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婵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1)
随着我国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们更加认识到工匠精神在我国的重要性,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工匠培养的重视和期望。因此在学校教育中积极融合鲁班文化,将工匠培养作为目标,改革教育体系,让学生成长为兼具理论知识和工匠技能的人才,为我国发展添砖加瓦。
鲁班是我国著名巧匠,不断精益技能和作品,赋予我国传统手工艺品更高的传承价值和文化背景。中国工匠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以德为先、德艺兼备等过程,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传承,也塑造了我国建筑业,让我国建筑工程和技术闻名世界。于今天而言,工匠精神知识职业者对技艺的追求,是一种价值观体现,在立德基础上不断提高技艺品质,追求精益求精。在职业教育上,鲁班文化可以总结为“匠心、匠能、匠气、匠徒”,分别代表工匠精神、工匠素质、工匠技能、大国工匠,强调理论知识培养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实践技能,重视职业道德精神,重视职业理想信念的传播,不管在哪个专业,哪个行业,都要具备工匠精神,追求技能上的精益求精,追求创新和传承的共同进步,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化和突破创新。
新时期立德树人成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将学生培养为具有高水平技能的人才。工匠精神育人和职业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两者都属于政治、道德和价值观层面的育人,引领学生可持续发展,两者具备内在统一性。职业教育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学生爱国爱党,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工匠精神对从业人员行为表现和价值取向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和职业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导向不谋而合。学生步入社会后,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在各个行业发光放彩,工匠精神是行业价值观的表现,是价值观的具体化。帮助学生抵抗社会上的不良风潮,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两者的引导方向一致。建构工匠精神育人体系,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在工匠精神培养上,通过传播工匠文化、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工匠精神文化氛围,利用文化氛围熏陶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工匠精神内涵。学校可邀请各个专业取得突出成就的工匠人物,到校园内组织讲座,让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工匠,聆听工匠故事,体验工匠情怀。通过和工匠近距离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并非遥不可及,都是具有理想信念的普通人通过一步一步学习,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成为工匠。此外学校可积极组织工匠精神相关活动,如建设“大国工匠”文化长廊,对工匠人物、工匠精神进行宣传,在潜移默化中宣传工匠精神,让“匠气”渗透至每个角落。另一方面积极鼓励企业文化进校园,从学校合作企业中选拔工匠人物,让工匠人物到校园中演讲,让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离自己并不遥远。学校在加强宣传的同时,也要加强管理,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制定严格规范的校园管理制度,以制度约束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为工匠精神的培养奠定基础。
学校贯彻“鲁班文化”来构建育人体系,可以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的培养;同时,学生的积极性是提升学校育人体系落实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在“鲁班文化”视角下构建育人体系,需要加强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例如:目前许多学生对于“鲁班文化”的真正内涵并不了解,因此学校首先要做的是加深学生对于“鲁班文化”的认识,此时通过开展“鲁班文化节”、“鲁班科技节”、“鲁班技能节”、“鲁班月”等主题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内,对“鲁班文化”进行更加深刻的认识,明确匠人精神的本质内涵,从而更加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后续培养工作。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举办“鲁班挑战杯”等主题活动,可以包含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比赛,也可以包含创业计划书设计等比赛活动,不仅在主题活动中充分贯彻了“鲁班文化”中的匠人精神和创新精神,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鲁班文化”的深入探究,进而保证学校育人体系的落实效果。
在专业教学上,通过开发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匠心”。在一体化课程体系中,需要将理论知识、单项训练、综合实训以及交叉实训结合,让学生利用实训巩固理论知识,利用知识完成实践操作,达到双赢的目标。如建筑专业学生,学习过CAD绘图、建筑结构识图、BIM基础等理论知识后,教师可设计建筑工程案例,以案例为背景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完成工程施工图练习CAD制图、BIM软件、建筑结构工程识图等技能,在实训课程中练习理论知识。在实训中CAD制图、BIM项目管理、建筑工程识图等将作为独立且紧密关联的模块,促进学生在实训课程中提高技能,达到教学做合一的目标。在“鲁班文化”的视角下构建育人体系,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善校园内部环境。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有关教师成立专门的“鲁班文化”小组,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来对整个学校的环境进行规划,不仅仅是要保证校园在外部形象方面更加符合匠人精神的要求,还需要对校园的内部设施进行规划和调整,使其在结构、色彩等封面可以更加充分地突出“鲁班文化”,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并且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受到“鲁班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学校还应该为激励学生进行自我提升提供有效的帮助,让学生通过一些外界的因素,来不断推动自身的发展。
在技能培养上,通过课程联合证书教学体系,营造比学赶超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早通过职业资格认证,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和认可度。如在建筑专业上,学生学习过建筑结构识图、BIM基础和软件应用后,可积极考取建筑工程识图、BIM职业技能等级等证书,教学内容基本覆盖职业技能考核的要求,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基本满足部分岗位的考核标准,实现了教学和岗位的衔接。如建筑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按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建筑工程识图技能考核是以小型建筑工程为背景,按照投影原则和制图标准,使用 CAD软件进行制图。建筑设计专业学生的建筑工程识图课程需要学习建筑结构图,使用CAD软件进行建筑结构图的绘制,经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应用CAD软件中制图,满足职业证书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职业证书考试,不仅还能够在考试中巩固知识,差缺补漏,更能提高自身竞争力,为毕业就业奠定基础。实施课程+技能证书的教学体系,能够有效培养应用型人才,了解企业对人才的标准,提高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匠能”。
培养大国工匠,要联动企业和校园教育,营造校企合作培养职业技能的氛围,积极利用多元化活动促进学生身份的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匠徒”。首先学校需要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学校要积极邀请企业内经验丰富的“匠人”作为学生的师傅,每周进行实训活动,让企业导师分享自己的经验,扩展学生的视野。其次学校要积极争取企业内实习的机会,安排学生入职企业,在真实的情境内学习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最后学校要联动企业积极组织技能大赛,在大赛中学习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设置“课程+技能+职业+创新”大赛,将学习、实践、职业、创新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专业上大胆创新,在竞赛中训练技能,得到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的指导,成长为兼备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工匠人才。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竞赛,围绕着“鲁班文化”的核心内容,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并且设置“鲁班奖”,通过奖杯、奖学金、获奖荣誉墙等方式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激励,使学生不断推动自身发展。技能大赛和工匠精神目标一致,在竞赛中学生不仅要展现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追求卓越精湛的技艺,大胆创新,才能在竞赛中获胜,这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综上所述,党和国家一再强调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各个高校均需要重视建设工匠精神的培养,创新“四匠合一”育人体系,通过营造工匠精神文化氛围、开发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推行课程+技能证书教学体系、推行匠徒育人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办学,传承工匠文化,培养工匠技能,让学生们成长为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大国工匠,为社会建设、复兴中国梦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