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小妹(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广东省广州市)
叶婉君(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中心小学/广东省清远市)
很多教师和家长都会面临这样的苦恼:孩子们对学习不感兴趣了,厌倦学习,甚至不愿意回学校。厌学是小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孩子就会对学习不感兴趣,容易产生苦闷心理,甚至是抵触心理。与此同时,孩子还会对家长、教师产生逆反心理,他们的品德和行为也可能出现问题,严重厌学的孩子还会有逃课、旷课等行为。学生厌学的心理问题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对小学生厌学心理的表现、原因和辅导方法提出浅薄的看法。
要想解决小学生厌学的心理问题,我们首先要认识小学生厌学的表现,通过长期的观察,我们发现小学生厌学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可以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分析。
到学校学习知识、接受教育,是每一位小学生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可是厌学的孩子把上学和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一种精神压力,从心理上抗拒学习。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学习是一件无趣的事情,就算坐在教室里学习,他们也会心不在焉。产生厌学心理障碍的孩子,他们不可能学习更多的知识,这不利于他们的学习。
思想上厌学,必定会导致行为上厌学。行为上的厌学往往表现在“懒”上。首先,孩子的厌学行为表现在上课不听课、精神不集中。有些孩子眼神呆滞、看窗外,有些孩子涂涂画画,有些孩子和同桌聊天,有些孩子趴在课桌上睡觉,还有些孩子随意离开座位。其次,他们的厌学行为还表现在作业方面,有的孩子课后作业不完成,第二天说没带,让他补回来,他不愿意;有的孩子写作业态度马虎,答案错漏百出;有的孩子直接抄写答案,应付教师。最后,厌学严重的孩子,不仅对有关学习的一切表示抗拒,还会逃课、旷课。例如,我们班上有一个孩子,一至三年级多次出现缺交作业的行为,我们多次和家长沟通,但是家长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意识到这是孩子厌学的表现。孩子到了四年级,不仅作业不交,有时还会想各种理由不来学校。因此,我们要留意孩子的学习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对孩子进行疏导教育。
教师、家长想要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除了需要认识孩子厌学外在的表现外,还必须找到孩子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帮助孩子摆脱这种心理障碍,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全发展。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有很多,现在我们从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有部分孩子之所以厌学,是因为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机。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比较差,这一结果又会进一步加深他们的厌学情绪。
还有部分孩子厌学是因为他们和他人沟通的能力较差或者害怕沟通,很难和同学和睦相处,他们内心容易产生孤独感和不安感,他们没有好朋友,有些孩子甚至经常和同学吵架或者打架,人际关系非常紧张。人际关系的紧张,让孩子惧怕回到学校,他们害怕见到同学,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很难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孩子也会越来越厌倦回学校学习。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家庭氛围紧张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父母关系紧张甚至家庭破裂的孩子大多孤僻、不自信、不爱说话,他们的脾气容易暴躁,对身边的人和事容易产生不满。他们容易放纵自己,玩游戏、去网吧,对学习不感兴趣。有部分的孩子还会仇恨同学、讨厌教师,认为学习辛苦、学习没用。厌学心理也就随之产生了。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厌学是因为家长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教育孩子。
有些家长生意繁忙,有些家长外出打工,有些家长经常加班,工作的繁忙导致他们关心教育孩子的时间太少,孩子长期由家里的老人抚养。老人由于年岁和文化程度的原因,只能保证孩子的吃喝,至于孩子学习的教育,他们往往有心无力。由于长期的家长教育缺失,孩子容易任性放纵,有些孩子看手机或者玩游戏到深夜,第二天很难起床,不愿意上学,或者回到学校,上课瞌睡发呆。教师跟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家长因工作繁忙即使知道了孩子的情况,但仍不能及时管教孩子,导致恶性循环。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厌学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厉。教育过于严厉的家长也会给孩子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我们曾经教过一个孩子,他原来的成绩不错,上课也积极举手。但是上了高年级之后,偶尔考试没有90分以上,爸爸就开始“棍棒下出成绩”,少一分就打一下,家长以为孩子只要通过惩罚就可以提高成绩。事实上,这种粗暴的方式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仅身体受到伤害,心理上也出问题,他们觉得学习没意思,学习有压力,害怕学习,厌学的心理也悄然而生。
学生出现厌学的现象,不仅和学生自身、家庭有关系,不良的师德师风也会让小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个别教师的教师职业道德差,排斥差生,言语打击学生,让学生的自尊心受伤,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教师甚至体罚学生,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渐渐地,学生的厌学心理也就产生了。他们不愿意回学校,害怕被教师责罚,害怕被同学取笑。
有些农村地区,教学模式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跟不上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手段不好,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没有新鲜感,厌学的情绪就悄然产生。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我们建设社会,同时也受到社会环境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思想不够成熟,受到社会环境影响的程度比较大。城市里的孩子,他们追星、追网红,觉得网红明星挣钱快,努力读书没有用,还不如网红明星挣钱快。他们想像网红那样通过直播、刷抖音等途径挣钱,因此有些高年级的孩子,天天用手机刷抖音至深夜。第二天,他们懒洋洋回学校,上课瞌睡,对学习完全提不起兴趣。
至于农村里的孩子,部分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见识短浅,觉得读书无用。家长觉得有些人只是读到小学,就能在城市里挣大钱,回农村盖了大房子;而大学生毕业也未必找到好工作,有些大学生工作了也买不起房子。因此,家长的“读书无用”的思想就会影响自己的孩子。
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还有很多,不同的孩子厌学的原因也不同。面对这些厌学的孩子,我们作为教师也不能置之不理,要针对不同孩子,不同的厌学原因,各个击破,找到解决的办法。
