社组织的情况,妇女慰劳会香港分会邀请到港的工合西北办事处主任卢广绵、工合积极推动者蒲爱德(Ida Pruitt)在华商俱乐部介绍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创办的起源、经过及今后的工作,会督何明华参加了这一盛会。此后,何明华多次参加由宋庆龄任名誉主席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香港促进会组织的筹款活动,成为中国工合的热情支持者,给予这个运动全身心的支持和高度赞扬。参加中国工合香港促进会的筹款活动,不仅让何明华对中国工合运动的进展情况、合作社需求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而且让他与许多热心支持工合运动的人士有了深入交流的机会。

何明华很关心工合的工作人员,常常在家里接待到港的工合工作者。1939年5月,何明华派了一位外国医生前去赣州,为因患伤寒和疟疾卧病约两个月的艾黎看病。1940年7月,担任工合国际委员会实地工作秘书的艾黎到香港参加工合国际会议期间,疟疾复发,何明华又安排他住进马蒂尔达医院进行治疗。

1940年春天,何明华到重庆、昆明、大理等地对工合工作进行考察。历时一个多月的考察,使他更加确信了工合国际委员会在推动中国工合运动中的重要性。何明华指出,通过工合国际委员会的工作,可以将救济款项用来开设各种手工业工厂,让大部分儿童难民从事工作,这样不仅维持了难民的生计,而且也可以增加手工业制造品。

为工合募集资金

工合国际委员会成立后,通过各国促进会,在世界各地广泛宣传中国战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意义以及工合对于支持长期抗战的重要作用,推动了支持中国抗战的外国友人和海外华侨募集捐款活动的开展。截至1940年7月,工合国际委员会接收捐助近100万元,还有四个银行的长期资金贷款100万元,用于支持各地合作社开展生产。此外,在工合运动之初,因为极其需要专门资金用于支持兴办社会福利和教育事业,所以工合国际委员会还帮助建起了工合培训学校和工合诊所等。

在资金分配方面,工合国际委员会在何明华的领导下,坚持将援助资金和物资直接分配给需要的合作社,不论合作社是在国民党领导的地区,还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实际上,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干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工合合作社缺乏资金,步履艰难。据1940年年初的调查,解放区工合数量占全国工合的1/6,但所得贷款仅占四百分之一。此时,工合国际委员会的资金援助对处于经济封锁中的陕甘宁、晋察冀等中共抗日根据地工合事业而言犹如雪中送炭,对这些地方工合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于工合国际委员会给予解放区的大力相助,1939年9月25日,毛泽东在延安作出高度评价,他还给何明华写信,对以合作社方式在中国组织建设许多小型工业表示赞成,对何明华在工合事业上的热心,以及对抗战事业的帮助表示感佩。此外,叶挺军长曾专门致函工合国际委员会,感谢工合国际在皖南组织合作社,高度评价了工合国际对新四军的有力支援,因为工合国际委员会的支持,使各区难民参加了生产工作,得到了救济。

1942年,国民党政府停止对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经费拨付和贷款后,通过工合国际获取国际友人和海外华侨的捐款,成为工合合作社经费的主要来源。何明华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工合工作,争取海外有关组织以及在华从事项目的国际组织对工合工作的支持。何明华认为对于中国合作运动来说,最重要的是在其发轫之初,便应与国外信仰合作运动的人们密切联系起来。何明华与英国的合作社组织及个人会谈,介绍中国工合运动的重要性,积极促进英国有关合作社组织对中国工合运动的支持和帮助,坚信英国的合作社发展经验对中国工合的发展会非常有益,敦促英国的合作社专家提供合作社工作指导。在他撰写的《中国为自由而战》(China’s Fight for Freedom,1942年出版)一书中,何明华称“中国为争取自由而战的故事里不能不提及工业合作运动”,并且强调“工合” 是一项民主运动,高度赞扬“工合”的民主化管理和推广普及知识的作用。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何明华先后在香港、重庆、昆明和西安等地,不断支持中国抗日,宣传中国抗战和工合对抗战的贡献。截至1946年,通过工合国际委员会,中国从美国、英国、菲律宾、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促进委员会得到了约500万美元的经济支援。

重视青年学生的发展与培养

由于战争的影响,当一大批学生难民和许多基督教知识分子集中到当时西南联大所在地云南昆明的时候,何明华意识到这是一次在学生中开展宣传的好机会,便派人到昆明发动组织学生的工作,在对青年学生开展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系列讲座的同时,还请人主讲政治经济形势、“云南社会与工业的发展”、“中国工业合作”等。

此外,何明华领导的工合国际委员会还为山丹培黎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物资及人力的支持。随着工合国际委员会给予的经费逐渐增加,1944年以后,山丹培黎学校的设备逐渐扩充,学校规模也不断扩大。工合国际委员会通过“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和各国“工合促进会”“公谊服务会”等组织,先后介绍派遣了20多名外籍教师、技师、专家、工作人员到山丹培黎学校工作。

何明华对于工合运动的兴趣,并不简单是由于人道主义,他认为工合所倡导的民生观念,是获得广泛国际援助的重要原因。

1951年1月28日,工合国际委员会在北京开会,决定结束其工作。3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新华社通稿《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结束》,正式宣告工合国际委员会工作的结束。从1939年到1951年,工合国际委员会在何明华主席的领导下,为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工合国际委员会的支持保障了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根据地工合运动的顺利开展。通过何明华领导下的工合国际委员会,共产党不仅得到了经济上的大量援助,还极大地拓展了与国际社会的联系。

猜你喜欢
晏阳初委员会工作
晏阳初拒绝加入英国国籍
构造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跟踪导练(五)(2)
编辑委员会
不工作,爽飞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晏阳初为办教育卖张学良赠车
红岩春秋(2016年8期)2016-05-14 19:10:52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研究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儿童绘本(2015年6期)2015-05-25 17:55:54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