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教师角色重塑

2022-01-05 14:43南洁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南洁

摘要: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中重点教学内容,并且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重要教育环节,体现在:通过对阅读内容的分析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分析与探究能力的成长;通过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理解能力;通过口语表达的过程,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快速成长等。可见,阅读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课程。由于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而实现各项能力全面提升的目标,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决定着学生的成长效果,应在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模式时重塑自己的角色,让适宜的角色推动思辨性阅读教学有效开展,进而达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快速成长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教师角色重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决定着学生成长的质量。因此,对各学科教学提出了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快速成长的重要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应围绕我国教育要求开展教学,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达到教育要求的同时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阅读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我教育要求采取了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模式,但是在实施此模式时需要教师明确自身的角色决定着教育的效果。由于思辨性阅读体现的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师的角色应转变成引导者,让学生的思维全程跟随课堂及教师的引导,进而达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有效成长的教育目标[1]。

一、思辨性阅读

思辨性阅读模式是由西方国家兴起并传入至我国教育中,创建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通过深入性的分析、判断、辨析,将自己阅读后的感悟清晰、具体、有条理地表述出来[2]。由于我国当前教育目标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思辨性阅读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充分发挥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阅读学习效果。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

分析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挖掘出如下不足:首先,未重视学生理性素养及思维能力的培养。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以品读赏析与朗读教学为主,并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不断积累喜爱的字词句,但是未对学生理性素养与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3]。同时,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会以教材中编制的课文为主,而编制的课文篇幅较短,学生的思维无法从中有效地发挥,也未体现出较强的思维流量。其次,教师的角色仍然多以主导者自居。要实现学生能够在阅读中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全程发挥出来。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引导者或者与学生成为学习同伴,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思考出答案,在此过程中会因学生全面的思考而对学习的知识深刻记忆,特别是能够深层次理解,进而达到阅读教學的目标,但是实际中的教师却多以主导者自居,在阅读教学中过多的占据课堂并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的思维并未充分发挥出来而降低了教学效果。

三、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的重塑

(一)应先具备思辨意识

(1)思辨分析教材与教案参考

教师要实现思辨性阅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出作用,自身应先具备思辨性意识,进而在教学中能够指导学生应用批判性的思维去阅读文本[4]。因此,教师在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之前,要先对教材与教案参考进行思辨性分析。教材内容的编制可以说是教育专家精心研究后,并根据我国教育目标而融入的内容。由于语文知识较多,教材编制的内容只会涉及到精华的部分,并不全面,教师在开展思辨性阅读时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思辨性分析,研究这一阅读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思维能力快速成长、其他各项能力快速提升,进而挖掘出教材内容中存在的不足,并以自身的专业能力弥补其不足,再引入阅读课堂中达到保证阅读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四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观潮》一课时,分析教材内容可知,只是将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生字、利用简单性的问题促进学生掌握文章意思的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分析教案参考的内容也主要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而提供的参考内容。而当前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水平不断提升,在教材内容与教案参考中未将核心素养的内涵全部体现出来,比如审美素养等,教师则需要针对存在的不足,比如审美素养的培养设计教学方案,进而保证课堂教学中能够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完整的培养。

(2)站在学生角度不断思辨分析教学过程

教师应明确即使再优秀的教师也会存在教学局限性,在课后应采用思辨性思维去分析教学过程,并且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辨,能够挖掘出未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在研究影响因素改善方法时,应积极探索教育前沿,寻求出有效解决的方法。在找到方法后,还要采用思辨性思维去辨析这一方法,确定出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学习、是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落实于课堂教学中达到显著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

