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希林,向文江,陈志刚,刘志辉
(邵阳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产业学院是应用型高校校企结合的一种办学模式,体现了应用型高校发展的趋势。产业学院具有特定的产业服务对象、全面的服务功能和产学之间形成紧密互动机制等特点。研究产业学院的育人模式,对于深化产业学院建设、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020年7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教高厅函〔2020〕16号),标志着产业学院建设进入了推动的新阶段,产业学院作为高校与产业之间的纽带,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同层次的高校,都在结合自身特色,围绕产业学院进行探索和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周步昆团队[1]指出,产业学院是应用型高校实现“变轨超车”的重要契机,围绕人员、资源、科技、文化、利益及制度方面阐述了产业学院应具备的“六融六新”内涵特征,提出了产业学院应具有的专业及专业集群、师资、人才培养、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功能的架构设计,同时给出了产业学院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管理制度与评价实施方向,为应用型高校进行产业学院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借鉴,具有积极意义。吴中超[2]提出,作为应用型大学建立产业学院,应与区域企业的创新主体在产业链和创新链进行融合,实现协同创新,帮助区域产业换代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徐国凯等人[3]阐述了产业学院的内外要素,提出了产业学院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及社会营造环境作为产业学院的外部支撑条件,然后分别从指导思想、建设目标、治理机构、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和体系平台等内部方面加强建设,发挥产业学院的效能。通过运行发现,产业学院的建设和运行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刘薇等人[4]倡导政府引领、行业推动,以企业主体及学校主导的模式推动产业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产业学院的建设方针政策下,部分学者通过理论研究对产业学院建设进行了指导。张兵等人[5]基于共生理论,探讨了产业学院建设中存在的共生单元、共生网络、共生能量、共生进化模型,提出了共生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策略。黄大乾等人[6]结合目前高校资源依赖与企业需求不平衡所致的“校热企冷”,提出政策赋能和地方高校实践创建形成共生类型的产业学院来打破校企之间诉求的不平衡,实现共同发展,更好地推动产业学院在共生理论下的建设实践。郑明怀[7]也从校企共生视角下,对产业学院的建设思路进行了分析,提出以问题为导向,运用创新思维完善产业学院发展思路,以战略思维认识其发展趋势,凭底线思维保障其秩序,借历史思维把握规律,靠法治思维对产业学院形成保护的建设思维,约产业学院建设提供了方向和理论指导。穆红梅[8]着重强调了在产业学院实施模式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剖析建设难点基础上提出了校企师资资源双流动及注重实践成果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地方性行业高校,产业学院则在共生视角下,进行更有具象性和方向性的指引,根据当地行业需求,结合专业群实际特点,反推课程体系和大纲,基于成果导向形式培养人才,创建现代产业学院[9]。
发挥产业学院的效能,促进地方高校的成果转换,实现地方经济的产业升级,部分高校建成了产业学院并实现了良性运营。时合生[9]以平顶山学院ICT产业学院建设实践为例,阐述了平顶山产业学院以“政产学研协同,教学做创融通”的产教融合形式,构建了“学院+中心”的产学研服务平台模式,更好地激活了产业学院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产业学院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田智祥[10]则结合产业学院建设的新形势,分析了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在推进产业学院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重点从人和制度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本科应用型高校要认真选拔二级学院干部并对其进行科学考评,要激发二级学院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职称评聘与产学研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结合,寻求新的策略调动建设产业学院的积极性。陶祥兴等人[11]在浙江科技学院大数据产业学院的建设过程中,分享了浙江科技学院大数据产业学院建设和运营经验,形成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三贯通”实践教学模式,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及产教融合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经验。李钧敏[12]认为,目前中国所推行的产业学院,与德国实行的双元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较大的不同。在德国双元职业教育模式下,我国的产业学院应加强顶层设计,建设完善的体制制度。要加强企业的主体地位,建立政府补贴制度;要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提高实践人才留企率;高校与企业要共同培养具有资质的教师,建立人才共育机制;要完善多样化的执业考核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人才、师资和利益方面以制度作为支撑、政府扶持为保障,实现共赢,促进产业学院健康发展。