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如娜
摘要:“双减”政策旨在减少学生过多的作业,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减少学生过大的压力。“减法”与“加法”是相互依存的。在做好学习负担的“减法”的同时还要做好教学质量的“加法”。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之上学足了、学透了、学精了,才能保证学生不再占用课后时间进行“恶补”。因此,构建高效课堂也就成为了做好“负担之减法与质量之加法”的必然选择。下面,就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双减政策;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双减”政策要求减去学生过重的没有必要的课业负担。这一要求有助于把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给予学生自己,让他们支配自己的时间,自由地进行选择,不再被沉重的作业所捆绑。这一政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好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教师在落实双减政策的时候不能为了减而减,不能只是一味地片面地做“减法”,还要兼顾“加法”,把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上来。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负担的减轻才会水到渠成。因此,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立足于双减政策构建高效课堂呢?下面,将从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一番研究。
一、双减政策的概述
何为“双减”政策?顾名思义,“双减”政策主要从两个维度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与压力。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不让学生有学习上的压力,而是不让学生有过重过大的压力。适当的压力可以给予学生前进的动力。但是,过度的压力就会使学生不堪重负。从哪两个维度做“减法”呢?一是课后作业的减法。一是校外培训的减法。若想做好这些“减法”,就必然首先做好课堂教学质量的“加法”。因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加强是学生课后负担减轻的基础与支撑,学生课后负担的减轻是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与加强的表现与结果。学生在课堂之上就保质保量地把该掌握的知识掌握了,把该消化的知识消化了,自然就不太会再放到课下通过做大量作业与进行大量补习等方式来“弥补”课堂之上学习的“短板”。因为做好学生学习负担上的“减法”的关键在于做好课堂教学质量的“加法”。换言之,只有构建高效高质的课堂,才能使“减负”成为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
二、双减政策下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課堂的必要性
作业固然能够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但是过重过多过难的作业则使学生苦不堪言,身心俱疲。校外培训固然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但是过多的“补习”则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占用了学生寻找快乐的时间与空间。所以,“双减”政策就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与整治。“双减”政策的直接表现是“减”,但是,教师在执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盯着“减”,不能死板地理解“减”,还应该协调好“数量之减法与质量之加法”间的辩证关系,重视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内就能够把知识学好用好。只有构建了具有“四两拨千斤”奇妙效果的高效课堂,使学生获得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才能够把“减法”顺理成章地落实下去。
三、双减政策下如何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一)多管齐下,优化备课
“备课”不是三言二语就能完成的,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备好的。教师若想把每一节课备好、备优、备精,就需要“多管齐下”,而不能敷衍了事。从备课类型来讲,既要高质量地完成个人备课,还要积极地参加集体备课。从备课的内容来讲,不仅要备全教材之内的,还要备好教材之外的,不仅要备知识、目标、方法、教具等无生命之物,还要备学生,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兴趣爱好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总之,没有精致精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课堂的有效启动。例如,在执教“Feeling Excited”这一课以前,笔者就基于双减政策,进行了“多管齐下”式的备课。一方面,在进行个人备课的过程中,完成了“吃透本课内容、制作教学教案、准备教学用具”等工作。另一方面,在进行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与其他教师就本课的教学创新点、核心点进行了研讨,并从中借鉴了他们在教学中的“好点子好方法”。再次,把自己的备课成果与他人的备课精华进行巧妙融合,对教案进行反复地有针对性地修改与完善,并在磨课之中提升了实际的教学能力。
(二)紧扣本质,举一反三
在执教英语课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如下现象:有的学生学一知一,不能延而伸之,拓而展之,而有的学生却能够学一知十,学一明十,学一用于十,能够有效地融会贯通。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紧扣重点,有意识地培育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定语从句”这一内容的时候,笔者就引导学生透过定语从句的表征,挖掘定语从句的本质特性。首先,向学生出示了几个使用了不同引导词的典型化的定语从句的例子,并让学生分析它们的显著特点及共同特征。其次,引导学生对定语从句的概念、构成等元素进行由微观到宏观的剖析,让学生自主地总结出其概念与主要的构成要素。再次,学生总结出以下要点:①who——人。②which——物。③where——地点。为检测学生对定语从句的理解程度,笔者出示了几个不同类型的缺少引导词的定语从句,让学生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如此一来,学生也能够按着这样的方式去探究条件状语从句、倒装句等其他语法。
(三)精简作业,由量到质
作业不在多,而在精;不在量,而在质。双减政策下构建英语高效课堂,必然离不开对英语作业的精简与优化。例如,针对“Food Festival”这一课,笔者设计了如下分层的作业:①基础类。②提升类。③拓展类。这些分层化的作业有效地保证了作业的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落实落细与“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具有必然的联系性与内在的贯通性。只有构建了高效的课堂,才能把“双减”这一政策从外到内、从量到质真正地、全面地落实到位。在实际的英语教学实践之中,教师通过集备、己备等多管齐下的方式,优化了备课的形式与内容;紧扣了每课中的本质,使学生透过知识表层探寻到了知识之本,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学一知十的能力;通过精简作业、优化作业,使学生摆脱了以往高大的作业之山,离开了以往沉重的作业之海,从而使学生学得高效、学得充实、学得轻松。
参考文献
[1]姚向瑛.新课标下如何构建初中英语乐学高效的教学方式与模式[J].新课程,2021(50):169.
[2]陈岷.基于现代技术助力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1(44):119.
[3]单晓亮.试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天津教育,2021(32):52-53.
[4]谢建辉.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于初中英语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J].校园英语,2021(44):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