(二)积极转变成促进学生思辨性阅读的引导者

(1)在思辨性阅读中灵活化的调整自身角色

教师应明确要实现学生具备思辨性意识,需要学生的思维全程在线,课堂中应由学生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教师应积极转变成引导者,先让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全面的思考,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错误时,教师则及时发挥出自身引导者的作用,采取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同时,教师还要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根据阅读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状态,灵活化的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的学习同伴,让学生喜爱教师的同时能够畅所欲言,还可以将自己对阅读内容产生的质疑提出来,进而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实现了思辨性阅读教育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四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延安,我把你追寻》一课时,教师可在课堂中灵活化的调整自身的角色,比如在教学的开端,此阶段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欲望,教师先利用从网络下载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恶行与“向往延安”的相关电影精彩片段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这一历史并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向往延安”。然后,教师将自己的角色转换成学生的学习同伴,向学生提问:“如果我们出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你们想成为抗日英雄吗?我以往也曾经也有过英雄梦,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教师阐述出自己的梦想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新奇,进而积极与教师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调动起学生积极性后,引入本节课阅读的内容:“不如我们一起来阅读这篇文章,看看主人公的英雄梦是怎样的?将你阅读后的理解表达出来!”在学生阅读并表达自己的理解后,教师可针对学生思维产生错误的环节转变成引导者,引导学生思考:“想成为英雄,为什么以延安为目标?延安对于抗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通过教师课堂中的角色不断有效的变换,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始终跟随课堂教学,并提升了教学质量。

(2)成为思辨点的挖掘者

要实现思辨性阅读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出作用,需要挖掘出思辨点,并且要保证思辨点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文章、帮助学生挖掘出文章深意,特别是要能夠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思辨思维能力,进而让学生在思辨性阅读中全面性理解文章的同时,其思辨思维能力、分析与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有效的成长,进而实现思辨阅读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开展思辨性阅读统编版四年级教材中《牛和鹅》课文时,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之前先对整篇文章拥有的思辨点进行挖掘,并保证每个思辨点串联起来,能够达到将整篇课文蕴含的深意挖掘出来,在有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同时也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经过分析这篇课文,应挖掘出如下几个思辨点:“你们觉得‘牛认为人比牛大而害怕人’、‘鹅认为人比鹅小而不怕人’这一理论对吗?为什么?”“得到这一结论的原因是什么?”“牛为什么‘逆来顺受’、鹅为什么要‘欺负’人,牛与鹅相比体现出了什么?”“从牛的行为与鹅的行为,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在面对困难时,你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通过这五个思辨点,在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引导及与之探讨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并在完成思辨分析第五个问题后,学生也理解了本篇课文的深意,并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在面对困难时应具有的态度及采取的措施。教师在将这五个思辨点落实于阅读课堂时,可以先将这五个点在学生阅读之前全部提供给学生,进而能够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辨性分析,可让学生的阅读具有目的性,避免出现盲目性阅读的过程。然后,在学生完成阅读后,采取逐一解决每个问题的措施,并根据不同的问题教师要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比如第一个问题,学生会受到阅读的内容影响而认同其是正确的,主要是课文中已经将原因进行了阐述、学生并不了解牛与鹅。此时,教师则成为引导者,利用牛与鹅的养育方式让学生思考这一问题,进而了解牛的养育过程是圈养并时常由人类管控,而鹅虽然也在农户家生养,但是在其行为并未受到人类的管控,而存在不服从人类的思想与行为。通过有效地引导,让学生了解牛与鹅行为大不相同的原因。

(三)利用思辨性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导师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成绩都会受到教师评价的影响,积极性的评价会让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心,反之则降低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实施评价措施时应避免只注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采取全面性评价的措施,将学生学习全过程中的优势挖掘出来并进行发展性评价、挖掘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婉转性评价。其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评价,并同样采取发展性评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是可以利用自己的思维挖掘事物本质的,进而增强学生思辨自信心,能够在后续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思辨思维能力,进而更深入的理解所学知识,在实现思辨阅读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结束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思辨性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需要教师设计出有效的阅读方法,并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出思辨能力,教师则积极转变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通过不同方式的引导帮助学生的思维走向正确的方向,在学生自主思辨挖掘答案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钟智芳. 浅析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J]. 教师, 2017, 000(036):76-77.

[2]彭娇. 浅谈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J]. 成功:教育, 2018, 000(020):P.104-104.

[3]彭娇. 浅谈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J]. 成功:中下, 2018(20):104-104.

[4]刘莉. 让思辨在语文课堂中真正发生——谈思辨性阅读中教师角色的重建[J]. 名师在线, 2019, 000(025):P.17-18.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