雷明镜等人[13]以上海理工大学制冷空调产业学院(含山)为例,分享了“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模式下的产业学院育人机制,指出产业学院(含山)建立了“政府(含山)+高校+行业协会+企业”协同开展人才培养合作的工作机制,对接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集聚优质工程教育资源,开展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模式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彭向东[14]以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为例,阐述了现代产业学院成功的“紫金模式”,其核心是企业支持办学建设、参与办学过程及检验办学成效,强化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环节,重塑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使其人才培养能适应行业、产业及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学界借助融合视角、多元机制、共生理论理念,围绕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产业推动和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为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产业学院的目标和规则是通式,其概念和理论也是公理性的,需要借助实体实施并兑现。不同的高校处在不同层次,也处于不同区域,造就了产业学院的具象性,产业学院需要依托某区域某行业的产业群,构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方案,打造适合地方企业与地方应用型高校的联合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地方高校的成果转换,实现地方经济的产业升级,这是地方性应用型高校联合企业创建产业学院的初衷和目的。
从产业学院融合发展视角,根据多元机制、共生机制理论,以及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研究所之间的“政行校企研”的互动关系,构建“五主体五协同”的育人模式。
1.基于问题导向的“五主体五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虽然“政产学研用”已提出很多年,但是学校、政府、产业、企业、研究院所之间的协作仍流于形式,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并存。学校基于学科体系培养学生,教学也未聚焦于实践中的问题;政府行为以管理和检查为主,服务则相对较少;产业和企业以生产产品和加工制造为主,从事科学研究较少;研究院所以科学研究为主,但产业化落地实施较少。学校的人才培养以掌握理论知识为主导,缺少技术现场的锻炼,缺乏真正的专业实践,毕业生与企业和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一方面虽然政府极度关注就业,但毕业生就业依旧是重大难题;而另一方面,企业也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特别是缺乏研发、管理、技术等领域中的大国工匠。
制造人才的根源在于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依靠原有模式。邵阳学院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找准突破方向,锐意改革,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凝练办学特色,“政产学研用”协同培养具有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能力的技术人才,探索出基于“五主体五协同”育人模式的产业学院建设方案,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2.“五主体五协同”育人模式的内容
“五主体五协同”育人模式的内容如图1所示。“五主体”指的是政、行、校、企、研。“政”的主体是政府,主要制定政策,起引导作用;“行”的主体是行业协会,主要起主导作用、示范效应,具有平台优势;“校”的主体是高校及其教师和学生;“企”的主体是企业、行业及用人单位;“研”的主体是科研机构、研究院所。政府主要为高校提供财政拨款、项目支持和人才就业支持。高校向政府反馈行业需求和人才需求,为其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为行业提供科学研究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企业提供师资培训以及技术培训。行业协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确定符合产业需求的课程内容。高校与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开展项目合作,研究成果反哺教学,实现产教融合。高校为企业输送满足其需要的人才。高校根据产业需求,与科研机构及研究院所开展科学研究,共同带领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科研机构及研究院所也可以主动与高校开展项目合作,合作成果也可以反哺教学,实现科教融合。“五协同”指的是政、行、校、企、研协同制定培养方案、协同建立师资体系、协同开发教学资源、协同实施培养过程、协同监督教学质量。
图1 产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五主体五协同”育人模式的特点
“五主体五协同”育人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契合行业需求。高校根据行业需求深度参与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决策,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确定产业和行业的发展重心,为政府制定工程实践培训相关政策,或者向政府提供助推工程实践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同时,根据产业需求培养人才,这也是新工科建设的需要。(2)人才质量的社会评估。“五主体”进行人才质量评估,主要从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当前岗位需求、学生是否喜欢本专业、学校是否具备本专业该具有的师资和软硬件条件、专业是否利于社会人才结构优化和经济长远发展等四个角度进行评估。(3)共建共享共赢。形成了多方力量参与新工科建设的局面,构建了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和利益共赢的长效机制。
