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莉莉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教师面临的重要历史任务和重大时代要求。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师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学好语文的同时,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小学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奠基阶段,统编本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例如,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人文主题的识字单元,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等。特别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选取了中国文人雅趣的事物和中医的基本知识,这些内容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这也是教材中第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要求学生围绕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展开学习。因此,笔者以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为例,浅谈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指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一阅读观点适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渗透,而具体实施策略需结合三年级教学的阶段性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丰富的阅读实践。统编本教材精读课文的课后题和略读课文前面的自学提示就是教学的指南针,明确指出了本课教学的目标和重点。如《古诗三首》课后习题:“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自学提示:“默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教师利用课后习题和自学提示作为支架,引导学生采取借助注释、借助图画、借助文段中心句等方式提取关键信息,让学生明白不同节日的传统习俗,从纸的发明、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清明上河图》的生动热闹中初步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多样和内涵丰富。
诵读法是教学古诗的好方法。笔者在教学《古诗三首》时,首先指导学生读准读通古诗,再示范读出节奏,然后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读懂诗意,最后让学生体悟诗情并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环节细化为三步:一是出示图画,对照画面诵读;二是回想过节情景,体验诵读;三是探究习俗成因,带着感悟诵读。如此层级递进,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根植童心。读书声中有着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悄然而生。
课标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这一导向要求教师教学时根据学情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做到既因材施教,又能拓展提升。例如,教学《古诗三首》中的《元日》,补充关于“门”“户”“桃符”“屠苏酒”的图文资料,可让学生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又丰富了他们的传统文化常识。而在《赵州桥》一课的教学中,可补充“赵州桥在1400 多年中经受多次洪水及地震,桥至今无大变动”和“1991年被选为‘国际历史土木工程里程碑’”等资料,突破对课文关键语句的理解难度,更有助于升华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这一次“综合性学习”采用嵌入式结构,与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三线并进,是教材编排体现综合性学习本质属性的突破性变革。教材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心理,在《古诗三首》和《纸的发明》课后安排了两次活动提示,最后在语文园地前正式以“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出现。教师要对教材的编排意图了然于胸,指导学生分阶段开展“综合性学习”:选择节日,组队分工—收集资料,记录信息—交流梳理,充实成果—展示成果,总结评价。对应这一学习过程,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逐步完成学习目标:了解典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增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提升民族自信和自豪感。除方法指导之外,针对可能出现的意见不统一、拖拉、一盘散沙等情况,教师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施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必信,行必果”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的浸润,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2021年春季,教育部对中小学作业作出“要进一步创新适应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作业形式”的要求。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教师可以充分用好课后的两个选做作业,如“查一查,了解张衡的地动仪(祖冲之与圆周率、毕昇与活字印刷术)”“数一数,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根据文本内容特点,布置跨学科的作业,如“创意玩纸,致敬蔡伦”“心灵手巧,剪纸(捏泥人、编中国结等)我在行”;可以鼓励学生提交形式多样的学习成果,如“讲一讲,《清明上河图》里的风俗”“猜一猜,元宵灯谜趣味多”“挥春送福,春联书法会”;还可以根据学情,鼓励学生将“综合性学习”延续开展,主题可以个性化拟定,如“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等等。花样作业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兼以他律和自律的形式,有直接强化的操作学习,又有替代强化的观察学习,打造“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下+线上”的教学新样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动起来、活起来。
荀子曰:“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最大的迁移,这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指向读与写两个层面的学习。一是在阅读中学习文本如何用这种方式表达我国古代文化成就,二是在习作中学习运用这种表达方式写过节的过程或故事。
《纸的发明》并没有明显体现前述语文要素,但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课后“习题1”为抓手梳理“纸的发明历程”,让学生在有序的时间轴中体会关于纸的发明的科技发展变化,再整合第4 自然段、语文园地和“词句段运用”中的流程图,指导学生用连续动作“剪—浸—捣—捞—晒”介绍蔡伦造纸的过程,形成“文字—图式—文字”的知识回环结构,为习得语用经验的迁移做好心理准备,同时更深入地体会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传承的原因。
《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构段方式能鲜明地体现“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语文要素。为实现共同原理的迁移,教师可以唤醒学生“总分”构段的元认知,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和概括这两篇课文的共通结构“图式”:围绕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通过从多个方面、列举多种情形来进行具体介绍中国的桥梁建筑和绘画艺术,都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再进一步,训练学生仿照这种方式,口头介绍“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是本单元的重点语用要求,也是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手段。三线交错的教材内容已经构成网络化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以致用。教师在落实综合性学习汇报交流的时候,即指导学生梳理图表、思维导图、流程图等学习成果,并强调“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迁移特征,对节日中的场景与人物行为表现展开具体描写,力求准确、生动地再现过节的场景和画面,以具有个性化的方式表现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认同和传承。
在教学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是简单地给学生灌输中华传统文化,而是遵循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规律,使学生在多样化、系统化、体验化的言语学习过程中积极地认同、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润物无声的熏陶感染。