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颖颖
在师生课堂交互过程中,教师提问是教师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1],提问内容的恰当与否势必会对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2]。而在当今盛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提问语的质量并不高。因此,文章以中学教师提问语为切入点,探讨存在的常见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以期为中学教师课堂提问语提供参考。
1.提问随意,目的性不足。部分教师未理解课堂提问意图,随口而出,偏离了教学,没有实质的提问价值,有可能把提问引入浅薄化、盲目化的泥淖中,使得课后学生印象淡薄,课堂提问效果欠缺。
2.提问对象偏颇。一方面,教师对于课堂主导性认识产生了偏差,如部分教师误以为掌握课堂主导性在于话语量,因此有的教师采用“满堂问”和“满堂灌”,未体现其必要性或价值性。如:“是不是”、“对不对”、“对吧”等,类似口头禅,并不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也不能促进思考,只会事倍功半;同时部分教师忽视学生的学,在课堂中很少提问,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另一方面,教师提问语难易程度与学生认知水平失度方面存在偏差——偏难,学生捕捉不到问题实质,感受不到学习思考的趣味,丧失信心;偏易,课堂貌似气氛活跃,实则走马观花,提问质量低下。
1.需要的错位,表现为传受双方供需不统一,教师教学需要与学生学习需要不完全统一,教与学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表述要能满足其即时感知需要、学习实践需要,对他们的学习有实实在在的作用,有助于增加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而部分教师提问语具有宏观性、抽象性的特点,体现在语言表述不简练、模棱两可。如,“《左传》是一部什么著作?”,此提问语的表述不明确且宽泛,导致学生不知所云,答案可能会出现偏差,即从内容、风格、文本等方面进行回答,教师也无法有针对性地调节学生“学”与“思”的关系,达不到预设效果[3]。当学生发现提问的即时作用与自身学习需求不一致时,忽视该问题的重要性,从而缺乏学习动力,影响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关联性处理不当。部分教师提问的内容与教学内容没有实质性关联且重点不突出,提问语所携带的信息与已有的信息不相交,学生往往会选择沉默或所答非所问;部分教师提问语之间的信息关联比较分散,关联度大,其结果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系统性、逻辑性以及语言连贯性与表达能力。部分教师对提问语缺乏合理的信息空缺,包含的信息量太低,关联性降低,学生被触发的认知减弱,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欠缺,不适用于推进课堂进程。
从方式来看,比较常用的课堂提问方式是面对不同对象提问、注重提问语的引导、表现形式多样等。但部分教师的课堂提问语在方式上存在偏差,适应学生群体需求的方式较少,不重视方式变换。
1.提问语的对象固定,缺乏集体互动。一般来说,教师常常是将学习机会更多地分配给他所喜欢的学生,而很少分配给不喜欢的学生。有研究发现,在提问语中加入特定学生的名字,如:“这个问题谁来回答?王XX。”其结果是提问局限于某几个学生身上,这些学生成为教师沟通的垄断者,其他学生成为了“板凳队员”。长此以往,一旦学生形成了对教师提问的基本看法,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积极性、挫伤了自尊心,其提问的教学性和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2.不大注重提问语的规划和引导。一是,部分教师对提问的引导认识不足。在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询问“还有没有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学生往往“启而不发”,导致提问的引导性丢失。二是,部分教师未借助曲折不平的语境去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如,“你为什么这样认为?”“你是怎么得到这个结果的?”等,在某种程度上教师未用引发性的提问来激发、深化和扩展学生的思考,其结果是学生并未真正深入思考,会投其所好或选择一个接近课本内容的正确答案进行回答。
3.表现形式与方法使用不当。一方面,部分教师提问语的简单化,难以激起学生兴趣。从课后练习出发的提问,其词汇表现形式单一,如“对不对”“能不能”“会不会”“可不可以”等词汇,一种问句形式充斥着整个课堂,遵循着“一问一答”的直线性问答方式,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容易对当前课程学习产生心理疲劳和思维疲劳。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提问的方法有效性普遍不高,该抓住关键问题的没抓住,该引导的没引导,该与学生的经验相符的却背道而驰,最后提问沦为一盘散沙,从而使提问难以深入、落实。
“有效的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必备技能之一,其直接影响教学信息的传递、接受与内化程度[4],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知识和能力有特定的要求。其一,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重中之重。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等不仅影响课堂提问语表达内容的选择,而且影响课堂的活跃度等。教师是否真正将教育当成自身事业直接影响教师提问语的质量:是将教学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讲授还是当作终身事业来对待,是照本宣科还是用心用意感染学生。只有教师真正将教育当成事业,才能在日常生活和课堂中展示出对使用提问语的教学态度与教育情感,才能真正用心用情用理地设计提问语。其二,知识和能力是影响课堂提问语质量的关键。教师要具有较高的学科知识素养、视野开阔,以及熟练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教师素养直接决定了提问语的质量,才疏学浅是部分教师课堂提问内容重心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能力方面则强调有清晰的教学思维和准确的教学表达的能力,能充分发挥引导学生听取问题和理解问题的作用。同时,应当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反馈,提高课堂提问语的使用技巧。