1.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尺子,是根本性的指导文件,也是产业学院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特色的根本体现。产业学院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出了符合技术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课程、实训实践课程模块等,并根据特定行业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需要及时优化,嵌入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和企业岗位标准的课程或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在特定产业领域内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鼓励全校各二级学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其选择产业学院提供的教学课程、实训与实践课程模块,达到通过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选择课程或专业模块的学生,不改变隶属关系,按照学分制方式落实产业学院的课程教学与实习、实训、实践教学内容。参加产业学院的学生需要按照规定修满学分;学生在产业学院学习(含实践、实习、实训等)取得的学分,按照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原则,可以替代或计入其所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以学年学分制计算的大学四年相应各阶段的相同学分。
2.协同建立师资体系
双师双能师资队伍建设是产业学院运行管理的核心,构建由高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的优势互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校企师资双向流通及培养机制是产业学院持续发展要突破的瓶颈。产业学院打造出一支高水平“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企业(行业)教师承担学院重要教学任务,校企双方师资流动通畅,学院教师才会有较多机会参与企业研发和生产实践。
以邵阳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为例,具体实施时,围绕邵阳地区智能制造产业布局特点,面向其生产制造流程、应用技术、科学研究及技术创新等维度,聚集四主体优势量身打造对应的师资队伍。从学校层面上,定期派送产业学院的教师到知名企业参加实际项目的研发,提高教师自身水平,以代替到高校进行交流与进修的传统方式,如定期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合作企业组织的智能制造、电气控制、数控技术等方面的师资培训。从企业层面上,选拔了一批符合教师任用基本要求的企业技术骨干为外聘兼职教师,扩充了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学生带来实际的研发技术、最新发展动向,满足现实需求。从研究院所层面上,选拔了一批智造技术研发能力强的研究员充入育人队伍。从政府部门层面上,邀请了一批发改委、人力资源及科技等部门的资深工作人员加盟,组建了覆盖智造产业政策解读与创业指导及智造过程应用人才培养与智造技术应用研究全程的协同育人师资队伍。在实践工作中,邵阳学院产业学院与行业企业实施“双聘、双挂”制度,即双方互聘兼职教师、创业导师或工程师、设计师,双方专业技术人员互换到对方挂职等。
3.协同开发教学资源
产业学院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加快课程教学内容迭代,关注行业创新链条的动态发展,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建设一批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教材。以行业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为依托,紧密结合产业实际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增加综合型、设计性实践教学比重,把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产品设计等作为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选题来源。依据专业特点,使用真实生产线等环境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邵阳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为例,学校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老师与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面向轻工行业,以智能分拣装备为对象,共编了《智能分拣装备设计与实现》《智能分拣装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工业机器人系统及应用》《机器视觉技术与应用》(如图2)四本面向行业的特色教材。教材内容来源于企业的实际项目和产品设计,从产品开发设计过程的角度进行详细阐述,教材可作为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指导用书,也可作为多门专业课程的参考用书。
图2 特色教材封面
4.协同实施培养过程
产业学院课程思政推进思路如图3所示。首先,整合邵阳市政府、邵阳学院、邵阳地区企业的思政资源,构建“三方协同思政”育人机制。市政府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侧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邵阳学院课堂大讲台侧重培育工匠精神和学习工程伦理;地方企业工厂车间侧重培养经济环保意识和创新责任意识。其次,以学生思政和教师思政为教育对象,打造“两主体思政”的思政课堂。“学生思政”主要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而言,即通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本领。核心是理想信念和价值塑造,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评价标准,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志向。“教师思政”主要是针对育人主体而言,包括高校的全体教职员工以及参与思政教育过程的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工程师。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理念,形成一股强大的育人合力,构成完整、全面、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企业思政课堂”是以邵阳学院产业学院、邵东智能制造研究院、工程实践训练中心为载体,引入邵阳市政府和地区产业的思政教学资源,打造“企业课堂”。课程内容将专业理论知识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工作流程教学紧密结合,将学生纳入企业真实案例场景,提高学生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共鸣,以通过“隐性思政”教育提高学生面对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再次,构建四大课程客体为核心的“四位一体思政课程体系”。