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清
摘要:随着政府教育部门对基础教育的重视,针对初中教学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保障实现更高的教学质量。但是,数学本身具有的抽象性特点,让很多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难以增强学习兴趣,甚至一度出现厌学的情况发生,这极大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虽然部分数学教师也采取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但未能取得较好成效。这源于教师所采取的方式存在错误,没有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因此,数学教师应该重视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的作用,从而实现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问题导学;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政策的逐步落实,要求教师实施更加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和逻辑的方法。而问题导学法开始被初中教师重视起来,借助此教学办法让学生实现了高效学习,还可以促使其形成更好的数学思维。而且,初中数学教师一旦将其进行充分应用,会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对增强学校教学质量有重大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正确认识问题导学法,通过合理的措施将其融入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从而增强教学成效。
一、合理运用教材,构建问题情景
教师在采用问题教学法中,应该先对教材进行系统的分析,再结合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差异性,逐步设计出适合当前学情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可以通过问题情境更好理解教材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确保在有效的教学时间下,学生可以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教师应该给学生安排课前预习的任务,从而逐步让学生形成自觉预习的好习惯,有助于提前对教材进行认识,更有效区分重难点,从而降低数学学习难度[1]。在具体问题设计上,应当避免问题相互间关联性性弱的问题,要确保问题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从而让学生对问题一层层分析后,从而构建起知识的框架。例如,在教学《正数和负数》时,为保障学生可以快速认知二者的概念,教师在问题设计上应该符合学生当前特点:小黄在天山的身高是多少米,之后小黄去了海南,他的身高是多少米?老师:小黄身高为何存在如此大差异呢?然后借助信息化设备将上述两种情况进行视频和图片的展示,从而二者形成对比。这时教师应该询问生活中数学都有哪些数?学生会回答:整数、小数、分数。教师接着进行提问:但是,前面带了“+”、“-”的是什么数呢?这时视频和图片的作用就会凸显出来,给学生形成视觉上的冲击感,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两个数的概念。伴随着情境设计的深入后,教师可以逐步提出相应的问题。通过生活化数学的故事将问题导学法融入,也让抽象数学具现化呈现,促使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避免学生认知错误。
二、层次化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导学法的合理使用,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应该对教材有系统深入地认识,还应当在面对不同教学内容中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有助于问题情境的有效构建[2]。为确保数学教学成效,教师应该通过课堂上和课后与学生交流后,认识到班级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当前拥有的各项资料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情状况不同,设置出针对性的问题情境,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在问题情境中获取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维。教师在问题安排上,应该具有层次性,先从简单的问题开始,逐步深入,从而让学生积累到更多知识,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以此强化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图形》中,教师必须将层次性原则进行充分把握,结合相应的层次问题设置,让学习快速掌握图形知识。如轴对称图形,问题可以设置为:现实环境中存在哪些图像是轴对称的?从这个问题让学生对轴对称产生初步的认识。现实环境的轴对称都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或者共性之处?此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深入,从而增强学生的认识维度。如果有两个图形是对称的,会是什么呢?结合学生对该知识产生了相对的认识,问题导学可以让学生在短暂的教学课堂掌握数学知识,避免因概念误导产生更多的问题,
三、有效设置问题,形成探索思维
数学并不是传统意义的理课程,更多是要将数学知识运用现实生活中,指导实践活动。问题导学法可以让学生逐步形成探索思维,通过学生课堂上掌握数学知识,课外有更多时间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探索。因此,问题导学法在进行相应的问题设置上,必须保证具有开放性的原则,从而可以在最大范围内激发学生思维开发程度[3]。初中数学本身是具有较强思维和逻辑的学科,其针对具体的题目在应对上,并不是存在唯一解决方法,而是解题思路是多样化的,这需要探索思维的形成。问题导学法在数学领域的应用范围广,只要结合合理的问题教学,学生就可以在短暂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探索思维,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在探究《植树问题》中,这是较为经典的探究案例,学生如果对方程知识点掌握较好,可以设置一元一次方程進行具体的解答,也可以设置二元的方程进行解答,两种方式都可以得到答案,并非只能通过一种解题方案。这样类似的问题在数学的学习中还有很多,现实生活上也可以找到特别多的相似案例存在,都可以将其作为案例激发学生探索思维的形成,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实践充满兴趣。结合这类开放性数学问题,确保学生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提升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也可以让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观,为学生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学生对整个教学阶段更加重要。教师都在对问题导学法进行深入应用,期望可以借助此方式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形成较好的探索思维。但是,要发挥出问题导学法的成效。教师必须立足于数学教材,先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形成正确的认识,构建出适合的问题情境;也要关注到学生间的差异性,确保问题设置可以满足所有学生,保障其都可以公平获取相应的知识;问题设置过程应该确保其联系性,要具有层次性,促使学生可以在问题解答和分析中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也要逐步结合实践分析,要学生形成探索思维,促进学生未来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万寿.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6):2.
[2]徐自军.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000(016):162.
[3]明锐.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000(0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