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艳艳
民间故事,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口耳相传,表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想象的民间故事与好奇的儿童相遇,可以让学生的阅读精彩纷呈。猜想不是不着边际、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在基于故事内容基础上对后续故事进行猜测、推理和判断的过程。在民间故事教学中,以猜想点亮课堂,可以让故事味在课堂中自然流淌。
在民间故事教学中,鼓励学生就题目猜想,可以丰富学生的言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以《猎人海力布》这篇民间故事为例,在板书课题之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就故事内容进行猜想:海力布是谁?他有兄弟姐妹吗?他在打猎的时候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的结果怎样等。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再来阅读课文,说说自己的猜想有哪些地方和故事中的一样,哪些地方出乎自己的预料,自己是完全没有想到的。这样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找到切入文本的情境点。
教师鼓励学生就题目进行猜想,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期待,在验证猜想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民间故事教学中,鼓励学生就故事情节猜想,可以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中人物的精神世界,与人物产生共情,这样学生对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得也就更为深刻了。
如在《牛郎织女》这篇民间故事教学中,当学生读到老牛开口说话,让牛郎到河边等仙女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猜想一下:老牛说的话是真的吗?仙女们真的会在湖边洗澡吗?那件穿着粉红纱衣的姑娘会答应做牛郎的妻子吗?牛郎在听到老牛的话之后心里会是什么想法?王母娘娘知道织女成为牛郎的妻子之后又会怎样做呢?教师鼓励学生一边读一边猜想,尤其是文中关于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到人间看看写得比较简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猜想一下她们在来人间之前,分别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把自己的猜想说给大家听。这样引导学生猜想阅读,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人物内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真正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阅读民间故事,最吸引学生的就是故事情节了。教师鼓励学生就故事情节进行猜想,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读出故事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基于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鼓励学生进行猜想或者创编,可以满足学生的想象需求,在创编中让民间故事的特点得到传承与发展。
在《牛郎织女》这篇民间故事中有许多让学生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方,如老牛突然会说话了,它还知道织女何时会下凡,读着这样的句子让学生感到既激动又好奇。这是怎么回事呢?老牛怎么会知道那么多?难道它是天上哪位神仙变的吗?它在天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被贬到了人间?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创编。再如故事在结尾处写道:“……她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跟牛郎会一次面。”那么他俩在会面时会说些什么?教师让学生结合故事内容猜一猜、编一编,可以丰富文本内容,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基于文本内容进行猜想创编,可以为学生搭建出展现自己的平台,促进学生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升。
在民间故事的教学中,教师把握故事的文体特征,鼓励学生就故事内容、人物内心以及故事发展方面进行猜想与创编,可以丰富学生的认知,填补民间故事的空白,从而让民间故事教学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