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职业育龄妇女预防出生缺陷知信行调查

2022-01-06 07:21赵晓山陈彩云林威陈斌王月云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育龄妇女知晓率深圳市

赵晓山, 陈彩云,2, 林威, 陈斌, 王月云

出生缺陷,又称为先天畸形,是指婴儿在出生时就已存在的结构性或功能性缺陷,其病种繁多,约有8 000~10 000种[1],其中先天性异常即结构形态缺陷最为常见[2]。出生缺陷不仅会导致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增高,还会加重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已逐渐成为21世纪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2018年,全球大约有27万新生儿死于出生缺陷,约占新生儿总死亡数的11%,且同年大约有48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出生缺陷,约占5岁以下儿童总死亡数的9%[4],而在我国,新生儿总出生缺陷发生率约为5.6%[5]。我国人口基数大,出生规模大,尽管近年来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初有成效,但我国出生缺陷问题仍然十分严重[6]。有调查显示,孕妇的出生缺陷知识知晓率与其职业密切相关[7],且出生缺陷的发生与育龄妇女的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等有关,如果在妊娠前和妊娠期间对育龄人群进行积极的孕期健康教育,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就能大大降低[8]。然而,目前国内针对不同职业育龄妇女的出生缺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相关研究较少,样本量较少[9-11],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育龄妇女占比较大。本研究对深圳市不同职业的育龄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不同职业人群预防出生缺陷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进一步调整和加强出生缺陷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深圳市10个行政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儿童健康科或儿科相关就诊人群中,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育龄妇女4 216人;在深圳市宝安区、龙岗区和南山区中,各随机抽取一家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幼儿母亲,共计931人。纳入标准:①15~49岁的育龄妇女,且为0~6岁儿童的母亲;②知情同意。本次调查共发放5 147份问卷,回收得到有效问卷3 843份,有效回收率74.66%。

1.2 调查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妇幼保健医护人员对育龄妇女发放调查问卷,被调查者独立填写完后当场收回。调查表自行设计,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了解出生缺陷防治知识愿望与途径等。问卷中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的赋分为:知晓=1,不知晓=0;出生缺陷防治态度的赋分为:重要=1,不重要=0;出生缺陷防治行为的赋分为:是=1,否=0。本研究已通过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审批。

1.3 质量控制

正式调查前先进行预调查,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问卷采用Epidata 3.1进行双人双机独立录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1.4 统计分析

通过统计软件SPSS 25.0对数据进行处理,用χ2检验分析不同职业人群的出生缺陷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的差异,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调查对象预防出生缺陷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之间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在3 843名有效被调查育龄妇女中,平均年龄为(29.97±4.75)岁,最大49岁,最小16岁;被调查对象的籍贯类型以外省为主(59.4%),其次为广东省内(40.6%);职业分布以家务/家庭主妇为主,占25.7%;家庭平均月收入以5 000~<10 000元组最多(44.8%)。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情况

2.2 不同职业人群预防出生缺陷知识、态度、行为认知情况

2.2.1 不同职业人群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的知晓情况3 843名调查对象中,有3 542名育龄妇女知晓出生缺陷的相关预防知识,知晓率为92.2%。在18个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的问题中,有8题的回答正确率>90%。见表2。不同职业组的育龄妇女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569,P<0.001),职业为职员/干部的人群知晓率最高(92.8%),而外来务工和职业为工厂手工业者/工人的育龄妇女知晓率最低(68.3%和67.6%)。见表3。

表2 调查对象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表3 不同职业育龄妇女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2.2.2 不同职业人群预防出生缺陷的态度3 675名调查对象认为婚前、孕前和产前检查比较重要,对预防出生缺陷持积极态度,占95.6%。不同职业组的育龄妇女预防出生缺陷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541,P<0.001),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员/干部对于预防出生缺陷持积极态度的人数构成最高(98.3%和98.2%),而工厂手工业者/工人的态度积极人数构成比最低(88.4%)。见表4。

