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格局下建筑美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2022-01-01 07:25马丽君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大思政美育思政

马丽君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部,广西 南宁 530007)

2016 年12 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要求高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建筑类高校的思政教育应在“大思政”格局下,以兴趣为导向,植入职业特色,发挥建筑的美育作用,于潜移默化中持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德才兼备、全方位发展的人才。

一、建筑美育运用于思政教育的可行性

作为世界现代设计发源地的德国包豪斯大学,在《包豪斯宣言》开篇就说:“一切创造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建筑!”[2]建筑的出现代表着人类的发展,建筑实体承载着历代技巧工艺和人文思想,展现出科学、技法和艺术融汇贯通的美。蔡元培在中国首倡“美育”,并在1916 年为旅法华工撰写的《华工学校讲义》中指出了建筑的审美功用。他认为,建筑反映人生观,并且通过材料集合体传达出独特的思想和感情。梁思成也用“建筑意”概况建筑的美育功能,认为建筑能通过构造格局、设计艺术和意境风貌唤起审美者“特异的感觉”。

建筑是文明的产物,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内涵,独具审美延展和思想教育作用。如观阿房宫、大明宫和故宫的威严雄伟可以领略中国古建筑的“非令壮丽,亡以重威”,生出崇敬与自豪之感;察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和应县木塔等传统土木结构的精巧可以感受工匠传承,滋生敬业精神;从明清台榭楼阁、曲径通幽的园林设计可以触碰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建筑美育是一门科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和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净化品格。建筑类高校人才的培养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美育、德育与智育紧密结合于专业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中,从中国传统建筑中挖掘深厚的家国情怀、正确的价值理念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激励学生自觉把职业发展和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强国振兴中国梦之中。

二、建筑美育与思政教育相融相通的五个层面

(一)秩序之美,礼法依从

中国建筑核心理念:尊崇礼法。中国建筑营造以中为轴,尊崇东位,讲究规矩方圆、秩序礼法,用料结构、造型设计和装饰布局等必须严格依照地位尊卑和伦理体制进行,体现出儒家礼制和法家法理。如明清两代皇家宫殿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上,象征皇权地位和威严的三大殿、后三宫同样安置在故宫中轴线上。布局严格按《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帝都格局营造,前朝后寝,层层递进,秩序井然,威武庄严,雄伟大气。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也是中轴线贯穿,主从属,空间秩序分明。如《诗经•齐风•著》中记载的齐国民间婚礼,新人由著(屏风)—庭(天井)—堂(厅堂),由外而内,步步深入,不能越矩。

“有礼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人人遵从制度秩序,国家才能安定团结。礼法精神是新时代建筑行业大学生思政修行的第一课。建筑类高校要从入学教育开始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礼法精神,尊师重道、听从指挥、注重仪表、遵从行规、服从大局,不损害国家利益和对抗国家权威。教育工作中,可结合陕西半坡遗址、汉代长安都城、故宫三大殿、北京四合院等传统伟大建筑在秩序伦理文化下所展现出的严正巍峨和宏大厚重之美来进行讲解。

施工、识图、装饰和规划等建筑类专业课程中,也应融入思政教育。如城市规划类课程,可列举周代王城规划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周礼•考工记》);装饰类课程可举例故宫太和殿屋顶角上的十个装饰神兽(装饰物越多,等级越高);识图类课程可讲解古代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等依等级而不同的屋顶形式。还可充分利用“隐性课堂”,在校园文化宣传如专业讲解、学校介绍、行业形式和就业前景等宣传册上,加入建筑审美成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让学生在秩序井然的古代建筑规划以及结构布局中潜移默化生发出对礼法制度的敬畏感。

(二)自然之美,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主体建筑为土木结构,古人认为自然五行中“土木”最适合居住。“土”代表孕育生命、负载万物的大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管子•水地》),如象征权利的故宫前三殿,就是共同建造在一个“土”形三重汉白玉基石上;用于祭祀和供奉神灵的社稷坛,也铺设着五色土。“木”居东,代表春天,万物复苏,象征着生命与力量。因此先人们伐木取材,雕梁画栋,如现存的唐代忻州南禅寺、唐代五台山佛光寺、辽代蓟县独乐寺、兴隆寺转龙藏殿、应县木塔,还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宫,檐角上翘,斗拱错落,精巧灵动。

古人信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易经》记载:“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和自然本质上相通,人事都应顺乎自然规律,和谐共处,建筑中四极“穹庐盖地说”“建木昆仑说”和皇室宫殿台基三重定制都是“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是儒道释三家文化的融合。

美育与德育融合中,教师不能单纯讲解建筑材质功用,而应融入生活历史文化各方面。如可通过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木柱和茅草建成的茅草房让学生追溯中国远古木结构建筑之朴素;通过实地考察当地或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让学生在柱、檩、梁、枋交错,榫卯相接和栋宇飞檐中感受木质结构建筑的精巧灵动和自然之美,正所谓“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诗经•小雅•斯干》)。还可运用自媒体平台,要求学生长期自主收集有关绿色节能、生态技术和环保建筑的相关新闻,并在校园中定期举行“绿色建筑”主题活动,以主题演讲、热点辩论、微电影创作或设计比赛等形式进行,让学生在实操中立志建造高效节能、健康舒适和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

