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马梦雨
一百年前的中国青年,以深厚的家国情怀、救国救民的责任担当、英勇无畏的实际行动,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革命斗争中,一百年后的中国青年,生于国家富强之时,只有深刻意识到自身的使命和担当,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立德树人对增强青年使命担当意义重大,是全国大中小学办学的根本遵循,也是广大教师的教育初心。
自党的201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精髓,又运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文化”理念,为中国解决世界局部地区战争、抗击重大疾病、世界贫富差距严峻等诸多疑难杂症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从根本上为中国国内各个领域的现实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共同体的利益符合共同体内各方利益,因此,共同体内各方将紧密团结、各施所长、发挥合力,以达到共同体的最终目的。将这一理念运用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任务,形成立德树人命运共同体。立德树人命运共同体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各施所长、发挥合力、同时通过三方合力激发个人自我教育意识,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有用人才。立德树人命运共同体学校、家庭和社会作为主要力量,对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均承担重要责任,学校是承担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应将这一理念贯彻于每一项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中,举全校之力,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立德树人是家庭教育的中心任务,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往往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培养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是立德树人的检验田地,社会教育往往最为生动丰富,能深化学生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所得的理解与感悟。立德树人命运共同体通过最大程度调动三方的育人优势,使三者产生协同效应,真正达到立德树人这一共同目标,而这一目标达成后,品德优秀且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将反作用于育人三方,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受益。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源于马克思“类哲学”。所谓“类”关系,就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内在统一的一体性关系。[1]自由人联合体以“类”为本位,强调每个人在全面、自由的发展中所组成的共同集体,因此注重集体性或共同性;它还源于中国“和文化”,不同个体为达到某一目的而相互配合、保持相同或相互配合的频率。延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而衍生出的立德树人命运共同体理念,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法思维和中国和文化相互呼应的重要产物,立德树人命运共同体,以立德树人为共同目标,要求为达到这一共同目标所组成的共同体中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各施所长,相互配合,通过协同力量使立德树人目标最大化实现。另一方面,立德树人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一把解决世界和中国各种疑难杂症的金钥匙,内涵深厚而丰富,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展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是教育强国的根本所在,以立德树人推动国家教育强国之路,以教育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德树人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家教育领域内的延伸和应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对于“如何培养人”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仅靠学校、家庭或社会单方面力量是达不到最佳效果的,立德树人命运共同体强调育人三方对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均承担重要的责任、担当和使命,只有三方发力,形成协同机制,发挥协同效应,才能强化育人效果,唤醒青年自我教育意识,真正将实现“小我”和实现中国梦的“大我”建立深刻连接,使其深知“青年有力量,国家有希望”中力量之源,以强烈而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投身于个人成长成才的每一步,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实践的行动力,不断增强和切实履行实现中国梦的使命和担当。同时,立德树人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丰富了育人方式,通过探寻共同体内三方力量的协同机制,为学校、家庭或社会践行“如何培养人”这一时代命题提供了有效借鉴,明确了方法路径。
在构建立德树人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应逐渐形成以家庭为依托,以学校为主阵地,以社会为试金石的协同育人机制。将学前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串联成一条完整的成长成才路线,以德育为重心,注重每一个阶段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有机协同,形成螺旋形上升的立德树人效果。共同体内的三方彼此联系而不孤立存在,在立德树人命运共同体内紧密连接,形成有效合力。本文以高等教育阶段为例,探索立德树人命运共同体内三者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
高校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高校各项工作应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展开,青年在大学阶段逐渐确立自己未来的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立德树人应贯穿高校教育工作始终,通过学校精心引导和栽培,使学生心存高远,立志为实现中国梦而读书。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第一,以德育为主线,贯穿于高校思政课的专业课授课全过程。在制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时,注重立德树人课程建设,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评价机制,形成教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良好教风,发挥好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同时高度重视专业课课程思政点的设计与讲授,将课程思政落实效果作为教师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重要依据,使学生在高校思政课和专业课课堂中均接受春风拂面般的德育教育。第二,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两手抓,两手硬”。立德树人需要课堂内外同时发力、相互配合,学生通过课堂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通过参加校园活动锻炼沟通技巧、社交能力、团队精神等,高校学生工作应与教学工作同向同行,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课堂所学知识、检验德育效果,真正达到高校第二课堂的设置目标。第三,通过高校引导、家庭配合、在社会实践中锻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德育主体意识。通过学校感恩教育,使学生深植“有国才有家”的家国情怀,在家庭中承担家庭责任,在学校中感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使命和担当,二者相互贯通;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在辅导员与家长之间建立有效沟通机制,二者相辅相成的对其进行德育教育;高校应重视建设和利用教育实践基地,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课程实践、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家庭是每个人最初的学校,家庭教育伴随着人一生的成长,父母的谆谆教诲、良好家风的感染力量,是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坚强后盾。第一,应提高家长家庭德育意识。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步入大学后,完全交给学校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持续性,家长应意识到肩负德育之责,积极配合学校,主动了解孩子思想变化和道德养成,及时以正确的方向指引孩子的前行之路,使孩子在对家庭责任尽职尽责中感知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第二,建立高校与家庭双向育人的协同机制,高校应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德育水平、家长期望,有计划性、针对性的制定德育教育方案,通过教师与学生家长面对面访谈、电话微信沟通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思想近况,对家长提出具体德育要求,发挥家庭作为立德树人强大后盾作用,守好校内校外两条德育战线,在学校布置、家庭支持下,使学生利用寒暑假在家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增强立德树人教育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炼自己狂热、浪漫的想法。”社会实践是立德树人效果的试金石,大学生只有在不断实践中加深认识,才能真正将个人梦想和中国梦连接起来。第一,青年人要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培养积极主动的社会实践意识。在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中应重视学生社会实践环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鼓励孩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使年轻人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不要只停留在书本上和脑海里,自觉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主动投身社会实践的决心,在实践中感受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密切联系;第二,将社会实践作为学校和家庭立德树人教育的归宿点。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最终目的是使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更好地扎根社会,因此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结合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主题,使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感受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体会国家制度优势,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展现责任担当,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通过构建立德树人命运共同体,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协同作用,不断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年力量,而这些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使命担当感、投身祖国建设实践的青年人,定会以积极向上的面貌、脚踏实地的干劲回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