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鲁班工坊的轨道交通“双语双师双能”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022-01-01 16:25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工坊双师师资队伍

秦 武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000)

1 轨道交通鲁班工坊背景

轨道交通鲁班工坊建设的核心目的是服务中国铁路走出去、海外铁路项目的建设、运营与维护。因此轨道交通专业鲁班工坊的建设定位在于,以服务海外铁路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开展技能大赛、设备研发,培养了解国际规则,熟悉中国轨道交通产品、通晓中国标准、技术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铁路运输生产企业,丰富“鲁班工坊”的内涵和外延建设,为推动“鲁班工坊”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助力当地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已经完成泰国、吉布提、尼日利亚三个海外轨道交通类鲁班工坊的建设。

2 轨道交通鲁班工坊涉外培训需求

2.1 轨道交通鲁班工坊培训范围

目前,伴随着我国铁路企业海外轨道交通项目的快速修建,涉外培训面临着四项任务:一是提前做好即将开通运营的各条铁路管理及技术员工人员储备培训;二是按照铁路设备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组织目前在岗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员工岗位培训;三是地方国本土师资队伍的培训;四是来华留学生的培训。

2.2 师资队伍建设需求

轨道交通涉外培训师资队伍应具备国际化视野下的行业需求,具有专业技术强、外语能力优、综合素质高的特点。特别是我国目前轨道交通走出去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及非洲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培训人员相对基础较差,对于实践技能的需求更迫切,轨道交通企业缺少项目全周期服务的海外售后、运营、维护、维修应用型人才,因此对涉外培训教师的双师素质突出更高要求。

3 轨道交通涉外培训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双语能力欠缺

由于目前轨道交通企业走出去还处于发展阶段,各院校承接的培训项目不多,另外教师缺少对专业英语等的专门培训,因此目前轨道交通涉外培训教师普遍英语水平不高,不仅不能满足日常涉外课堂及实训教学的需求,而且在涉外培训双语教材编写、双语视频资源等制作等方面也很难满足涉外培训需求,制约了海外轨道交通行业企业项目建设对本土化技术人才的培养。

3.2 双师素质不高

国内职业院校更多的是突出双师的资格(认定证书),而不是考核其内在的双师素质,造成在教师的实践能力方面相对薄弱,特别是伴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快速发展,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存在滞后行业技术发展的现象,而我国在实施轨道交通企业走出去、特别是高铁走出去过程中,都是最新的技术标准和专业设备,作为这些高端技术装备维护与检修人员的培养者,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如果还停留在以前的知识层次和实践水平上,就难以保证师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目前海外轨道交通市场需求。

3.3 缺乏国际化背景和视野

无论是从事来华留学生、技术员工培训或者直接前往国外开展涉外教学,都涉及到对教学对象的管理,包含了日常生活、思想工作等,这就需要相关教师具备一定的国际化背景或者涉外培训经验,但是由于我国职业院校开展涉外教育交流还处于起步阶段,涉外培训或者留学生项目都还较少,师资队伍普遍缺乏相关涉外教学经验。

4 轨道交通专业“双师双语双能”师资队伍内涵

轨道交通专业涵盖机车车辆、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交通运营管理、轨道供电、轨道交通工程等多个专业,培训师资应当首先具备轨道交通专业综合知识,在此基础上精通本专业技术技能,能够示范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要点;既具有教书育人,又具有进行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满足“双师”素质要求。其次要具备良好的双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具备国际化培训课程的开发建设能力以及双语教材等教学资料的编写能力,实现“双语”教学。再次,轨道交通涉外师资具有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要求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必须具备指导培训学员开展实训操作的能力,满足“既能上得了课堂,又能下得了现场”的要求,在具备教师、工程师等“双师”资格基础上,成长为兼具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的“双能型”教师。

5 建设途径

5.1 建立双语教师培训体系

加大双语能力的培训力度,完善规范的双语教师培训体系,形成双语教师培训制度化。在现有师资中挖掘优秀教师进行双语能力的专门培训,营造双语教学氛围,在学校内部设置多种国际化交流途径和平台,促进教师的语言学习交流;给予采用双语讲授专业课程的教师以政策支持,从听、说、读、写多个角度对双语能力进行强化训练,同时要注重教师自编专业双语教材的培训,针对不同的培训项目制作相关双语教学资源。可以将部分专业教师送到国外轨道交通项目中进行现场锤炼,以便快速提升教师的双语教学实际运用能力。

