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管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2-01-05 11:48:22庞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精益医护人员科室

庞超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善的不断深入,卫生医疗市场竞争亦日趋激烈,医院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优势与地位,应不断寻求新的发展契机,引入新的管理理念,提高医院的管理质量[1]。传统的管理方法虽然能满足医院的发展需要,但是管理质量较低,未能充分考虑医护人员的转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2]。而精益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方式,具有生产组织准时性、能保证全员积极参与改善两大特点,而在医院管理中应用较少。既往研究表明:精益管理理念应用的核心价值主要表现是为明确医院待定产品的实际价值[3];对产品的价值进行有效判定;控制价值的不断流动;在医院发展过程中避免人性丧失,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持续性的服务。但是,精益管理对医院管理质量的影响研究较少[4]。因此,本研究以医院医护人员为对象,探讨精益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管理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医院医护人员92名为对象,根据时间点分为对照组(2018年3月—2019年2月)和观察组(2019年3月—2020年3月)。对照组46名,男31名,女15名,年龄23~56岁,平均(37.49±4.51)岁;工作年限1~26年,平均(12.52±2.17)年;其中,医生21名,护士25名。观察组46名,男29名,女17名,年龄24~58岁,平均(37.54±4.58)岁;工作年限1~28年,平均(12.61±2.23)年;其中,医生20名,护士26名。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根据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管理,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每周对医院科室相关部门科室负责人召开例会,分析医院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科室存在的共性问题,医院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5]。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精益管理。(1)转变服务观念。为了保证精益管理在医院更好的应用,医院全体人员应不断转变自己的服务理念与行为,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每个医护人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树立良好的危机意识与质量观念,要充分认识到自我服务质量与患者的康复存在紧密联系,提高明确自己在医疗服务中的重要性。(2)加强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持续性过程,且与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医院管理人员应根据医院的实际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不同部门、不同科室的责任;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统一医护人员的服务思想与观念,为精益管理的顺利进行提供推动力;同时,精益管理过程中建立与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匹配的管理人员,加强与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调,为患者提供持续性的医疗服务。(3)提高团队凝聚力。良好的医疗管理队伍建立后,应制定团队负责人,树立团队文化,充分协调、动员团队内人员,进一步明确精益管理的目标、制度,从而形成管理向心力。通过头脑风暴等,针对科室、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较为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措施与方法;不同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梳理服务责任心,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及潜能。(4)明确管理人员职责。进一步明确部门职权,避免精益管理质量受阻;医院相关部门应对精益管理基于肯定与支持,充分调动资源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管理3个月后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估。

1.3 观察指标

(1)满意度。两组管理3个月后采用医院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分别从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管理形式、服务态度及沟通技能满意度进行评估,每项总分100分,≥90分为满意[6]。(2)管理质量。采用医院通用管理质量调查问卷对两组管理3个月后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医院文化建设、奖惩机制、标杆效应、上报制度及沟通协调机制,每项总分100分,分值越高,管理质量越佳[7]。(3)医护人员核心能力。两组管理3个月后分别从评判性思维和科研、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和伦理与法律实践进行评估,分值越高,医护人员核心能力越强[8]。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管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精益管理3个月后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管理形式、服务态度及沟通技能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管理满意度比较[例(%)]

2.2 两组管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管理3个月后医院文化建设、奖惩机制、标杆效应、上报制度及沟通协调机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管理质量比较(分,±s)

表2 两组管理质量比较(分,±s)

?

2.3 两组医护人员核心能力比较

两组伦理与法律实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3个月后评判性思维和科研、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医护人员核心能力比较(分,±s)

表3 两组医护人员核心能力比较(分,±s)

?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医院传统的服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的就医需要,导致医患关系较为紧张。近年来,精益化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9]。本研究中,观察组精益管理3个月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管理形式、服务态度及沟通技能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精益化管理能提高医院医护人员管理满意度。精益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其目的时提供让患者满意的服务,尽可能降低成本的消耗。精益化理念与医院的管理体系融合能促进医院的发展,提升患者对医院业务工作开展的满意度[10]。既往研究表明,精益管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就医感受,从患者角度出发,结合医护人员实际工作状况,充分体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能提高对医院的管理质量[11]。本研究中,观察组管理3个月医院文化建设、奖惩机制、标杆效应、上报制度及沟通协调机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精益管理能提高医院的管理质量。精益管理能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实现医疗资源的整合,相关科室清理大量闲置、被遗忘的物品,推进制定详细的工作记录清单,不同科室按需领取,有助于提高闲置物品的利用率。此外,精益管理的使用能提高医院的凝聚力、向心力,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树立共患难意识,从而打造医院文化,形成制度,并融入医院的管理体系中,促进医护人员全面发展[12]。本研究中,观察组管理3个月评判性思维和科研、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和伦理与法律实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精益管理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核心能力。

综上所述,精益管理用于医院管理中能提高管理质量,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管理满意度,提升其核心能力,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精益医护人员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6:34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爱紧张的猫大夫
孩子(2019年5期)2019-05-20 02:52:44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4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
精益管理实践之“360”精益管理模式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19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4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