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培养情况分析

2022-01-03 13:26:18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岗位电商

梅 莹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0)

一、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9》中指出,2011年-2019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持续增长,仅2019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已36.8万亿元,同比增长13.1%。截至2019年12月31日,我国已上市的电子商务企业共66家。其中,零售电商28家、生活服务电商21家、产业电商10家、跨境电商7家。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经历了20年,整个体系越发成熟,细分领域发展也更加完善。对于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大中专院校而言,课程设置也必须要符合时代的发展的需要。明确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优化培养目标,使人才的培养符合行业的发展,已刻不容缓。

二、电子商务企业人才需求情况

调查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开展,发放对象为在区域内设有办公机构的各个电子商务相关企业及职业学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5份,收回有效问卷112份,有效率为97%。共有44个企业及职业学校参与。其中,本地参与企业32家,占总参与者的72%;外地参与企业8家,占总参与者的18%;参与学校4所,占总参与者的9%。从单位规模方面来看,拥有50人规模的企业调查人数有31家,占总人数的27.7%,是此次参与调查人数最多的企业规模。其次是20人企业规模的企业调查人数有16家,占总人数的14.3%。

调查结果显示,学历、年龄方面,电子商务从业者高职学历居多,占总人数的46.96%,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据总人数的35.65%,中职以下的从业人员最少,仅为17.39%。

从年龄分布来看,电子商务从业者30岁以下的人数最多,说明年轻人是电商行业的主力军,也证明从事电商行业的人群几乎为年轻人。

从来源上看,社会招聘的占总数的87.83%,自身的培养的占总数的53.04%,校园招聘的仅占总数50.43%,企业对于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实操技能和从业经验比较看重,校园招聘的从业人员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招聘后需进行培训才能上岗。

从人才需求量上看,有81.74%的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是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是各个企业所需的紧缺型人才,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电商人才亟不可待。

从岗位需求上看,50%左右的企业认为数据分析、新媒体运营、客户服务、电子商务专员、网店美工岗位人才缺口较大。其中,数据分析、新媒体运营岗位需求占比高达73.04%和72.17%,高校对口人才培养力度还需加大。

从岗位分类方面看,不同电商企业对于岗位命名差异很大,可以将其划分为技术服务类、商务运营类、综合类三大类,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技术服务类人才能够从事平台设计、网站设计和美工设计等相关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企业更偏向于美工设计岗位人才。美工设计岗位需要从业者具有图片拍摄、颜色处理、文字处理、广告设计等职业技能,完成主图、banner图、详情图、店招、图标等的设计制作布局。

商务类人才需要具有开拓网上业务的能力、进行产品的网络营销及推广的职业能力,分为运营推广和客户关系管理。运营推广典型工作任务包括四大模块,分别为:直播运营、短视频运营、文案撰写、网络店铺运营,提升岗位是运营主管。客户关系管理主要体现在客户服务岗位中,需要从业者具有咨询、解答疑问、化解矛盾,推荐适合的产品方案、促成订单等工作能力,能完成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今后的提升岗位是客户关系经理。查阅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在电商企业最急需的人才中,运营推广人才需求排名第一,占比达到 40%。市场对拥有商务技能的运营人才需求量大。

综合类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是电子商务高级人才,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和大量的实践经验,能带领团队进行产品的打造,熟悉产品的供应链和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是电商市场人才竞争的热门。下表是目前不同类别电子商务企业目前需求量较大的几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的总结。

从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上看,技术服务与商务运营并重的电子商务人才是企业最青睐的,其次是偏技术服务类的人才,最后是偏商务运营类人才。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最高,然后是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

从其他方面来看,小企业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工作任务多而杂,企业对人员的从业能力要求也很高、很全面。大中型企业中设置得比较多的是分工明确的单项工作任务,这些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很多岗位难招人、招不到人的原因,81.74%主要集中于从业者自身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缺乏,很少一部分是因为学历、薪资和其他问题。涉及到技能证书的需求情况时,58.26%企业表示数据分析师类证书是电商岗位所需要和欠缺的,54.78%的企业认为电子商务员证书比较重要,其次网店运营推广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三、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情况

职业院校是一种类型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面向就业岗位的。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问题普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脱节导致培养失效

市场调研发现,闭门培养、方向定位不明确是导致培养失效的主要原因。由于对行业与职位无法准确把握,学生培养与用人市场相脱节。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没有进行就业市场研究,没有针对就业市场相应地进行灵活调整,使得学生所学课程与企业需求相去甚远。

(二)课程设置与师资力量不符合需求

课程设置仅根据文件要求进行,没有考虑到服务的区域和企业,设置死板、与市场脱节,没有突出重点,学生学得多,但不深入、不精通,重理论、轻实践,得不到企业的青睐。大多数师资来自计算机、管理、营销等专业,专业方面存在不足,知识储备难以满足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需要。此外,因人设课、课程不符合实际需求等问题,导致电子商务课程设置成了简单的课程拼凑,授课知识陈旧,无法抓住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无法迅速适应实际工作。

(三)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平台

电子商务实践性强,实验设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从目前学生实践能力情况来看,职业学校对于电子商务实训还处在探索阶段。虽然提供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但外部环境在变化,实训室系统若干年不变,仍然是一种僵化的教学。这种实训也成了一种不适应发展的理论教学,导致在学生就业时,仅仅对电子商务理论有些认识,而不具备实际操作经验,这是学生就业率低的一个原因。

(四)不注重技能证书的考取和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

教师只关注知识教学,没有将技能的训练和证书的考取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缺乏对学生技能的指导和职业生涯的规划,教师教得死板,学生学得迷茫。

四、改革建议

针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培养学生时,引进企业在校内设立办公场所,以企业真实商业平台为载体,通过校企合作等各种手段,提升和强化学生的实战经验,增强学生的电商实战能力(如网络零售方面,可提升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的操作能力;移动商务方面,提升微信公众号、微店的运营能力;跨境电商方面,提升亚马逊和速卖通平台的处理能力)。重视电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注意积累学生的工作经验经历,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态度、学习能力、团队意识。

(二)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制度,积极推进教师下企业制度和“1+X证书制度”,将企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等纳入教师培养模块,让教师明白课从哪里来,课该怎么上,学生需要学什么。

(三)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和积分制度对教师进行评价,可将教师实践环节(包括校内外实训培训、技能大赛、专业活动等)纳入考核范畴。

(四)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对应,采用基础知识、典型工作任务和拓展训练的形式,逐步深入工作流程,将课程与岗位相结合。

结束语:

电子商务的逐渐成熟和逐步完善,一方面,务岗位职责分工越来越细,对专业人才能力要求更加多元化和精确化;另一方面,技术服务、商务运营和综合类各个岗位相互渗透,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对高职院校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高职院校必须设置更为精确的培养目标,满足电子商务人才多元化的要求;其次,在培养过程中,院校应当突破专业师资和思维的限制,更注重知识技术在实践中的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关注行业发展,把课程与能力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补充完善的课程内容,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有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岗位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子商务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
电商下乡潮
机电信息(2015年28期)2015-02-27 15: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