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观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处理

2022-01-01 19:12:34弋阳县气象局曾艳婷
区域治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业务人员气象部门气象

弋阳县气象局 曾艳婷

气象观测是一项直接影响人民日常生活与国家发展的事业,不仅能够实现对天气的正确预测,甚至能够对一些重大天气以及自然灾害展开预测与预防,保障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气象观测数据是业务人员对天气展开正确判断的重要依据。业务人员应当进一步优化升级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技术,完善目前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中的弊端,提升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准确度。

一、气象观测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概述

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主要借助地面气象观测自动站完成。自动站是一个能够实时获取自动气象观测数据和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对观测数据展开采集、显示、处理、储存等操作的业务观测系统,实现对气象要素的运行监控与传输,直观展示天气的变化情况。具体而言,自动站中的仪器设备会在感应到天气发生变化时,对这些信号采取放大处理,传递到自动站的计算机中,由地面气象测报软件负责将采集的观测数据展开显示、储存及传输,再由业务人员对各项气象数据展开复审,对缺测或有误的数据展开处理,进一步保障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建设、气候分析、气象服务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气象观测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与协调机制的不健全

在加强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以及多种智能化仪器设备后,根据江西省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业务运行方案有关要求,原有的工作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具体而言,需要人工观测的项目越来越少,在气象观测自动化的运行过程中,往往只有应急观测、数据处理、仪器设备维护等需要工作人员实施人工操作[1]。而目前与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相关的管理制度与协调机制尚缺乏完善,部分业务人员无法充分依据地面气象观测的相关标准规范开展工作,而自动站软件无手机报警等远程报警功能,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判断、处理工作中的突发情况,为业务软件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对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做好监控管理,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与协调机制的重要性。另外,由于管理制度的落后,部分业务人员未对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维护与数据传输保障工作加强重视,而协调机制的不明确,更导致了部分站台设备、传输故障问题无法第一时间得到处理,观测数据会出现长时间的缺测情况,影响了气象观测的准确率。

(二)复合型技术人才不足

目前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革新,气象观测工作的自动化水平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在发展智慧气象的时代背景下,气象部门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尽管我国在现代化气象队伍方面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复合式技术人才的匮乏,依然会是气象部门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基层气象部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作人员的占比依然不够理想,而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更是十分稀少,复合型人才的缺失,对提升地面气象观测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对气象观测问题的处理对策

(一)完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制度

应结合工作的实际,建立健全地面气象观测制度,业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设备仪器管理制度、值班制度、业务考核制度执行,加强监管业务人员的行为,若在地面气象观测中发现操作违规现象,应第一时间对相关工作人员实施警告或处罚,提升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2]。

(二)不断升级地面气象观测技术

在完善已有的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推动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落实。

首先,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气象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绝大多数气象服务都已经实现了实时播报,但为了进一步增强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地面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方向依然是提升自动化技术的性能。例如,针对当前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的传感器,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是应用科技价值更高、性能更强的MEMS技术,实现更准确的数据监测;对于降雨的预测,发展方向应是提升降水量监测的精确性,并针对不同地区的实况建立个性化模型,加强降雨量监测的针对性、地域性;为全方面提升数据监测的精确度,气象自动化观测技术还会向蒸汽测量技术、气象光谱分析与精细化复合测量技术进一步发展,这也是在完善自身技术实力时应当重点关注的内容[3]。

其次,地面气象观测技术的升级,应围绕自动化技术,加强对电子技术、智能化技术、无人化技术的研究,这也符合气象观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应实现气象观测技术中各传感器的数据联动,同时保证单独传感器出现故障时,其他传感器会及时上报中央系统,实施应急处理,同时其他传感器依然能够顺利运作,有经济条件的台站可另设置一套新型站作为仪器故障时的备份站使用,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当前我国地面气象监测工作多是在野外环境中实施,环境较为严苛,因此,地面气象观测技术的研发,还应当加强设备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与耐用性。

最后,地面气象观测技术的升级,还应当加强对高新技术的应用,如铂电阻气温传感,此项技术能够在分析周边气温变化的基础上产生电流,并在电流波动的基础上获取气温数据。再例如,对于一些对精确度有重点要求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而言,也可采用热电偶测温、红外测温技术来提升数据的精确度。再例如,移动气象观测技术也是这一领域重点发展的内容,能够提升地面气象观测技术的便利性与通用性。总之,业务人员应加强对传统技术的升级与完善,提升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为气象部门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加强对先进设备的资金投入

在实际的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对观测工作所用的仪器设备的要求通常很高,因此,应当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更加先进的观测设备的引入力度,及时淘汰老化、落后的设备。业务人员应当严格遵照相关规范对设备仪器进行安装、使用及维护,延长观测仪器的使用寿命。

(四)加强对观测仪器的日常维护管理

首先,应推动业务人员做好对仪器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尤其是做好对仪器的清洁工作,例如,翻斗式降水传感器清理不及时有可能导致监测数据的异常。其次,应及时开展对设备的检修工作,检查观测仪器的运行情况,在发现故障时第一时间进行维修,避免对气象预测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不利影响[4]。再次,应当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约束工作人员擅自使用气象观测计算机的行为,并做好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增强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严禁工作人员将内部资料外传给无关人员。另外,气象部门应在计算机上安装更先进的杀毒软件,避免网络攻击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并依据实际形势的变化,做好对防火墙、杀毒软件的更新工作,保障其性能能够最大化发挥,确保地面观测业务软件能够持续顺利地运作。最后,应当完善对观测仪器故障的远程预警机制,最大力度保障观测仪器能够始终顺利、流畅地运行。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是推动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地面观测业务人员应努力适应地面气象观测技术的升级,加强对气象观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自身的岗位责任心,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加强形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技巧[5]。同时,管理人员应当加强整合现有的观测人员,对工作任务进行科学分配,合理设置岗位并优化岗位的职责,并对观测人员加大培训力度,适时开展专业分享会,提升观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更新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让人才能够更好地在岗位上发光发热,降低并杜绝业务人员主观因素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紧跟现代化气象事业的发展步伐,目前气象部门已经对自动化技术进行了广泛应用,充分提升了地面观测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但目前的地面观测自动化依然有需要改进的弊端,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对管理机制的建设,提升自动化技术的水平,加大资金投入与人才培养,提升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推动我国气象观测事业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业务人员气象部门气象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内蒙古气象(2021年2期)2021-07-01 06:19:58
气象战士之歌
心声歌刊(2019年5期)2020-01-19 01:52:52
2018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24
浅谈提高业务人员素质的主要途径
大经贸(2018年6期)2018-09-27 12:09:50
大国气象
加强新时期气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31
90%的奶粉企业要瘦身,谁会被裁掉?
快消品行业业务人员流失的原因与影响浅析
县级气象部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