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宝民
在国际油价走势持续震荡,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持续加大的背景下,随着油气资源品质多样化,勘探开发向“低、深、难、非”转变,油气装备技术升级刻不容缓。传统离散型制造企业产品加工链条长、生产柔性不足、管理方式粗放、成本压力巨大,管理转型迫在眉睫。国际一流企业之所以长期处于行业高端地位,成功的重要法宝就是牢牢抓住了精益管理[1-5]。2016年,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宝石机械)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在装备制造企业开展精益管理的有关要求,积极走出去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看到一些国际先进的制造企业,如卡特彼勒天津公司,其精益管理已经进入了相对高级的智能化生产阶段。深刻认识到与丰田、西门子、通用电气(GE)、沈鼓、三一重工等国内外先进制造企业相比,宝石机械在产业价值链中总体上还处于中低端,在管理方式上存在很大差距,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益化、信息化水平亟待提升。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宝石机械笃行精益之路,扎实开展精益管理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回顾推进精益管理历程,采取正确策略、做实关键举措至关重要,对装备制造企业实施精益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宝石机械紧紧围绕战略规划目标,通过分析企业流程及相互关系,着眼于价值创造及价值传递,由浅入深,逐项叠加,系统引领精益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目前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理念导入阶段(2017—2018年),通过培训学习,提高认识,强化全员精益思想,掌握精益管理方法和工具;围绕重点产品,突出生产现场,统筹设计,系统施策,抓好试点示范,做好总结推广,精益理念落地生根。全面推进阶段(2019—2020年),着力推进精益生产,加强6S现场管理,推行全面生产维护(TPM),优化生产流程,提升标准化、信息化、准时化水平,生产过程合理、有序、高效,有效消除浪费,大幅降低成本。系统提升阶段(2021—2022年),以推动公司全价值链精益管理为核心,持续完善精益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厚植精益管理文化,筑牢持续改善基础,实现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精益管理,企业精益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经过几年的持续推进,宝石机械在精益管理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精益思想更加深入。广大干部员工对精益管理的理解更加深入,充分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思想观念不断深化,生产经营管理精益化水平显著提高。二是精益路径更加明晰。逐步形成了宝石机械“102556”①102556:“10”即“效率、效益、安全、质量、快乐”十字方针;“2”即管理流程优化、信息集成应用两大支柱;“5”即6S管理、目视化管理、班组管理、员工改善提案、TPM五个专项改善;“5”即包含不同内容的五个推进阶段;“6”即领导推动、专家带动、基层发动、员工主动、上下互动、整体联动六大基础。精益之屋,为持续深化精益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各单位抓好精益管理的工作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划和路线图,有效保障了各项管理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和时间节点有序推进。三是精益管理成效更加显现。宝石机械的设计开发能力、准时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主导产品制造周期、设备故障率、在制品占用程度、总成本等都有明显下降,经测算,近两年由实施精益管理直接降本增效8622万元。
宝石机械聚焦“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油气钻采装备研发制造集成服务商”目标,以增强企业体质为根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内涵式发展,持之以恒探索精益管理之路。通过对标世界一流、抓好顶层设计、实施重点突破、强化结果落地、采取试点先行、构建保障体系等一系列策略方法,扎实有序推进精益管理。
在精益管理实施初期,通过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深入分析企业自身管理运营状况,将学习精益管理理念、掌握精益生产工具作为公司实施精益管理的切入点。先后组织32批次1416名干部员工到丰田、本田、卡特彼勒、西门子、华为等精益管理标杆企业学习,邀请多名资深专家多次到公司授课,向全体管理干部讲理论、讲实战,并走进作业现场找问题、求突破,让全员零距离、深层次思考企业实施精益管理的方向和路径。
宝石机械将推进精益管理与生产经营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对标国内外先进制造企业,确立了精益管理关注“效率、效益、安全、质量、快乐”10字方针,提出了“领导主抓,全员参与;总体规划,系统推进;问题导向,试点先行;人才培育,引领发展;持续改善,培育文化”的原则,明确了各阶段量化指标,致力于打造“现场有型、管理有效、组织有神、人才有力、公司有益”一体协同的现代化企业发展 格局。