表4 不同职业育龄妇女预防出生缺陷态度情况

2.2.3 不同职业人群预防出生缺陷的行为2 671名调查对象的预防出生缺陷行为合格,合格率为69.5%。由表5可知,育龄妇女在怀孕至产前期间的预防出生缺陷行为形成率较高,超过80%。不同职业组育龄妇女预防出生缺陷的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126,P<0.001),外来务工人员(58.5%)和工厂手工业者/工人(54.3%)预防出生缺陷行为合格率最低。见表6。

表5 调查对象预防出生缺陷的行为情况

表6 不同职业调查对象预防出生缺陷行为情况

2.2.4 调查对象预防出生缺陷知识、态度、行为相关性分析经正态性检验得知,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因此,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育龄妇女对于预防出生缺陷防治的知识与行为部分相关性最高,呈正相关(r=0.444,P<0.001),预防出生缺陷的知识与态度部分、态度与行为部分之间均有相互关系,呈正相关(r=0.252,P<0.001和r=0.230,P<0.01)。

2.3 获得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期望来源

在被调查的对象当中,3 105名(80.8%)育龄妇女有了解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愿望。其中32.8%的人群希望通过医生和计划生育人员来了解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24.8%的人群希望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来了解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19.2%的人群希望通过科普讲座、VCD宣教片、科普小册子和宣传展板来了解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17.1%的人群希望通过报刊和书籍来了解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6.1%的人群希望通过亲朋好友来了解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

3 讨论

出生缺陷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除了对缺陷个体有不利的结果以外,还对家庭和社会的心理、健康和经济方面造成巨大负担。而在中低收入国家,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影响更大,有超过94%的严重出生缺陷发生在这些国家中[12]。出生缺陷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大部分可以归因于遗传、环境和行为因素。有研究表明,母亲缺乏知识和教育是影响出生缺陷防治的主要因素之一[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深圳市15~49岁育龄女性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超过90%,认知水平较高,而根据育龄妇女的职业不同进行分析,发现外来务工和工厂手工业者/工人的知晓率仅为68.3%和67.6%。个人的职业选择与教育程度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13]。外来务工和工厂手工业者/工人可能文化程度较低,获得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的渠道有限,导致其缺乏预防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知识。另外,本研究还发现,这两类人群对预防出生缺陷的态度、行为及格率上均低于职员/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等职业人群,外来务工和从事手工业的育龄妇女工作和住所大多数都不固定,精力都花费在维持基本物质水平上,预防保健意识薄弱,难以配合完成整个妊娠周期的预防保健行为。钟春琍等[14]的研究结果也表明,职业是影响育龄人群预防出生缺陷知、信、行的因素之一。因此,在预防出生缺陷知识宣传教育中,应将外来务工人员和手工业者作为重点对象。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深圳市育龄妇女预防出生缺陷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两两均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知信行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的获取能够促进人们产生正确的健康态度,进而形成健康行为或改变不健康行为[15]。本次调查发现,深圳市育龄妇女对于预防出生缺陷的行为及格率远低于其知识知晓率和态度积极人数构成比,而目标人群最终是否形成健康行为是影响后代出生缺陷发生率的重要因素。在东莞的一项研究表明,孕前检查能够有效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16]。个体执行健康行为不仅需要保健知识作为基础,还需要有坚定的信念支撑其完成整个保健过程。因此,在指导育龄妇女预防出生缺陷时,应提高其预防意识。

此外,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育龄女性都有了解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愿望,且大部分人都希望通过医护人员来了解这些知识。医院的健康教育是宣传出生缺陷防治的最正规途径,可以给予育龄妇女及时、有效地防治建议,但往往孕产妇在进行产前检查时,才能够从医生处获得所需要的优生知识[17]。因此,医护工作者在开展预防出生缺陷知识普及工作时,应多关注社区,细化宣传工作,开展多种宣传方式。

猜你喜欢
育龄妇女知晓率深圳市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已婚育龄妇女妇科超声检查结果分析与对策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西安地区育龄妇女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研究
社区全科医师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