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培养研究

2022-01-01 19:4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本专科产业结构院校

孙 慧

(唐山师范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

0 引言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人才的应用是不可缺少的,很多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应用。并且,在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下,企业进行人才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发展科学性,是确保产业结构升级科学的关键。现阶段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不断的优化升级,也使得职业教育趋向多样化发展。本专科院校也应该改变自己的办校方向,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师资队伍,最终培养符合国家要求的人才。

1 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培养的新挑战

分析现阶段产业结构现状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中国经济综合竞争力获得进步的重要手段就是优化产业结构,做好升级。同时也要改造提升传统的产业,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有效融合,着力培育战略性的新兴企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更要积极培育新型商业模式,培育新的业态,从而构建现代化的产业发展体系。”通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中国三次产业的GDP结构和就业人数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经济快速上涨,增长了将近十倍,也就是每年平均以9%的速度在增长。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增长了五倍,七倍和14倍。三大产业的就业人数也逐渐上升,分别为增长0.6倍,增长1.3倍,增长1.8倍,但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所占比重明显出现下降的趋势,而第三产业则明显上升,所以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产业的就业率和第二产业的就业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第二产业就业率是有一个上升阶段的,第三产业的就业率是始终保持上升。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使得工业化之后的稳定增长阶段初步显现。2017年劳动力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是第三产业最高,中国城镇人口也占到了总人口的50%以上。我们可以推断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持续的向经济成熟期或者稳定期长期迈进,已经逐渐趋向于工业化的发展。另外还有一些研究人员根据全球所有国家的技术创新的竞争,提出了产学研协作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希望能够实现企业,产业和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

2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本专科院校发展的不足之处

2.1 人才培养规模比较狭窄

产业结构的调整预示着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需要投入大量的综合实力和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确保经济发展稳定。对此,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发表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相关文件,作出具体的支持和规定。国家和社会开始普遍重视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给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迎来了创新方向。例如普通本专科的在校人数已经增加了将近五倍,专科生人数增长了约十倍,2017年,普通本专科院校本专科毕业生人数增长近八倍,专科毕业人数增长近20倍,这些数据都可以得出专科毕业生人数,几乎占到了本专科毕业人数的一半。有的专家推测出,到2025年,中国的制造业从业人口将会明显上升,人数约为1.4亿人,其中,高级技能技术工人占到8000万人,但现阶段中国高级技能技术工人进占到了5%左右,仍然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必须进一步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模。

2.2 人才培养的内容没有进行更新

中国的职业教育应当不断更新教育和培训内容,做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工作,以此为导向,帮助中国快速进入集约型发展的产业结构中。在此基础上,要全面的培养综合型人才,培养人才的科学探究精神,完善人才的培养规划。很多本专科院校在当今的教学中存在着众多问题,就业面窄就业岗位枯燥,甚至教育方式没有明显的创新。有的本专科院校虽然在推进骨干专业,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专业融合,推出精品课程等,但是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并没有及时更新,比如推行学分制,多层次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等也都没有逐步推进。其次,培训内容上。很多本专科院校也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手段,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学习并没有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更没有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这也是很多本专科院校培养不出人才的主要原因。

2.3 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也没有提升

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都给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也有着更大的要求。首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技能型的技术型和复合型人才上。现在很多发达城市和一线城市出现了招工难,就业难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招聘不到满意的高质量人才,应聘者专业基础知识不够准确,技能掌握程度不够熟练,难以达到要求。第二,职业有新陈代谢过程。经济的发展使得各种新型的职业出现,那么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持续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之后,有些产业和技术就会被淘汰,甚至落后,既然衍生出新的就业方式,那么职业教育专业也应当与时俱进,淘汰一些冷门专业,增加一些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新专业。第三,应当调整人才培养的大方向。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之后,智能化的,自动化的劳动型产业成为主流,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复合型的人才,也应当跟上时代的发展。第四,要创新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优化办学思路。很多本专科院校已经逐渐向技术性本专科院校开始转型,出现了教育资源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因此就应当全面的发展本专科院校的优势,提升发展空间,避免生源不足和质量不佳的现象。

3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本专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

3.1 本专科院校应当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

院校是培养相关人才的主要基地,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与产业结构转型的趋势下,学校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完善与发展教学方式,通过科学的发展角度与教育角度来改善现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不断明确自身的培养目标与发展任务,要学会与社会发展方向相结合,通过科学的发展角度来实现对人才培养的科学转型。同时,院校在开展人才培养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应用到社会的相关资源,与社会上的产业结构转型相联系,开展科学的人才培养教学实践。

3.2 加强各类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产学研结合

另外,除了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外,通过建立起教育平台进行社会培养的方式,也是培养相关人才的关键。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人才的应用技能要与社会的需要充分一致与结合。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社会上建立其相关的人才培训平台,该平台能够与社会发展方向与发展趋势充分结合,通过平台教育的方式实现与人才技术培养相接轨,是实现社会人才培养的关键方式。在相关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加快产学集合,以科学的方式培养相关人才,促进产业转型人才的培养。

3.3 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多样化

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内部结构都会受到产业结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影响,本专科院校与劳动分工层次之间也有明确的联系。而本专科院校也应当在此基础上增设各种人才培养的模式。比如培养的人才最终是技术性人才还是高级技能人才都要明确。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拓展职业教育培训服务,让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为工作打下基础。院校可以从三方面努力,首先要建立多样化的本专科教育,可以建立一校一特色,一系一特色,一专业一特色的教学模式。二是构建多层次的高等教育结构,要注意的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应当是地位平等的,各个学校之间也应当实现职业教育大众化。三是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学科和专业,加大第三产业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工作。

3.4 有效发挥职业教育双主体的作用

本专科院校应当建立校企合作制度,提供多种办学思路,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育人和合作发展相互协调的办学规模,建立有活力,有质量,有效率的办学机制。在此基础上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形成以公办,民办,股份制,企办等多种方式的发展状态,来适应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本专科院校也应当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扩大培训范围,优化培训内容,使产业和教学互相融合,校企加大合作,提升企业的主体意识。这样才能为企业针对性的培养人才,国家也应当鼓励学校,企业建立教育集团,组建一些由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统筹安排专业,优化课程,更新内容,院校还可以和企业建立点对点的实训基地,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双向发展。

3.5 不断提高师资水平

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自身有水平,能够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作为教学中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对于学生会起到一定的帮助。首先教师就应当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本专科院校应当紧密结合互联网+的教学手段培养名师,技能型大师等。另外还可以开办技能大师工作室,教授副教授培训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能力提升计划等,全面提升本专科院校师资队伍力量。另外还可以建立一些有效措施,鼓励教师为企业的生产技术服务,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以及先进教学手段的培训,建立完善优质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例如,近年来很多本专科院校已经引进院士科研人才,并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开展了多种工作服务,这样一来,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师资力量。

4 总结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中国劳动力已经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型,而企业对劳动力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未来,高级技能型技术人才必然会发展的更好。但是现阶段中国院校教育发展仍然有很多问题,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国家,教师,学校,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配合,这样才能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背景下,顺利渡过职业教育面临的危机,从明确培养目标,优化专业结构,实现教育层次多样化等方面入手解决,真正促使人才的全方面发展。

猜你喜欢
本专科产业结构院校
2020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报名本专科对应专业参考目录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2019年本专科招生计划
2017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报名本专科专业对应参考目录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产业结构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