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2-01-01 15:52陈奕纯东莞市东坑旭东学校广东省东莞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核心文章素养

■ 陈奕纯(东莞市东坑旭东学校/广东省东莞市)

在中考的重压之下,语文教学更侧重于知识积累与解题技巧的培养,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却被忽视。语文核心素养并非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融于各种学习内容中的,因此需要教师要深挖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实现知识与素养的同步培养。尤其是作为新课改中特别强调的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渗透这一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成长。

一、语文核心素养讲解

语文素养是指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综合评价。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那么具体而言,语文核心素养我们一般认为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下面笔者将围绕这四个方面阐述语文阅读和核心素养的联系。初中语文阅读中含有大量的古诗词、文言文,这些阅读内容承接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其语言风格多变,不论是清新晓畅的语言,还是含蓄隽永的风格,都有着独特的语言运用特色,这极大地符合了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培养的要求。其次,在语言高度凝练的语文散文阅读知识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对文章的品读,对留白的想象,对意境的体味,获得阅读与鉴赏思维方式,这又符合了核心素养中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至于审美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本身具有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体会中华古典文化意境,正是审美能力的提升。最后,语文教材中涉及很多文言文板块阅读知识,这些是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一部分,鉴赏文言文知识,就是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我们应注重语文阅读的作用,引导学生更好地品读,当学生对语文阅读有了认知之后,语言的翻译、运用、品鉴能力都会大大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合理引入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教师应该不断优化、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构建创新课堂,不管是结合教材主题、使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也好,还是组织游戏、角色扮演等灵活的课堂形式也好,都能够在情境的引入中,给予学生更加深入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设身处地的情感体验中感受到课文的深层次情感表达。

例如,在《济南的冬天》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并未去过济南,也不知道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在阅读本文时,很难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也很难理解作者为什么对济南的冬天如此喜欢。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合理地引入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大明湖、芙蓉街、宽厚里、趵突泉等的冬景,弥补学生对济南冬天的认知,让文本中的形象活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在欣赏济南冬日美景中感受作者的情感。通过这种情境构建方式,学生对于课文理解会更为深刻,使得学生能够迅速地进入文章,对于文章的认识和理解也更为深刻,进而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诗歌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所谓审美能力,主要是指具有发现美、感知美的意识,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组内内容,同样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初中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其中包含很多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和散文,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扎实学生语文基础,还需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资源,促使学生能够深入地感受语文中文字之优美、散文用词酌句之精美,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字内容以及写作方法,使其能够阅读和鉴赏作品内容,来感受语文文学的审美价值。

以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为例,这一诗歌构思巧妙,并且还富有韵律之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这两点出发来鉴赏诗歌。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次朗读诗歌,了解诗歌的大意与主旨,并尽可能地在阅读中感受诗歌本身的魅力。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划分节奏以及给学生播放范读本文的方式来引导其领略诗歌的韵律美,之后学生可以再次朗读,加深体会。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对诗歌结构的分析,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艺术构思,品味其结构之美,这一过程可以实现对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或者是一些美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

3.联系实际拓展,增强学生阅读体验

素质教育提倡教学要结合实际,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要紧密联系生活,开展生活化教学。语文作为一门反映现实生活的学科,其最终也是与实际生活离不开关系的。并且,语文学科的学习,最终也是要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合理选择一些生活场景或者素材,设计更加充满趣味性的导入情景,给予学生更加丰富立体的阅读体验。情景教学法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促使学生在已有生活体验的引申下,进入情境之中,更加全方位地感受文本形象。比如,在阅读《背影》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为了让初中生真切地感受父母对孩子无私奉献的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父母为自己付出时的场景,“父母第一次送自己上学离开时的背影,父母日常劳作时的背影”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中作者对自己父亲的感恩、感激之情。

4.通过互动教学,锻炼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核心素养培养强调学生的文化素养,注重社会实践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互动教学十分关键,也是实现师生交流、生生沟通的重要模式,其动态性教学过程非常考验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良好的课堂互动不仅能够拉近师生关系,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使学生愿意主动配合教师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喜好,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开展阅读学习和探究,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

