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增负”背景下民办高校课程考核改革路径研究

2022-01-01 16:25王卫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考试考核改革

王卫霞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

1 高校大学生“合理增负”势在必行

本科教育合理增负,是响应本科教育改革的时代呼唤,是实现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举。2018年6月21日,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特别强调“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该扭转,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随后“合理增负”一词迅速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成为高校理论研究者和高校管理者的一项基本共识。对于大学生如何合理增负,一是在于课程,如何把“水课”变成有“金课”;二是在于考核,改变考试评价方式,严格过程考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因此高校课程考核改革已提上议事日程。

2 “合理增负”背景下民办高校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课程考核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与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由于受公办高校模式及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民办高校的课程考核模式过于简单。其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考核形式、考核内容,考核评价、考核反馈等方面。

2.1 考试观念落后,考核形式、考核内容单一

长期以来,民办高校课程考核模式传统、单一。课程考试一般安排在课程结束之后,多以笔试的形式呈现,以闭卷为主;考试内容主要来源于老师的课件或者是书本上的知识,以考查基础性理论知识为主,操作性、综合性的知识为辅。此类考核模式,虽可以快速有效检验学生在某方面知识方面是否达标,但这种内容与方式单一的考评体系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便能拿到高分,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利于系统地掌握知识,无法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课程考核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2.2 课程考核评价标准重结果、轻过程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课程考核依然是以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为辅。课程成绩基本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在最终的成绩构成中:学生平时成绩约占30%,期末成绩约70%,由此可见,期末考试成绩占了绝大数比例。这种评价方式直接导致了学生考试功利主义,只注重期末考试而忽视平时学习,只追求结果不关注过程。大学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除了卷面成绩的结果评价外,更应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性评价是作为弥补期末考试的缺陷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措施,相对期末考试而言,表现形式更为多元化,他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堂外学习,考核体系由“课程分数”向“教学成效”转变,考核结果由“考试成绩”向感悟“学习成效”转变。

2.3 课程评价主体单一,缺乏考后信息反馈

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大部分课程考核的评价主体基本由任课老师一人把关,采取教学与考核于一体的评价模式。评价主体的单一使得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缺乏信息的回输,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评价,老师则将考核作为手段,对结果作简单记录。受此评价体制影响,民办高校课程考核体系的运行过程也缺乏过程监管,教学与考核评价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很难实现信息的有效更新与创新。课程考核过后无论是管理方还是老师很少有人去评估其考核是否达到了预期需求,考核本身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一些方面等。也正是反馈程序的忽略,使得课程考核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是无法落实,激励功能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 “合理增负”背景下民办高校课程考核改革的路径

3.1 转变管理者观念

在素质教育盛行的新时代,管理者必须转变传统应试教育“一考定音”的观念。素质时代的教育考核侧重于学生知识、能力、观念、方法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考核,单一的终结性考核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考核过程应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全过程、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因此,管理者必须紧跟教育改革的时代步伐,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以人为本”的质量观,树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过程全程化”。考核方式由传统关注“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确保课程考核发挥公正、客观、有效的评价结果。当然,管理者在对课程考试管理进行改革前应充分征求教师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论证调查工作,考虑到师生的接收程度,提高改革的实效性和可操作,为考核改革扫除障碍。

3.2 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学习与考评是教学工作的两个方面,学习效果需要考评来检验,考评结果促进学习的落实,两者相辅相承。因此建立一套系统的、主体多元、方法多样、内容多维、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考评体系对高校课程考核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高校可采取闭卷与开卷、笔试与口试(机试)、论文(报告)与汇报、作品设计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课程考核制度,打破以往笔试、闭卷为主的课程考核模式。其次在课程考核内容上,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每门课程应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产出导向理念,根针对课程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考核评价形式,科学、合理的制定考核的内容、灵活设置考核形式与评分标准,在充分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兼顾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素质能力,确保课程考核内容设计合理,摒弃过去重知识掌握,轻能力培养,一考成定论的模式。

3.3 构建行之有效的平时考核举措与制度

教学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考核评价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应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提出,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由此可见,对高校课程考试改革已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各高校的时代使命,构建行之有效的过程性考核并发挥其效用成了当务之急。一高校教务处将根据考试改革的需要,实时修订新的课程考核管理办法,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时,课程考核贯穿于每门课程师生“教”与“学”过程之中,加大平时成绩比例,重视教学过程管理,平时成绩考核包括考勤、课堂讨论、课外阅读及汇报、作业测评等项目,老师可以运用多种过程性考核方式对学生平时成绩进行评定,每一部分占有一定比例的分值,并在第一次授课时向学生公布。二高校建立与平时考核相关教学制度,对包括师生双方关于平时考核中的权利、义务、奖惩等纳入相关的管理办法,加强任课教师对平时成绩考核的过程管理,加强过程性考核要求所有的过程材料归档,作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3.4 重视考核监督,加强信息反馈

重视考核过程的监督,及时反馈考核信息对考核机制的良性运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课程考试存在着考核后信息反馈不畅或流于形式,甚至在一些高校完全没有。学业的学习与成长不是一蹴而就,而循序渐进的过程,信息反馈作为一种考核信息共享与风险预防机制,是搭建师生双方对话的一座桥梁,是老师改进今后教学工作的导航仪,亦是落实学生真正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对发挥课程考核的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考核信息反馈主要师生间进行探讨和交流,师生根据学课程学习的成效,包括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情况以及不足提供建设性意见。对学生而言通过考核了解自己的课程目标是否达成,并多维度分析存在的缺陷,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对教师而言,应该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中困惑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为以后的课程改革指明方向。为进一步推动多维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的发展,高校应高度重视课程考核信息的反馈,不断加强学业考核监考力度,切实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性。

3.5 建章立制,规范考试管理

课程考核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要实现“依规治校”,必需建章立制。首先要实现课程考核管理规范化,必须由教务处制订有关课程考试的规章制度和规程,对考核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和实施。其次制定规范学生考试行为的制度。如制订《课程考试管理办法》、《考试违纪处理办法》等文件,严肃考风考纪,规范考生的考试行为。学校对实施考核改革的课程实行校院两级管理:院级部门负责对本单位的课程进行过程管理,对考核方式、命题、成绩等环节进行指导和督查,学校则可以组织专家对考核课程的教学成效和学生满意度进行评估诊断。再次制定规范教师行为的制度。对课程考试的各环节有明确的要求和详细的操作规程,克服考试管理的随意生,从而保障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当然,考试管理队伍的建设是有效实施考试管理工作的根本途径,教务处还应开展对各级考务管理人员的专项培训,培养出一支既有教育理论知识又有丰富业务能力的考务管理队伍,为课程考核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

3.6 优化考核流程,稳步推进改革

教师是课程考核改革关键因素,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支持度决定改革的成效,从“终结性评价为主”向“过程性评价为主”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对过程性评价的操作边界与规程。主要表现在教师过程性评价中操作来越来越复杂,教学工作量越来越重,如何把复杂的操作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流程化是高校工作者后阶断思考的重要课题,针对课程考核改革的风险点及强大的脑设计,建议主管部门建立激励机制,把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成效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根据科任老师实施课程考核改革的态度、过程考核材料完备情况以及改革成效等方面进行考核,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优化考核流程,稳步推进课程考核改革。

当前国内众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与实施“增负”路径,民办高校作为我们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大学生合理增负的“课程考核”体系,为推进教育部“四个回归”的落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一流本科教育的愿景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考试考核改革
内部考核
改革之路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改革备忘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