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志刚
(天津社会科学院 伦理学研究所,天津 30019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这不仅反映在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结构中,还反映在其价值观上。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系统,表现为人们在处理价值问题,特别是在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1](P7)。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认知能力和评判标准的限制,人们的价值观各有不同。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深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面对新型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的伦理规范面临着特殊社会环境的考验,人作为道德判断、价值选择的主体所体现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和伦理诉求趋于多元化。多元文化消解主流价值观,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冲击传统意义上的主流话语体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既看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生命至上的抗疫精神;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唯利是图的金钱观、精致利己的价值观等非主流价值观。社会价值多元化、价值评价标准多样化使社会成员的价值选择陷入迷惘,这将直接影响人们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的价值抉择。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多元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抉择,反思多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多元文化”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多元文化观认为:“不同集团或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与必要性,都是独特的价值实体, 都应平等地受到尊重。”[2]它打破了“文化一元论”和“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文化霸权态势。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元文化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多种价值观并存也是一个社会趋势,它影响、改变着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着多元文化带来的价值观多向选择挑战。
首先,多元文化与价值观抉择密切相关。所谓“多元”,并不仅仅是文化主体的多元,更多地是指文化认知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多元文化在社会心态、社会行为等方面都会有所体现。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和实践成果的集中反映,文化多元化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加强,多元文化在促进人类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还激发了社会成员的不同价值诉求,为个体提供了多元的价值选择。多元文化直接影响人们对世界及人自身存在的评价性看法,与社会的终极目标和人生意义密切相连,由此,社会价值观念变动令原有道德价值生态充满变数。
其次,价值观根植于社会文化环境。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环境,共同的生活圈产生共同的需要,进而形成共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文化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为主要目标。社会学家涂尔干在阐述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说道:“人是在一种明确的、有限的环境中走入生活的,而不管它怎样延伸;他全部生命活动的目的,就是适应这个环境,或者使这个环境适应它的需求。”[3](P49)社会发展离不开道德的指引,而社会文化的进步也滋养着道德的发展。弗朗西斯·福山在《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中指出:“一个繁荣昌盛的文明社会依靠的是人们的习俗和道德——这些属性只能通过有意识的政治行为间接地形成,并且在对文化的不断关注和尊重的过程中得到滋养。”[4](P5)文化所关涉的领域已经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价值抉择不仅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而且与社会文化环境也有着密切关系。
最后,多元文化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社会交往手段的多样化导致社会利益不断调整,多元文化冲击主流意识,颠覆传统理性思维,否定以往的主流价值,甚至导致原有社会道德、价值共识逐步瓦解。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社会生活方式与文化氛围,人们在价值选择中容易迷失方向,价值判断力弱化,价值选择的标准多样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价值观的混乱。
在多元文化的现实语境中,人们之间的交往与互动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不同文化融合与发展的同时,价值观多元化与价值取向多样化趋势日益凸显。多元文化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越发明显,由此导致了人们价值观念分化、理想信念丧失、价值迷茫等,进而出现了个体价值取向多样化和个体价值认同危机。
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为个体价值取向多样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由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个体开始重新反思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取向,思考自己在社会发展中要充当什么角色。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部分社会成员在价值评判标准上表现出明显的双重性,对待他者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对待自己则以利己主义来评判,进而在价值取向上转向功利主义,并倾向于由追求理想转向对利益和现实的关注。
一方面,多元文化的发展为个体提供了多样的价值选择空间,扩大了价值选择的自由度,但同时也增加了价值选择的难度。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凭借一定的道德标准,处理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在这种社会常态下,道德规范才可能拥有普遍的约束效力。但是,多元文化的发展弱化了道德的普遍约束力,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不确定性,并趋于多样化、个性化。例如,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的人坚守自己的岗位,有的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充当志愿者,而有的人却连夜逃离疫区。面对突发疫情,人们之所以会有不同的选择,究其原因,那就是每个人的立场和价值诉求并不相同,由此导致了不同的价值选择。
多元文化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矛盾冲突和相互碰撞必然反映在社会价值观的选择上。社会文化决定人们的行为,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们彼此之间沟通、交往,相互学习,形成了共同的价值理念。然而,社会价值理念会随着社会的变革、转型而发生变化。同时,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文化观念突破了原有区域和国家的限制,他们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中难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抉择。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多元文化背景下,个人主义以及利益至上主义抬头。过分强调个体价值而轻视、忽视社会价值,将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个人利益诉求的不断增加削弱了集体主义价值观。众所周知,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在社会公共利益面前如何衡量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价值判断上的博弈。安·兰德在《自私的德性》中指出:“人关心自己的利益,这是道德生存的本质,人必须受益于自己的道德行为。”[5](P4)然而,为一己私利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行为是将价值的工具性看得比价值本身更重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部分企业囤积居奇,哄抬口罩等医疗器械价格,企图牟取暴利,这种行为就是将个体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之上。集体主义价值观念淡漠导致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同时损害集体利益,有的人甚至表现为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误认为: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从每个人都是主体的角度来看,个人只会将自己视为目的,将他人视为手段。这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存在于自私的欲望或自我利益范围之中。
从文化与价值的关系来看,文化认同可以促进价值认同,文化整合可以促进价值整合。人的道德认知不仅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还受所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并且与个人的物质活动密切相关,实践产生了对道德认知的需要,社会实践所呈现的变化影响、改变着人们的道德认识。个体从内心认同某种价值理念是有必要的,人们在相互交往互动过程中在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等方面具有的一致性形成了对某种价值的认同,从而形成了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念。“所谓价值认同,是指价值主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话、交往、互动,不断调适自身的价值结构以顺应社会价值规范的过程,它表现为社会成员对社会共同价值规范的自觉接受、自觉遵循的态度,它标志着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某种社会共同的价值要求作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活动,并使之内化为自己实际行为的自觉的价值取向。”[6]价值观的践行,从根本上说是建立在认同基础之上的。认同是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过程,是满足人们归属感的需要,凝聚了社会全体成员普遍的共同价值观念和需要。