5.2 强化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关系职业院校能否更好开展涉外培训工作的关键所在,职业院校应定期安排教师到轨道交通基层站段开展教师定期到现场实践锻炼,下放车间工区、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师资队伍对于现场技术的了解和掌握,避免出现“纸上谈兵”的授课方式。组织开展师资集中培训,采用边培训边演示边竞赛的师资成长激励方式,同时邀请路内、专业院校知名专家或老师进行理论知识和新技术理念的思路开拓,使专业教师从学习观念、学习态度、工作理念上树立正确的方向,适应新时代铁路新体制、新知识、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发展趋势,使之肯于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快速成长为懂技术、精专业、懂教学、会上课的专家型教师。

5.3 拓展国际化视野

教师应充分了解并尊重各国的思想、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和法律法规,同时熟悉世界各国的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人文情况,以及企业的发展情况,也应充分考虑和认识到海外市场对轨道交通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程度。特别是要加强国际化教学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适应不同区域和国家的需求因地制宜的适时调整培训手段和方法,可以到国外进行短期学习,拓展其国际化能力。

5.4 创新教师评价激励体系

对涉外培训教师进行“双语双师双能”的资格认定,颁发相关证书,订涉外培训教师聘用标准和评价体系,形成准入制度,与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及奖励性绩效挂钩;对涉外培训项目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动态及时跟踪反馈,运用师资管理及评价考核系统,规范教师队伍管理,对目前的师资队伍进行考核,统计分析教师授课数量及质量,每次培训结束学员进行授课效果评价,实施教师的动态聘任解聘、奖励激励制度,将培训教学质量与讲课费挂钩,教师工作业绩与考核挂钩,激发师资队伍的自我提升机制,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6 “双师双语双能师资”队伍建设原则

6.1 长期性原则

由于我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设备的快速更新换代,轨道交通逐步实现智能化和综合化,相关人才需求量大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配套的师资队伍必须对接轨道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和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一线为目标,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跨学科知识技能相结合,技术创新为方向,不断的学习提升教师能力水平,才能使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6.2 差异化原则

对于轨道交通职业院校而言,目前专业教师的来源大多是相关研究生直接招聘录入,各专业教师专业区别较大、另外技术人员毕业院校不同,个人技术水平、素质能力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新入职教师本身各自不同的学历、能力、经历制定不同的职业能力培养发展计划。例如:特别是一些研究生本科所学专业与研究生阶段所学专业跨度较大大,容易停留在理论层,特别是伴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综合化发展方向,相关岗位对于一专多能型人才的要求,教师成长会出现学习瓶颈,难以向上再提升。在教师培养中实施因材施教计划,针对其原专业与现从事专业相结合制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因人而异、模块式选择培训内容,实现类似定制化培训,从而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培养“双语双师双能”的师资队伍目标。

6.3 重点提高原则

技术能力等级分层、岗位性质分类、业务操作水平分级、定制式专业培训,实现师资队伍的重点培养。轨道交通专业院校目前一线教师很大区分度,实践动手能力、理论知识水平差距较大,如果将此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同时进行相同内容、相同级别的培训,培训的效果较差,因为基础知识和认知水平不同必将影响技能掌握的快慢和不同,会导致部分受训人员掉队或者感觉受益不大。因此应深入开展专业教师教育档案管理,摸清所有人员的学历结构、理论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水平层次及岗位,针对不同岗位的专业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研、个人选择及量身定做模块式教学培训内容,实现个性化培养、培训对象专业能力快速提高。

6.4 市场导向原则

基于涉外轨道交通企业所需职业岗位的能力培养,设计与信息化、智能化相关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校企协同师资培养计划,借助智慧教学平台,构建以教师自主学习模式,依托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营造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教学环境,开展理实一体化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高仿真、沉浸式教学模式,重点培养教师的跨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实践技能和工匠精神。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轨道交通涉外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要,关系到海外建设项目能否持续良好运行,因此必须进行规范的、长远的、目的性强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对双师双语双能师资队伍实行系统化、模块化、定制化的管理,在建设模式、培训内容、激励体系等各方面进行设计、诊改和完善,必将对轨道交通企业走向世界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工坊双师师资队伍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星月工坊
星月工坊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星月工坊
星月工坊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