厌学的孩子都有共同的特点:学习习惯不好,害怕学习,学习方法不好。教师和家长在纠正他们厌学心理的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不要惩罚他们,更不能打骂他们。如果打骂他们,他们更容易产生自卑感,失去自信和自尊,他们就更不愿意学习。面对厌学的孩子,我们更加要有耐心,要有科学的方法和良好的心态,多和孩子交流,找到他们厌学的原因,以鼓励为主,持之以恒,耐心关爱、教导他们。我们要一起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学校是孩子学习的地方,孩子一天大半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教师应该及时联系家长,和家长一起纠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家校要紧密合作、联手管理,做到学校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家长也能把孩子在家的情况告诉学校。只有教师和家长都清楚孩子在家在校的情况,才能共同商议出帮助孩子的方法。
一所学校要想有良好的教学质量,首先它要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管理模式。其次,要加强师资建设,改变教师的教学观、角色观。
1.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教师不能只看分数,要着重孩子们长远的发展,授课时可以利用现代的多媒体,创设最佳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2.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关注厌学的孩子
厌学的孩子上课容易分神,教师需要经常关注他们,我们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起他们注意,不要让他们觉得教师不在乎他。提问时也要注意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能增强他们的自信,让他们感受到课堂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教师的关注和表扬能够帮助他们慢慢消除厌学情绪,渐渐树立起信心。
3.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教学技能
部分孩子厌学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落后,吸引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认真备课,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诗词时,《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离别诗,可以播放表达离别的歌曲,让两个孩子角色扮演,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孩子对离别之情的理解,也调动了全班学习的积极性。
4.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适当地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给他们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课堂上,教师给出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让孩子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能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生能亲身体验和感知,自然能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信。
5.关爱学生
教师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他学习成绩差,而把他放一边来特殊对待。对待因为学习差而厌学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有耐心,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查漏补缺,尽自己所能,把他们的成绩补上去。
适当给厌学的学生一些职务,例如收作业组长、纪律委员等,让他们觉得教师重视他们,这样能增强他们的自信。我班有一名从国际学校转学的学生,脾气暴躁,上课不听课,下课和同学闹矛盾、打架,课后不做作业,多次与其父亲沟通,问题得不到解决。最后,笔者让他做纪律委员,果然如笔者希望那样,他纪律好了很多,下课不再打架,还帮忙登记打架的同学名单,上课也越来越积极了。
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态度。我们都知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当学生觉得这个教师好,喜欢这个教师,他就会越喜欢学习这一科目,学习越有劲儿;当学生觉得教师不喜欢自己,不欣赏自己,他就会厌倦这个学科的学习。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方法,尊重每个孩子,爱护每个孩子,鼓励他们,让他们尽快从厌学情绪中走出来。
除了要加强师资建设,改变教师的教学观、角色观之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对于学习动机不正确的学生,让他们多上一节心理课,让心理教师针对厌学的孩子,做心理疏导,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为了预防孩子厌学和帮助孩子从厌学中走出来,家长在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家长在家做到言传身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自己的孩子。家长在家中要做到言传身教,少看手机,多看书,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本有趣的书,一起讨论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谈谈自己的看法;每晚和孩子聊聊心事,及时发现他的思想动态,及时纠正错误的想法。
2.锻炼孩子做家务
家长在家可以多让小孩做家务,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知道自己也是家里的一分子,家里的活儿要一起承担。父母每天上班挣钱,“我”就每天上学学习,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3.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家长需要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强健孩子的身体,还能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在体育锻炼中,提高孩子的抗压和抗挫能力,从而使他们不会因学习的辛苦而轻易退缩。
4.多鼓励孩子
面对有厌学的孩子,家长首先不要焦虑,不要着急。家长需要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给孩子,多鼓励他,陪伴他一起找到学习的兴趣,一起突破学习的难关。循序渐进,不要给孩子提太高的目标,先定一个小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它。
5.合理安排孩子学习与娱乐时间
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与娱乐时间。不能强迫孩子八个小时都在学习,如果全部时间都在学习,孩子会过度疲劳,容易产生厌学心理。7+1>8,意思是七个小时学习加一个小时娱乐,效率会高于你八个小时都在学习的效率。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厌学心理形成有很多原因,厌学心理绝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一旦发现孩子有厌学心理,家长不要过于着急和发脾气,要用科学的办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困境,及时和教师沟通,一起帮助孩子热爱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