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来看,中学生的思维已渐趋向成熟,学习较为自觉,注意力能保持15-20分钟;心理上希望被认同,个性较鲜明。毋庸讳言,部分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注意力特点,采用“满堂问”和“满堂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对教师的接受度;中学生的性格深刻影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尤其是自尊,当教师的提问对象分布不均衡,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可能会慢慢产生一种抵触情绪。不仅如此,还应当权衡问题难度与学生认知水平,他们大多逻辑思维能力逐步趋于成熟,能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独立论证,其中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欲望、言辞坦率,在课堂上的发言很大程度上代表一部分学生的观点,因此需调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体结构与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教学内容有关。中学课程是一个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课程,涵盖内容广泛,其影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取舍。若对总体结构缺乏把握,导致教学在内容和方式上混乱,提问语自然零散、不系统。部分教师为了提问而提问,流于形式,脱离教学目标,不利于学习,还会引起学生反感。二是与课堂中心目标有关。相对于教学内容,课堂中心目标影响更强。每堂课都需要明确一个中心目标,才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中心目标不确定,以至于对提问的必要性、时机、方式等也不明确,想要用好提问语就很困难。总体来看,总体结构和任务的重要性需要突显出来,教师需要花时间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总体把握,保证提问语的有效性。
中共中央对教师素养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第七大战略任务即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性教师队伍”[5],努力培养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施这些政策关键是教师要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手段等方面完成转变,提高教师素养;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一方面要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充分认识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特殊作用。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和支持教师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提问语,提高教学效果。
1.平衡各方需要。教师提问语要从满足学生需求出发,尽量满足即时需要和学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平衡课堂的教学需要、学习需要以及即时需要。
2.围绕教学目标和对象展开。一方面,从整体教学目标出发,找准课程性质、结构和方向,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既突出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心和重点,又能启发学生思维;借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问题,在提问语中加入不同的关键词。另一方面,因材施问。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兴趣爱好等,进行有效提问。此外,对提问语进行总体设计,考虑单元、课、节等不同层次关系以及相应任务,设计范围不一、难度不同的问题;对提问语进行局部设计,把握重点,思考对于教学对象而言,所使用的词汇从广义和狭义又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思考。不仅如此,提问应当考虑三个要素:为什么问?问的是什么?如何表述问题?这些都成为有效提问的关键。
3.针对重点内容提问。不同教学内容的提问侧重点不同。比如学习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内容、表示方法是提问重点,课堂提问要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围绕知识重难点和疑点进行提问。不仅如此,对于基础知识类问题可以使用较简单的常规性问题,如:“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位?”“作者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而对于较复杂的内容,一般要有相应的铺垫,以承上启下。提问语的内容的设计要符合系统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遵循有系统、有效力、有层次和符合学生认知的原则,抓住重点,形成层次,成为完整的问题链,构成有机的系统[6]。
1.规避教师话语量的控制取向。汉耐尔认为,应该将1/4的时间用来课堂提问,使之把握提问话语的量,这包括在关键处设问、在具有思考价值处设问。一是在课程内容的关节点,二是接受知识的难点,设计一个或几个中心问题、几个辅助性问题,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适当增减提问语,尽量做到“少而精”。
2.以多形式提高提问语的深度。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探问,用于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探问要有明确的问题指向,适合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也可以发动追问,用于学生加强新的信息与先前学习之间的联系,深化理解,这种形式是优秀教师提问形式之一,使问题形成高效的“问题链”[7],搭建已知与未知的桥梁;还可以针对学生回答症结内容提出反问,在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或自相矛盾时,不直接指出问题所在,而是督促学生对回答内容进行反省,逐步给出新的、正确的结论,促进学生的深思。
3.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提问。一是提问语中加入学生的名字,尤其是努力学习的中等生,作为班级群体的大多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在提问语中加入特定的名字迫使这部分学生发表看法,并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增加自我成就感,逐渐提升课堂参与的自信心。二是注重提问的引导。“一问一答”直线性问题模式产生的师生共同体无效,需要师生共同面对问题,尽量做到亦师亦友,倾听学生的困难,围绕学生的不同应答视角进一步解释、比较、评价和引导,避免去单纯复述问题和控制答案方向。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其动脑动心,积极参与课堂提问,以提高提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