如在学习现代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时候,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朗读活动,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朗读过程中强化对阅读内容的把握。待学生完成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合上书本,描述文章所讲内容,鼓励学生准确复述原文内容,意在强化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积极地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创设教学小组,引导学生在组内活动中进行知识交流,意在帮助学生在交流中实现语文思维的碰撞,强化自身对语言和文字的驾驭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5.注重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

认读能力指的就是学生的认识与阅读生字生词的能力,这一能力是进行语文阅读的基础,实际上对于初中生而言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生字。但是一些词语、成语或者是在诗歌、古文中的词语,学生对其含义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熟读诗歌并且借助教材中的注释与工具书来了解诗歌含义。如此一来,学生对教材中的“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竞折腰、成吉思汗、原驰蜡象”等就有所了解。在这一规程中学生掌握了词语的读音与含义,认读能力自然获得增长,可见课前预习对培养这一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利用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来预习与掌握基础知识,给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增强自身的语言构建能力。

6.问题导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不能走马观花,单纯了解一个文本的故事梗概,这样的阅读往往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对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增长毫无益处。学生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分析与思考,作者如此布局有何优势,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思想情感是如何表达的?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学生才能通过阅读收获大量的知识与技能,同时锻炼与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而作为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则可以采用问题导学的方式来指导学生阅读。

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例,学生不但要在阅读这一诗歌时感受其形式美与韵律美,更要深入地思考其内涵。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完成这一任务,提升其理解能力,培养其思维能力,具体问题为:哪些“四月天”中的景物代表了诗人心中的“爱”。如此学生在阅读中就带着任务有目的阅读,在阅读的同时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问题的解决实现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7.巧妙选取文章,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的内容选取某一主题,然后结合这一主题来科学地整合多篇文章,推动群文阅读在教学课堂中的实施。教师通过多篇文章的组合阅读能够让学生深化教学主旨,对教学主题有一个宏观和系统的了解,久而久之,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中的某一主题,让学生围绕着作者以及文章当中的写作手法进行有目的训练。实践证明,通过有效地开展群文阅读,能够让学生广泛阅读,有目的选择文章进行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阅读教学增姿添彩。

例如,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筛选出关于“母亲光环”这一主题为主的多篇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譬如,《血色母亲》《偷粮》等,让学生首先通过阅读类似的文章,感受动物和人类对于母亲这一角色的歌颂和赞美,再结合《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中母亲对于孩子的关爱,这样群文阅读的利用就会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学生语文的学习效率。

8.阅读经典,实现文化传承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这部分内容的作用,引导学生传承我国优秀文化。例如,以九年级第六单元的内容为例,其中每一篇文章都是选自于我国的经典著作,如《儒林外史》《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了解本文内容,并且还可以适当地进行课外拓展,给学生讲解这些故事的产生背景,并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经典著作。通过阅读经典,学生既能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语言魅力,还可以将自己阅读的内容与感受分享给他人,实现了文化传承,提升了核心素养。

9.设置科学评价,引导学生合理提升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科学、及时的教学评价至关重要,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教学评价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获得学习反馈、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发展的重要媒介。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发展的成果、效率、质量,为教师改进自身的教学体系、优化改革教学方法等提供明确的参考。

传统教学评价体系的形式和主题比较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主要是以往教学的教学评价呈现单一性,并且学生的教学意见表达渠道不够畅通,学生的心理需求被压制,学习需求无法到达教师的评价中。因此,在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评价必须要注重改革创新,从评价主体、内容、形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改进,以互动为基本方式,确保学生主体性原则,按照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合理设计教学评价方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主评价、小组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相结合,划分多个评价模块,制定详细的标准和细则,结合学生的心声,可以适当地邀请学生共同探讨如何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促进班级教学评价体系的贯彻落实。如可以设计设计班级制度,要求学生轮流做本节课的“学习报告”,每节课一个学生来做,一天一个,一学期下来,能够确保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对于报告的形式,可以组织学生上台发言,尽量锻炼学生的台上表现功夫,使其站在讲台上,表达自己的学习见解,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概括自己的学习收获……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每一节课学习完之后,预留5至10分钟,让学生和教师可以互相交流,教师可以提问,并邀请学生回答,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总之,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多需要时间的积累。在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方法来优化阅读教育,不断优化和革新自身的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猜你喜欢
核心文章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