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征 周 萍 冯宇博 李莹莹 王昊冉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郑州 450046)
从1955年Feintuch提出“就业帮扶”概念至今,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探究了大学生就业帮扶模式,但是对帮扶的主体并未进行精准化分析,帮扶工作的定位不清,就业帮扶尚未系统化和全局化,帮扶机制不够健全。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背景下,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愈发重视,中医药类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特殊群体学生在总生源中的数量也逐渐呈上升趋势,就业困难的原因不仅是就业能力不足,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促进特殊群体学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是稳就业闭环中的重要一环。
各高校学生就业帮扶工作都已陆续启动,逐步探索就业帮扶模式、帮扶形式和活动,但仍停留在各自为战的状态,每年都在做重复工作,未形成系统化和全局化的就业帮扶格局。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接近尾声,特殊群体学生就业工作面临多重挑战,以往的帮扶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代高等教育和社会的需求,无法满足学生们对个性化的要求,特殊群体就业帮扶工作质量亟待提高。
新形势下,对特殊群体学生的精准帮扶的重视程度不够,片面的认为只是高校辅导员的任务,未形成特殊群体学生就业帮扶的系统全局化,帮扶机制不够健全。帮扶渠道及形式单一化,帮扶质量难以同当前形势保持一致。针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帮扶管理工作存在很多“短板”,各部门工作联系不够密切,处于条块分割、各司其职的局面,部门之间交集少、工作参与融合程度低、协调沟通相对困难。
中医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容易忽视中医药类专业学生学习周期长、临床实践操作能力要求高、就业选择范围窄、较难稳定就业等特殊性。学校对宣传就业创业重要性不以为意,学生对就业创业相关政策了解少、职业榜样认知度低,鼓励就业创业措施不够成熟,就业创业各种配套服务不完善,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就业创业热情。缺乏相应的考评机制,考核学生综合能力时,学习成绩仍为主要依据,没有做到学习成绩与实践操作能力考评的协调一致。
大学生的年龄决定着其认知水平有了较高的提升,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已经初具雏形,中医药类高校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较为繁重,特殊群体学生就业能力本就弱于一般学生,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坐等靠”思想严重。加上对其思想教育以及隐私保护等方面重视不够,当面临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压力、焦虑、情感危机时,特殊群体学生难以形成科学的就业观。
在学校的坚强领导下,由校领导牵头,就业主管部门具体实施,各二级学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就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凝聚特殊群体学生就业帮扶工作合力,全面精准推进和提升学院就业能力和帮扶工作,工作人员合理分配,可按规范程序聘校外企事业单位人员作为小组成员,定期开展就业能力提升活动,实行奖惩机制,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和业务能力,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目标以及重点任务,形成各部门之间齐抓共管、交流协作的局面,持续推进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常态化。
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数据库,掌握特殊群体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并详细记录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困难帮扶的形式和内容,形成一人一档。通过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辅导员、班主任等一线学生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中医药院校特殊群体学生由于社会家庭、个人等主客观因素在日常生活、语言交流、攻读学业和心理调适等存在问题,主要分为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难、和生理困难四大类,每一类特殊群体都具有显著的代表特征。根据特殊群体学生的具体需求,围绕实践育人计划、帮扶工作方案、就业创业长期发展战略等,结合不同困难类型、不同专业、年级特点的学生,制定精准化帮扶策略,补齐短板,分类型、分批次开展特殊群体就业创业帮扶工作。
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超过70%来自乡镇、农村等欠发达地方,经过SPSS数据统计分析,经济困难型学生占比21%左右,大都来自城市的低保、五保家庭或是边远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基础薄弱,也有部分是受到经济冲击导致下岗、无业等家庭。求学期间相对高昂的学费和生活所需费用,让贫困学子需要通过打工、兼职来筹措资金,大大挤压了学习时间。帮扶工作实现由“授鱼式”向“授渔式”转变,将“奖、助、贷、补”与培养自立自强意识和就业创业能力结合起来,促进自身脱贫的同时,实现“思想脱贫”、“就业能力脱贫”。
学业困难学生占比48%左右,由于在校学习期间思想怠惰,沉迷享乐或本身学习能力与基础存在不足,从而导致学业荒废,难以正常毕业,就业时缺乏核心竞争力。成立师资帮扶团队,帮助学生科学分析就业前景,激发学习潜能,增强学习动力;朋辈帮扶团队与特殊群体学生结成“学习互助对子”,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夯实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做好学业规划及职业规划,实现高质量就业。
