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超群,顾加祥,王天亮,冯清波,刘宏君
(1.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 苏北人民医院 手足外科,江苏 扬州 225001;2.南京医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1100;3.大连医科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较为常见。该区域软组织较少,清创后易出现肌腱及骨外露,需皮瓣移植修复[1-5]。应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方法已有较多报道,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6-10]。然而,“螺旋桨”皮瓣存在无效重叠,未能将供区损伤最小化。因此,我们提出腓动脉终末穿支概念。腓动脉于外踝后间隙处仍存在较粗穿支,是可利用的终末穿支。该穿支紧靠足踝部创缘,相应的皮瓣可原位旋转覆盖创面,做到“缩小大桨、摒弃小桨”,最大程度利用切取组织,减小供区的损伤。2017年1月-2019年11月,我们采用腓动脉终末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7例,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本组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9~65岁,平均45.9岁。病程5 d~2个月。损伤部位与伤情:足跟部外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跟腱外露3例,外踝下皮肤擦伤后坏死合并骨外露2例,外踝慢性溃疡2例。清创后创面大小:5.0cm×3.5cm~11.0cm×7.0 cm,皮瓣大小:5.5 cm×4.2 cm~11.4 cm×7.5 cm。所有患者均无外踝骨折、胫后动脉损伤、腓动脉损伤、下肢血管闭塞等合并证。
皮瓣设计:术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并标记腓动脉外踝后间隙穿支。遵循穿支皮瓣设计的点、线、面原则,以邻近创缘的穿出点为旋转点,以腓动脉走行体表投影(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为皮瓣轴线,以深筋膜浅层为皮瓣切取面。根据创面大小、形状设计皮瓣,皮瓣切取宽度较创面大1.0 cm。
皮瓣切取:患者侧卧位,缺损创面清创。先切开皮瓣后侧皮肤,暴露外踝后间隙,寻找术前定位的腓动脉穿支,观察其穿出点及口径,寻找可靠的穿支血管,以其穿出点为皮瓣旋转点。如存在多条较粗穿支,均暂予保留。对皮瓣切取范围作适当调整,将皮瓣四周切开,由后向前、由近向远解剖皮瓣,于深筋膜浅层分离,同时注意保护腓肠神经与小隐静脉,皮瓣中只包含皮肤和浅筋膜组织。游离穿支血管蒂部至适宜长度后将其裸化,松止血带观察皮瓣血运。如发现多条较粗穿支,选择尽可能邻近创缘的穿支;术中先夹闭相对近端的穿支,保留邻近创缘的穿支,观察皮瓣供血。确认供血可靠后将皮瓣旋转90°~180°,覆盖受区并缝合。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于同侧小腿近端取皮、供区植皮。
本组7例皮瓣均顺利成活。1例术后第2天出现静脉危象,换药见皮瓣下方存在出血点,形成血肿,压迫蒂部,予以清除血肿、充分引流后静脉危象消失。2例皮瓣供区直接缝合,5例皮瓣供区植皮修复,植皮供区均选择同侧小腿近端。所有供、受区创面均一期愈合。随访6~17个月(平均11个月),皮瓣色泽佳、质地良好、外形满意,穿鞋不受影响,踝关节活动无受限,均无需二期修形。
典型病例:患者 男,37岁。因电击伤致右踝溃疡,局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图1)。术前以多普勒探测位于外踝后间隙至外踝上10.0 cm的腓动脉穿支的穿出点,并标记(图2)。以外踝后间隙最远端的穿支为旋转点,设计腓动脉终末穿支皮瓣,皮瓣面积7.0 cm×6.0 cm(图3)。于旋转点周围局部切开皮瓣的后缘,确认穿支血管可靠后,再切开皮瓣其余皮肤、皮下组织(图4)。在浅筋膜层锐性分离皮瓣,旋转皮瓣覆盖创面。供区选择小腿近端取皮植皮(图5)。术后随访,皮瓣成活,外观满意,创面及供区均一期愈合(图 6)。
