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践行六个升维 争当人民满意教师*

2022-01-01 14:24:16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静曾冬妮
区域治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升维教师队伍评价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王静,曾冬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要参与者,肩负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使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造就人民满意的教师是先决条件。

在知识高速迭代、技术不断升级的时代,国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及要求,教师要做到勇立潮头,人民满意,达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标准,必须开展全方位升维建设。

一、教师队伍升维建设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基础工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元素。[2]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纵深推进,教师作为人才培育的核心主体,教师的综合素养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升维意味着教师立足自身现状,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准的建设目标进发。

只有实现教师升维成长,才能全面激活教育事业,教育改革才能更好地落地生根,满足人民的期待。

二、积极践行六个升维,是实现人民满意教师的有效路径

目前教师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思想解放不足,观念更新较慢,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创新创业动能不足等问题,距离人民满意的教师还有一定差距。深化教师改革,做好教育引领及服务,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可从如下六个方面实践教师升维策略。

(一)牢记使命,立德树人,实现教育意识升维

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他只能是一个好老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3]实现教育意识升维,要求教师将教育情怀升维为对家国、对教育与对学生的三重情怀。青少年阶段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教师的引导与栽培尤为关键。争当人民满意的教师,实现教育意识升维需努力做到如下三点。其一,必须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厚植家国情怀,在任何时候保持对国家、对民族、对党的忠诚与热爱,做好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路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其二,必须保持对教育事业的崇高责任感,扎根三尺讲台,做到敬业、精业、勤业,拥有奋斗者精神,明心立志,决心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其三,怀揣仁爱之心,践行教师准则,时刻心系学生,润泽学生,始终把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摆在首要位置。

(二)重塑标尺,明确目标,完成教师评价标准升维

人民满意的教师,何为满意?必须做好“满意”的评价标准确定。满意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对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感受与期望值的对比。传统教师评价标准由学校制定,满意度评价主体以为学生、校内督导及教师互评为主。要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传统的评价主体和标准需要进行升维。首先,在评价主体上,可进一步延伸,不局限于校内教师评价,可邀请更多行业、企业专家、家长、社区、毕业生等代表性人群,做多点覆盖的广泛评价。另外,在评价标准上应充分调查不同人群对教育的诉求,结合人民诉求重塑标尺,细化“满意”标准,努力实现自我满意、学生满意、人民满意。

(三)终身学习,全面发展,实现多元能力升维

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具备知识构建、沟通表达、组织协调、专业教学、教育诊断指导等一般性工作能力。但随着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国家对新时代的教师建设进行了整体谋划、顶层设计,要实现人民满意的目标,全体教师在一般性能力习得基础上,还应积极拓展,实现多元能力升维。

(1)保持学习的持续动力,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在知识、技能高速迭代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形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持续自我更新、优化知识的终身学习能力。

(2)敢破敢立,具备改革创新能力。改革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劲动力,教师要勇于开展思维观念、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

(3)兼容并蓄,具备跨文化能力。要求教师能够积极吸收、包容不同文化,去糟取精,以开放的心态促进全方位成长。

(4)提升信息素养,具备数字化能力。加强数字化生存能力建设,用数字化为专业教学赋能,提升课堂效能,加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5)自我诊断,提升监督反思能力。形成教育教学实践反思范式,开展重大事件复盘,学会自我监督诊断,为持续性成长提供原动力。

多元化能力的升维是教师提高教育水平,加速成长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加强能力建设,才能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四)视野升维,协同发展,构建教育共同体关系

教师视野决定教育宽度。在教育事业动态发展中,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好人民满意的教师,必须升维视野。教师既要做好自身教学能力建设,又要着眼教育生态系统构建。学校、家庭、行业、企业、社会组织与政府等机构都是教育的行动主体,教师应该构建政、校、企、行多元一体化视野,积极联动,整合资源,打造教育共同体和谐关系,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教育生态系统。通过项目合作,实现多主体协同育人,为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支撑力量,用宽阔的视野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五)模式升维,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做好人民满意的教师,需要升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持续提升学生服务质量。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育人模式,逐步转化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模式。专业教学上,教师要逐步升级教学行为,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学生的启智教育及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思想引导上,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心育人。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学生,主动了解学生需要,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要关怀学生,用理解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用恰如其分的方式帮助学生。教师通过学习与思想双向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六)成果升维,给人民提交满意的答卷

在教育改革工作中,时代是出卷人,教师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4]历经教育意识、评价标准、能力、视野、模式升维演变之后,要给人民提出满意的答卷,教师还需致力于成果升维。过往教师成果往往囿于科研、竞赛、教学等显性成果,升维后的成果评价体系应纳入教师在学生培育过程中的价值贡献及学生的价值衍生,通过科学画像手法,关联学生的成长指标、教师的价值贡献,将隐性成果输出为教师的显性成果。

三、搭建升维保障体系,为教师的升维成长保驾护航

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是现代化教育强国对我国教师队伍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挑战。[5]教师建设升维工作开展中涉及多方主体,协调联动事项繁多,许多升维细节有待反复论证,整个过程需要制定详细的升维方案,为确保升维工作正常推进,必须搭建良好的升维保障体系,包括组织保障、机制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质量保障等,督促教师升维工作常抓不懈,进一步为教师的升维之路保驾护航。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一支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队伍是前提。围绕六个升维开展教师建设工作对实现这一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教育意识升维是人民满意的基础,评价标准升维是对教师评估的严格要求,能力升维是对教师成长的全新挑战,视野升维是构建大教育生态的必要条件,模式升维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行动的再定义,成果升维是对人民满意教师的有效检验。通过六个升维,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将快速地推动我们向人民满意教师目标的迈进。

猜你喜欢
升维教师队伍评价
专家谈: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推动品牌价值升维
中国石化(2022年5期)2022-06-10 06:38:54
让美好生活更美好,保利发展的信心、坚守与升维
房地产导刊(2022年4期)2022-04-19 09:03:52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主动安全“升维”,护航数字经济
大江要津的“升维”图谱
当代党员(2017年18期)2017-09-30 09:24:28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