心理困难学生占比26%左右,容易表现出自卑、焦虑或紧张的情绪,人际交往中沟通困难,自身心理压力较大。就业与工作中一般难以把握主动权,易于和他人产生冲突,在就业竞争中经常处于劣势地位。帮扶以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标,定期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测评,及时准确地建立心理困难学生信息档案,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朋辈帮扶团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性作用。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指导。
生理困难学生占比为5%左右,生理差异导致的就业歧视,包括身体缺陷型和形象歧视型。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会淘汰身体缺陷者或制定性别标准,也存在同层次就业而身体缺陷者薪酬被无端压缩的情况。帮扶上要扭转生理困难学生的自卑心理,帮助其正视自身缺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提高学生的就业自信心,调整学生的就业预期,帮助其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服务。
回归育人为本的工作初心,将就业能力提升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完善资源分配方案,保证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在问到就业竞争力的劣势时,32%的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切实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教学课程体系,采取线上与线下课堂相结合,将线上课堂与实验纳入考评机制,教学突出医学相关专业特色,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转变思路,设立合理的实验测试环节,教师陪同,分组进行,确保每位同学参与其中,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并掌握相应技能。43%的学生反馈是实践操作技能缺乏,不断壮大学生实践技能培养队伍,开展中医药跟师实践活动,建立学生临床实践跟师在线表格并时时更新,鼓励学生自主跟师学习,将丰富学生临床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实现实践活动与专业教学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三下乡”活动在实践方面的积极作用,采用“毕业生、研究生义诊+本科生学习、实践”的形式,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充分锻炼学生临床实践技能。
51%的学生建议学校了解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个体指导。因此建立专业的帮扶团队,立足实际,统筹学生资源,按需分配,实现朋辈帮扶工作的精准对接,分享考研和就业经验、分阶段组织、开展座谈会,针对就业难点重点,逐个击破。将积极就业思想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软实力”与“硬措施”双管齐下,激发特殊群体学生就业的主动性。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潮流,持续完善“杏苑星火NEW”融媒体微信公众号与抖音公众号建设,以“责任、团队、高效、创新”的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为全体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网络一站式服务。依托创业导师、平台运营、视频制作、信息收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及时回答学生就业咨询问题、更新就业创业信息、推送就业创业政策、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布告相关招聘信息等。为特殊群体学生提供最及时、最多元、最实际的就业创业指导信息,进一步拓宽就业工作渠道。
通过查阅学生入学档案、新生入学体检,心理健康测查、了解学习情况等方式,经就业帮扶小组讨论确定帮扶对象,掌握特殊群体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建立帮扶档案,夯实特殊群体学生就业帮扶工作基础。从入学到毕业,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并明确学生毕业后跟踪管理服务的内容、程序以及注意事项,坚持动态跟踪管理,切实提升特殊群体学生就业综合能力。设立专门的信息安全委员,做好隐私保密措施,切实保护特殊群体学生的信息安全与隐私,打消学生接受帮扶的顾虑,切实保障就业帮扶机制可持续化发展。
针对就业困难学生,依据特殊群体学生就业帮扶方案,科学有效地收集、分类学生信息资料,建立特殊群体学生工作台账,一对一指导和制订个人发展和帮扶计划,形成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和帮扶指南,从立足根本,展望未来;强化基础,锻造能力;分析形势,正确选择;求职面试,轻松过关五个方面逐步培养就业创业能力,形成从入学到毕业全程化的帮扶指南。
充分发挥就业创业宣讲团、就业创业协会、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志愿服务团队在就业创业活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针对不用年级专业特点开展分级宣讲。针对大一新生开展专业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实现长远发展;针对大二及大三学生,重点开展思想引导与实践技能培训,夯实专业知识,将实践技能培养融入到日常学习中,鼓励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发展观;针对大四学生,着重宣讲考研政策与分析就业形势,组织学生到学校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和企业单位参观学习,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就业体验机会,让学生及早打算,提前准备;针对大五学生,邀请知名企业家和校友宣讲就业技巧与创业政策,持续举办勇往“职”前模拟招聘会与专场招聘会等活动,提升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背景下,顺应新形势、新要求、新变化,力求在四个提升中取得更大进步。一是提升就业帮扶覆盖面和影响力,增强学生获得感和归属感,努力成为学生的正能量加油站。二是提升帮扶动态跟踪管理服务水平,跟踪管理服务参与度更高,体验感更强。三是提升帮扶“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健全就业帮扶机制。四是提升多渠道、立体化就业工作网络平台搭建进程,主动作为,强化担当。强调把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作为整体就业质量进阶的先手棋,运用动态就业帮扶机制清晰地掌握学生个体需求与工作实时进度,帮助学生找准定位,促进特殊群体学生尽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