通过运用价值流分析、PDCA管理循环、流程式布局、标准化作业、平衡生产等精益工具,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聚焦突出问题,制定改进目标。针对精益基础薄弱,精益理念不强的问题,持续加强精益理念导入,聚焦现场抓好6S管理、目视化管理、班组管理、持续改善、TPM五项重点工作。针对产品加工链条长,生产柔性不足,管理方式粗放等问题,以管理流程优化、信息系统建设作为精益管理两大支柱,实施全价值链精益管理,进一步夯实精益生产基础,引导全员学中干、干中悟,持续推动企业由精益生产向全价值链精益管理转变。
宝石机械坚持把效率效益提升作为生产改进的根本方向,根据不同生产单元特点,因地制宜通过精益小产线建设、工位布局优化、设备布局优化,推动标准作业,实行订单拉动和装配驱动生产,在提升生产效率效益方面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通过在精密加工厂建设陶瓷缸套生产线,产量提升的同时,总加工时间大幅减少;通过在泵业设备厂优化工位布局,推行标准化作业,平衡工序能力,调整作业班次,装配效率提高58%;通过在钢结构西电油箱车间优化设备布局,消除跨车间转运,推行标准作业,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在钻机分公司以订单拉动和装配驱动,优化管理流程,编制组装试验13类作业指导书,钻机生产周期缩短11.7%。
宝石机械坚持以点带面,先易后难,积极稳妥推进精益管理。一方面将泵业分公司精密加工车间和宝石特车公司确定为精益管理试点单位,经过两年左右积累成熟可靠经验后,有序向其他单位推广流程优化、班组管理、现场整顿、降本增效、技术改进、产线平衡、标准作业等经验,助力公司精益管理全面展开。另一方面,在基本实现精益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向精益设计、精益营销、精益采购等业务领域拓展,由单点突破迈向整体联动,推动精益管理不断向纵深发展。
宝石机械把精益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搭建了“组织、制度、资源、舆论、人才”五个维度的保障体系。一是搭建立体式组织架构。落实各项任务,既通过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主抓,基层单位领导主推,精益管理办公室督导考核,确保纵向到底,又通过主要领导、副总师挂点包干,机关处室、直属机构定点包抓,确保横向到边。二是建立多维度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周汇报、月总结、月考核制度,对重点项目实施项目制管理,定期评选基层单位改善案例,对优秀案例及个人进行奖励。三是提供稳定资源供给。从人、财、物等方面全方位保障精益管理项目有效推进。四是营造积极舆论氛围。通过专题网站、报纸、广播、新媒体传播精益知识、宣传典型案例、展示精益成果,营造浓厚精益氛围。五是提供人才保障。通过开展精益管理培训、外派学习交流,在各单位设置精益专员,建立起一支覆盖各单位的专业化、骨干型精益团队。
观念的转变,认识的提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作为传统离散型装备制造企业,宝石机械面临产品种类多、门类杂、成本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处于市场竞争的下游,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难以适应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要。宝石机械充分意识到新形势下转变经营管理方式的重要性,认真落实集团公司部署,大胆走出去,在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对标中,拓展视野、更新观念、学习方法,以精益理念指导企业新发展。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企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改善现场是实施精益管理的重要切入点,宝石机械从6S管理、目视化管理、改善提案、TPM、班组建设等专项改善入手,扎实推进五方面工作。一是按照集团公司装备制造业目视化标准和6S管理规范,各单位逐步完善质量、安全、设备、物料现场标识,制作工位器具524件、撤除防护栏1676米,修缮安全通道5673米,拆除工件铺台5620平方米。二是推进员工自主改善,累计实施改善提案4216项,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企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干部员工发展信心更加充盈。三是强化设备管理,设计制作设备管理看板,清楚标识设备管理状态;设计隐患排查“体检表”,每天进行开机例保,设备管理做到重保养、轻维修。四是狠抓班组建设,开展“精益管理,舍我其谁”“精益管理、向我看齐”“精益管理、从我做起”等主题实践活动,设计制作各室、班组管理看板。五是完善精益管理现场考核制度,制定了包含八个维度的《精益管理工作考核表》,建立现场管理的长效机制。
立足为客户创造价值,宝石机械围绕主导产品开展面向市场、面向制造的设计、工艺改善,成立了由设计、工艺、现场人员组成的10个精益设计小组。一是推进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围绕节省材料、节省制造费用、节省检验费用、减少冗余功能、减少过度设计、提高重复利用率等方面,积极推进设计优化,钻机井架附件型材、板材、吊装耳板等种类显著减少。二是利用新技术,推广新工艺。采用集中下料,将材料利用率由75%提高到87.7%;消除手工划线,使排版时间由3天缩短至1天;采用模锻工艺优化泥浆泵齿圈,既有效减轻了产品重量,又大幅缩短了加工时间。