图1 术前创面
图2 创缘穿支标记(红色箭头)
图3 皮瓣设计
图4 皮瓣切取
图5 皮瓣修复,供区植皮
腓动脉穿支共有三组穿支血管:外踝上10.0 cm左右的中部肌间隔穿支;外踝上5.0 cm左右最远端肌间隔穿支;外踝上1.0 cm左右的外踝后间隙穿支。腓动脉沿其走行,发出3~8支穿支血管,长度2.0~7.0 cm。近端穿支血管位置深,多斜向远侧走向表面,血管蒂相应较长,远端穿支血管较浅,多垂直走向表面,血管蒂相应较短。腓动脉穿支外径一般在1.0 mm左右,均有两条伴行穿支静脉,静脉管径较动脉略粗。穿支血管穿出肌间隔或肌肉后,即在深筋膜表面分为左右横支和上下升、降支,各穿支间相互吻合。临床上,利用腓动脉穿支设计皮瓣修复四肢创面已广泛开展[11-12],尤其是“螺旋桨”皮瓣,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13-15]。
为了更好地推广与普及穿支皮瓣技术,促进我国皮瓣外科规范、健康发展。2016年7月在“第五届中国穿支皮瓣高峰论坛”上专家们提出了穿支皮瓣临床应用“四原则”:⑴以次要部位修复主要部位原则;⑵皮瓣高质量成活原则;⑶重视受区功能与形态重建原则;⑷尽可能减少皮瓣供区外观与功能损害原则[16]。我们发现,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切取面积远大于受区面积。因此,为遵循上述的第2、4项原则,进一步减小皮瓣供区损伤,充分利用切取组织,减少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的“桨叶”浪费,我们提出终末穿支概念。腓动脉于外踝上1.0 cm外踝后间隙处穿支丰富,可认为是终末穿支。对于修复足踝创面而言,皮瓣轴点每下降1.0 cm,皮瓣倒转重叠的长度就相应地缩短1.0 cm,供区的切口长度可减少2.0 cm,所需的皮瓣长度也减少了2.0 cm[17]。腓动脉终末穿支邻近创缘,“消灭”了无效重叠,皮瓣可原位旋转覆盖创面,达到100%利用切取组织、减小创伤的目的;而且,皮瓣长度大幅缩短,远端血供更加可靠。由于穿支血管具备独特的解剖特征,尽管血管蒂位于皮瓣边缘、邻近创缘,穿支血管依然可利用其左右横支、升支或降支保障皮瓣供血。
本组7例腓动脉终末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手术操作顺利。术中发现穿支血管恒定,血管蒂长度2.1~2.7 cm,旋转活动度大,足以分担扭曲应力。所有皮瓣均顺利成活,同时具有色泽佳、质地良好、外形满意、无需修形等优点,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优点:⑴穿支血管解剖恒定,切取简单,安全可靠;⑵外踝后间隙穿支靠近创缘,可有效减少无效重叠长度,使所需的皮瓣长度缩短,血供更加可靠;⑶该皮瓣“舍弃小桨、缩小大桨”,最大程度利用切取组织,减小皮瓣供区损伤;⑷皮瓣切取时对肌肉无损伤、无需破坏腓肠神经,对供区原有功能无影响;⑸以穿支为蒂,无需切断腓动脉,对远端肢体血供无影响;⑹原位旋转,皮瓣色泽与受区相似,外观佳;⑺皮瓣厚薄适中,无需二次修薄;⑻具备邻近部位的替代方案,即术中发现无可利用的外踝后间隙穿支后,可使用近端穿支行“螺旋桨”皮瓣切取。
缺点:⑴仅限应用于外踝后间隙周围创面,皮瓣修复区域受限,适应证相对较窄;⑵穿支血管邻近创缘,不排除术前穿支血管损伤可能,手术有一定的风险;⑶创缘炎性反应和纤维增生等对穿支血管存在潜在的不良影响;⑷供区往往无法直接缝合,需植皮修复。
⑴术前使用多普勒探测穿支血管,精准定位,预设计皮瓣,避免手术盲目进行;⑵术中可不驱血,使穿支血管充盈,便于解剖;⑶术中彻底切除失活组织、瘢痕组织;⑷分离蒂部时要有高质量的手术操作技术,避免过度牵拉或扭曲,防止术后发生血管痉挛;⑸术中如发现多条质量良好的穿支,均先予以保留,待皮瓣及穿支游离后,行夹闭试验观察血运,最终选择尽可能靠近创缘的穿支;⑹术中严格止血、术后充分引流,防止术后血肿压迫蒂部;⑺术后良好的护理是关键,采取保暖、防止受压等护理措施。
腓动脉终末穿支皮瓣最大程度减少了皮瓣供区损伤,组织利用率高,外观及功能满意,是修复足踝部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