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随迁子女的写作教学指导策略

2022-01-01 11:23江苏省昆山高新区玉湖小学徐晨亮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书面语言子女作文

江苏省昆山高新区玉湖小学 徐晨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类特殊的学生——随迁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作文教学,往往表现得不尽如人意,给教师带来很多困扰。本文分析他们的写作问题,探究相应的写作策略。

一、序言

随着改革开放,大量内地的人奔赴沿海城市发展,在推动经济前进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变化。随迁子女就读的学校就成了时代的产物。随迁子女就读学校的教学设备、教职人员、教学手段大多和当地迅猛发展的经济一样,走在了时代的前沿,而随迁子女受教育水平大多因其家庭环境、经济基础等因素被局限在较低层次,所以写作问题自然就出现了。

二、成因分析

(一)作文内容贫乏

随迁子女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不知道“写什么”。笔者所执教的学校位于江苏某城郊结合处,是典型的随迁子女学校。据不完全统计,我校学生有过半是随迁子女。他们往往生活环境单一,文化熏陶较小,写作的素材也相对不多。脑子里没东西,自然不愿意写。

笔者曾就“假期去哪里玩”这一问题向很多学生提问,随迁子女的回答大多是“在家”,当问及“同谁一起玩”,大多数回答是“一个人”。随迁子女没有父母的陪伴,精神生活匮乏。写作教学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作文《这儿真美》、五年级下册的《神奇的探险之旅》,体验过与不曾体验过的教学效果大不相同。

同时,他们的父母学历普遍较低,大部分为中等专科毕业。父母常常疲于生计,不能营造良好的阅读、写作氛围。以学生回家作业为例,有的学生因为是租住他人的房子,家中只有一张桌子,作业本上沾满饭菜的油渍。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谈不上“文化熏陶”了。

(二)写作教学效率低

写作课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关于作文内容和结构的,因此在教学中一般分为三课时,即指导、作文、修改。随迁子女在写作课上转化学习能力的效率比较低。他们经常忽略写作的语法规则、文体等要素,不能完全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对于写作结构的掌握也不好。

写作课堂转化效率较低是由多方面导致的。第一,语文素养与生活语文脱节。例如,教学部编教材三年级第五单元中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可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索。但是,当这一要素应用在随迁子女的生活中时,往往不能付诸实施。教师一般只能把范围拓展到家庭或者学校,甚至不能延伸到城市周边的景点,学生的思维被限制住了。第二,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脱节。缺少沟通是随迁子女社交方面非常重要的问题,笔者在执教班级统计,家长不能在7点以前回家的约占30%。约有5%的家长几天回一次家,家中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亲子之间的交流在儿童口语成熟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口语训练的缺失成为了随迁子女的先天不足。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需要不断训练与内化,在作文中通常表现为“说说心里话”。随迁子女在缺少家庭社交的情况下,没有说“心里话”的机会,更不能转化为口语,没有成熟的语言体系,导致写不出心中所想,落到纸面上就形成了书面语言能力不强。从根本上说,是由家庭社交问题导致的口语问题,最终产生了作文语言问题。

三、策略研究

作为随迁子女学生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策略。

(一)积累写作素材

细细探究学生的作文,可以发现写作素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书本,一类是生活实际,所以积累写作素材可以从这两方面下手。

1.立足生活。随迁子女的主要生活场所是学校和家庭,既然家庭给不了足够的素材,可以立足学校生活。教师在执教的时候,可以安排“小练笔”“周记”“日记”等活动,让学生把学校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就有了充足的素材。学生心里有话,才能写得具体。关于随迁子女的家庭生活,可以把视角拓展到寒暑假。假期的时间比较长,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做一次社会义工”“观察森林中的植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必太过复杂,但是一定要求学生有照片、视频、文字等材料,这样当学生再次提炼信息时,能想到的东西更多。

2.立足阅读。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方法,特别是对于随迁子女而言。他们踩的“巨人”足够高,才能写出内容更丰富的文章。可以立足学校图书馆,制定班级借阅制度,用“班级读书节”的形式,增加阅读量。在这个过程中,好词好句的积累对于随迁子女提高作文水平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摒弃以往只有教科书要求背的才背的观念,让学生背诵好词佳句。在指导随迁子女写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利用仿写训练,让随迁子女能较为灵活地运用这些素材。

(二)营造写作氛围

培养写作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可以执行“三步走”战略。

1.展示优秀作文。考虑到家庭因素,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平台。目前社会上的作文展示,线上占主流,但是随迁子女对网络的接触并不频繁,这也主要是因为父母忙于工作。怎能营造良好的作文氛围?要从学校下功夫,用“宣传栏”的形式,回归传统,把优秀的作文展示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是营造氛围的第一步。

2.安排作文交流会。围绕共同话题,团队合作写作,全面开展优秀作文学习活动。“众人拾柴火焰高”,作文的智慧也是如此。有了优秀的范例,随迁子女写作的欲望会大大增强,教师要趁热打铁。为了解决他们作文的基本问题,如语病等,可以组织作文交流会,以“3对3”“小组对小组”的形式开展作文PK。交流会交流些什么?交流的就是随迁子女缺少的,如口语训练、语法规则、书面语言训练等。成功地写出作文,是营造写作氛围的第二步。

3.以赛促写。利用班内、校内作文竞赛,让更多随迁子女达到“精益求精”的程度。这里的“精益求精”不在于作文写得有多好,而在于进步了多少,“赛”只是形式。在这个形式下,随迁子女有更多的机会写作,也有了更明确的写作目的。

(三)提升课堂转化效率

在充分锻炼学生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提升课堂转化效率。

1.科学制定教学计划。随迁子女学生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的学生的学情。例如,教学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这儿真美》,应该立足校园,利用学校的花草树木指导学生写作,而不是利用图片或者他们没去过的地方。除此之外,还应该科学制定教学目标。例如,针对中年级随迁子女学生的文章,点评应该着重强调“标点符号”“书面用语”“语病”等字样,让学生的写作更规范。

2.制定评价标准。其实对于随迁子女而言,语言的运用并不比积累素材容易。教师可以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例如 “用总分结构” “开头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等。恰当的评价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好方法,对于普通学生如此,对于随迁子女更是如此。点评随迁子女的作文,可以把评价标准制定得再细致些,如“开头能写出爸爸的样子”“作文中能表现爸爸工作的忙碌”,学生看到这个评价标准立马就会知道该如何写。通过细化作文标准,随迁子女学生能写得更好。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体验越少,作文难度越高,所以指导随迁子女学生写作不容易。教师要充分了解随迁子女学生的特质,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以真正将提升随迁子女学生的写作能力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书面语言子女作文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加强阅读教学促使幼儿理解图书中的符号探微
将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
交际化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