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兰
(重庆财经学院 重庆 401320)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由此正式开启了中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序幕。
2020年5月,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纲要》对课程思政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及建设指导,再次强调“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把课程思政建设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经过几年的发展,教育界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进展和成效的关注力愈加强烈,从传统“思政课程”向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逐渐转变,已然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遵循思路和发展趋势。学者们以及一线教师们纷纷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进阐释和界定。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分学科、分专业给出了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意见。
课程思政的建设首先依赖于任课教师对本课程中的所有思政资源积极的开发和挖掘,课程思政的效果取决于任课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然而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专业课教师普遍存在思政意识不足、思政能力不强、参与度不高等情况,这俨然已成为摆在眼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课程思政的资源挖掘和内容体系构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只讲专业不思政;或思政维度单一、理论生搬硬套、强行植入;或因循守旧而不能与时俱进,缺乏思政活力和热力等问题。而对于来自社会、行业、企业的思政元素更是缺乏系统思考。因此有必要系统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多维度构建课程思政内容体系。
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专业课教师可以进行系统梳理,并深入挖掘,主要可以从以下维度进行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构建。
2.1.1 人的要素
专业领域的著名人物、劳动楷模、身边的优秀师生和校友典范都是很好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从这些正面甚至反面人物的身上,都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当下抗疫中的榜样力量,就是很多专业领域,如医学、物流、物业等,可以使用的非常好的课程思政素材。
2.1.2 物的要素
各专业都有一些特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也即是这里所谓的“物”。对这些物的巧思妙用,往往是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构建的途径之一。例如土木工程领域中的赵州桥,历经千年风雨,却仅仅沉降了几厘米,由此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造桥工艺的叹服,更可以告诫学生做人做事打好基础的重要性。
2.1.3 事件要素
历史事件、社会热点事件都可以很好的植入课程,发挥育人功效。特别是社会热点事件更是可以引起学生广泛关注、积极探讨,起到事半功倍的课程思政效果。比如2021年开年娱乐圈的惊天大瓜某明星代孕事件,虽然造成了极其不好的社会影响,但反过来恰恰可以引发学生对生命伦理、遵法守法的思考。
德智体美劳是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智育是专业课程的基本目标,通过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德育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首要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然而,课程思政的内涵不仅仅是德育,它需要通过体育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增强他们的体质,传授他们健康生活的基本知识;通过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通过劳育给学生灌输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他们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当前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普遍集中在德育方面,因此需要巧妙构思,加强人文素养在理工科课程中的融入;通过课程实践、实训环节树立劳动品德,锻炼学生意志,增强体力体质。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覆盖的。
第一课堂是专业教育的主战场和主渠道,而第二课堂则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和完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课程思政对学生的育人效果需要到第一课堂之外的更广阔的领域加以检验和升华;而第二课堂更丰富的教育形式和教学内容又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更充沛的育人资源。
第二课堂以学生为主导开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开创性是课程思政育人效能的助推剂和催化剂,在社会实践中亲身获得的体会和感悟更能触及灵魂、深入人心。因此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构建应当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统一起来,真正实现“三全育人”。
从国家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从《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产教融合始终作为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被反复强调,这注定成为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不可回避的现实背景。
产教融合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更大的平台载体,它丰富了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但同时也带了诸多新的挑战。学校和企业的教育主体双重性,影响了课程思政的连续性,学校与企业对思政育人的不同态度,将导致课程思政的衔接断裂;学生+员工的教育客体双重性,弱化了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学生在面对学校和企业之间不同的价值取向转换时,容易发生迷失和困惑。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课程思政比之以前将处于更多维、更复杂的环境下,因而其风险性增大、可控性减弱,学生在学校所建构的意识形态体系易受到冲击,甚至发生崩塌。因此在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融通校企,如何防止思政断层,是课程思政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然而任何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产教融合虽然对高校课程思政带来了诸多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思政资源。有必要打破原有的狭隘思维与体制藩篱,将校内外教育资源和形式融合起来,充分挖掘和社会、行业、企业育人资源,特别是发挥劳动育人、企业文化育人、职业道德育人、行业楷模育人的优势,多课程协同、多教学模式协同,构建系统化的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本土滋味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可以给学生营造出沉浸式的感悟体验,让学生不仅是听从老师的思想引领,更是耳濡目染,润物无声。学生对此更有认同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因此,地方特色文化是课程思政内容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重庆高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地方所特有的红色文化、抗战精神、红岩精神、巴渝文化、川江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宝贵而独一无二的育人资源。甚至易中天老师讲到的火锅文化中所蕴含的“兼济天下”、“中和之美”的思想等都可以成为很好的育人素材。
2020年6月8日,陈宝生部长在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他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落实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抓准抓实,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
取得建设实效不可能仅仅是空谈,因此每一位高校专业课教师都应当从自身做起,从每一节课做起,系统挖掘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元素,多维度构建课程思政内容体系,从而为课程思政建设打下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