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艺欣
摘要:新课标的提出,促使幼儿教育职能发生转变。普及知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促进智力发展。从实践角度来看,现行方法无法达成目标,必须进行创新。引入大自然资源,能够促进幼儿的良性发展。为此,本文就如何有效应用大自然资源进行研究,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幼儿;大自然;作用;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世人皆知,幼儿拥有较强的可塑性,这就要求教师把控教育品质,促进其茁壮成长。当前,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仍使用传统教育方法,结果自然差强人意。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创新教育教学。本文结合笔者的自身学习和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利用大自然资源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希望对提升教育成效有一定帮助。
一、大自然资源的主要作用
常言道:“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在幼儿园教育中,只有以兴趣为导向,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围绕某一大自然主题设计教学活动,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在活动中,给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要直接公布答案,而是耐心引导,让幼儿自己找到解决办法。即便是最后没有彻底解决问题,教师也不要批评教育,而是给予鼓励与赞扬。通过组织各类活动,达成三个目标,分别是以自然为亲、以自然为友,以自然为师。
二、大自然资源的有效应用
(一)主题设计
大自然是一类重要的资源,将其融入教育中,能够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之间感受到事物的变化[1]。在设计主题时,必须要坚持适宜性、发展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在春天里,万物复苏,柳绿花红,深受幼儿的喜欢。因此,将主题定为《生活中的植物》。为确保教学卓有成效,需要明晰主题目标。目标有三个:一是让幼儿仔细观察植物,了解其生长过程。二是鼓励幼儿动手动脑,探寻植物的奥秘。三是引导幼儿,让其对植物产生兴趣,最终产生保护植物之情。
(二)活动策划
有了大的方向,就需要填充内容。考虑到植物生长要有一个过程,所以将主题活动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动手种植。目標是传授种植技巧,协作完成任务,体验种植快乐。内容是或准备容器,或在花园种植。教师要一步步教学,如松土、播种、浇水、施肥。第二部分,种子发芽。目标是引导幼儿观察豆子生长过程,如生根、发芽、展叶。带领幼儿进行实验,让其掌握基本方法。内容是准备一应事物,协助幼儿完成泡豆子的工作。要求幼儿时刻关注豆子的生长状态,并做好记录。第三部分,品尝种子。目标是通过品尝一些可食用的种子,并阐述哪些种子出现在自己家里,从而让幼儿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内容是询问幼儿是否食用过种子,发生在什么时间。在大屏幕上呈现种子图片,并说明种子的加工类型,如烘培、水煮、烧烤等。第四部分,认识器官。目标是让幼儿能够清楚的分辨出植物器官。内容是将准备好的蔬菜水果一一切开,找到其种子。带领幼儿辨认器官,并让幼儿知晓哪些部分可以食用,哪些部分不可食用。
(三)实施步骤
第一,活动准备。新时期的幼儿,对大自然没有抵抗力。无需教师多言,幼儿就会主动投身于活动中。要想保证活动质量,需要教师做好准备工作。对幼儿特点及智力发育情况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并严格落实活动方案。事先备好活动所需物品。在《品尝种子》活动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多的准备可食用种子,如豌豆、坚果、葵花籽等。在活动前,教师要想到一切可能发生的事,并制定相应措施,以此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
第二,活动环节。导入工作做得好,教学已成功一半。教师要丰富导入方式,如谈话式、悬念式、故事式等,以此激发幼儿的好奇心[2]。譬如,在组织《动手种植》活动时,就可采取谈话和故事相结合的方式。教师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幼儿异口同声地回答:“春季。”教师继续问:“春季有什么特点?”有幼儿说风和日丽,有幼儿说鸟语花香,还有幼儿说景色优美。随即,教师讲起《小熊种豆》的故事,引导幼儿归纳出种植的步骤。当幼儿基本掌握后,就可动手实践。教师事先准备不同的种子,任幼儿挑选。有幼儿选择种植花生,有幼儿选择种植番薯,有幼儿选择种植胡萝卜,还有幼儿选择种子沙葛。自此,一场关于小种子的探索之旅就此开启。幼儿先用小铲子挖出坑,将种子轻轻放下,再用泥土掩埋,最后完成浇水。幼儿满怀希望的盼着种子能够突破而出,却迟迟看不见动静。一段时间后,幼儿开始思考,为何种子不发芽。有幼儿认为是水没浇够,有幼儿认为是没有施肥,还有幼儿对种植方法产生质疑。为了探明原因,教师要求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有关资料。经过学习,幼儿了解到种子发芽需要很多条件,如阳光、水分、催芽容器、时间等。随即,幼儿动手催芽。皇天不负有心人,种子终于发言了,幼儿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第三,活动总结。对于幼儿而言,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虽然说教师已经努力完善活动方案,但仍会存在考虑不周的地方。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立刻进行总结,发现优点及不足。在《动手种植》活动中,幼儿掌握了种豆的方法,也能主动寻求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种豆过程中,幼儿积极分享想法。当发生冲突时,第一时间启动预案,并未阻碍活动的推进。当然,在活动中将重心放在种植上面,讲解部分较为薄弱。在后续活动中,要加强知识延伸,以此巩固幼儿基础。此外,活动评价过于简单,只关注了结果,忽视了过程,需要进行改进[3]。改进方向有两个:一是增加评价主体,如幼儿、家长。二是创新评价方式,如幼儿互评、幼儿自评。借助完整的评价体系,能够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
三、总结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教育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幼儿今后发展的好坏。实践证明,现行教育方法过于老旧,严重阻碍幼儿的智力发展。要想彻底打开这个局面,需要大自然资源的主要作用,并掌握正确的应用方法。在教师的细心引导下,学生的智力水平必然会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徐丽娟.大自然——幼儿快乐学习之不竭资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5):111.
[2]王燕群.大自然——幼儿探索活动的摇篮[J].华夏教师,2017(12):21-22.
[3]沈亚蕾.在大自然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9(26):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