宝石机械持续提高成本管控能力,强化供应链、需求链及服务管理水平。一是提升成本管控水平。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坚持全员、全过程、全要素降本增效,坚决堵住成本出血点。突出“两金”压控重点,摸清应收账款和库存余额底数,明确主体责任、推进进度和考核政策,着力将“两金”控制在合理水平。二是提升供需匹配水平。提升供给侧供给精度、需求侧需求精度,从而提升供需双方匹配精度。在供应链管理上,通过“框架协议+订单”采购模式、细化供应商业务范围、规范外购物资编码、分批分级实施采购等措施,外购物资到厂准时率同比提高11.39%,采购成本平均下降11.4%;在需求链管理上,以市场需求为起点,制定供货协议管理办法,推行技术协议标准化,鼓励供应商合理预投,以信息共享、方案共定、风险共担、协同发展为原则,促进“营销、技术、物采、生产”四大业务同频共振,技术准备时间和合同评审时间均明显缩短。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大力开展油气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断完善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涵,优化服务流程、制定服务标准,构建开放的服务体系。目前,公司已建成国内14个、国际4个服务站点,编制《石油钻机大修技术规范》13个、《石油钻机检测维修规范》12个,服务类营收占比由2018年的15%提升至2021年的26%。
宝石机械通过优化单个业务流程、单元体系流程、整体价格体系,打破部门壁垒和管理界面,弥补“管理边界”或“业务结合部”的薄弱环节,持续推进业务流程优化,着力建立一条高效率的管理通道,有效降低沟通成本。一是优化单个业务流程。通过取消、重排、合并、简化,构思新的工作方法,建立新的工作流程,有效缩短流程运行时间和路径。二是优化单元体系流程。宝石特车公司运用精益理念进行全价值链改善,将原有55个业务流程优化为31个,建立了拉动式流线化生产线,实现了节拍化生产。三是优化整体价格体系。为适应集团化管控模式需要,宝石机械通过“建立一个价格平台,实施业务两级管理(总部战略管理、基层单位业务管理),制定三部从业标准(作业规范、工艺协作价格标准、产品目标成本清单),履行四项管理职能(业务结算、成本控制、价格管理、战略决策)”,构建了以目标成本(价格)管理为核心的价格管理体系,为物资采购与产品销售提供了科学的价格参考,有力推动公司降本增效。
为了打造一体协同的管理模式,宝石机械借助物联网项目,按照“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实物流与信息流双流同步”的原则,在试点单位将原来各自独立、互不兼容的产品数据管理(PDM)、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执行系统(MES)、仓库管理系统(WMS)、物联网(IoT)等信息化系统进行集成,初步搭建了设计、工艺、生产、仓储、现场、操作人员一体化的数据管理平台,推进管理协同化,解决了原来相互割裂的信息孤岛难题。2020年,宝石机械将精益管理办公室与信息中心合并,组建信息与精益管理部,运用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一步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
宝石机械不断强化精益人才培养,搭建精益人才成长平台,鼓励青年员工做精益管理的传播者、实践者、推广者。通过实施改善项目给青年员工压担子、定任务,助力人才成长,涌现出了一大批精益能手、精益骨干,通过自动化产线建设,组建了一支由17名管理骨干组成的精益管理推进团队,培养了一支由5名集团公司精益管理内训师组成的精益讲师团队,帮助更多干部员工深化了精益思想、掌握了精益工具,为宝石机械推进精益管理提供了坚强人才保证。
在不断总结、持续改善的同时,宝石机械逐步修订完善了《精益管理实施方案》 《精益改善提案管理办法》 《精益管理项目推进考核办法》 《现场6S检查表》等6项管理办法,将优秀改善案例制作成图文并茂的《优秀改善案例汇编》,在内部网站发布,推广经验,引导三级改善(公司级、分子公司级、员工微改善)持续发力。对照《集团公司精益管理评价标准》,制定了《宝石机械精益管理评价标准》,同时,完成了集团公司《装备制造精益管理优秀案例》汇编,为装备制造企业推进精益管理提供了 范本。
宝石机械实施精益管理以来,不仅实现了效率效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国际油价市场动荡期站稳了脚跟,实现了扭亏为盈,有力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精益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新形势下,宝石机械深刻认识到,持续深入推进精益管理,具有更加重要的时代意义:精益管理是抢抓市场机遇的必然选择。集团公司新一轮加强油气勘探、天然气业务快速发展等战略部署正在加快推进,为油气装备制造业务的大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同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技术、质量、价格、交付期已成为抢占市场的重要因素。企业只有持续深入推进精益管理,积极转变生产方式,才能更好满足客户需求,把握时代发展机遇。精益管理是扭亏增盈的有力抓手。精益管理的核心是消除浪费、持续改善、创造价值,是装备制造企业扭亏解困、提质增效的现实选择,企业只有生产更多质量好、性能高、价格合理的产品,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帮助客户成功,才能赢得市场竞争,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精益管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行精益管理,必然要求企业将生产、管理与数智能化转型有效结合,是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走向智能制造、迈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宝石机械将以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建设集团公司精益管理标杆企业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全员、全方位、全流程精益管理,不断探索和改进,构建长效机制,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决心、更强的紧迫感持续走好精益管理之路,助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