首先,多元文化导致社会主流价值观缺失,价值观变得复杂而不确定。多元文化冲击着社会主流价值观,使原有的价值评判标准失衡。价值标准是人们评价事物的价值尺度。多元文化带来了不同的价值标准,当社会失去统一的价值评判标准,就会在价值选择中陷入困境。多元文化否认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把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等同起来;同时,它也否认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评判标准,从而导致对主流价值体系的质疑。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以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也势必被打破,而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确立需要时间,人们对它的适应也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个体信念模糊,价值观念分化,价值判断带有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在现代化进程中,多元文化导致个人自由主义思想倾向加强,从而消解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当对主流价值观认同出现弱化时,人们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依托,个体行为就变得盲目。价值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物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一部分人变得精神空虚、道德丧失,甚至会出现各种威胁社会稳定和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行为。此外,非理性价值判断加剧了社会的价值认同危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世界一体化进程增进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也改变了价值观的传播方式,互联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数据时代,大量不实信息干扰了大众的理性判断能力。例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上有许多谣言,许多信息看似言之凿凿,其实缺乏基本的理性思考及道德判断,这都加剧了价值认同危机。
最后,主流价值观认同弱化导致信仰缺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金钱至上、精致利己主义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主流价值观没有被真正认同,或者说,人们对主流价值观仅仅停留在思想认知或者思想意识层面,而没有真正落实到实践中。也就是说,社会主流价值观仅仅被看作是社会行为规范的一种“思想体系”“象征体系”,而非“信仰体系”。如果没有道德信仰,人们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就无从谈起。梁启超曾说:“信仰是神圣的,信仰对于一个人来讲就是一个人的元气,对于一个社会来讲就是一个社会的元气。”[7](P273)道德信仰是立人之本,失去道德信仰的支撑,人们的价值观就会迷失方向。正如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所言:“一个社会要是没有这样的信仰,就不会欣欣向荣;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因为没有共同的思想,就不会有共同的行动,这时虽然有人存在,但构不成社会。因此,为了使社会成立,尤其是为了使社会欣欣向荣,就必须用某种主要的思想把全体公民的精神经常集中起来,并保持其整体性。”[8](P524)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价值理解与共识,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所根植的文化中,从文化认同的视域出发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才能培养民众的价值认同与共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中国文化也由传统走向现代。伴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多元价值观念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解着传统价值观念,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权威话语体系。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交流、冲突或融合,多元文化环境中个体越来越多地感到价值困惑与迷茫,个体价值抉择陷入两难境地。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引领社会价值观念、凝聚社会价值共识、满足社会最广泛群体利益诉求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目前我国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回应了社会成员价值诉求的现实需要,它集中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指向,其中蕴含着对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重大思想共识和价值共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中国人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加以创造性转化,以适应当代文化发展和道德发展的要求。加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根据时代特点和当今社会的实际需要,不断丰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
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当今中国也遭受多元文化社会思潮的冲击,社会上呈现出思想观念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趋势。社会文化需要一套合理的、能代表中国社会基本价值观念的价值体系来滋养与引领,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基本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和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9](P29)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是时代与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也是现实理性与实践迈向未来的价值追寻。社会的繁荣发展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共同信仰、共同目标作为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信仰,更是引领我们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指针。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维持社会协调发展、整合社会价值观的作用,对化解、消融价值多元化趋势具有统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文化中的核心和精髓,在社会层面具有价值凝聚和社会导向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抵制各种非主流价值观,关键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放在首位。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以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面对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日益增长的社会压力等,民众产生了一些虚无主义思想,而价值虚无主义的发展导致了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消极反应。对此,我们要深入批判和克服价值虚无主义,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多元价值观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寻求摆脱价值抉择困境的方法。因此,我们应当增强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社会价值认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全社会的价值共识。
另一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于日常生活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0](P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人们共同的价值观要求,是传承历史、对接现实的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价值理想和价值规范的统一,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浓缩和精华。