(三)变通之美,圆融豁达

儒家影响下的建筑讲究礼法秩序,中轴分线,左右对称,一丝不苟,形态端正威严却拘谨而少情趣,聪明的先人于是引入道家,直线弯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于是有了孔庙大成殿梁柱,老子楼观台、三茅宫和白云观的标记“阴阳鱼太极图”。

道家讲究圆融变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道家变通之道给中国古代建筑带来了“自然巧妙”的布局之美。如明清园林设计,不单“高台榭,美宫室”,还要借景造林,考虑四季节奏。亭台楼榭,回廊曲槛,山石流水,曲径花窗,“步移景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冶》)[3]。建筑师灵活布置楼阁轩舫和山水植被等,并根据功能用途、地形地貌和材质特点合理组合布局,或端庄大气、或幽静通透,或清新疏朗,或亲切宜人;溪流水涧、竹石花树,虚实相间、动静结合、阴阳运转,诗情画意,美态自生,给人以完美的视觉享受、心理蕴藉和审美体验。

建筑的圆融变通之美受道家文化影响,也蕴含“烦恼即菩提”的佛家谶言,符合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应融入建筑类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从专业审美角度,以中国古建筑灵活变通的布局之美唤起学生怡然自得之心,抛弃“玻璃心”,遇事三思,不走极端,不偏激、不钻牛角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万事都有解决之法。辅导员与学生谈心,开展主题班会,比赛或考试前心理预设时都应此点为契机,加强学生思想意识和提高其心理承受力,减少学生自暴自弃和跳楼自杀等现象。思政课教师也应涉猎建筑专业知识,通过学生自主讲解、小组讨论、微视频展示、调研论证等方式增强学生对于建筑布局变通之美的领悟力和向实践转化的能力。

(四)意蕴之美,心系天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借岳阳楼之景抒发了传统文人志士之情,更道出了中华民族贤人志士之理想。心系天下,爱我中华,这种志向和情怀激发着人们困境逆行,也让中国人在一次次直面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非典事件和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等大灾难时,用坚毅的身躯、顽强的意志和饱满的爱国热情筑造起血肉长城,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

建筑之美在于形,更在于形体中传承的中华文化的精神意蕴,在于意蕴中反映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建筑类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应以文化传承为核心,合理利用建筑的意蕴之美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素质涵养。戴叔伦《三闾庙》、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等传世名作中,文人们寄情于楼台庙宇,豪迈深远,超然物外。滕王阁、岳阳楼和黄鹤楼也因文人志士涤荡胸怀之理想情感而震动天下,成为中华名楼。王维隐居辋川,修行静养;白居易远离权贵,营造庐山草堂;苏轼宦海沉浮,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人们将高尚品德和人生哲理蕴含于建筑之中。而这些意蕴之美“润物细无声”,可使学生无形之中滋生淡然豁达之心,从而登高望远,笑看人生起伏跌宕。

(五)技法之美,工匠传承

古代建筑大师们秉承赤子之心,追求技法,尽善尽美。汉有威震四海、气势宏伟的未央宫,唐有宫门重重、庄严华贵的大明宫,明清有九曲回廊、湖光山色的园林。古人营造讲究“妙”,“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古人造法讲究“巧”,木结构建筑以梁、柱、檩、枋交错支撑,墙和门窗自由灵活设置,满足不同审美、功能和气候需求;古人建筑讲究“奇”,应县木塔不用一钉一铆,斗拱、梁柱穿插支撑,柱体平立于石础之上,下无巢臼,却历经风雨、地震和战争炮弹近千年。

“工匠精神”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四个内涵[4]。工匠精神蕴含在历代营造技法和工艺之中,体现在兢兢业业和精益求精之中。《考工记》《水经注》《营造法式》等建筑典籍;长城、故宫、明十三陵、苏州园林和赵州桥等建筑典范都渗透着工匠精神[5],这种精神世代传承,凝聚在当代建筑类人才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培养中,铸造出一批批鲁班接班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建筑关系着民生社稷,建筑类大学生务必时刻自省,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增强职业道德素养,用实际行动拒绝“楼歪歪”“桥脆脆”等豆腐渣工程,抵制腐败,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思政教育中,建筑类高校要拓展专业课堂,组织学生现场学习和施工,切身认识建筑行业的艰辛与实干,摈除“公主病”,培养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同时,利用“全媒体”平台,观看《探秘古代建筑工程》《中国古建筑》《建筑奇观》等记录性视频,真实领略营造技法之美,感受工匠的鬼斧神工,唤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结语

中国古建筑是美的艺术,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渗透着人类哲学思想的精华,体现出家国情怀。其形体构造展现着礼仪秩序,材质用料蕴含着生态平衡,布局设计中体现出通透豁达,技法工艺中传承着工匠精神。建筑类大学生不是建筑的工具,而是智慧才情、思想品德和政治意识高度结合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建筑专业人才不光懂得营造技术,还需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高尚的职业操守和澎湃的爱国热情。因此,建筑类高校培养人才,可结合专业特色,利用建筑本身所沉淀的历史文化和审美意蕴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营造技术的专业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学会自律,知道变通,懂得敬业,传承工匠精神。

猜你喜欢
大思政美育思政
论公民美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