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市外国专家局
为进一步提升上海面向全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搭建在沪外国专家沟通交流的平台,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主办的2021年“外国人才在上海”国际沙龙金秋开幕式活动于11月12日成功举行,来自14个国家的30位在沪高层次外国专家参加活动。上海市科委主任、市外专局局长张全参加活动并致辞,会前专门与部分外国专家进行了交流。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市外专局副局长黄红全程参加活动。
搭建外国专家互动交流平台。活动邀请对象包括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上海市“白玉兰奖”获得者等高层次外国专家,知名外籍华裔专家,以及科技、金融领域的优秀青年外国专家。活动以轻松的沙龙形式开展,既让专家感受到了来自政府层面的关怀,又帮助他们扩大了自己的朋友圈。活动后多位专家通过微信、短信,对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外专局)悉心安排的活动表达了感谢和敬意,希望这个活动越办越好。上海科技大学日本专家御子柴克彦教授表示,“活动激动人心,报告信息量很大!很高兴参加沙龙并结识多位非常棒的同事。”
促进外国专家开展融合创新。举办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在疫情时期对在沪工作的外国专家进行人性化关怀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外国专家打破学科藩篱、进行跨界交流、开展融合创新。活动邀请了国际人工智能大会2024年大会主席、悉尼科技大学副校长张成奇教授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病毒研究专家劳蒂米,分别围绕人工智能和新冠病毒研究做主题报告。两名外国专家的主题报告紧扣科技前沿热点问题和最新动态,引起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成为外国专家间互动交流、火花碰撞的引子,受到一致好评。
参会外国专家及嘉宾合影
鼓励外国专家讲好“中国故事”。活动邀请的外国专家都对华友好,长期在沪工作生活,非常了解中国、热爱上海,通过这一平台,可以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由“我们讲”变“别人讲”,增强国际传播的信服力和感染力。主讲嘉宾劳蒂米研究员从自身成长环境出发,讲述自己从法国一个仅有14人的小村庄一步步来到国际大都市上海从事科研的心路历程,也对上海给予他的支持和荣誉表示感谢,表达了与上海共成长,扎根上海做科研的愿景。
打造“外国人才在上海”的服务品牌。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外专局)主动由外国人才管理向外国人才服务转型,已逐步形成了包括线下外专综合服务窗口、国际沙龙活动,线上微信公众服务号、官网、热线专席在内的“外国人才在上海”服务品牌,以聚合效应提升外国人才在上海的便利度、获得感。“外国人才在上海(Foreign Talents in Shanghai)”主题形象LOGO和吉祥物“上海小魔”也在本次国际沙龙开幕式上正式发布,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下一步,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外专局)将持续深化建设外国专家服务体系,为在沪外国专家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通过打造在沪外国人才之家和国际科创人才会客厅,让外国专家充分感受上海的城市温度,促进他们融入上海、喜欢上海、宣传上海,并不断提升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