思政理论课程以价值引领增强工程创新人才理想认同、道路自信;以校企联合党支部为平台,引导学生树立和持守正确的国家观、社会观和个人价值观,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通识教育课程通过融合传统文化与人文情怀,提升工程创新人才的人文素养。专业教育课程通过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强化工程伦理和“工匠精神”教育,提高工程创新人才的专业素质,培养其职业精神,使大学生明确工程师的社会角色,培养大学生工程伦理情感,坚定其职业价值取向。实践教育课程注重以实践教学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责任意识和创新人格,以邵阳学院产业学院作为工程实践教育的主平台,结合产业需求和前沿技术讲解企业开发的机械产品,通过企业导师现场演示或车间操作等形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在情景式教学过程中吸纳思政元素,在一系列的人际互动和社会交往中发挥“做中学、学中悟”“知行合一”功能,促进学生融入更宽广的社会生活领域,增强工程人才的责任意识和创新人格。
图3 产业学院课程思政推进思路
5.协同监督教学质量
产业学院在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的基本理念指导下,遵循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及持续改进原则,形成了学院、教研室、课程组多层次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举措和成效如下:(1)不断完善的教学规章制度与标准。如《邵阳学院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从理论、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考试命题、阅卷评分与成绩评定等环节给出标准。(2)建立产业学院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运行体系(图4)。通过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运行体系,优化专业各个教学环节,确保更高的教学质量。(3)健全教学管理模式。细化学院、教研室及课程层面在教学督导、运行及课程建设的多级多类别教学管理模式,确保专业教学各环节各层次综合反馈信息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图4 产业学院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运行体系
产业学院建设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确保产业学院的有效运行,必须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因为,体制机制具有稳定性、长效性的特点。
完善的领导体制,是产业学院有效运行的根本。学校要成立产业学院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主管教学、科研的副校级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其他副校级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产业学院归属的教学单位或科研机构组建产业学院管理委员会,委员由二级学院和企业的专家组成。目前,邵阳学院共成立了六个产业学院,分别为智能制造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怀仁大健康学院、湘窖生态酿酒学院、华立竹木创新学院以及伟大特色小镇学院,基本涵盖了机械、能源、智能制造、电气控制及自动化、信息、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美术学、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园林、测绘以及土木工程等专业(如图5)。
图5 产业学院基本架构
健全的管理体制,是产业学院有效运行的基础。从产业学院管理架构层面看,产业学院进一步优化了组织结构,将教学、产业、学管三大体系的管理纳入了管理体制,建立了“教育、行业、管理”三位一体的领导班子。产业学院管理委员会中,二级学院和企业双方各选派一人出任副院长,企业与学院岗位互兼,双岗双责;企业选派行业专家常驻学院,对接校企合作;行业专家既要了解行业前沿动向,同时要学习教育管理,寻找、统筹企业融合教育的途径,参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形成学校管理的一体化局面。
资源条件与分配管理机制是产业学院有效运行的关键。为确保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具有长效机制,需要将基础设施、空间资源、仪器设备、人力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要素进行统一规划,赋予产业学院人权、财权、事权,以建设科学高效、保障有力的支持机制。邵阳学院产业学院资金来源主要有三块:第一,财政专项资金,指学校支持产业学院的筹备、组建、运营而建立的专项经费;经费专款专用,可用于教学运行、实验耗材、教师课酬等教学直接支出及产业学院一流课程建设、产业学院各类项目研究成果孵化、产业学院信息化设备建设、专家劳务费等其他支出,不可用于奖金发放或产业学院建设之外的支出。第二,校外发起单位提供的产业学院设立资金,主要是行业企业捐赠。第三,专项收入资金,指产业学院通过开展专项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如课题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培训费、信息费、咨询服务收入等。通过这些“自我造血”功能,真正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以及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五主体五协同”育人模式,紧扣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共生理论与机制为指导着力激活各主体的能动性,以实现协同育人目标,邵阳学院在探索与实践这一模式中取得了一定经验与成效。邵阳学院与邵东智能制造研究院、湘窖酒业集团、怀仁大健康集团、邵阳华立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形成了较好的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产业学院各方的良性互动。产业学院的办学实践,是对中国特色现代产业学院办学模式的有益探索,是现代产业学院理论在实践中的不断深化,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