价值的认同和获得,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外推法。所谓“外推”是指“推己及人”,即以个人的自我意识为起点,通过“个人→他人→一切人→可普遍化道德”的“外推”方式,最终达成认同。“在多样性中寻求认同,在多元文化的相互对话间寻求理解,在宽容互通的基础上寻求共识。或者说,在文化多元论的前提下寻求文化共享,在理性多元论或多元理性的前提下寻求道德的‘公共理性’。”[11]这是寻求共识价值规范的可能之路。任何时候“平等”和“正义”都是理想社会的价值追寻,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平等的权益,要求“平等”“正义”地被对待。从这个意义上讲,平等、正义是一个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重要标识。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生产资料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和支配,所有社会成员都拥有平等、民主的权利,拥有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的权利。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对核心价值体系普遍认同,逐渐认识到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价值诉求,从而转化为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社会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2](P165)新型肺炎疫情期间出现的“最美逆行者”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日常生活,使之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的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赢得新冠肺炎疫情胜利的重要精神支持和道德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蓝本。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根植于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元素。
结合时代要求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对于消除多元文化影响、助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要看到,如果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过分强调全球化,虽然能带来物质上的福利,但忽视了自我民族精神的本土化建设,就会失去本民族自我发展的动力,因而我们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作用。
首先,从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来看,其本质就是价值观冲突。价值观冲突的实质就是价值观念的认同危机。在抗击新型肺炎疫情期间,由于价值观的多样性、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各种社会价值选择相互影响。对于价值认同方面,如何客观认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是我们必须直面的课题。费孝通先生曾说过:“任何文化它都是有根的,因此要了解一种文化就是要从了解它的历史开始,这是对的。这种文化的根是不会走的,它是一段一段的发展过来的,能把这个道理讲出来也是很有意思的。”[13](P307)文化发展有其历史脉络,社会价值有文化的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清醒认知“我是谁”的文化渊源,增强了社会成员文化认同感与身份归属感,它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多元文化所引发的价值认同危机。
其次,传统文化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社会基础。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儒家思想所蕴含的价值理念都是人们处理社会伦理关系和应对道德危机的重要价值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14]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血缘关系维持着以家庭为核心的共同体的稳定。然而,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家族的界限和范围被打破,人们的活动区域超越了传统的以家为单位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以共同生活区域为单位的共同体。但即使在使现代社会我们也无法完全摆脱传统的伦理观念,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个人的价值判断。无论是“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汉书·贾谊传》)的价值理念,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原则,都体现了超越个体本身的价值信仰。这种超越把“自我”的定义从血缘层面扩展到社会层面,把个体道德情感融入社会价值体系当中。从孔子思想的价值原点“仁”来说,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也就是“忠恕之道”。作为拥有个性、自由、权利、自我的主体来说,对于处于困境中的自我自然不会无动于衷,那么推己及人,对于需要帮助的他人也应当存有“善心”。善以待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现的“友爱互助”就是对其最好的诠释。对自己的行为要有所限制,不要将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强加在别人身上,这种爱其本身就是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纯粹基于同类本能以及社会性而产生出来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因而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宝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对其加以创造性转化,以适应当代文化、道德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根据时代特点和当今社会的实际需要,不断丰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其更好地为现代化服务。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形成,不仅要从传统中吸取有益养分,还要深深根植于时代的现实。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来的走向,应放在全球视野中加以思考,要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当前人类历史走向现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个人利益的正当化提供了基础。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公民意识的个体价值和道德规约随之发生了变化。对于个别公民来说,其原有价值体系中的道德约束减少了,导致过多强调个人利益。然而,传统义利观中“明辨义利,见利思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先哲不排斥利,但在义利之间更强调义。孔子主张“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将其作为品德高尚的人的重要准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价值整合功能,体现了中国人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的高尚品德。
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状态,必须实现社会成员的社会价值共识和共同理想目标认同。传统社会倡导构建“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体现了人类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富足、身心愉悦、没有冲突,和谐成为社会的主流状态。但并不是说没有矛盾就是和谐,矛盾普遍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是及时发现社会文化冲突、引导社会价值认同的过程,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结合。同时我们也看到,传统道德规范作为“心灵的习惯”,是影响人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力量,它能调节人的思想和行为,对人的利己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道德本身是内心的法律,是人作为主体的一种需要,更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价值需求。道德可以使人持续获得幸福感和安全感。传统是不可或缺的,但传统不是完美的,也要经过不断的丰富、发展、完善,从而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价值要求。传统的现代创新依赖于诠释,而诠释反映着时代的新变化,包含着新的伦理精神。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再诠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5](P18)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凝聚力量,使之转化为现实行动力,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诠释与创新,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元素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加速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我国社会面临多元文化的挑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社会的伦理规范面临着特殊社会环境的考验,人们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和伦理诉求趋于多元化。多元文化消解主流价值观,冲击传统意义上的主流话语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应了多元文化时代社会成员的现实价值诉求,它能够整合不同的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共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社会成员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对自己原有的价值观进行重新塑造,并把其作为自己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向全世界展示出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坚忍不拔的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全面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释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精神力量和生动实践[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我国主导意识形态和基本道德共识,是凝聚人心的精神源泉,它表现为一种道德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信仰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和涵养,它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也为社会成员应对价值认同危机提供了思想保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凝聚社会价值共识,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